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6600000022

第22章 伟大的副主教(4)

可以说,印刷术的发明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它使人类的表达方式焕然一新,并且它使得原有的古老笨拙的记录方式,发展成为另一种新型的、革新的记录形式,毫无疑问,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件极具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以来,象征着智慧的那条蛇终于有了最后一次蜕变。

思想从这个时候开始,也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容易传播了。因为有了印刷技术,它传播起来更具有扩散性,并且流传起来非但没有形体,还不易捕捉,不易破坏。而在建筑时代,思想的传播是需要借助固定位置、固定形体的,而现在思想的传播和保存却可以毫不费力地占据各个角落,甚至是天空。

这样一来,它就比以往的保存方式长久多了,并且一改以前僵硬的风格,以灵活多变的方式使某种思想永世长存。可以这样说,一个庞大固定的东西,不管它多么的无坚不摧,但也有可能成为残骸,而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且没有固定形体的东西,想必无论如何都无法被毁灭。打个比方:如果洪水来了,高达千丈的大山也许会被波涛无情地淹没,而翱翔在天空中的鸟儿却能活下来,哪怕洪水上面飘来一叶扁舟,鸟儿就能栖息在上面,然后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来观察洪水的起起落落。灾难过后诞生的新世界,刚一苏醒就会看见,曾被洪水淹没的时代的思想翱翔在广阔的天空。

只要人们能真正感受到这种新技术带来的便捷,并且认识到在利用这种新技术便利的同时,他们在外出时便会扔掉沉重的包袱,并且不再为乱七八糟的琐碎品伤脑筋,更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原来那种依靠建筑物为载体的思想表现形式。众所周知,一旦跟建筑艺术扯上关系,那就意味着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这种表现形式才能呈现在人们眼前,并且需要借助成千上万吨石头、金属以及至少四五种其他门类的艺术。这样会大大耗费人力资源。假如和“表现思想的载体是书”这样一种形式做比较的话,毫无疑问,那种只要很少物力、财力、人力的方式便有了绝对的优势。而这种情况下,我相信任何一个聪明人、正常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既然印刷术如此简单便捷,那么原先笨重枯燥的建筑当然就要被淘汰。确实,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建筑潮流在逐渐没落,且它的生命力也日渐枯竭,而时代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离建筑艺术越来越远。然而,在十五世纪,这种新老更替的事情并没有大面积地出现,因为那时印刷术才刚刚诞生,力量还不够强大,正从当时精力旺盛的建筑艺术中,汲取所剩不多的能量。但是,到了十六世纪,情况就大不同了。因为建筑艺术相比较印刷术而言,它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它已经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就算到不了这种地步,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古典艺术的痕迹被保存下来。它从高卢的、欧洲的、土生土长的艺术,变成了希腊罗马式的,真的与假的混淆在一起,并且古今不分。这种颓败以一种叫做“文艺复兴”的形式呈现出来。不过,这种颓败却称得上堂而皇之、极为壮美。因为建筑艺术中的最后一抹余晖——古老的哥特式建筑,有时仍然会照射着拉丁式拱廊和戈林斯式柱廊戈林斯式柱廊:拉丁圆拱系罗马风格,戈林斯式柱系希腊风格,雨果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混杂的堆砌。。

这可谓是一副绝美的夕阳西下残留余照的画卷。

不仅如此,此时的建筑艺术独霸世界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也不能统领整个艺术界了,也不再拥有主宰整个艺术领域的实力,更不能再对其他艺术发号施令了。而其他艺术形式,却因时而变,纷纷又都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艺术与艺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显。雕刻成了雕刻艺术,而绘画也成了绘画艺术,就连音乐也脱离了教堂走向了独立。这就好比一个原本庞大的帝国,在国王统治时期,凝聚力十足;一旦国王行将就木,各个势力便会分崩离析,各自徜徉而去。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各种艺术形式都有了各自独立的发展空间。于是乎,十六世纪便产生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比如,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艺术获得解放的同时,思想也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解放。比如,中世纪操控一切的宗教,现在已经被自己的异端首先搞得四分五裂。于是,到了十六世纪,宗教便再也统治不起来了。在印刷术诞生之前,宗教的分裂只不过是一种内在的变革,而印刷术诞生之后,却导致了宗教界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彻彻底底的革命。原因就是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会大大加强各种学说的力量。不管承认与否,印刷术都是马丁·路德的启示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时候,哥特式建筑那一抹最后的余晖也已经彻底消失,建筑艺术至此也完全成为一种回忆,它那昔日的辉煌也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威势走向没落,这一切都是因为印刷出来的书籍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建筑。至此,建筑艺术消殒殆尽,变得毫无价值,一文不名。人们和其他艺术一起抛弃了它,对它没有丝毫留恋。最后,建筑艺术变成孤家寡人,它毫无选择,只能求助于工匠。于是,石匠成了雕刻家的继承人,而彩色玻璃的位置最后也被白色玻璃无情地占据。于是,建筑艺术更加没落了,不仅没有了鲜艳的色彩,就连最后一丝生机都即将消失。很显然,这种枯竭的生命体活下来的希望几乎为零。尽管它一息尚存,却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十六世纪的米开朗琪罗也许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一发善心就把万神庙堆砌在了巴特农神庙上,建造了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就是这个伟大的作品,为历史悠久的建筑艺术画上了最后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在米开朗琪罗之后,建筑艺术再也没有了像上次那样的好运气,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人或任何艺术象征的垂青,于是,它又开始了那苟延残喘的生活。但是,它不能老是静止不动,总要起来活动活动。于是,照搬圣彼得教堂成了它唯一能做的事情。这不仅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更是一个可怜的选择。也正因为这样,圣彼得教堂便有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时代的翻版,比如,十七世纪的慈惠谷教堂、十八世纪的圣热纳维埃夫教堂、伦敦的圣彼得教堂、彼得堡的圣彼得教堂,就算是在巴黎,像这种类型的教堂就有好几座。毋庸置疑,这些翻版更像是一种伟大艺术行将就木之际,出现的回光返照和留下的遗嘱。

其实,就算我们不去如此细致地解开建筑艺术衰落的历史,但就凭十六到十八世纪的建筑风貌,我们也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它衰落的真实。从弗朗索瓦二世开始,建筑物就已经基本上没有造型可言,简直可以称得上只是单调枯燥的几何图案,更加谈不上美感了。可以这样说,美丽的艺术绘画被冰冷且毫无美感的几何线条取代,使得建筑物再也称不上是建筑物了,顶多算是一个多面体的立体图形。当然,建筑物也在竭尽全力改变这种情况,企图去遮盖这明显的缺点。于是,罗马式建筑风格和希腊式建筑风格被简单粗暴并且混乱的糅和在了一起。比如,亨利四世时代的石砌边角的房屋、王宫广场、储君广场,路易十三时代的教堂,路易十四时代的宫殿,路易十五时代的建筑都是这种混乱风格的建筑代表。这类建筑几乎完全没有美感,个个都是面目全非、僵硬死板和令人生厌。就这样,从弗朗索瓦二世到路易十五,建筑艺术就是在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中逐渐走向了末路,而在悲惨的临终时还时不时地发出几声呻吟。

与建筑艺术就这样悲惨地死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刷术在这一时期却爆发了无尽的生机,它精力充沛,蓄势待发,昂头挺胸地向前迈着步伐。很显然,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于用书籍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了。从十六世纪便和建筑艺术顽强作斗争的印刷术,至此才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其实,十七世纪的印刷术就已经很有实力了,它不但派头十足,而且已经可以高居榜首了。此时的它也正因为自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而沾沾自喜。在路易十四的宫廷里长期得到重用的印刷术,到了十八世纪便拿起了宝剑,以伏尔泰为利器,尽头十足地去征服欧洲去了。在这个革旧迎新的时代里,印刷术以无比的威势战胜了建筑艺术,并摧毁了原有的一切思想表达方式。到了十九世纪,估计它便要开始大刀阔斧地去开创一切了。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印刷术和建筑艺术这二者之间,到底哪一个真正表现了三个世纪以来人们的思想呢?究竟是哪种艺术形式表现了人们的思想呢?是哪种艺术最终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究竟是印刷术还是建筑艺术呢?

答案当然是印刷术。因为印刷术之所以能取代建筑艺术,凭借的便是其不可否认且无法比拟的优势。建筑艺术固然很精美,但其耗资巨大,试想一下,任何一座教堂恐怕都要耗资千万,如果以这种成本来计算的话,那么可以写成多少有关建筑艺术的书籍啊。而单单为了表现某种思想,几个世纪以来的建筑物成千上万,数不胜数。格拉倍·拉居尔孚斯说过这样一句特别形象的名言:为了穿上一身白色教堂制作的衣服,整个世界的地面恐怕都会摇晃颤抖。

而印刷术则不是这样,它不仅印刷起来非常快捷,而成本也很低,流传起来还更为方便。对于它来说,整个世界的任何一种思想,它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它们传播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否定了建筑艺术的存在,建筑艺术作为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可以这么说,这两种表现形式,既存有矛盾,也是共存的。就好比在建筑艺术的统治下,印刷术照样存在,比如《伊利亚特》《罗曼斯罗》《摩诃婆罗多》和《尼贝龙根之歌》,等等。而在印刷术繁盛时期,照样也不能阻挡真正优秀的建筑艺术大显身手,比如十三世纪的但丁。也可以这么说,任何形式的艺术都不能独占这个市场。很显然,建筑艺术不会再是最重要的艺术了,同时它再也无权支配其他艺术。从此以后,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人类创作,都不再通过建筑艺术,而是通过印刷术表现出来。

所以,尽管建筑艺术很有可能再度兴盛起来,但它决不会再独领风骚,而是会顺从于文学的力量,就像当年文学顺从它那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两种艺术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地位。当然,在建筑艺术称霸天下的时候,尽管说真正优秀的诗篇很少存在,但数量委实也不少。比如,传说中的圣人田比毗耶娑,她的著作不但多而且风格各不相同;东方埃及的诗,宁静而庄严;古希腊的诗,优美而肃穆;基督教欧洲的诗,既有天主的威严,又有民众的率真。《圣经》就像是金字塔,《伊利亚特》就像是巴特农神庙,荷马就像费迪亚,但丁是十三世纪最后一座罗曼式教堂,莎士比亚是十六世纪最后一座哥特式教堂。

以上我们所说的也许并不完整,但总结起来,人类的书籍只有两种,一种是建筑艺术,另外一种便是书面艺术,前者的材料是沙石,而后者的材料是纸张。也许,当我们静静地观看这两种艺术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花岗岩的壮丽,回忆那些柱廊、塔门、方尖碑以及人类用智慧建造起来的实体建筑。但同时,也不能轻视那些以各种思想、艺术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毕竟从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印刷术更为实际有效。

不过,用印刷术印刷出来的“建筑”是无法用数字来表现的,因为自古腾堡印刷术诞生以来,不计其数的书籍纷纷面世,内容不仅包括任何一个分支,还覆盖了全世界。通过人们不懈地努力,一部部汇集精华的书籍才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这些个体的“建筑”被堆积在一起,那就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建筑实体,里面充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这简直就是一个用智慧筑造而成的巨大蚁穴,又好比一个资源无尽的蜂巢。这个庞大的建筑一层一层,一间一间,它内部的通道就好像一张四通八达的网,层层相接,间间相连。不仅如此,伟大的印刷术时刻不停地运转着它的机器,夜以继日地不断生产,以从社会中吸取的智慧原料为物质基础,不断地印出新的作品。社会中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极为普通的凡夫俗子,都会成为这一庞大运动中的工作者,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它提供养料。每一位作家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作品,但将这些作品集合在一起,就会成为一种更大的贡献,比如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大革命时期的《指南报》,等等。这是一座永远都不会停工的建筑体,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无止境地发展壮大。这是一项全民运动,全部人类都会为它添砖加瓦,而这也恰恰成为了保障智慧免于洪水的侵袭,免遭野蛮文明摧残的屏障。可以说,这是人类建造的第二座巴别塔,一座永恒的巴别塔。

同类推荐
  • 丹凤街

    丹凤街

    张恨水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写小说100多部,其作品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80年代来,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几年来他的很多作品被搬上屏幕,再度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在众多的读者和观众中有相当的地位。
  • 瘦楼

    瘦楼

    鲍贝,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男人和刀子

    男人和刀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是明代最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精选集,形式上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长篇巨作,不用耗费长时间阅览;在内容方面也摆脱历史演义或者《西游记》之类的神话夸衍、牛鬼蛇神。总体来说,更着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全书四十篇故事,大都在述说各种世态人情及悲欢离合的奇特境遇。藉由惊奇而不失真的实际人生事件,让读者在惊叹感慨之余,从中体会生活的经验教训,获取生存的智慧,领悟人生哲理,陶冶美善品格。简言之,《今古奇观(青少版)》的价值:一是具有伦常教化的意义,二是常中出奇的艺术境界。读来不但令人感到贴近生活,趣味洋溢,而且还具有劝俗导愚的功能。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力荐,风靡全球,被译为50多种文字,在英国再版75次,讲述一个西方大龄剩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活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一封阴错阳差的来信,使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绞痛。面对只剩下一年时间的生命,她绝望了。这种绝望并不是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源于她在临死之前才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的苦痛。于是,她开始反抗,拼命地爱,放肆地恨……站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也曾迷失,是否还记得年少的自己?如果一切都能回到旧时光,生命价值的天平又会向哪边倾斜?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前妻:身嫁百万首席

    豪门前妻:身嫁百万首席

    穿越前一天刚从豪门阔太太变成路边小屌丝一个,穿越第一天就背上了几百万的债。然后被带到拽不死的首席老大面前,接着就被绑在人家裤腰带上下不来了。等被首席老公养熟的那天,才知道原来老公你心口有一颗不可以触碰的朱砂痣,而我这个不过是高仿的白月光。可是我都跳坑了,也爬不起来了。伤心之余还被你爸拆散,可怜我们误会还没解释清楚,我就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前夫,我们不是离婚了吗?为什么你一脸深情的看着我?我和你恩恩爱爱,见鬼去吧。难道我和首席老公的恩爱史都是我自己个杜撰的?你别过来,首席,你再不来,你家老婆又要变成豪门前妻啦!
  • 至尊仙帝

    至尊仙帝

    平凡而害羞的炼器殿弟子武英,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竟然得到了他的梦中情人的一块玉佩。从而踏入不平凡的修仙之路。在这不平凡的修仙之路上,他不仅凭借玉佩获得无数神通,成立强大仙宗,更是引得无数的美女争先恐后的围在他的身旁,甚至争风吃醋……到底这些美女聚笼在他的身旁是因为他的相貌,还是因为他的为人,抑或是为了他手中的玉佩呢……欲知一切,请看武英如何以非常之手段周旋在这些美女中间,从而让她们心甘情愿地道出她们身上的那一个又一个惊天秘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每天读一点英文)

    《每天读一点英文·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特点有三:内文篇目收录了最精彩、最新鲜的笑话;“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单词和词组、知道不知道,让你捧腹大笑的同时,丰富知识面; 附赠地道美语朗读MP3光盘。 本书幽默逗趣,文字浅显易懂,让你笑着学英文!
  • 驿站长(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选)

    驿站长(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选)

    普希金的作品具有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的坚定信仰,他“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其诗篇《黑桃皇后》、《茨冈》等,被改编为重要歌剧脚本;他的抒情诗则被谱成了歌曲,更加脍炙人口;另外有的还成了舞台上不朽的芭蕾舞。本书收录了由其创作的小说。
  •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作为一个女人,怎样抓信男人的心?怎样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展现自己的魅力?本书紧密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通过大话貂蝉的故事以及她与甘夫人、小乔等人的交谈娓娓道来。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多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一个女人如何去做,才能获取一生幸福”这一永恒主题。
  • 离殇之恋

    离殇之恋

    她是一个永远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女孩,她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但是在严格的家庭里她觉得梦永远是最美好的,于是她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但是她多才多艺,她会写日记,写有关于自己的梦,她所写的东西就像是做梦一样,父母总说她一直在做梦......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蜀山大掌教

    蜀山大掌教

    他身居四派,能左右逢缘;他有点癫狂,杀人随心,喜怒亦无常……只因他错救一人被一朝洗白,从此天堂变地狱;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却让他拥有了修习罕见道法的机会,更让他获得了一朵奇异的紫色莲花,忽然地狱变天堂。彪悍的游戏人生亦从此开始……这是一个瑰丽奇幻的虚拟蜀山世界,道德与法律在此失控,玩家互相挑战着人性下限!且看紫阳一路披荆斩棘,凭借手中长剑荡尽万般困难,成就蜀山大掌教!千莲动,神魔惊,仗剑蜀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