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900000011

第11章 在对外防御中初显身手(3)

明初,为抵御蒙古残部的南侵,从鸭绿江到嘉峪关建立了绵延万里的军事防御线,实行以攻为守的战略,很有成效。明中叶后,由于朝政腐败,边防废弛,这一战略事实上已告终结。对来犯者,明军疲于应付,一朝失利,惊惶失措。皇帝好大喜功,有一点小小的胜利就摸不着高低,马上要穷追不舍,没多久便被对方转败为胜,又灰溜溜地不知所措。是战是防、是守是攻,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指向。面对强虏,明军多次失利,防守无力又不敢更改祖训,政治上的腐败与傲慢,事实上的无能与虚弱,致使明朝在国防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张居正对此有正确的分析,提出“外示羁縻,内修战守”的方针,这是以防御为主,争取主动的正确战略,由此实现了真正的战略转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前用来作为进攻的桥头堡的九边重镇就从战略前线转变成了防御的边疆。而在这种强化防守的大方针下,显得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当属离北京最近的几个重镇了。而在离北京较近的几个重镇中,又以蓟门最为突出。它是北京的北大门,要想牢牢地守住蓟门,就必须由辽东、宣府、蓟州三州统一行动加强协调,形成坚固的防线,并借助山势有力地阻击北边敌人的进攻。

为此,戚继光提出建筑敌台的动议,也就是修复长城。其实,大多数明长城正是这个时候建造的。这项工程由于花费太大,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却得到张居正的鼎力支持。他认为这是设险阻、守要塞的最佳策略,立即予以批复。他还写信给谭纶,一再表明建筑敌台,设防固守,实行以防御为主的战略主张。经过两年多的施工,从山海关西到镇边(今昌平)的两千里防线上,修筑敌台一千余座,敌台下驻军屯田,遇有敌情,以烽火为号,群起抗击。同时,又对原有的长城进行整修,加高、加厚城墙,沿线植树设险。西自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绵延万里,有效地阻止了蒙古旧部的南下。但最终,清军就是通过这条森严而又充满艰难险阻的防线突然进入北京的。面对如此遗憾的历史结果,只能说张居正是一个务实的行政高手,但却并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

出身军人世家的张居正,深知强兵之道在于训练。鉴于军队的组织紊乱,军纪松懈,他大力支持戚继光展开整军练兵活动,将蓟镇防区分设十二路,根据蓟州的地理环境与作战的特点,建置车营七座,并配以骑兵、步兵进行混合训练,以积累不同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

但是,张居正作为一个南方大臣又要使用南方的将领,好多北方的士兵有些不满,不好好训练。为了鼓舞士气,激励北方士兵,张居正又派遣杭嘉参将胡守仁调来三千浙江士兵到蓟镇进行示范。这些浙江士兵刚到蓟门,才排好队准备训练,恰好下起了倾盆大雨,他们从早到晚,任凭风吹雨打,“植立不动”,“北军见之大惊失色,无不折服”,北方的士兵这才信服了,开始遵守军纪严格训练。隆庆二年(1568年),明军与蒙古朵颐部初次交手,大败酋长董狐狸,一时军威大振。

与此同时,张居正又在京城整顿军营,训练士兵,纠正骄惰之风。为了进一步鼓足全军士气,张居正准备策动皇帝举行一次大阅兵。要说动懒惰成性的皇帝举行阅兵典礼已属不易,却又遭到南京刑科给事中骆问礼的激烈反对,认为练兵不是当今的急务,不必惊动圣驾,这使得阅兵一事几乎搁浅。张居正并不气馁,再次上疏陈述,认为如今举国上下军备懈怠,如果皇帝不亲自出面,不足以激励将士,扬我军威。经过反复力争,终于得到皇帝的同意,于隆庆三年(1569年)在京师北郊举行了军事大演习,规模之壮阔,军容之威武,为历年所未有的盛况,有力地激励了士气、鼓舞了民心。

凭借敌台天险和提高战斗力的训练,明军在北方边境建立了一条坚固的防线。这是自明中叶以后,百年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盛事,在隆庆年间初步得到实现。而这一切无不归功于主持这项事务的张居正,没有他勇于力排众议,举荐任用在抗倭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戚继光等著名武将,并根据具体形势的转变及时改变战略重心,将明朝以攻为守的战略策略转变为以守为主的举措,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明朝也就可能会更早地走完其历程。

策反鞑靼实现封贡通市

中国自古中央与边疆的博弈中都少不了传奇女人的参与,或是亲自参战,或是和亲,或是其他。在张居正主政边防事务时,就出现了因为一个女子的纷争而引起的一次处理边疆危机的机会。张居正充分地利用了这次机会,做足了文章,既削弱了鞑靼的实力使得他们祖孙相斗,又惩治了汉奸,还实现了封贡互市,改善了蒙汉关系,为明朝及清朝的长期稳定创造了长久的稳定条件。

隆庆四年(1570年),与明朝长期为敌的鞑靼发生内乱。原因是老首领俺答汗抢走了自己的孙子把汉那吉喜欢的女人三娘子,这个“王孙”一气之下带人投奔到他们的敌对方大明朝廷。把汉那吉是俺答汗的继承人,俺答汗要求大明朝廷赶快把人送回来。

不过,古代通信交通都不发达,这件事情的发生以及它最终产生影响经历了两三年的时间。当时,因为自己的祖父抢去了自己看上的一个女子,这个叫把汉那吉的“王孙”一气之下带着十几个人渡过了黄河,跑到明朝管辖的大同,声称要找大同巡抚方逢时。方逢时不敢私做主张,马上又禀报自己的上司宣大总督王崇古。

王崇古是明朝有名的守边将领之一。起初,他是以治理东南沿海倭寇侵犯而逐渐成名,受到朝廷的重视。当时,倭寇是沿海地区的主要祸患。王崇古在常镇任兵备副使时,曾在夏港把倭寇打得大败。当倭寇逃走时,他率兵一直追至靖江,将其歼灭。以后,他又同俞大猷多次出海,袭击倭寇,立下战功,晋升为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王崇古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他喜欢兵法,而且注重研究地形,到宁夏后,对边塞的各险要地势,大多作过调查。平时,他身先士卒,督修战守工事,做好边地防务工作。他还注意侦察敌情,瓦解敌人。一遇有利时机就率领士兵主动出击,袭扰敌人的巢穴。由于王崇古采取了这些措施,敌人多次入侵其他地域,而“宁夏独完”。因镇守宁夏有功,王崇古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当时,河套一带为吉能所占,这吉能是东蒙古遗部东部部落鞑靼部落首领吉囊之子。吉囊去世后,他和弟弟俺答共同主政鞑靼部落,一东一西,俺答的领地从河套一直到辽东。为了获得足够的日常用品,也为了壮大各自的力量,争得统治蒙古各部的主导权,他们不断通过河套地区向内地袭扰。总督陈其学既无兵略之才,又无指挥之能,屡战屡败,将士折损严重。为了解除吉能对陕西、宁夏、甘肃的威胁,扭转不利局面,朝廷提拔王崇古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王崇古一到任,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新作了部署安排。他把权力下放,要求抚臣用军法指挥战争,并绘成地图,拟定作战方案,分别交给赵岢、雷龙诸将。由于加强了防范,准备充分,加上指挥得力,边境局势逐渐好转。着力免袭扰河东一带时,他指挥大将雷龙偷偷出兵兴武,去袭击着力免的营寨,杀死和俘虏很多敌人。当吉能又一次犯边时,他迅速指挥边防部队前去阻击,并移营于白城子,同时令雷龙由花马池、长城关出兵,去进行攻击,结果大胜而返。

后来,吉能去世,俺答乘机接管了他的领地,成为整个鞑靼部落的最高首领,并且称汗。而他的儿子又早就去世了,在他的后辈中只有一个孤儿孙子把汉那吉,他把这个孙子过继给吉能的儿子做养子。他的夫人特别喜爱这个孙子,不愿让他去西边和自己的养父母一起生活。而俺答正好想找个借口削弱自己侄子的影响力,就让把汉那吉的养父母东迁,来到河套地区。这样一举两得,既满足了夫人的要求,又防止了侄子的东山再起。

同类推荐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做个母亲不容易,做个穿越便带了球的便宜母亲更不容易。想为娇儿选个爹,是原装的凑和还是外进的优良?怀胎十月儿降生,说得容易怀起来难啊!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本书收录鲁迅的作品包括:呐喊、彷徨、华盖集、坟、且介亭杂文、野草、朝花夕拾等。
  • 庶女倾城:薄情皇帝失宠妃

    庶女倾城:薄情皇帝失宠妃

    他宠她,只因她是一枚棋子,还未到弃时。大婚当夜,没有含情脉脉,只有无尽的欺凌与折辱,他强取豪夺:“侍寝是你的荣幸,爱妃,为何要抗旨?”某女一脸黑线,硬生生地挤出两个字:“不会。”他冷冽一笑:“不会?我以身作则来教你可好!”九重宫厥,他给她最尊贵的身份,却让她过着最卑贱的生活!一世浮华,最终落得暴君杀妃的下场,重生蜕变归来,谁失了真心谁以江山为媒?
  • 天崩·第一部

    天崩·第一部

    一个鲜明脱俗的叙事声音,机敏而摇曳生姿的层层着墨承载神学、考古、宗教、地理、军事、历史、旅游、医学等等知识信息从神秘的高昌古国的新疆极地到云贵高原的梅里雪山,从现实世界到瑰丽的传奇空间不畏重重陷阱,层层追逼真相,与种种诱惑对抗展开惊险之旅。有黑色幽默,也有世事苍茫,有惊险刺激的死亡和暴力,也有瑰丽的神秘世界通过亘古辉煌的地下世界,穿越历史迷雾,揭露一个罕见的惊天真相。
  • 完美复命,执行不打折扣

    完美复命,执行不打折扣

    企业员工人手一本的培训工具书,全面提升企业战斗力的执行手册。完美复命,培养有命必复的复命精神;不折不扣,锻造非凡卓越的执行能力。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5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5

    大学时期,作者的宿舍转来了一个古怪的同学,这个同学的肚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故事。故事中有水鬼,吊死鬼等等,也有不曾听说过的箢箕鬼、一目五先生等等……一幅民间的百鬼夜行情景顿时展现开来……不过,这个同学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只有在午夜零点的时候才讲这些故事。
  • 王爷通缉令:王妃哪里逃

    王爷通缉令:王妃哪里逃

    他偏过头,看见发出低吟的男孩伏卧在脚边,奋力想站起来却力不从心,他的喘气声好大,好似如果不这样用力,他就无法吸进活命空气,不过可惜的是,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背对着他,浅白色的衬衣已经被汗水浸得湿濡一大片,肤色透过薄薄衣料浮现出勾引目光的白皙色泽及弧线优美的背脊。他几乎能猜到,是个长相可爱的男孩,否则,也不会引人犯罪。他还没见到男孩的长相,却已挪不开视线,而唤回他神智的,是鼻前所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