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900000032

第32章 人亡政息的人治悲剧(3)

十月十三日,云南道御史杨寅秋发难,弹劾吏部尚书王国光滥权纳贿。两天后,御史曹一夔跟进,在弹劾王国光之外,还牵涉到张四维。此时的王国光是管人员委任的,也就是人事部的一把手。他正在联合张四维和申时行悄悄地清洗张居正以前提拔起来的一些人,而且极力阻挠张居正推荐的一些官员到位就职。

因为新内阁才刚刚上任,一些权势还没有勾结到一起,冯保出其不意的一击很快就挽回了一局,获得暂时的胜利。王国光被弹劾下去之后,冯保推荐梁梦龙继任吏部尚书。

但是,冯保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后方不稳,内廷二把手司礼监秉笔太监张鲸想赶走冯保,自己做掌印太监。而此时的万历皇帝对此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山观虎斗。

次辅申时行认定冯保是杨寅秋等人的幕后主使,便对张四维说:“事迫矣!”新内阁的力量实际上还是脆弱的,因而也格外敏感。前哨战让他们很紧张,为了维护刚到手的权力,他们必然不惜殊死一战!

十二月初七,山东道御史江东之上疏,弹劾冯保的亲信书记官、锦衣卫同知徐爵。

十二月初八,又有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直指冯保“当诛十二大罪”。

江东之首先揭了徐爵的老底,指徐爵是一名以诈骗被充军,后从戍所逃出的逃犯,混到冯保的门下,成了锦衣卫南镇抚司军官。身为军官,却没有一天待在锦衣卫机关,反而是随便出入宫禁,在宫内日夕与冯保密议,不知道要干什么——“为谋叵测”。

又揭发吏部尚书梁梦龙以三万两银,托徐爵贿赂冯保,谋得此职。任命下来后,竟然前往徐爵家拜谢——“受命公朝,拜恩私室”。

江东之感慨:“清明之世,岂容有此举动。”如此狐假虎威,“人心由之不正,节气渐以堕颓!”此疏名义上指向徐爵,实质则直指他的后台冯保。

万历大概觉得他搬开冯保这座大山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便毫不犹豫地批示将徐爵逮入诏狱审讯,后移交刑部拟斩。

徐爵这人,史称“善笔札”,也就是擅长写公文,熟悉公文套路,以前凡是皇上表扬张居正的手谕,实际都是由他拟的,世称“樵野先生”。在饶恕了他的死罪之后,给关死在监狱里了。

对梁梦龙,万历则暂时没动。但又有人穷追,万历不想再保了,勒令其辞官,回家算了。

徐爵一倒,张四维他们觉得冯保基本上没有再反抗的能力了,就加大了弹劾力度。李植的上疏尤为狠毒,桩桩指控都是要命的。

其一,冯保的亲信张大受、徐爵都是逃犯,冯保明知道还收为心腹。

其二,徐爵参与批阅奏章,凡重要机密、紧急军情,皇上还没看,徐爵就已知道,抢先泄露于外。在宫内窥伺皇上起居,打听太后动静。听到宫内的戏言亵语,就出去宣扬。人家以为他神通广大,争相攀附,竟致其门庭若市。

其三,公主选驸马,入选者是靠贿赂冯保才被顺利选中的。

其四,皇上赐给乳母田庄银两,冯保先勒索两千五百两。

其五,御用监买来的珠宝,冯保挑选低劣的给皇上用,贵重的尽入私囊。连罚没的赃物,他也据为己有。

其六,冯保的房子店铺遍布京师,数不胜数。原籍深州造有私宅,规模之大,可比王府,有房间五千多间。

其七,冯保之弟冯佑在太后居所内高声辱骂太监,冯保之侄冯邦宁兄弟在皇帝所选的九嫔之中,挑了两个绝色美女做妾(享受皇上级别待遇)。

其八,冯保竟敢僭用皇上才能用的黄帐。

奏疏还捎带了一笔,说冯保“密迩辅座,掌握中枢”,就是亲近辅臣,控制外廷。这是明显向已故张太师的威名挑战了。

万历拿到奏本后,同样反应很快,马上有批示下来。据说他大喜,连拍膝盖说:“吾待此疏久矣!”

万历此时究竟是何心情,后世史家多有推测。一般是说冯保对万历管束过严,引起万历反感,必欲除之。这个因素是有,但另一个因素也不可忽视。万历此时已开始亲政,他急于想打破原有的政治格局,自己来放手施展一番。张居正未死时,因有李太后钳制,万历不敢做如此想。现在,只要把冯保逐出政治中心,就可如愿以偿。

万历批示,冯保罪恶深重,本该杀头,但念他是先帝托付,效劳日久,姑且从宽,发往南京闲住。而且还令“赏银一千两,衣服两箱”。这个处理的实质,是褫夺权力,算不上什么严惩。后面的那个赏赐就更有意思了。以明代皇帝的吝啬来说,这简直就是慷慨施舍。万历大概以为冯保靠这些钱就可以养老了。

弹劾冯保的罪状多涉及宫内事,万历并未反驳,可见是事实。这样的罪,只判了个回南京闲住,如何说得上是严惩?其亲信冯佑、冯邦宁都革职发回原籍为民,张大受发往南京“净军”司香火,处理得都不是非常重。

而李太后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潞王举行婚礼,急需大量银两,听弹劾冯保的人说冯保有那么多财产,很想马上抄回来以补急用,便对冯保的弹劾案置若罔闻。但抄家之后,冯保的家产少得可怜,这让李太后很是失望,万历也后悔自己轻信人言,将自己的“大伴”处置得太突然了。幸好没有将他杀头,万历便又庆幸自己还是有情有义够哥们的,总之没有太过亏待他。冯保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了个好名声,成为少有的内廷忠宦。

但是,一切都随风而去了,来到南京的冯保揣着一大把银子,俨然一个归乡的成功商人。作为和张居正一起走向权力中心的风云人物,随着张居正的离去,他也迅速黯淡下去了。虽然很快消失在当时人们的视野中,但却和张居正一起永远留在历史当中。

反攻倒算,家破政息

随着冯保的彻底失败,万历皇帝开始了对张居正彻底的清算。张居正之前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快便灰飞烟灭,以至于自己的后代也难以保全其身,受到无情的牵连。一代救世宰相最后却落了个家破人亡、人亡政息的悲惨结局。

冯保作为一个太监,他的起落并不是人们关心的。一些深受张居正打压的官员们只是想一步步把罪责引导到张居正身上。现在,张居正已经死了,他的得力同盟冯保也已经被发配到南京去了。所以,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便一窝蜂似的,顿时都去弹劾张居正,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到万历皇帝的脚下。

实际上,在言官弹劾冯保的奏折上,早就已经把张居正引出来了,只是还没人敢直接指责张居正。大家都在等待机会,看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或者是要找机会慢慢说服皇帝。总之,在冯保失宠之际,对张居正的反攻倒算已经开始酝酿了。而当时的皇帝也竟然把冯保的罪责归结到张居正身上。当皇太后问怎么把冯保发配到南京去了,万历顺口说,冯保受到张居正的蛊惑,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现在群臣议论很大,我先把他发配到南京去避避风头,等以后事情平息下去时,我再把他请回来就是了。可见在权力铁三角中,万历认为所有的罪魁祸首都是张居正。但念及旧情,他只是想适可而止,不愿把事情做得太绝,希望就此了结,马上进入自己主政的新时期。

但是,在改革之中被张居正打压的那些官员誓死不休,在张居正死后三个月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对他的弹劾案,罗列了一系列罪状,而且有根有据,显然已经准备很长时间了。万历皇帝没有对这些罪状一一纠察,只是就张居正本身发表了一点意见,对群臣的弹劾做了个交代。

“我虚心委任张居正,待他不薄,可他却以权谋私,辜负了我对他的期望。”在自己的批示中,万历对张居正的其他罪状避而不谈,只是列了一个模糊不清的“以权谋私”罪状。而对张居正打压排除迫害异己致使多人被贬、多人致死的事情却避而不提,这显然不能达到弹劾者的目的。于是,他们强烈要求严惩张居正。皇帝只好和大臣们玩起文字游戏来,你一句我一句。无奈之下,万历说:“虽然他罪大恶极,但考虑到他是先帝的顾命大臣,又有十年辅佐之功,而且人也已经死了,就不再追究了吧。”

但没过多久,又有人提出了对张居正的弹劾案,这次的主要目的是平反冤案,还有就是想让被张居正贬黜的一些官员重新复职。皇帝虽然受到张居正和他的权力同盟的牵制和压抑已久,但现在张居正人都死了,冯保也被发配了,没人再能管束自己了。要反攻倒算张居正也可以,但当时被张居正贬黜的都是皇帝签发同意的啊。如今再过来平反,岂不是要让皇帝自己打自己耳光?万历皇帝很是为难,不管吧,肯定难得人心,众怒难平。照办吧,那自己作为一个皇帝的尊严何在?怎么能出尔反尔呢?而与此同时,众多言官也同时提出了同样的弹劾案,这使得万历皇帝不得不作出令人心服口服的表态。

于是,在张居正死后不到半年的时间,万历皇帝改口了。他下令取消对张居正的各种册封名号,包括活着时候的“太师”称号和死后追封的“文忠公”谥号。同时,下令将张居正做锦衣卫的儿子张简修革职发配回家为民。各部门也趁火打劫,将张居正在北京的居所查办,把他手下的几个门客拉来审问,核对张居正的罪状。

没想到张居正的那个曾经被弹劾过的门客游七罗列了一堆罪状,要深入弹劾张居正的人可高兴了。但是,为了增强皇帝参与惩治张居正的积极性,他们又发动辽王朱宪□的遗孀出来,说张居正抄了辽王府,“财宝无数,尽归张府”。万历皇帝不光有皇家血统里的精明而且有普通老百姓的贪婪,一听说有无数财宝在张居正家里,对张居正的兴趣就更加浓烈了。但是,要想拿到那些财宝必须得抄家啊,按目前的罪名还不足以抄家。因为按明朝的法律,犯了叛逆、谋反或者团伙奸佞党羽这三项罪状中的某一项才能被抄家。但是,张居正是忠心于朝廷的啊,给他怎么也定不到谋反的罪名。想来想去,万历皇帝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谋反的罪名不光指威胁朝廷本身,危害皇族也算谋反叛逆,他把这个罪名扩大了。这样一来,再结合张居正参与废掉辽王一事,万历就为抄张居正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所有人听到皇帝下令抄张居正家时都惊呆了。

这时,朝野上下无不人人自危,连张居正这样的人物都被抄家了,那些比张居正罪过更大的贪官污吏就更加害怕了,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为此,他们赶紧上疏,希望皇帝三思,不要开随便就抄家的先河。顿时为张居正申冤讲情的奏章和曾经弹劾张居正的奏章一样飞来了。万历皇帝实在不是为了打击张居正,而仅仅是想抄他家的“无数财宝”。他知道自己不会做得太过,把财宝抄来就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便下令抄张居正远在荆州的老家,把他在北京的官邸占为己有。

抄家队伍抵达荆州张居正老家时,可把张居正的儿子们吓坏了,他们仅仅沾了父亲的一点点光,只不过是中了个进士而已,又没有让父亲给安排什么重要官职,为什么会遭到抄家的灾祸啊。于是,他们便认为一定是被父亲打下去的高拱在报复,但当时高拱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是不是已经不要紧了,注重名节的张居正的后代只希望在历史上澄清自己的清白,至于有没有冤枉别人也就不管了。于是,他们便写起血书了,大书自己的无辜,以及假想的陷害者们多么卑鄙。为了不出错,他们把能假想的敌人都拉进来了,一个痛斥高拱,另一个责骂被张居正提拔起来的张四维。其实,当时张四维也已经被发配回家了,但那时通信条件太差,他们对这事也不知道。总之,他们认为自家被抄肯定与别人的陷害有关,但是万万想不到最重要的主谋其实就是贪财的万历皇帝。

抄家队来问有多少财宝,张家弟兄傻了眼,他们家从来没有多少财宝,有也是他那个仗着自己儿子们位高权重横行乡里的爷爷的私财,或许早被其他的亲戚拿走了,他们作为读书人,而且刚从北京被发配回老家,哪里有什么财宝啊。实在逼不出口供,抄家队怕完不成任务得罪了皇帝,就教他们说已经把多少万银两转移到谁家谁家了,而所提的这些人都是曾经张居正的亲信。在张居正老家搜不出来银子,抄家队只能将简单问题变得复杂,实在没办法就出此下策,想牵连更多的人。

与此同时,上疏弹劾张居正支持抄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皇帝更觉得理直气壮了。但抄家行动实在没有什么新的进展,皇帝也觉得难以收场。于是,便将所有人都抓起来,不给吃不给喝,开始逼供。这时,张居正的一个儿子实在受不了了,认为这些都是侮辱污蔑,于是决定自杀以示众人,以此来表明自己父亲的清白和冤枉。其他的下人也被饿死了好几个,最后仍然没有结果,只好草草了事。万历皇帝下诏通知抄家行动就此告一段落,对张居正的后代一律发配充军。

万历皇帝最后对张居正的盖棺定论是:“张居正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钳制言官,蔽塞朕聪。私占废辽地亩,假以丈量,庶希骚动海内。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追论。伊属张居易、张嗣修……永戍烟瘴地面,永远充军。拟都察院还将张居正罪状标示各省直地方知道。”万历皇帝为何突然对张居正恨到如此地步呢?而和张居正一起的冯保为何又能完保自身呢?有野史记载,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有私情,而这些冯保都了如指掌。为了避免秘密泄露,万历自然不敢轻易对冯保下手太狠。而张居正此时已经没有还击的可能,万历便开始在他的后代身上发泄积累已久的怨气。

晚明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当政者的利益以及延续已久的封建专制制度已难以协调,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虽然有利于保持朝廷的统治地位,但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要求了,大多是背离时代潮流的举动。比如,当时高拱坚决支持开海禁,不开运河直接从海上运粮。但张居正极力推动疏导大运河,最后虽然妥善地治理了黄河,维持了漕运的正常运行,但却耽误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另外,按当时中国极度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况,一条鞭法只能在商业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推广,但张居正却及早地推向全国。最后,因为落后地区的抵制,在他去世后不久就停止执行了。另外,他废除书院的做法给中国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将一代思想先驱何隐心迫害致死,更使得不管对他有多么崇拜的人都感觉他做得太绝太过了。

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张居正却并没有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致使大明王朝在最关键的时代衰落,被清更替并延续了封建统治,让中国历史的车轮放缓了将近二百年。对于新的经济条件下的近代思想和制度,张居正无疑是一个十足的屠夫,乃至刽子手也不为过。

但是,面对旧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人治社会及其体制,张居正又是一个悲情的替罪羊,是和众多有才干的人一样的牺牲品。这正是在历史上人们对他褒贬不一的原因。在平稳的时候人们丑化他,在危机的时候人们又崇拜他。

在清军入关之际,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又马上给张居正平反,并将他的曾孙张同敞提拔为抗清首领。和上祖当年在朱元璋帐下进行平叛天下起义队伍一样,张居正的后代在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刻仍然忠心耿耿,直至南明时代,张同敞仍然是抗清的主将,最后被围,惨死在广西。

郭沫若曾经作诗称赞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的是奇男子,江陵忠烈张。 随师同患难,与国共存亡。 臂断何曾断,睛伤并未伤。 万人齐仰止,千古整冠裳。”

同类推荐
  •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芳魂祭:千世劫

    芳魂祭:千世劫

    这是一个美丽、遗憾又凄凉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爱和背叛的故事,爱情、情亲、权势、欲望、这些本是身外之外的牵挂,却最终让人性泯灭而毁灭了一切,然而,在经历了三千年的生死轮回以后,再回来面对这些的时候,悲剧还会再次发生吗?……
  • 印度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印度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印度著名的科学家恶心巴拉教授研制出了一种爆炸性病毒,只要将其暴露在空气中,便能以爆炸的姿态瞬间充满周围的空气,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周围扩散,人类在粹不及防的情况下便会全部死亡。巴拉教授在将他的这项发明呈送给卡西欧博士的过程中却因遭遇意外而将病毒丢失。博士惊慌失措,立刻派遣田健三郎带领大批人马前去印度寻找病毒,米娜、卡奇和莱恩也闻声而动,身为联合国特派员的哈利也加入了行动,他们与田健三郎斗智斗勇,努力完成拯救人类的计划……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机4

    天机4

    “迷雾散尽,谜底揭晓:末日审判,终于降临。在南明城的巨大舞台上,“神”导演了一出满足人类窥视自我欲望与困境心理的真人秀,旅行团成员在聚光灯下集体接受审判,他们是否真的犯有“七宗罪“?有人神秘失踪,意外现身后又尸现太平间;有人早已命归黄泉,竞转而复生,又再度死去。有人倒在“神”的枪下,而“神”自身也被判以死刑……天机世界里,人性被拷问,”神”权被颠覆。最后一夜,大罗刹寺内部,通过“未来”之门,幸存的人能否获得新生?不到最后一刻,天机不可泄露……”
  • 清宫女相

    清宫女相

    一个身负逆命星、工作感情两失意的女子,机缘偶遇,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清朝,从此波折重重、奇遇迭生!乞丐,侠客,贵公子,阿哥,皇帝,到底哪个才是她命中注定的贵人?人情练达,嬉笑怒骂,从乞丐到女相,看她百炼成精;从破庙到皇城,看她谱写五味人生!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代嫁庶女:丑妾要休夫

    代嫁庶女:丑妾要休夫

    你也穿越我也穿越,可为何别人不是穿成公主就是穿成小姐,夏紫婠却只能穿成一个受尽欺负的丑丫头?还是一个丑得惊天地泣鬼神、闻名整个金城的丫头!!好吧,成了丑丫头不要紧,大不了安安分分过日子呗?可为何老天爷你就是不长眼,姐姐们不愿穿的衣裳她穿,姐姐们不愿吃的食物她吃,姐姐们不愿嫁的纨绔……她嫁!!!这个纨绔,年年轻轻,花心过多,女人不少,那正妻小妾们个个不是省油的灯,相公更是嫌弃她长得丑,看都不愿看到她!!什么?笑她丑,还笑她丑,再笑她丑!!!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真拿不发威的老虎当病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