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6800000040

第40章 柳亚子:藏书全都捐献给国家

前辈学者胡道静先生生前对我说:柳亚子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有次柳先生宴请通志馆同事,出席有十几位老少朋友,酒过三巡,柳就即席赠与在座者各人一首七绝诗。

柳亚子是很有才气的。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追溯其源,当然应归功于好读书。他是很善于利用自己的藏书的,他的藏书丰富兼有特色,极有利于写作和研究。

“凡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书都搜全了”

江苏吴江黎里柳家,世代书香,家学渊源甚深。柳亚子五岁就能诵读唐诗,背诵如流,十岁学写五言古诗,十二岁读完《杜甫全集》。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才十六岁的柳亚子已经读遍了家乡大量藏书,其中也包括当时风行的《新民丛报》和留学生所主编鼓吹革命的刊物等。同年,他就在黎里家乡,创办了《新黎里》(月刊),编写数万言的《中国灭亡小史》。这时他很欣赏龚自珍、梁启超的诗和论述,但更敬仰明末张煌言、夏完淳等志士的为人,就此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江苏》刊物上发表《郑成功传》和《磨剑室读书记》。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为郑成功作传鼓吹的人。

在此期间,尚未弱冠的柳亚子,在开始猎寻南明史乘的同时,开始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吴江地区乡邦文献,他在自传中说,“此时我又在发狂地收买旧书,凡是吴江人的著作,从古时到近代,不论精粗好歹,一律收藏”。诸如凡借得孤本必亲自缮写或雇人抄录,自己校勘,有的还斥资重刊。现已辟为柳亚子纪念馆的当年吴江黎里周赐福堂的第五进楼上,栉次鳞比排列着书橱书箱,内贮各种书籍,它被称为“藏书楼”。少年柳亚子藏书有条不紊,蔚为一家。

五四运动后,柳亚子客居上海,他的藏书圈更扩大到各种新版图书,尤其是蕴含政治、文化和历史书籍。当时上海是中国文化中心,大小出版行(书局)两三百家,占了全国一半以上。他的最大嗜好是书,买书从来不惜工本,那些印数少、装帧美的“冷门书”,必在采购之列。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柳亚子因一度遭通缉出亡日本。身在东瀛心在吴,他仍托人代为搜集图书。他的藏书中有不少是二三十年代白色恐怖时出版的有伪装封面的马列著作和革命书籍。这些书在今天已是海内孤本、沧海遗珠了。

30年代,在上海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柳家大厅和书室里,曾排列着几十个明净宽敞的玻璃书橱,那是柳亚子归国后所置的。1935年,时任上海通志馆馆长的柳亚子,为了整理这些图书,请正在编撰上海图书馆史的胡道静来家工作。胡道静每天前来分类编目,花了月余时间,编定了《磨剑室文艺书目》,还有幸浏览了柳的全部藏书。胡道静生前与我谈话时,还记忆犹新地提到半个世纪前的“柳亚子图书馆”,说它的那些藏书很见特色,“凡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书都搜全了”。当时在国民党文化围剿气氛下,柳亚子所收藏的书籍,可以说是旗分五色,什么品种都有,除了那些革命、进步的政治理论书籍,也有国民党当局“审查委员会”公布的须查禁、销毁的文艺书籍。当时,那些专门从事查禁的文化特务,连《马氏文通》和《红楼梦》,也因书名带有“马”和“红”,认为是赤色宣传品和普罗文学,也不轻易放过。因此,柳亚子收藏的图书,连当时著名的藏书家、第一流图书馆也都不敢问津,他却敢冒风险,保存了一批旧中国白区颇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柳亚子的可贵,是他一生紧随时代车轮不停前进。表现在藏书方面,20世纪初,出于推翻封建王朝,注重搜藏清初的禁书,为三朝罗织文字狱的佚书;在辛亥革命前夕,为推翻清朝卖国政府制造舆论,又不遗余力搜集各种革命书刊,有些在国外的出版物,像《浙江潮》、《江苏》、《河南》等,也按期订阅,这些后来都成为他创办《复报》和编辑《天铎报》、《民声日报》、《太平洋报》,以及《南社丛刻》、《曼殊全集》等很好的书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柳亚子困居上海法租界,居家简出,自题寓所为“活埋庵”。他愤于国民党南京政府不抵抗政策,偏安一角,不以丧失大好河山为痛惜,先后选择、编撰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吴易、夏允彝、夏完淳等人物传记及亡明痛史,但是由于吴江早为日寇侵占,无法利用家乡所藏有关明清史料。他通过与上海藏书家相识相知,借用图书,主要是阿英(钱杏□)、胡朴安、朱希祖。当时阿英创作的以南明题材为主题的话剧《碧血花》(《葛嫩娘》)正在公演,柳亚子买了戏票去观赏后,大加赞扬,就与原不相识的阿英写了一封信,讨论南明史问题。两人就此结识了。阿英将自己收藏的几十种南明史籍,提供给柳亚子。他还向隐名蛰居的郑振铎借阅善本《南疆逸史》(温睿临),且用了26天,将全书五十六卷全部誊抄完毕,然后著述了《南明史纲》四卷(翌年重订为六卷)、《南明后妃宗藩志》、《南明记事史稿》等多篇。后在香港期间,虽然生活不甚稳定,但仍把《南明史纲》继续扩充到八卷,且辑补了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有计划地搜集图书,在他书室里积累了比较俱全的南明史籍,这在当时动荡乱世之际,要做这项工作,确实大为不易。可惜这些字字心血声声泪的手稿,连同他多年搜集的资料和向胡朴安等借用的书籍,在日本攻陷香港时,为战火漫及付丙了。

生前就将藏书捐献给图书馆

建国后,柳亚子于1950年9月由北京饭店迁居北长街新居后,在度过国庆节后就兴冲冲南返上海。他毅然决定将上海复兴中路旧宅的藏书和黎里老家的44000余册藏书,包括期刊、信札、手记等,共有四五百箱,全数捐献给国家。1951年春天,上海文管会派版本学家陈乃乾负责清理造册,这些书籍、信札等,尔后就全部交与上海图书馆典藏;与此同时,柳亚子也将北京新居“上天下地之庐”存藏的南明史料、南社文库和其它书刊、信札,全数捐献与北京图书馆。在这批文字材料中,有毛泽东自1943年到1949年先后写给他的四封亲笔信,以及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给他的题词和书信,也有他手抄的《曼殊全集》十二卷等珍贵史料。

五六十年代,上海图书馆开始整理柳亚子书刊和信札,他的很多书籍被定为“特藏”;柳亚子的信件文札也编成《书信辑录》,198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在柳亚子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上海图书馆还编选、影印了《柳亚子先生手札》一册十五件,“既反映先生思想活动之一斑,亦体现时代风云之特点”,与此同时,上海图书馆又举办了“柳亚子先生在上海”展览会。

柳亚子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在近现代藏书家行列里,堪称善于利用藏书的佼佼者。至今当我们在上海图书馆借阅半个世纪前的若干出版物时,有时还能在它的封面版权页上,发现盖有长方型“柳亚子藏书”、“亚庐藏书”等蓝色钤记。

(上海社会科学院盛巽昌)

链接郭沫若称柳亚子为今之屈原,并说他的草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茅盾则称赞柳的诗为旧瓶新酒的成功者。

余思1.你知道毛泽东1949年5月5日写给柳亚子的谢灵运、苏轼的两句诗吗?它们是什么内容?

2.柳亚子于建国后所赠图书馆的图书有哪些特色?

同类推荐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热门推荐
  • 空中奇景(走进科学)

    空中奇景(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衰女穿越:弃妃十八岁

    衰女穿越:弃妃十八岁

    穿越了,她穿越了只记得她被利器所伤,再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一切都变了她被一票丫鬟围住,帮她带上凤冠,穿上霞帔,带到陌生男子的面前,拜堂成亲......眼前这个俊朗帅气,处处散发这迷人魅力的男子,居然成为了她的夫君成亲后,人前两人‘相敬如宾’人后两人却‘相敬如冰’她也只能认了,谁让她从小就是个衰神呢,当成了替死鬼,穿越后还成为了替身罪妾......【修改,重发版】
  • 读故事 学做人

    读故事 学做人

    做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成为我们每个人毕生努力经营的事业。本书从古代先哲中吸取做人精髓,阐释了做人要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掌控好人际关系、要培养良好心态、要常常自省、要慎言语、要诚信、要有自己做人的个性等。这些做人道理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用生动小故事向您娓娓道来。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时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在《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三十六计》,更直观、真切地感受《三十六计》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总裁,儿子是我的!

    总裁,儿子是我的!

    他们的爱情,在不断错过的夏日悄然登场……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倾华医妃天下

    倾华医妃天下

    白神医魂穿相府三小姐,手持银针救治世人,拨动琴弦杀伐果决。白玉兮:这个装病的美人王爷有点妖孽嚯王爷:咱俩联手将这天翻了如何一个医术无双倾华天下,一个谪仙之姿计谋无双,两人皆是风华绝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