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500000001

第1章 石评梅的笔与怨

923年,石评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体育、国文教员,直到去世。石评梅现在为人所知是其与高君宇的恋情。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五四”运动中他和许德珩等学生代表率先冲进赵家楼,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1920年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他被推为第一任书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建党时期的第一批党员;1922年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他曾任北京国民党总务股主任,致力于国共合作反对军阀政府;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亦是官宦之后;父亲中年得女,在广州协助孙中山镇压企图推翻革命政府的商团叛乱;他曾经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红娘”……高君宇和石评梅同为山西人,高君宇还是石评梅父亲的得意弟子,两人因革命而相熟相知,但因为前情所伤,石评梅抱持独身主义,久久拒绝高君宇的爱情。高君宇曾在红叶上题诗表白自己对评梅的爱情,却遭到了评梅的拒绝。1925年3月,高君宇因手术后大出血,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令石评梅痛悔交加。

石评梅大全集前言她遵照高君宇遗愿,将之葬于陶然亭公园,山西平定人,并将照片与高君宇合葬。石评梅为高君宇的墓碑书写了碑文(这是高君宇生前自题相片的几句话):“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石评梅在下面又写道:“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评梅。”高君宇带走了石评梅的情感与希望。石评梅是中国著名女作家,但由于那年国文系不招生,改报体育系。她的居室放着高君宇的遗像,手上戴着他赠的象牙戒指。她一面整理高君宇的著述,结集出版;一面把自己对高君宇的爱、悔恨与自责形诸文字。她的系列散文《象牙戒指》《梦回寂寂残灯后》和《墓畔哀歌》都是她悲痛伤情的血泪诗行。三年后,高君宇遗著整理完毕后,心愿已了泪已干的石评梅于1928年9月18日,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取笔名评梅,于9月30日逝世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留的与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君宇墓畔。在1973年保护性安置时,发现其遗物中有五枚评梅印章和一只美制雪佛尔牌钢笔,这支钢笔,笔尖已磨平,可见其笔端流淌了多少文字。虽然石评梅的文学之路因为生命短促,仅仅有六年的时间,但在工作之余,她写出了大量追求自由民主的文章诗篇,为国家的民主事业,原名石汝璧,特别是妇女的解放运动积极奔走呼号。

石评梅与好友陆晶清等编辑出版了《京报》副刊——《妇女周刊》《世界日报》副刊——《蔷薇周刊》等,她以犀利的笔触,揭露抨击社会的黑暗,激励人民斗志。“三·一八”惨案后,石评梅好友陆晶清负伤,刘和珍不幸遇难。第二天,石评梅奔赴医院看望负伤的朋友。3月25日,又参加了女师大为刘和珍和杨德群召开的追悼大会,并于3月22日发表散文《血尸》,3月25日发表《痛哭和珍》,悲愤地指出:“昨天的惨案,这也是放出野兽来噬人。”“你的血虽然冷了,石评梅,温暖了的是我们的热血,你的尸虽然僵了,铸坚了的是我们的铁志。尽情分享着精神解放的快意。”“我也愿将这残余的生命,追随你的英魂!”较我们熟悉的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发表得更早,而且因为其同为负笈千里的女子,更令人感触其亲近叹惋。

石评梅在教学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是女高师附中授课时间最多的教授之一,据她的学生李健吾回忆,她在一次座谈会上动情地说:“我最近读了本小说,叫《爱的教育》,读完后我哭了。我立誓一生要从事教育,我爱他们。”石评梅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附中勤勉教学,因爱慕梅花之高洁,病初也坚持上课,直至病逝。

也正是在此“浪漫”中,她们闯入了文学的门槛。石评梅开始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文学》,以及她与陆晶清参与编辑的《妇女周刊》《蔷薇周刊》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有深厚的国文功底,其中尤以新诗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五四”后赴北京,本拟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并以此传世。

石评梅施教讲究全面,教书又育人,她利用“总理纪念周”活动给学生讲述历史,讲民族,讲气节,讲孙中山革命,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讲女性的独立与平等。她欣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用理智的同情来情育同学”。她的口头禅是“让我们学着为别人尽量多做点儿事吧”。为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她捐出自己心爱的几十本藏书,为班上建立了“图书柜”。有的学生爱好写作,等等。出身书香门第,她精心辅导,传授“三多”秘诀:多看,多读,多写。她说:“看,是看社会,看人生;读,是读书;写,是练笔。被誉为才女。”庐隐说石评梅对学生“真仿佛是一个温和的大姐姐,对待小妹妹似的,所以没有一个学生不受她的感化”。

石评梅是位十分敬业的教员,她培养的附中女排,1928年在华北运动会上大显身手,儒学教官;石评梅之母,得了亚军。但有的小队员不服气,认为她们应得冠军,责怪裁判不公,要她去交涉。石评梅教育她们:“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要那么女孩子气,输了就哭。”同时给予鼓励:“你们是初中生,人家是大学生(燕大),应该让大姐姐赢这场球。你们还小,长点志气,努力练习,争取下届拿冠军吧!”老教育家汪震在《评梅的女子教育》中,称赞她是“文学家、体育家、教育家”,或为元珠,说她“以教好体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门径”。

在教学、写作、编著刊物之余,石评梅还与朋友们书信唱和,虽然有朋友劝勉安慰之意,但通过这些通信,让我们看到其心路历程,多为为己伤、为友怀、为妇女同人悲哀的情怀。

石评梅的作品前期虽被友人称为多为少女喟叹,但可见其深厚的国文功底和无尽情怀,她的创作生涯只短短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石评梅曾说:“就是投自己于悲剧中而体验人生的。”她的一生,父亲石铭字鼎丞,便是一个极美丽的悲剧。12岁入山西女子师范,各科成绩优异,天资聪慧,多才多艺。石评梅英年早逝,对于人生,她刚刚读了“爱情篇”“友爱篇”“苦闷篇”,正要以她聪慧敏感的心灵,去更广、更深地触及人生各面的时候,这部人生大著便顿然合上了。因此,她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爱情、友谊和苦闷这三大主题。爱情,这是石评梅蘸着血、和着泪抒写的主题,它构成了石评梅散文的精华。

石评梅的爱情文字,大都写在其爱情悲剧的大幕落下之后,因而带有浓厚的回忆和反思色彩。回忆和反思,亦喜书画音乐,使其抒情变得更加缠绵悱恻而又深刻隽永。在石评梅笔下,我们分明读到了一颗悲痛欲绝且悔恨不已的心灵,在孤寂凄苦中,独自追踪着、演绎着、咀嚼着那美丽而又痛苦、不堪回首而又永远难忘的尘梦。

在1927年的清明节,她在陶然亭高君宇墓畔,写下了扣人心弦的《墓畔哀歌》敬献给亡灵。她愿醉卧墓碑旁,任霜露侵凌,不再醒来。当我们读这些凄苦哀惋的爱情倾诉时,亦不难发现:在石评梅的爱情观里,固然包含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现代意识;但沉淀于其中的,更多的还是传统的文化和道德因素。石评梅的感情世界,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她的抒情方式,“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张爱玲、萧红、石评梅)之一。曾用笔名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蒲浓,也基本上以自足为主。石评梅像中国历代那些薄命的才女一样,将爱情视为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圣物”,风晨雨夕,自哀自怨;深闺荒郊,自怜自叹,细细咀嚼着其中的甜蜜与凄苦交织的滋味。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并同庐隐、陆晶清等结为至交。也许正是这种爱情心理的复杂性,使得石评梅的爱情倾诉带有浓郁的古典的缠绵。

石评梅的生性和经历,注定了愁和泪伴其一生。她的散文,就是她那根纤细敏锐、多愁善感的心弦,在人生凄风苦雨中的颤动。

石评梅的愁,其根源既来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亦出自她自身的心理的冲突。前者固无力改变;后者更难以超越。她的爱情悲剧,捧为明珠,实质上亦是心理悲剧。因此,在爱情上,一方面她爱得那么执著;另一方面她又爱得那么痛苦。

感情与理智,爱欲与道德,时时在内心交战;但终未能冲破自己筑起的藩篱,实现自我超越。直到高君宇死后,她才觉悟了“从前太认真人生的错误”;不过,这种“觉悟”,并未达到思想桎梏的真正解脱,反而又将自己束缚在另一种传统观念里,她要做一个“殉情”者,用自我牺牲去补偿自己欠下的情债。这就不能不使她继续挣扎在爱的痛苦里。在人生观上,乳名心珠,石评梅也表现出矛盾的苦闷。她说,她的心情,“有时平静得像古佛旁打坐的老僧,有时奔腾涌动如驰骋沙场的战马,有时是一道流泉,有时是一池冰湖;所以,有时她虽在深山也会感到一种类似城市的嚣杂,在城市又会如在深山一般的寂寞”。在“五四”期间,她们常常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所谓“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甚是浪漫。

她时而幻想去主宰命运:“命运是我们手中的泥,一切生命的铸塑也如手中的泥。”“我们怎样把我们自己塑造呢?也只在乎我们自己。”但转而便又陷入宿命的悲观:“我也觉得这许多年中只是命运铸塑了我,我何尝敢铸塑命运。”她说,她愿做个“奔逸如狂飙似的骏马”,把“生命都载在小小鞍上,石评梅自幼便得家学滋养,去践踏翻这世界的地轴,去飞扬起这宇宙的尘沙”,使整个世界在她足下动摇,整个宇宙在她铁蹄下毁灭;然而,她终做不成天马,因为她本不是天马,而且每当她束装备鞍驰驱赴敌时,总有人间的牵系束缚,令她毁装长叹。她曾不解造成其命运的是社会还是自己?终未能找出答案;她也企图探索人生的究竟,同样得不到解答。她感到信仰的迷惘;她甚至对她所执著追求的爱,也产生了怀疑,她说:“青年人的养料唯一是爱,为清末开明举人,然而我第一便怀疑爱。”她认为,什么“甜蜜,失恋,海誓山盟,生死同命”,这一套都是“骗”,“宇宙一大骗局”,只有“空寂”才是“永久不变”的,因此,她要在“空寂”中生活,将心付于“空寂”(《给庐隐》)。可以说,石评梅的散文,是父亲的续弦,就是她心灵的挣扎和呼喊。

1928年9月30日,年仅26岁的评梅终也耐不住忧苦的折磨,带着她清妙绚丽的文采与傲然高洁的性格,带着她高尚贞洁的爱情与超然冷艳的生活,结束了清幽的悲剧式的一生。丧事极尽哀荣,各界人士参加哀悼,追悼会上有“天丧斯文”幅,死后好友将高君宇遗像与之合葬,双墓并列,实现了她“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

同类推荐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热门推荐
  • 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

    《请求支援》是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周海亮是国内最受青年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这本收录的就是微型小说,共收小说67篇,包括:《穿过正午的马车》、《一条鱼的狂奔》、《请她来吃顿饭吧》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宁小闲御神录

    宁小闲御神录

    (新书《保卫国师大人》连载中。宁小闲漫画、电视剧和游戏改编ing,敬请期待。)天道:撼天神君被困神魔狱,你去救他。宁小闲:好,我救!=====天道:不世妖孽祸乱人间,你去治他。宁小闲:好,我治!=====天道:蛮族重返南赡部洲,欲取我代之,你去除之……宁小闲不语。天道(松口气):“你要什么?”宁小闲:“我要的是……”
  • 阔少的失忆妻

    阔少的失忆妻

    对安悦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碰上了叫做君澈的痴情人,更可恨的是,她越来越觉得儿子的眉眼像极了君澈!对君澈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出国深造回来,安悦不见了!最可恶的是,他忍了四年的相思之苦,又找了她三年,再见面时,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帅气的小包子,而且她不记得他了!他无数次强调过,等他,等他回来!她怎么能无视他的强调?她说过,就算失忆,也不会忘记他的……都是谎话,她失忆了,她忘了他……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妻追上门:邪少别逃婚

    萌妻追上门:邪少别逃婚

    在她身上的恋爱历史都快到巅峰了,虽然中途有掉下来,但她还是爬了上去。暂且不谈那个千方百计跟自己在一起的人,就说现任的男神吧!三天啊!才三天啊!见家长示爱夜不归宿都来了,虽然有些快,但宅女洛晓晓还是接受了。无法接受的只不过是前男友表哥罢了!只不过这个表哥是一个老狐狸。只不过他的条件有那么些过分。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不是表哥,而是宅女洛晓晓居然答应了!只要不被发现什么都好,只可惜当她好不容易订完婚,男神总裁第二天就跟她玩失踪,玩逃婚!有本事就继续逃,迟早要把你从某个地方揪着耳朵进教堂,男神总裁你等着!
  • 重生之嫡子长媳

    重生之嫡子长媳

    她为了他寻找到宝藏,却被他的妻室推进崖底,许是老天怜她,时光回到一切还未发生时,这一世,她却不会再让他如愿,目的,毁了那古墓,她要让他痛不欲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