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100000025

第25章 东海海盗——臭名昭著的“倭寇”(1)

故事一 应永之战:事关对马岛倭寇

1419年(己亥年,日本应永二十六年),朝鲜王朝进攻日本对马岛(位于朝鲜海峡与对马海峡之间)。日本称此战事为应永外寇;朝鲜则称之为己亥东征或对马岛征伐。

自高丽王朝末期开始,朝鲜沿岸地区经常受到来自日本的倭寇袭击。朝鲜多次要求室町幕府在九州的官员(九州探提)下力镇压倭寇,并以允许对马岛事实上的统治者宗贞茂的商人和朝贸易作为交换。

1418年,宗贞茂去世,其子宗贞盛继位,但权力被当地的倭寇头目左卫门大郞所掌控。这些倭寇在1419年抢掠中国明朝,且途经朝鲜时顺带袭击了朝鲜八道的忠清道和黃海道。

这个消息传到朝鲜宮廷之后,群臣震动,纷纷要求出兵攻打对马岛。当时的朝鲜世宗大王不倾向于出兵,已经逊位但仍在军队当中有影响力的太宗则力主出征对马。

此年6月9日,太宗下旨,命令李从茂将军带领朝鲜水军,进攻对马以清剿倭寇,并称对马岛是朝鲜的领土。

6月19日,李从茂率领17000余名将兵,乘227艘战船从巨济岛出发,次日在对马岛浅茅湾尾崎浦(《朝鲜王朝实录》上说是豆知浦)登陆。李从茂先派此前捉获的倭寇俘虏劝降。在被拒绝之后,派出先遣队出发,沿途杀死岛民和倭寇、掠夺船只、烧毁庄稼。他们还找到并释放了被倭寇掳掠来的131名中国俘虏和21名别国奴隶。李从茂一共找到129艘船,烧掉了109艘,留下最好的20艘。经过几次小型的遭遇战,朝鲜军队俘虏了600人,杀死了200人。

6月26日,朝鲜军队遭遇埋伏。他们本来以为对方是倭寇,后来才发现是正规日军,结果损兵200余人。此役被当地人称作“糠岳之战”。

宗贞盛失败,请求停火。朝鲜军队于7月3日退回巨济岛。

9月29日,宗氏向朝鲜投降。之后宗氏和朝鲜达成协定:宗氏的商人可以在3个指定的地点与朝鲜贸易,同时宗氏要控制与制止倭寇对朝鲜的袭击。1422年,对马向朝鲜进贡黃铜与硫黄,换回日本战俘。1443年,双方签订《癸亥条约》,朝鲜给予宗氏贸易垄断,宗氏则要向朝鲜进贡。

贸易中朝鲜输出大米、漆器、大麻和儒家典籍,对马则出口自产和来自日本的铜、锡、硫黄和草药。双方的长期贸易互利互惠,除了1510年对马商人在朝鲜暴动以至1512年朝鲜对对马加强限制之外,双方一直和平相处。

日本方面的说法:

1419年6月,朝鲜即将入侵日本的传言,使得日本国內人心惶惶,令人想起“元寇”(元军侵日战争)。旧历八月初七,对马宗氏向室町幕府报告袭退朝鲜军队。然而,被俘的朝鲜士兵说中国明朝即将入侵日本,使得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十分紧张。

7月15日,宗贞盛收到朝鲜方面的通牒,声称对马岛属于朝鲜,要求他离开:或者回到日本,或者迁到朝鲜。9月,一个人自称是宗氏的特使到了汉城。10月,太宗对他重复了对对马的领土要求。次年闰1月10日,该特使口头上同意对马岛归朝鲜庆尚道管辖,23日朝鲜朝廷批准这个协定。但后来发现,此人并非对马岛的特使。

1419年底,日本幕府的特使到汉城,次年初朝鲜特使出使日本。由于他了解了宗氏是日本幕府的藩属,于是表示朝鲜对对马没有领土要求,并且朝鲜不会被明朝派遣攻打日本。双方和解,但态度仍然敌对。对马和朝鲜互派使团,但一直没有达成和约。直到1423年强硬的太宗去世,和平路线的世宗终于和对马达成通商、剿寇协议。

故事二 东海枭雄:中国历史上的海盗代表

海盗“祖师”孙恩、卢循

东晋末年,孙恩和卢循领导的海上大起义,从公元398年至411年,前后历时长达13年,有近百万人的海盗大军,转战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纵横东海、南海两大海洋。如此波澜壮阔的海上武装起义,是中国海盗史上所罕见的,在世界海盗史上也并不多见。

孙恩,浙江人,字灵秀。世奉五斗米道。东晋孝武帝时,其叔父孙泰为五斗米道教主,在民众中有威信,敬之如神,教徒分布于南方各地。至孙泰遇害,孙恩逃到海上,聚合众多亡命之徒,志欲复仇。公元399年,他自海岛率其党,杀上虞令,乘胜攻取会稽,队伍迅速扩大,壮大至数十万人。孙恩转战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南京、扬州等地。

卢循,字于先,“神采清秀,雅有才艺”,善草隶、弈棋,是个文雅之士。公元402年,孙恩作战失败后投海自杀,余部由卢循为主,转战广州、长沙、南昌、南京和广东各地,于公元411年失败。孙恩、卢循领导的海上反乱被称为“中原海寇之始”,为后世海盗活动提供了经验。

中国后世常称海盗为孙恩,孙恩成了海盗的代名词。这就是海盗祖师孙恩的由来。

浙东“海精”方国珍

方国珍是浙东台州黄岩县洋山澳人,出身贫苦。史书说他“身长七尺,貌魁梧,面黑体白,坚毅沉勇,力逐奔马”,有歌谣“杨屿青,出海精”,为方国珍起义作舆论准备。

元朝末年(1348年),方国珍海上起兵,转战浙苏,20年间分居浙东三郡,威行海上阻抢粮运,在推翻元王朝的武装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方国珍后来归顺朱元璋,被朱洪武称为威行海上的英雄豪杰,为明朝重要开国元勋之一。

“海盗王”陈祖义

明朝初年洪武永乐年间著名海盗,后为郑和船队所剿灭。

详细内容见下文。

东南私商领袖——净海王王直

王直,徽州歙县人,少任侠,及壮多智谋。他说:“中国法度森严,动辄触禁,孰于海外乎逍遥哉。”便奔海滨,卖货浙闽,南下广东,觅利海外。

双屿港位于浙江宁波东面海上,为商船南来北往及对外交通贸易必经之地和民间自由贸易港口,港市繁荣。王直此后在双屿港为许二(即许栋)当管库,提拔为管哨(掌管船队)。许氏兄弟逃亡,王直“素有沉机勇略,人多服之”,收其余众,移巢烈屿,重整旗鼓,组织武装船队,进行亦商亦盗活动。

王直早与葡萄牙商人有交往,后东渡日本,受到敬重与信任。倭商运货到中国,委托他为经纪人。王直帮助明王朝靖海有功,叩关献捷,乞通互市。官府不许,并以舟师围攻。王直以火箭突围去日本,积蓄力量,率众打回浙江海洋。

嘉靖年间(1552年),王直纠集“岛倭”及海盗,犯松江、上海与温州,破黄岩。次年,王直“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南、江南北、海滨数千里同时告警。其船队如入无人之境,官兵莫敢撄其锋,威震海洋,王直怨恨与蔑视明王朝,占据舟山称净海王”。他在沿海商民的支持下,屡败官兵,“浙、直、闽、广几不可支”。1556年,王直派人传话给明朝政府,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协助剿除松江各处流民,并希望以此换得明政府开放沿海贸易的许诺。闽浙总督胡宗宪到徽州拘捕王直母亲和妻女,派员去日本,欺骗王直同意解除海禁开市通商。王直归降后,被捕杀。

当时有人说,王直以威信雄于海上,无他罪状,杀之无理。徐光启也为他鸣不平说:“王直向居海岛,未尝亲身入犯,招之使来,量与一职,使之尽除海寇以自效。”

十分明显,捕杀王直是不得人心的。王直临死前预言:“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王直是明嘉靖时期徽州商人和东南海商的代表人物,东海枭雄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China Captain”李旦

李旦(?-1625年),福建泉州人,17世纪中国东南沿海知名的海盜商人,系华侨侨领。他原本在菲律宾经商,因与西班牙统治者不合,转至日本九州定居,借由日本海盗集团的帮助,筹组武裝船队。拥有大型武裝船队的他,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及中国台湾地区等辐辏航线同时进行商业贸易(包括荷兰人、英国人)与船只抢劫。德川家康统一日本海外贸易,也是靠他的维持资助。他因海上作风强悍,被西方人称为“China Captain”。其子李国助继承父业,也是当时著名大海商。

因为他与颜思齐背景极为相似,部分史书与历史学者曾一度以为他就是颜思齐。不过后来已证实,两者为不同人。另外,传闻郑芝龙曾投效他麾下,并成为其义子。1623年,明朝派兵驱逐荷兰人离开澎湖,荷兰人因此转至台湾,即是与中荷双方都熟悉的李旦亲至澎湖协调,郑芝龙担任居中语言翻译。一般人认为,郑芝龙之势力范围与资财,皆系继承自李旦。

明末“海上大王”郑芝龙

郑芝龙(1604-1661年),小名一官,号飞虹、飞黃,字日甲,福建泉州府南安县石井乡人,明末著名海盗兼大海商,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在海上拼搏几十年,演出独具特色的三部曲:早年离乡背井闯世界;继而当海盗,兼营海商,亦商亦盗;最后由盗而官,亦商亦官。像他这样一身兼商、盗、官三种名分与经历的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实不多见。

郑芝龙多才多艺,通日文、荷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多种外语,且能演奏乐器西班牙吉他等。其父郑绍祖(一说叫郑士表)为泉州知府蔡善继的库吏。其弟有三:郑芝虎、郑芝凤(郑鸿逵)、郑芝豹。其子郑成功,后受封南明延平郡王,以金门、厦门及台湾为根据地,谋求明朝复国。

郑芝龙18岁时,到澳门的舅父黃程处学习经商,并于澳门接受天主教洗礼。之后往来东南亚各地与日本,并一开始就追随于日本九州岛的华侨李旦门下。娶福建华侨翁翊皇的义女、日人田川氏为妻。李旦过世后,郑芝龙逐渐接收其势力。1623年接收李旦的船队后,又吸收了李旦旗下最重要的武裝勢力。

郑芝龙从事海商活动的范围广泛,从海上到陆地,从国内到国外,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有过接触,与日本朝野关系密切。在海外商业竞争中,他善于经商,大获其利,成为富可敌国的大海商。当海盗时,拥有1000余艘舰船与10万部众。入仕明王朝后,控制各种海船万艘,能号集大海船3000艘,可称为世界史上第一个国际大船王。

明末,郑芝龙率领武装船队纵横海上,冲击闭关锁国的明王朝,屡败官兵,击退荷兰殖民者几次入侵福建沿海,消灭其他海盗集团,统一海洋,威震东南海上;后入仕任海疆将官,“坐论海王,奄有数郡”,专制海滨,垄断海外贸易。

1624年,郑芝龙将基地从日本迁到台湾笨港(今北港附近),归附海盗日本甲螺颜思齐。此后不久,荷兰人登岛,驱逐了以台湾为基地的其他势力。郑芝龙遂偕妻子定居于中国大陆,拥有当时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武裝势力及商业团队,橫行于台湾海峽。

明朝崇祯初年,福建总督招安海盗,郑芝龙欲投降明朝政府。1628年,他接受福建巡抚招安,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和荷人进攻,官至都督总兵官。不久便返回福建南安老家,成为当地首富,也是少数迎娶了日本人却仍能正式返回大陆的海盜。

郑芝龙假意投降明朝,其实是为消灭其他海盗团伙,称霸中国沿海。1633年,郑芝龙于福建金门沿海击溃荷军舰队,为明朝控制海路各国商船舶靠费用,郑芝龙也因此迅速富可倾国。其手下最多时达到10万人,是当时世界海盗中的“巨无霸”。后来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夺取台湾岛作为反清基地的主力,就是郑芝龙的海盗集团。

不久,郑芝龙应明政府要求,率军讨伐其他昔日结拜契兄弟的海盗力量,包括李魁奇、钟斌、刘香等人,大获全胜,名震福建。不久福建省內发生大灾,郑芝龙遂以巨船载饥民数万移民台湾,并给予移民十分优惠的资助条件,令他们自行拓殖。

当时的台湾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据史料记载,那些拓殖的难民不久便能够衣锦还乡,因此而引发向台湾岛移民的浪潮。这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地由大陆向台湾移民。

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南部,在今台南市修筑热遮城、普罗民遮城两城,驻防近2000人。但大陆移民却多达数万。荷兰人无力治理全岛,城外便成为郑芝龙的天下,移民的中国人均须向郑氏纳税。郑家也因此聚敛了大量财富,富可敌国。

而且,在日本锁国后,郑芝龙却与荷兰一样,仍然持有日本幕府的贸易特许权。郑家跟德川幕府关系不错,日后的南明时代,郑家还曾数度租给日本兵力。

顺治元年(1644年),南明弘光皇帝冊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闽省的抗清军务。

1645年,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冊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务,一时间权倾朝野,短短几个月时光是郑芝龙政治生涯的最顶峰。

但实际上郑芝龙只是个商人,他并无匡扶明朝复国的雄心,1646年遂与清朝接触,仅带心腹从人北上洽谈。

同年不久后,清军攻克福建,擒隆武帝朱聿键。其子郑成功曾苦劝郑芝龙未果,遂至孔庙焚儒服哭庙;后率部出海,继续抗清。而投降清军的郑芝龙,却遭到南征主帅贝勒博洛的背约,挟持其到北京。

在北京时,郑芝龙先是被编入汉军正黃旗,再转镶红旗,1648年赐三等子爵,1653年晋封同安伯。为安抚郑成功,清朝对投降的郑芝龙优待有加。郑芝龙数次奉皇帝令,命郑芝龙投降,郑芝龙均坚辞不受。

1655年,有人弹劾郑芝龙纵子叛国,郑芝龙即被削爵下狱。两年后,黃梧上疏,力主叛将家族当逐出北京,郑芝龙乃被命充军吉林宁古塔,但当时并未成行。

1660年,福建巡抚佟国器奏报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议政王大臣会议遂以“通海(敌)”罪名,奏请将郑氏全家斩首,后改为流徙宁古塔。

1661年顺治帝去世,年幼的康熙帝继位,由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等四辅臣辅政。同年10月,苏克萨哈矫颁诏斩郑芝龙于宁古塔。

嘉庆年间纵横东南海上的蔡牵

蔡牵,福建同安县(今厦门)西浦乡人,出身贫苦,被迫出海为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蔡牵聚众出海为盗。至嘉庆时,部众发展至2万余人,大海船200余艘。蔡牵纵横海上15年,曾攻略台湾,称“镇海威武王”。

从17世纪来说,台湾最活跃的时代是郑芝龙及郑成功父子的时代。当时中国是闭关状态,而闭关的原因是由于心态问题,因为中国不愿意对外沟通,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即不愿意对外开放。

但民间仍不断向外活动。明朝封国的时候,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活动是徽商许家三兄弟,他们与浙江海边的人合作,形成海商集团,这批人以浙江为基础,向外扩展。

第二批继起的海商,是在泉州、漳州、潮州。最晚的是蔡牵,他曾经进入到苏澳。海商都是突破官方禁忌,勾结日本海商,形成历史上的倭寇活动。

这些人虽然到处劫船也抢岸,但大部分转运工作是他们完成的;不太平的时代,是需要一个没有有人管束的地带来当作中继站,台湾当时也是这样一个中继站。

台湾是个很好的地点,北到江苏浙江,南至福建广东,辐射范围很大;但是台湾都是河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的高桅船不能直接进入台湾,要在其他地方停泊,再用东方的船转运到台。这一次转变之后,宋朝泉州辉煌时代就不复存在了。

同类推荐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我是你的朱丽叶

    我是你的朱丽叶

    本书描写的是一个花痴女生与帅哥老师的悲催情感故事。米星希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恋爱却一直不大顺利,他和美眉老师林可可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个人互相爱慕,却都不承认,他们总是吵嘴,以各种方式攻击对方——当老师的恋情出现危机时,暗恋老师的女生疯狂制定“老班培养计划”,美女老师只好绝地反击——两位“麻辣教师”以独特的风格教育学生,他们对学生宽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为他们付出自己的努力,觉得学生就是自己的一切。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许多的感动,会从中感受到老师的伟大。这本书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不仅笑料百出,有数不尽好看、好玩的故事……
  • 救赎

    救赎

    ,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第一祸水

    第一祸水

    她苏祸水,活脱脱就一标准的祸水。长相祸水,人品祸水,性格更是祸水!任务失败,一朝重生,竟在架空古代。才方睁眼,便有道士断言:此女日后必定为祸天下!老爹眉毛一挑,拍案而起:就叫苏祸水!预言为她引来了唯恐天下不乱的怪胎师傅,从此琴棋书画与坑蒙拐骗并行,歌舞诗画与吃喝嫖赌同在,立志将她打造成天下第一等祸害。挑破离间我最行,隔岸观火不话下,借刀杀人眼不眨。天生红颜本祸水,哪里有她哪里就鸡飞狗跳。可是这回好像玩过火了,面对着招惹的遍地桃花,她该怎么办?咬咬牙,好吧,既然你们敢把我带回家,那就别怕会出什么乱子来……片段一:“你害得我对女人做噩梦,我也要你永远也别想接近男人!”粉面阴柔的太子得意地宣布。“那你是男人吗?”祸水倒是不在意,淡淡回道。“谁说我不是男人!”太子气急。“那么我也不能接近你了。”她悄然一笑,瞬间消失在面前。片段二:“我是红颜,你是祸水,咱们是天生的一对。”狭长的凤眼含笑,美男如是说。“我对比我漂亮的男人没兴趣。”她浅笑盈盈。“你也说了,我是人妖。”“......”片段三:“姐姐,你摸了人家的小小鸟,你要负责。”绝色少年无限委屈指控道。“那是意外,意外。”她眼神闪烁。“没有意外,你敢做不敢当!”“好吧,我让你摸回来。”(NP爽文+宠文,走搞笑温馨路线,男强女更强,腹黑PK腹黑!)
  •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她庄周梦蝶般而来,却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这是,谁的孩子?向晚:这位公子,若你要劫财,我没有,若你要劫色,我更没有,我们无怨无仇,为什么你要……西临锦:真啰嗦。向晚:你是不是有个胞胎兄弟?西绮玉:这又是你新的勾引手段?装疯卖傻,欲拒还迎?向晚:我想要的,不是被折断的羽翼。莲陌:你若敢飞,我便让这天下,都是我的!
  • 阳光如烟

    阳光如烟

    其中:《阳光如烟》发表于《收获》2002年第一期。《十月丁香》发表于1998年的《上海文学》,后被收入《中国当代情伦理书系》。共收入了我七部中篇小说。《宁阳遗调》2001年底《特区文学》发表后,这本集子,即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并被收入中国作协所编《2001年中国中篇小说精选》
  • 枕上痴

    枕上痴

    苏拾花自以为行侠仗义,救下一位美弱公子,哪知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阴狠狡诈,不择手段的疯子。最后居然还大言不惭地承认——“没错,我就是卑鄙,你要如何?”凤眸一挑,笑容太坏。好,她奈何不了他,那就干脆一刀两断,互不相见,可、可是……他怎么还是阴魂不散?
  • 豪门剩女宅妻

    豪门剩女宅妻

    她,二十九岁,大龄剩女一枚,没事就喜欢宅在家里做着一个作者万年不变的事情——码字!他,年轻权贵,风华正茂的骨灰级钻石王老五,XX集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国总裁。她觉得自己是站在尘世之外冷眼看这个世界,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所谓的真爱。他向来专断独行,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拥有。……要不是遇上这个天杀的男人,她想,她的生活应该还是一片波澜平静的。要不是遇上这个冰块般的女人,他想,他还真的不知道与生俱来唯我独尊的他,竟然会甘心呆在她手心里做一根草!他给了她无限的特权:“家里的事全都由老婆来做主!”“外面的事老婆想做主也没问题。”“老婆想要做的无条件支持!”“老婆辛苦可以帮忙按摩。”某男想着,要是按到床上去最好了!“要是老婆被人欺负,第一个出去教训人。”“老婆的话都要听!比如什么话听呢?什么都听!”……经过一番战斗终于抱得美人归!“老婆,这么晚了,我们休息吧。”新郎往电脑前真正敲键盘写小说的新娘走去。“没看到我在码字吗?吃饱喝足你不睡觉大晚上的发什么春……啊!干什么?”“大晚上不正是发春的时候吗!”将新娘往肩上一抗,关灯,滚床单!开玩笑,洞房花烛夜不洞房竟然码字,明天让那些出版社都关门大吉!
  • 惹火王妃

    惹火王妃

    得之,我幸!不得,就是抢也要把她抢回来!这是几位人间极品见到纪二小姐后的一致想法。轩辕睿----修长精壮的身躯,藏在滚着金边的紫袍下。长长的发,用紫金琯束起部分头发,其余的披散在肩头。白皙的肌肤上,薄唇樱红,狭长的凤眼,散布着极尽妖娆的妩媚。他扶住我的肩,“紫金镯不许摘,等我回京,禀报皇上后,就回来娶你做我的王妃。”“不要。”楼清浅-----墨色的长发在月光下闪出一种奇异的魅惑的光泽,似柔顺却不羁地披在修长挺拔的身姿上,而五官仿佛是蕴集了天地间所有的温柔俊雅,月光流泻,更是衬的他柔情欲醉的眸子乌黑醉人。“这块玲珑玉就当做是信物,待我回去告知双亲后,再来接你回去坐楼家的少夫人。”“不要。”凤无邪----一张极为阴柔,异常白皙的脸显露在我眼前。一双桃花眼看似慵懒,却又幽深不见底,像是一口深潭,藏了无数秘密。“这是血灵石,我凤家的传家之宝,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能做我的阁主夫人。”“还是不要。”我----杭州城纪家二小姐,纪得之。天生优雅淡然的仿佛超然物外。“宝珠,我想养个男人。”表情严肃,义正言辞。“得之,选我吧!”几个男人不约而同的推荐自己。为了躲避这些妖孽的逼婚,我只能选择女扮男装。但总有戳穿的时候,不是吗。。。。。。。最终谁得之呢?请看年度大戏《惹火王妃》(原名《得之我幸》)!喜欢的大大快快收藏推荐吧!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男生女生配在故事发展中,会陆续登场!(已经登场好几个了!)有大大说我拉票不积极,其实:我是财迷,所以请多多给我钻石!我是花痴,所以请多多给我鲜花!
  • 呆萌傻后:皇上请入局

    呆萌傻后:皇上请入局

    【包月免费看此书】一朝穿越在陌生的古代,重生为金枝玉叶的相府小姐,什么!傻子?一道金榜圣旨,她独霸母仪天下的宝座,什么!傻后?一抹相像的神韵,她成了他脑海中那道念念不忘的惊鸿,什么!替身?重逢,他是第一个伤她偏体鳞伤的人。偶遇,他是第一个说会守护她一生一世的人。初见,他是第一个说爱她至死不渝的人。她许他来世,只愿再续前缘;她允他誓约,只想给他一份寄望;她断他情丝,只求死生不复相见。美人读书群256-949-354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