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700000018

第18章 掌握沟通心理学,亲子沟通无障碍(2)

晓梦9岁了,每天早晨将要上学时,总会因为找不到红领巾而耽误很多时间。一开始,妈妈总会长篇大论地说:“你总是找不到红领巾,这会浪费很多时间,你上学就会迟到,而我上班也会迟到……”

只要听到妈妈这样说,晓梦就会大哭起来,喊道:“我的红领巾呢?要是迟到了怎么办呢?如果找不到红领巾,班级就会因为我而扣分,怎么办呢?”

每当这个时候,全家人就要集体出动,给晓梦找红领巾……

直到妈妈改变了与晓梦的说话方式,这种状况才得以好转。再次面对晓梦找不到红领巾,妈妈没有对她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平静地说:“以后你把红领巾放在你的书桌上,就不会找不到了。”

从此之后,晓梦很少出现找不到红领巾的情况。

妈妈对晓梦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只会更加强调晓梦的错误行为,并没有起到引导和帮助她去改正的效果。然而,当妈妈用简短的话说出对晓梦的要求时,她反而更容易接受,进而改正了不好的行为。因此,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要放弃长篇大论的说教,运用简短原则,这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别对孩子说教个没完

很多妈妈为了表达自己的希望和期待,就会采用“说教”的方式,结果导致孩子很不情愿听我们说话。一个9岁的小女孩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最不喜欢听妈妈说话了,如果她希望我去做一件事情,她就会说个没完没了,直到我不得不去做为止……”

可见,说教并不是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此,当我们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简约地表达出来。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把洗干净的衣服叠放起来,我们就可以平静地说:“把衣服叠放起来吧!”虽然我们只说了一句话,但是对孩子却有震慑力。

▲ 不对孩子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回家先写作业再去玩,你就是不听话啊!”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出门要记得带钥匙,你得让我提醒多少次啊!”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饭前要先洗手,每次都得重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

面对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很多妈妈都会这样与他沟通。事实上,“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是我们一直在强调孩子的错误行为,表现了我们对孩子不尊重的态度。这种沟通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改正错误行为,而且还会使他产生反抗情绪。因此,我们以后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 真情流露比说教更有效

有时候,当孩子没按照我们说的去做时,我们就会对他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即使孩子按照我们说的去做了,也不会发展成他自愿的行为。其实,我们对孩子的真情流露比说教更有效,因为当我们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时,孩子就会主动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并会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比如,当孩子把书桌弄得乱七八糟时,我们先不要去指责或批评他,而是发自内心地说:“我是多么希望看到整洁的书桌啊!”虽然是简短的一句话,但是孩子能从中听出我们对他的尊重,他就会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从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而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

50. 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经常与他唠唠家常--调味品效应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效应--调味品效应,即一些生活中的“废话”、“闲话”却起到了调味品的作用,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这些“废话”、“闲话”怎么会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呢?心理学家给出了答案:一些“废话”、“闲话”充当了生活中的调味品,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从而避免和消除了误会,使生活更加和谐。

其实,与孩子的沟通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经常与他唠唠家常,说一些“废话”、“闲话”,调节一下他的“胃口”,就可以放松心情,促进感情的交流,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使交流更加顺畅,使亲子关系更加亲近。由此可见,调味品效应具有积极的作用。

事实上,一些孩子的问题,就是在唠家常中得到了解决。因为,我们通过与孩子唠家常的方式对他进行教育,可以消除他的防备心理,他会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这种说话方式不会引起他的厌烦心理,更不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

一天,伟强的妈妈接到老师的电话,大概的意思是:班上一位同学丢了东西,怀疑是伟强偷偷拿走了,希望她可以对伟强进行询问和教育。伟强放学回来后,妈妈一边忙着摘菜,一边与他闲聊:“儿子,我今天看了一份报纸,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做过的一件错事。”

听到妈妈说自己做了错事,他立即来了精神,问道:“妈妈,您做了什么错事呢?”

妈妈停下了手中的活,继续说:“刚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同学拿了一件很好玩的玩具,出于好奇,我就偷偷把玩具拿回了家。但是回到家后,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害怕被人拆穿。”

伟强追问道:“后来呢?”

“后来,你姥姥看出了我的心思,我把事情告诉了她,她只对我说了一句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听到这句理解的话,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发誓以后都不可以偷别人的东西。”说完,妈妈的眼睛湿润了。

伟强继续询问:“那您是怎么处理那件玩具的呢?”

“第二天,我就把玩具还给了同学,向同学真诚地道了歉,并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听到这里,伟强低下了头,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今天偷拿了同学的东西,我给您丢脸了。”

说完,伟强流下了惭愧的眼泪。妈妈一边给伟强擦眼泪,一边安慰道:“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伟强抬起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妈妈,说:“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您放心,我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

可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利用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比普通的说教更有效。因此,我们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经常与他唠唠家常,了解他的内心,从而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 有效利用生活中的闲聊时刻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不必刻意去教育他,生活中的很多闲聊时刻都可以成为教育他的机会。在我们与孩子的闲聊过程中,他的心情处于放松状态,可能就会把平时不愿意向我们倾诉的话说出来。

我们只要多留份心,就会发现很多闲聊时刻。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接孩子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聊一聊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了解他的现状;可以利用与孩子一起做事的时间,聊一聊他最近关注些什么,进而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可以利用散步的时间,聊一聊他最近学习的情况,进而给他出谋划策;等等。

▲ 留出整段时间陪陪孩子

由于我们忙于工作,很少能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即使在陪孩子的时候,也可能因为想其他的事情,而无法全心全意陪他。这样一来,不仅起不到沟通的效果,反而让孩子感到不受重视。因此,我们要用心陪孩子,要留出整段的空余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什么也不做,专心陪他。

▲ 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生活中,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仅限于学习方面的问题。而且,只有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才会想到找他沟通。结果,在这种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教训或批评孩子,他自然就会关闭自己的心门,导致沟通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其实,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应该在每时每刻中进行,我们应该经常倾听他的心声。另外,我们与孩子谈论的话题不要只局限于他的学习,还可以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谈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孩子,及时解决发生在他身上的问题。

51. 沟通时,摆正自己与孩子的位置--坐向效应

有的妈妈很苦恼:我经常与孩子沟通,也很注意一些方法,比如,我不会打断他的话,不会对他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会耐心倾听他的心声,但是却仍然收不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这些沟通的方法没有效果吗?

事实上,不是这些沟通的方法没有效果,而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沟通中的一些细节,结果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出现障碍,让他无法接受我们的话语,进而使沟通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我们与孩子沟通时,都会与他面对面而坐。但是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与人面对面而坐,容易产生一种自然的压迫感,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事实上,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之所以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一个重要的效应--坐向效应。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坐向效应是指由于就坐位置的方向而产生的心理效应,会影响交流的效果。这一效应源于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

美国有一个评论型的电视节目,节目中找来的评论者都是一时之选。但是,每期节目总是无法掀起评论的高潮,结果就草草收场。制片人希望把节目办得更出色一些,于是就去请教了一位心理学家。

这位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改变座位的放置方向。也就是说,改变一下评论者的就坐位置,由以前的横排而坐,改成面对面而坐。制片人接受了这个建议,自此之后,每期节目都能掀起评论的高潮。不久之后,这个电视节目成为了观众争相观看的节目。

难道就坐位置真的能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吗?真的能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吗?答案是真实的,究其原因,是正面直视的视觉感受而造成的。当两个人面对面而坐时,彼此的视线就会比较强烈,容易形成对立的关系,并具有一种直刺对方心理的攻击性。

因此,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忽视了这个细节,要注意摆正自己与孩子的位置。另外,我们与孩子的位置不同,他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比如,当我们想要询问孩子最近的情况时,如果我们与他面对面而坐,他就会比较紧张,甚至会怀疑我们是有目的地试探他,他自然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如果我们坐在他的身边,他就会比较有安全感,从心理上觉得妈妈会站在他的一边,一般情况下,他就会愿意坦露自己的心声。

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和教育效果,我们做妈妈的一定要摆正自己与孩子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就坐位置。那么,我们遇到不同的情况,应该如何去做呢?

平时与孩子交流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与他面对面而坐,应该是坐在他的身边。这样的就坐位置能使我们与孩子的交流在平静的气氛中进行,进而避免互相之间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虽然这种方式不会产生威慑力,但是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使他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表扬孩子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与他面对面而坐,因为,这样不仅达不到应有的表扬效果,甚至会被他误解为讽刺或挖苦。因此,我们在表扬孩子时,应该坐在他的身边,或者是倾斜交叉而坐。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如果我们只是想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想过于严厉地批评他,那么就需要坐在他的身边,心平气和地对他说话,眼神要流露出对他的信任和鼓舞;如果我们想要对他进行比较严厉的批评,那么就需要与他面对面而坐,用眼光直视他,语调可以相应提高,使他的心理受到震慑。

总之,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面对不同事情的具体情况,我们要有效利用坐向效应,采取不同的就坐位置,以此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52. 善用让孩子感觉更温暖的沟通方式--身体语言定律

谈到与孩子的沟通,我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场景:妈妈说,孩子听。我们一直都认为,语言是沟通的全部。其实不然,我们与孩子沟通时,即使不说话,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是所谓的身体语言定律。

心理学家认为:身体语言定律,是指运用恰当的眼神、表情、动作等来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方法。比如,当我们对孩子表示喜欢时,可以给他一个灿烂的微笑;当我们对孩子表示赞许时,可以竖起大拇指;当我们安慰哭泣的孩子时,可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当我们批评做错事的孩子时,可以神情严肃地看着他……

同类推荐
  •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介绍了合理喂养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根据婴幼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需要特点和咀嚼与消化能力,介绍了不同的辅食制作方法和营养特点,以及辅食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给予缺乏育儿经验的新手妈妈一些必备的喂养技巧,让妈妈们能轻轻松松掌握。宝宝在0~3岁这个时期,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往往难以抵御疾病的“袭击”,宝宝一生病,妈妈就着急上火,担心吊针、吃药副作用大。
  •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本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婚前孕后、育儿护养、饮食禁忌等诸多方面,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全方位进行阐述,同时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本书结合当前最常见的教育问题,分析爸爸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现实的问题和教育的理论来帮助爸爸认识到教育中爸爸的重要作用;从社会关系的建立、理财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品德上的培养等方面来罗列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让爸爸轻轻松松掌握教育的规则。
  • 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普天下的父母最无私的时候就是爱孩子的时候。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样。但是当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是否思考过:这些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父母的需要?宠爱和溺爱仅有一线之隔,除了物质,我们还有其他方法爱孩子吗?“圈养”还是“放养”,究竟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加完善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孩子的爱,如何给,给多少,都是应该细致讨论的问题。本书向父母说说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错误的爱,该怎样去爱孩子,该怎样让孩子去爱别人。我们都知道,能够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技术性的工作技巧和生存技能,只有好的性格才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才是好的命运的基石。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热门推荐
  • 水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误当皇后:女奴无心得帝宠

    误当皇后:女奴无心得帝宠

    山贼窝里伺机复仇的小女奴,却被绑走顶替了长得一样的正牌皇后。<br/>人前自称本宫,对他要说臣妾,真是绕口!<br/>好吧,他是皇上,那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怎么这样还不行?<br/>前一秒笑后一秒就能怒,这个皇帝比山贼头子还难应付,真是莫名其妙<br/>&nbsp;&nbsp;&nbsp;&nbsp;
  • 家有恶妻:娘子,我错了

    家有恶妻:娘子,我错了

    她和他原本是契约关系:洞房花烛之夜被踹下床,娘子大人发话:以后家里我说了算!倾国倾城的祸水男人要我当他情人的替身:我说我真的爱上你了你相信吗?小丫头你知道我只是把你当成了奈奈的影子。深受打击的她扑到夫君的怀里:相公,你家娘子我被人甩了!娘子乖,相公带你去闯荡江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一书中深入阐释了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的两个重要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的再进行消费”。然后引领读者了解当下最热门的理财投资品种:房产、黄金、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最后给出切实的忠告,避免盲目投资。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是一本实用的理财投资书,有助于读者了解理财投资,掌握实用的理财投资技巧,并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观。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过于规矩死板,而应懂得张弛有度,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都要懂得根据形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事风格,才有可能在人际博弈中胜出。本书主要向人们阐释了在为人处世中如何适当地运用心理策略洞察他人内心、了解他人需求、掌握他人的软肋、借助他人的优势……从而帮助人们应对各个场合的人际博弈,建立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阅读本书,人们能够极大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从而得以瞬间掌控人心、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货币论(全两册)

    货币论(全两册)

    通货膨胀永远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