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他的父亲路德科·列奥纳多·波纳罗蒂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17岁那年,米开朗基罗进入了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在那里画了许多写生,并临摹了许多老画师们的作品,他画得如此之好,甚至辨别不出哪是原作。1489年他转到贝尔托里多·迪·乔瓦尼处,后者在佛罗伦萨执政人罗仑佐·维利科列普那里做事,教一帮孩子雕刻手艺。贝托里多作为多那太罗的学生,文艺复兴早期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对米开朗基罗天才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帮助他理解古代艺术的实质,并指导他研究意大利现实主义大师们的作品。罗仑佐·维利科列普发现了这个天才的少年,便叫他呆在自己身边。在聚集了佛罗伦萨知识界优秀分子的梅第奇官邸度过的14个年头,极大地补充了年轻画家的普通教育。然而,梅第奇官邸的精美艺术并没把米开朗基罗诱惑住,吸引他的是强劲有力的和含意深刻的形象,他青年时临摹并保存下来的乔托和马萨乔的壁画,还有1490-1492年间完成的第一批雕塑作品——两个大理石浮雕《梯旁圣母》和《半人半马者的搏斗》(均在佛罗伦萨波纳罗蒂博物馆)便是明证。从这些少年时期的作品已经感到大师的身手不凡、关于解剖学的知识的完备无瑕(他是在搞尸体解剖的那些年里学的解剖学)和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英雄人物的主题发出清晰的声响,这个主题在整个一生中统帅了他的创作活动。
除了1494-1495年曾到波伦亚和威尼斯做短期旅行外,米开郎基罗还未离开过佛罗伦萨,直到1496年他才去了罗马。在这里创作出他的第一批大型雕塑《酒神》和《哀悼基督》。
《酒神》实质上和《半人半马者的搏斗》是同一布局的作品——青年时期钟爱古风的贡品。
《哀悼基督》从质量上来说是幅新的作品。充满了对复兴理想毫不动摇的信念的米开朗基罗,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笼罩着忧郁感的作品,不过并没有在他晚年创作的这类主题的图画中表现出的那种悲剧成分。母亲把儿子的尸体架在膝盖上,以究询的眼光注视着他的脸;镇定自若的手势、逐渐消融的伤心的疑问,细致入微地表达母亲伤感的整个深度。
1503年教皇朱理二世夺取了圣彼得王位,他想着总有一天意大利会被统一到教皇治下,于是把罗马当做自己大国未来的首都,加紧展开改建工作。建筑学家布拉曼特对梵蒂冈进行了改建,把老的柱廊形大厅拆毁,在那里开始兴建圣彼得大教堂,其装饰的豪华和规模要超过世界上所有的教堂。1508年教皇把米开朗基罗从佛罗伦萨召来,指示他画西克斯廷小教堂的天花板。四年时间内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用壁画覆盖了500多平方米的面积在彩色天花板的中间部分,他安排了9幅以《圣经》上的神话为题材的构图——《明暗之分》《创造太阳和月亮》等等。周围安排的是坐在宝座上的男女先知者们的画像,其余空地也都画满了人物图像。
天花板上的图画是对人类的颂歌。无论是在上帝的形象中,还是在男女先知者们抑或是在其他的圣经故事的人物形象中,丝毫没有神秘主义的东西,在这里人们建树着,活动着,受着折磨,遐想连篇,不过他们都是有着宏伟规划的人。
此时,战争的乌云笼罩着意大利上空。1527年5月7日,查理五世大帝的军队进入罗马,城市被洗劫一空,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为纪念意大利人,1527年5月7日被定为最大的国难日,佛罗伦萨人赶走了梅第奇,并恢复了共和国。出身于梅第奇家族的教皇克里门特七世与查理五世大帝结成联盟,以便把权力弄回到自己梅第奇家族手中。为了保卫佛罗伦萨,画家和爱国者米基朗基罗领导了修建城市碉堡的工作。佛罗伦萨经受了历时11个月的深重的围困,最终未能抵抗住帝国和教皇军队的联军。1530年8月12日城市沦陷。这就是米开朗基罗完成生平最伟大的作品——梅第奇小教堂这个佛罗佛萨的安魂曲时的政治形势。
1534年,米开朗基罗永远地离开了佛罗伦萨,一生再未回来,他后来的活动是在罗马进行的。在这儿他完成了朱理二世的墓碑上的纪念物——画《末日审判》;为梵蒂冈的包林教堂绘制壁画;在自己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领导了大型综合的建筑工作。1546年他着手改建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卡皮托利亚小丘,建了一个阅兵场,由三座楼正面环抱,中央竖起一座古希腊罗马式的马莱克·阿夫莱利的骑马塑像,并把入口处修饰成宽阔的大理石台阶的样子。即使在今天卡皮托利亚仍属于罗马最漂亮的建筑格局之列。同时,米开朗基罗还领导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工程,架起了圆顶,而这圆顶竣工已经是在他死之后了:平稳地高耸到132.5米的教堂圆顶,几乎从城市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
29-《哀悼基督》
古稀之年的米开朗基罗,创作出三组《哀悼基督》。《哀悼基督》现存于佛罗伦萨的圣玛利亚德尔菲奥莱大教堂;《巴勒斯特林的哀悼》现存于佛罗伦萨学院;《隆丹妮的哀悼》现存于米兰的城堡博物馆。在这些作品里可以看出米开朗基罗世界观的危机,这个危机是与复兴文化的总危机联系在一起的,它表现在对主题的无限悲惨的处理和和谐形式的破坏上。雕刻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还在一刀一划地创作《隆丹妮的哀悼》,作品刻画了一位扶着咽了气的儿子的身体的父亲。
马丁·路德改革宗教
马丁·路德(1483-1546年)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家,出生于埃斯勒本城。他早年曾受过律师的训练,后来在埃尔福特进入奥古斯丁修道会学习神学,学成后当了威腾贝格大学的教授。
路德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常常废寝忘食,无休无止地祈祷。他相信上帝爱每一个人,除了他自己之外,他将永远不能得救。他经常承受着信仰里的上帝对他的仲裁谴责,他对使徒保罗的《致罗马人书》怀有一个特殊的疑问,见该书第一章第十七节:
所以在这部福音书里,揭示了来自上帝的公正,这公正有赖于从始至终的虔诚。
正如书上所写:“公正靠信仰而生。”
路德写下了心理困扰的时刻:
我尽可能厉行清规戒律;我习惯于蜗居在乡下,清算着我的罪孽;我一遍又一遍地忏悔;我一丝不苟地照规矩苦行,而且我的意识保持着自省……我尝试着用人类的药方——人的传统治愈良心的疑虑和困惑,越使用这些药方,我的良心里滋生的不安和忧虑就越多。
路德在研究了奥古斯丁的著作后,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接受了一个更为简单的神学教义,并在1513-1518年间找到了心境的平和。路德对《致罗马人书》有了新的看法,他的信仰驻足于保罗与奥古斯丁之间,路德把“正义因了信仰而有了生命”看作是他的解脱。信仰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接受上帝仁慈的拯救,拯救是一份恩宠,而不是一种努力。信仰意味着上帝自主地拯救世人,而不是因为世人卖力的趋奉。卖力的趋奉(建造教堂、烦冗的礼拜、刻意的苦行等等)并非得救之道,热爱上帝才会有得救的自然结果。路德的信仰终于形成了,并成为指导宗教改革的一部分。
大主教阿尔贝特向教皇抱怨路德的行为,但是教皇只把这件事看作是一场局部的纠纷。路德进而质疑教皇的权威,导致争论在更广的范围内发生。与此同时,路德贴到教堂大门上的“九十五条论纲”,被印刷成书并一版再版。他的观点赢得了公众的支持,他本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英雄。现在,台彻尔这样的赎罪券推销员走到大街上有了危险。萨克森的腓特烈,决定在他的王国里庇护路德,使其不受教廷的伤害。腓特烈厌倦了意大利教皇对德意志事务的干涉,乐得看到地区大主教吃瘪。
如此,路德的宗教改革就变成了宗教与政治力量的混合物。路德的目的是净化罗马天主教廷,保持教会的纯正。很快,他就被事变所裹挟,他的新看法变成基督教世界的精神与道德重整。即便如此,他和他的同党梅兰希顿仍不认为他们创建了一个新的教会。而这是姗姗来迟的,直到《教义条款》在1577年才最终由路德宗教会确立。
在1518年的奥格斯堡会议上,路德拒绝收回他的观点,他被迫在服从或背叛教皇的权威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他最终选择了背叛。路德的朋友出于对他安全的担忧,连夜把他偷渡出奥格斯堡。1519年他到莱比锡参加一场辩论,对手是一位名叫约翰·艾克的善辩的人物。艾克把路德辩到图穷匕见的地步,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圣经》,要么罗马教廷,路德选择了《圣经》。从那时起,路德就没有退路了。1520年,路德声名大噪,他的小册子用德文和拉丁文出版,通俗易懂,很多人阅读。1520年他写的作品有: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路德把这个作品比做吹倒杰里科城墙的号角。他号召日耳曼的统治者改革教会,他疾呼要在日耳曼实行改革,就不能不破坏教皇的权力。路德号召日耳曼的国王和诸侯们起来推翻教皇的权力,他给世俗的权力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任务。
《教会的巴比伦之囚》:抨击罗马教廷七种宗教仪式,路德把宗教仪式简化为两种基督徒可以自己举行的仪式——婴儿和新皈依教徒的洗礼和教徒集体领圣餐,以及忏悔告解仪式。
《论基督徒的自由》:提出“因信称义”。路德阐述他的主张:上帝自由地依据信仰,而不是仪式、宗教功课或苦行功夫去拯救信徒。
在路德看来,罗马教皇已经变成了非基督徒,所作所为犹如魔鬼。他写道:“不必奇怪,如果上帝从天上降下一场怒火或者硫磺火,把罗马打入地狱,就像上帝曾经这样对待撒旦和罪恶之城格莫拉似的。”
1520年6月15日,罗马发布了教皇通谕令,谴责路德是异教徒,要求正统的基督徒烧掉路德的著作。路德派教众的回答是当众烧掉教皇的通谕。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尔斯五世,想要协调罗马教廷与路德派教众之间的冲突。他知道不能容忍整个民族的日耳曼教会割裂他的帝国版图。他传唤路德到1521年召开的沃尔姆斯议会上。那里路德当面对皇帝申明:“除非《圣经》或令人信服的说理证明我错了,否则我宁可做一个称义上帝问心无愧的囚徒。我不能反对我所不情愿反对的事情,与良心作对既不安全又不正确,愿上帝保佑我,阿门!”
一个月之后,路德被罗马教庭革除教职并宣布不受法律保护。他只得躲入一个名叫瓦尔德古堡地方的教堂里,在这里他开始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他于1534年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的翻译工作帮助了现代德语的形成。路德的《圣经》和赞美诗在宗教改革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能够阅读《圣经》,从最高阶层到最低阶层,而在此之前,《圣经》都是拉丁文的版本,只有教士和学者才能阅读。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并且刊行于世,这样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阅读《圣经》了。
在改革某些核心信仰的同时,路德希望改革教会的清规戒律。他不赞成修士、修女和神甫独身,不赞成禁止牧师结婚。他自己就与一位叫做凯瑟琳的还俗修女结了婚,他们共同养育了几个孩子。
路德强烈地支持1524-1525年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加强了世俗王公的势力,德意志因此四分五裂。1524年以后,只要罗马教廷对沉默的路德采取任何措施,都会引起内战。
1529年在施佩耶尔议会上,日耳曼同意接受路德派宗教改革的诸侯们,共同提出“抗议宗”,反对罗马帝国和信奉天主教的诸侯。1531年,缔结“抗议宗”的诸侯和城市形成了一个政治实体,叫做施马尔卡尔登联盟。这个联盟是欧洲的一股新兴力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一步又一步地传播到欧洲所有国家。在马丁·路德的有生之年,他终于看到整个欧洲大陆都实行了宗教改革。
培根开创现代实验科学
弗兰西斯·培根,出身贵族,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创始人、散文作家和美学家,毕业于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留学过法国,回国后还当过律师。詹姆斯一世在位时培根担任过国王顾问、检查长、枢密顾问官、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等职务,获得过威尔兰男爵和圣亚尔本子爵头衔。后来培根以渎职罪交由法庭审判,由于国王的庇护而免罪降为平民。培根一生都在从事学术研究,其主要著作有《论文集》《学术的促进》《新工具论》和《新大西洋》等,这些著作奠定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哲学基础。他的美学观点主要见于《学术的促进》和《论美》。
培根指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严厉地批判了宗教的愚昧。他首先肯定人的认识和实践有着密切关系,认为认识源于实践,为着实践。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要借服从自然去征服自然。”意思是要借掌握的知识去征服自然。他把感性认识看作是知识的基础,强调认识的实践功用,这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因此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他从这一哲学思想出发,在《学术的促进》一书中,把人类学术分为历史、诗和哲学三个部门,把人类理解力分为记忆、想像和理智三种活动,认为“历史涉及记忆,诗涉及想像,哲学涉及理智”。把诗归入想像的范围,给后来对想像研究的重视开了先例。他把想像分为复现的想像即记忆和创造的想像。认为创造的想像的特征在于“放纵自由”,“不受物质规律的拘束,可以把自然已分开的东西合在一起,也可以把自然已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由于他把诗作为想像的产品,所以,认为诗是一种“虚构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不同,他说:“因为真实历史的行动和事迹见不出能使人满足的那种宏伟,诗就虚构出一些较伟大,较富于英雄气概的行动和事迹……这样,诗就显得有助于胸怀的宏敞和道德,也有助于欣赏。”实际上,他认为诗有娱乐和教育双重作用,比真实的历史更能引起人的美感,可以提高人的心灵。又因诗可以虚构,对自然可以理想化,所以他说:“在不文明的时代与野蛮的地区,别的学问都被拒绝,惟有诗可以进门并得到尊重。”对诗的社会教育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外,也因为诗是虚构的故事,所以,他认为后代的读者对诗,特别是对寓言诗的涵义,往往给以重新解释和创造性的发挥,解释出各种道德教训。他在举荷马为例时,便提出了作品内容与欣赏者对它认识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