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只有选择对了,你的才华和抱负才能施展。如果你一时不慎看走眼,另攀高枝是你唯一正确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愚忠之臣,他们死守做臣的道德准则,即使面对昏庸无比的皇帝,也死心塌地的跟着,到头来一腔热血洒在了崩溃王朝的废墟中,成了那个时代的殉葬品。这些臣子的精神固然值得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却也实在是有待商榷。
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跟着前进。姜子牙助文王灭纣成为了永垂千古的美谈,而那个可怜的比干便是愚忠之臣的镜鉴。识时务者为俊杰,择主依时而变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做人准则。穿透千年历史风云,有城府的人才能够悟透这一秘密玄机。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谋臣之一的刘基(字伯温)便是一位“喜新厌旧”之人。他在元末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最终为大明王朝的开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基少有大志,十四岁的时候便才华横溢。
少年得志的刘基,颇想为元朝尽忠,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时正处于元朝末期,官场腐败、贪官横行,整个社会统治已是大厦将倾。但刘基并没有感到独木难支。他一方面以身作则、为官清廉,一方面与那些贪官污吏作斗争。可是不久之后,刘基的行为便让他碰了个灰头土脸,后来又因上节弹劾监察御史失职而得罪了上司,被排挤回家。
官场的第一次失意并没有使年轻的刘基灰心丧气。回乡隐居的日子里,他刻苦钻研易经八卦、兵书战策,并广交宾朋,扩大自己的影响,随时准备东山再起。他知道,有了梧桐树,不愁没凤凰。果然,刘基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人甚至认为他的才干足以与诸葛亮相比,于是很多人纷纷登门求教。刘基觉得,他出头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适值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所以他杀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寇数千骚扰江浙,朝廷几次派兵都没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于是朝廷决定许以高官厚禄招降方国珍。但方国珍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江浙行省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深居简出十几年的刘基,再一次感到眼前出现了希望。他一到任就力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但刘基做梦也没想到,他正布置出兵呢,朝廷就下令,说他擅作威福,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管在绍兴。刘基一气之下,头发都白了一半,弃官回青田老家,再度隐居。
这次官场失意对刘基的打击十分沉重。
此时的刘基已年近五十,他以为此生将不再有什么机会了,一身的才华抱负也就将要付之东流。谁知道这时作为农民领袖之一的朱元璋再度请刘基出山,但刘基对朱元璋半信半疑,很不愿意出山。经过朋友再三劝告,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到了朱元璋驻扎的应天。
刘基到了应天之后,心情仍然很郁闷。朱元璋召见他那天,他懒懒散散地来到朱元璋的帅府,见朱元璋时也只是略略一拜。当朱元璋问到关于如何建立功业时,刘基随机想出了治国十八策,说得朱元璋点头称是,亲自为刘基斟茶,继续向他征求有关军事作战等各方面的意见。
朱元璋为了笼络像刘基这样的文人,专门修了一所礼贤馆,对文人们给予很高的待遇,而且一旦听到他们有什么高明的见解,立刻予以采纳。刘基终于感到遇到了明主,便死心塌地的追随朱元璋。他决心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从此,朱元璋把刘基当成心腹谋士,事无大小,都要同刘基商量。朱元璋称呼刘基,只用先生而不呼其名,以示对其尊重,和别人谈起他时也常把刘基比做汉初的张良。这就更加增强了刘基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
最后,在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众多武将文臣的辅佐之下,朱元璋终于一统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的几百年基业。
刘基审时度势,不盲目愚忠于元朝,最后得以成为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这与他的良臣择主而事的思想是有极大关系的。刘基也终于在元末乱世中一展身手,使自己的才学有了用武之地,他的理想之花也在适合的气候与土壤中萌发了。
如果你手上有一粒理想的种子,一定要找一个理想的地方把它种下去,别让你的理想因气候或水土不服而埋没了。有城府的人知道不能把一身才华白白浪费在注定无所作为的主子身上,他们会选择另攀高枝,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地方让自己的理想再度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