登陆注册
1770200000022

第22章 生活如此多娇(1)

安小帆讨人喜欢,特别讨女人喜欢。

他高大、俊朗,五官既不粗放,也不纤秀,搭配得恰到好处,洋溢着成熟男性的阳刚之美。特别是他那双眼睛,总含着英气勃勃的笑意,似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让他格外开心。男人喜欢他,不仅因为他热情、平易,不论是街头擦皮鞋的,还是出生入死的老干部,他都能找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亲热地聊上一阵;还因为他有一个令人仰视的父亲——安一山当过省委某要害部门领导,行政11级,离休后,住在省级干部楼,一套两百平方米的大房子,同安小帆接触,无形中可以抬高自己的地位。在父亲的精心安排下,安小帆几乎不知什么叫“十年浩劫”。“文革”一开始,安一山预感到自己将受冲击,安排他去北京总参自己哥哥家,一直住到“复课闹革命”。浣花中学没毕业,他去父亲的老部队当兵,入了党,几年后,转业进了省科委。然后,他又考上大学,毕业分到中科院锦都分院。

有着如此的背景和经历,许多人一接触安小帆,都会不自禁地冒出一个念头:说不定,啥时能用上他的关系。的确,找安小帆帮忙的人很多,不是想找路子把小孩送进有名的小学中学,就是想换个好单位,或是要承接什么工程。对这些请求,安小帆从不拒绝。他诚恳地表示,都是小菜一碟,他会找父亲的某某战友、某某部下,保证没有问题。但是,他的承诺几乎毫无结果。人家催他,他会同样诚恳地找出各种理由敷衍。多问几次,对方反而不好意思了,倒像欠了他什么人情。有的,甚至主动表示不办了。

在女人眼中,安小帆几乎是完美的典型:人长得帅气,性格又随和,知识分子,党员;父亲是高级干部,地位尊崇;更重要的,还很会挣钱。他租了一间办公室,雇了一个人守电话,办了一个“企业改革学会”。他利用各种渠道拉企业入会,仅会员费,一年要收十几万。同时,他还兼任多个企业的顾问,报酬从80到100多不等。他的主要顾问工作,是这些企业需要找官员撑场面时候,他会千方百计请来现任或离休的厅级以上领导。所以,自他接触社会开始,身边从来美女如云。这些已婚的、未婚的女人大都比较主动,接触一两次,就会邀请他吃饭或跳舞,还会炫耀地将他介绍给其他人。

如果传出安小帆什么风流韵事,谁也不会奇怪,这像月圆月缺般自然。如果说安小帆要离婚,任何人也不会吃惊。对他来说,离婚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可是,在浣花中学校长应世海家,安小帆把钟茵介绍给几个同学,说过几天要同她举行婚礼,大家惊讶得眼珠都要掉出来。最感诧异的是应世海。钟茵是他老同学的女儿,在自己家里,安小帆仅仅与钟茵见过一面。他记得,他俩只是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小帆,你可真是突然袭击啊!离婚才三个月,闪电般的又要结婚了。”应世海眉心的黑痣疑惑地抖抖。“应叔叔,这是我们的秘密。”钟茵甜甜地笑道。“对,一个小小的秘密。”安小帆补充一句,神秘地眨眨眼睛。

“庄惠竟然同意离婚?”应世海不解地问。庄惠是安小帆的妻子,应世海见过几次。他知道,庄惠父亲与安一山是老同事,两人的婚事,是双方家长安排的。虽然庄惠模样极为一般,但与安小帆青梅竹马,在一个大院里长大,无论从哪方面讲,不可能说离就离。

“是啊,前几年我离婚,自己心衰力竭不说,单位也流言满天。”盛川是安小帆的同学,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也感慨颇深地说。突然,他想起什么,吞吞吐吐地问:“上次,你带来那个郭什么的,不是在同你……”

“郭亚丽。”安小帆从容地吐着烟雾:“她喜欢我,追求过我。”

“追求小帆的人多了。不过,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钟茵柔情脉脉地瞥着小帆,骄傲地说。

认识郭亚丽时,安小帆还没离婚。

企业改革学会打算发展几个副会长单位,省信托公司也在其中。安小帆叫人去了几趟,都被不冷不热地拒绝。他决定亲自出马,自信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在信托公司办公室,他第一次见到郭亚丽。

郭亚丽身材窈窕,肤白貌美,唇上含着矜持的笑意。她穿着一件大领宽摆白色风衣,里面是黑色紧身羊毛衫,显得高贵而典雅。

她接过安小帆递过的名片,略带惊异地看看他,又看看名片。名片上,正面印着安小帆的会长头衔;背面,赫然印着两个现任副省长的姓名,他们是学会荣誉顾问。

“你认识他们?”郭亚丽不相信地问。

“前几年,我们住在一个大院,他们常来看望我爸爸。”安小帆微笑着回答。

“你爸爸是……”

“安一山,离休前在省委。”安小帆点上烟,不急不缓地抽起来。

“呵!”郭亚丽听过安一山的大名,不由肃然起敬。她从办公桌前起身,冲了一杯速溶咖啡,端到安小帆面前,抱歉地说:“对不起,怠慢了!”

她坐到沙发上,与安小帆谈起担任副会长的事:“钱没问题,不过我不能做主,要向总经理汇报。”

“办公室嘛,要当公司半个家,我相信你的办事能力。有你亲自安排,就是办不好,我也非常荣幸。”安小帆得体地奉承。

“你就那么看好我?”郭亚丽风情万种地一笑。不知为什么,她的心跳蓦然加快,脸也羞涩地红了。

第二天,安小帆主动给郭亚丽挂电话,请她去看刚上影的电影《红高粱》。银幕上,神秘迷幻的色彩中,姜文和巩俐带着原始的野性和激情,张扬并讴歌着勃勃的生命力。看着看着,安小帆同郭亚丽越靠越近,最后紧紧地偎依在一起。

经过郭亚丽的努力,信托公司加入改革学会,交了三万元年费。安小帆给她五千元钱,说是奖励她的“宣传费”。

“我不要你的钱,只要你的人。”郭亚丽娇嗔地说。想想,她又说:“这钱,我来安排。”

她带着安小帆去了科甲巷——锦都的时装一条街,各种名牌服装比商场还多。精挑细选后,她给安小帆买了一套藏青色的法国“梦特娇”西服,一双“老人头”皮鞋和一件“皮尔·卡丹”茶色条纹衬衣。想到安小帆要抽烟,又买了一个日本的电子防风打火机。然后,又是皮带又是领带,她还添了三百多元,终于把安小帆从头武装到脚。

安小帆换上全套新衣服。她侧着头,上上下下地欣赏一番,满意地抿嘴笑起来。

“亚丽,你对我太好了!”安小帆感动地说。

“分啥你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郭亚丽假装生气道。

一次,在郫县望丛寺旁一家招待所,他俩尽情缠绵后,郭亚丽忽然从床上撑起来,冷不丁说:“我要离婚。”

“离婚?”安小帆一下紧张了。同庄惠结婚后,他与几个女人有过亲密关系。对方没提过离婚,他更没想过离婚。有感情是真的,可没到颠覆现有家庭的地步,这同样也是真的。他一直这么认为。

“对。我离,你也离,我们在一起。”郭亚丽坚决地说。

在郭亚丽的软缠硬磨下,安小帆答应离婚了。他喜欢郭亚丽,舍不得失去她。

半个多月后,郭亚丽果真离了婚。她拿着离婚证书,胜利地对安小帆宣布:“我是自由人了!现在,看你的。”

“我也要速战速决!”安小帆义无反顾地一拍胸膛。这段时间,在郭亚丽不断的催促下,他绞尽脑汁,总算想出离婚理由。他现在的住房,是庄惠在工商联分的。他打算对庄惠撒谎,说科分院马上要分房,全部三室一厅,一百来个平方米。不过院里规定,有房的一律不分。他们来个假离婚,等他房子到手,立刻复婚。庄惠是个贤妻良母型女人,没有多少心眼,他估计能够骗过她。

果然,在安小帆的花言巧语下,想到三室一厅的房子,庄惠动心了。为了彻底打消她的顾虑,安小帆写下承诺书,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房子到手,三天内保证复婚。“戏要演像,不要现出破绽。我们抓紧,明天就去离婚。我呢,暂时搬走,回爸爸家住。”他收拾着随身衣物,轻描淡写地说。

回到父亲家,面对父母的询问,安小帆满不在乎地说:“性格不合,经常吵架,我们干脆把婚离了。”

“什么性格合不合的?我同你妈妈是组织介绍的,结婚前就见过两三面,不也过了这么多年?”安一山训斥道,又忧虑地叹着气:“见到老庄,我怎么交代?还有你们的儿子,他才六岁啊!”

“放心,我会安排的。前一阵子,李副省长的儿子离了婚。去年,周部长的女儿也离了婚,这种事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安小帆振振有词。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我简直搞不懂了。”安一山无奈地摇摇头。

郭亚丽幸福地憧憬着婚礼时,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安小帆又认识了钟茵和敖若冰,并且迅速坠入情网。她找安小帆商量婚期,他轻松地笑着说,好不容易才冲出婚姻的囚笼,还想多呼吸几天自由空气。她越催越急。安小帆索性无比沉重地告诉她,因为她出身工人家庭,不怎么门当户对,父母不同意,需要时间做工作。瞒着郭亚丽,他三天两头换着与钟茵和敖若冰约会。他压根不想与郭亚丽结婚,觉得这样下去蛮好的。

钟茵是他在应世海家认识的。钟茵是省歌舞团舞蹈演员,五官比郭亚丽略差,肤色也不那么白,但那双幽潭般的眼里,透着独特的妩媚。她的腰肢细细的,柔软得像一束柳丝,走路很轻盈,仿佛微风飘过平静的湖面。第一次见面,安小帆就被她迷住。趁应世海不注意,他要了她的单位电话。第二天,他挂电话,约钟茵吃火锅。谈话中,钟茵说自己刚办完离婚手续,丈夫去了美国,四岁的女儿由丈夫父母抚养。安小帆温柔地鼓励她,要她走出过去的阴影,勇敢地面对未来。钟茵感动地凝视着他,眼里荡起深情的涟漪。没几天时间,他俩成了情人。

在科分院一个同事家,安小帆与敖若冰相识。那天,同事说几个朋友很有思想,对改革有独到见解,叫他去听听。

同事不无骄傲地介绍安小帆。他谦逊地笑着:“老爷子是老爷子,我是我,今天来,主要向大家学习。”他找个角落坐下,颇有兴趣地听起来。

听了一阵,他失去兴趣:什么政治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什么在西方和东方的制度间另找一种制度等,全是腐儒之谈,好像十多亿人就他们活得清醒。他在心里不屑地嗤之以鼻,但脸上,依然谦和地挂着笑容。

七八个人中,只有敖若冰是女性,因而也最引人注目。她长着瓜子脸,两条辫子懒散地盘在头上,随意套着一件肥大的墨绿色体恤衫,有些不修边幅。但她脸色异常白皙,黑玻璃样的瞳孔里,不时跳着灼灼逼人的光点。

“我认为,仅靠空谈是不行的。我们应该把我们关于中国命运的思索,系统地归纳成清晰的改革思路。对上,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北京,让高层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对下,要广泛宣传我们的思想,特别要深入到大学里去。另外,全方位接触各界人士,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也是很重要的途径……”敖若冰发言时,神情自信而镇定,不时还坚毅地挥着手臂。

同事低声介绍敖若冰的情况:

“她在社科联工作,郁郁不得志。她信仰西方那一套,发誓不出人头地绝不结婚。她有思想,也有才华,可惜太激进,太独行其是。”

“哦,这种卓尔不群的女性,我很少见过。”安小帆对敖若冰相当欣赏。聚会结束时,他给每个人送上自己的名片,顺便也要对方名片。敖若冰没有名片,给他留下单位电话。

几天后一个上午,敖若冰忽然挂电话找他,说有事与他商量。安小帆欣然答应,约她在人民公园旁“蓝吧”见面。这几天,安小帆被搅得焦头烂额。郭亚丽见面就问结婚的事,生气地说只有自己甩男人,还没被男人蹬过。钟茵在歌舞团闲得无聊,天天要他陪着,而且,也几次提出结婚。安小帆跑了这边跑那边,忙得连看儿子的时间都没有,早把敖若冰忘在脑后。敖若冰的电话一来,他顿时像在沙漠中发现一片绿洲,感到兴奋又清新。

敖若冰的事情很简单,她们搞了一个民主沙龙,邀请安小帆参加。

“你是研究改革的,从我们这里,你能补充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我们呢,也想通过你,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如果可能,还想通过你的关系,把我们的观点传到中央。”敖若冰期盼地看着安小帆。

同类推荐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面对不可思议的还魂之谜,楚留香如何找回真正的“尸体”,又如何揭露江湖第一杀手组织的真相?
  • 幸福只需一张床(闪小说亲情篇)

    幸福只需一张床(闪小说亲情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天鹅

    天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私奔生活

    私奔生活

    柴米,一个三流院校毕业的“南漂”,在南部沿海发达城市寻梦的千万小白领中的一员,在某号称“国际教育集团”的公司打工,在与当地形形色色的人遭遇的过程中,一系列有趣的事件发生了,甚至改变了柴米的人生价值观……
  • 海水太咸

    海水太咸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热门推荐
  • 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

    什么是孤本小说?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而在国内外现存唯一的完整本,才可称为孤本。所以,确定孤本最重要的是依据,现今收目较多较全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小说书坊录》、《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日本大冢秀高的《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以及《中华孤本》是我们确定孤本的依据。正是由于孤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阅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古吴娥川主人等编著的《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在众多孤本中挑选了价值较高的十种编成《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以飨读者。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妖孽王爷吃货妃

    妖孽王爷吃货妃

    一朝穿越,遇上了N个妖孽,都长得祸国殃民的小样儿。哎呀肿么办?一碗面条两碗面条三碗……香喷喷滴肉包子呀!美女正饿着,下哪个妖孽的手好?还是一个一个排着队滴来?美色当前,流点口水先……嘿嘿吃一个补补眼,吃两个补补手脚,吃三个,不行,吃撑了就装不下最后一个妖孽啦……<br/>最后一个妖孽也不会让她得逞滴,不会成为她腹中食,他要让她成为他的口中粮嘿嘿。<br/>小片段:<br/>两人在天下第一面馆吃面,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吹灭了蜡烛。美男子关心的问着旁边的小女人,“害怕吗?”小女人点了点头,“恩,害怕。”胆怯的往一边靠去,美男子笑了笑,“怕什么,这不是还有我吗?”,她更往旁边靠去,“我就是怕你吃我碗中的面啊!”<br/><br/><br/>
  • 一剑秋水

    一剑秋水

    一个乡村小子的发迹史,如何从一个乞丐成长为一个绝世高手,又如何面对悲惨的感情遭遇。称霸天下的野心他没有,一统江湖的豪情他也没有,他的运气并不好,但总有那几个可以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朋友,这是他最满意的地方。
  • 流浪者

    流浪者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金丝雀变凤凰

    金丝雀变凤凰

    何为金丝雀?就是指拥有华贵的外表天籁的嗓音有着最舒适富贵的家庭却没有属于自自由。何为凤凰?受世人景仰膜拜的神鸟无拘无束代表着广大与幸福提倡自由拥有快乐。故事的主人公乌瑞亚本事神界的一名天神因为在凡间屡立功劳被玉皇大帝赐封为“立地耀天神”。但是后来乌瑞亚因为被其他的天神所欺骗以至于贪赃枉法被玉皇大帝下令斩立决。昔年乌瑞亚在凡间拯救了很多凡人的生命,因此施法将乌瑞亚的灵魂化为一只金丝雀转世到了凡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秦淮世家

    秦淮世家

    南京。泰淮河边。歌妓唐大嫂有两个女儿,一名二春,一名小春,都长得标致可人。小春歌喉出众,成了歌女,唱得正红。上海钱商杨育权看中小春,多次调戏,遭到拒绝后,便怀恨在心,施毒计绑架并奸污了二春之后,又把二春施舍给保镖魏老八。自己不幸中弹身亡。杨育权变本加厉,对唐大嫂和小春施尽淫威,逼得母女苦不堪言。秦淮河畔下层社会的人们气愤已极,联合起来了……
  • 紫月银狐

    紫月银狐

    神魔自古势不两立,却逃不开宿命的安排……妖界至尊银狐王vs女娲后人洛月,不该交错的两人被宿命牵扯,身世的颠覆、情仇的跌宕、介于女娲魔族间的左右为难。从踏出苗疆的第一刻起,她的宿命便开始悄然转变,亲情、友情、爱情,是否愿意为一个面目全非的她而停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