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人,不会贬低自己,也不会把自己交给别人去评判。
自信的人,不会逃避现实,不做生活的弱者,他们会主动出击,迎接挑战,演绎精彩人生。
自信的人,不会跟自己过不去,只会鼓励自己。他们会既承担责任,又缓解压力,他们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游刃有余,笑看输赢得失。
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培养起来。如果通过反复不断的确认,觉得自信会使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然后传递到潜意识里面去,它就会带来这样的成功,因为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你实现自己想得到的人生目标。积极的自我暗示,意味着自我激发,它是一种内在的火种,一种自我肯定。它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欢畅,建立自信,走向成功。
自我暗示的方法很多,每个人遇到的压力不同,自我暗示的方法也不会相同。具有东方艾柯卡之称的夏目志郎曾提出达到自我暗示的六个条件,分别是:
(1)经常输入伟人的事情。把自己推崇的伟人的资料输入自己的大脑,经常用他们的奋斗精神来激励自己。
(2)相信语言的力量。经常用一些诸如“我能行”“我一定能渡过难关”之类的话语来激励自己,增加自信。
(3)了解重复的重要性。连续不断地重复某种想法,不但内心深处能相信其发生的可能性,也会让自己排除压力,充满自信。
(4)保持强烈的欲望。若有很强的欲望,则会为了要实现的目标而付出行动,纵使有障碍物,也决不改变目标。不改变目标,可以改变超越障碍的方法。
(5)决定终点线。量化目标,让自己经常品尝成功的喜悦,能有效增强自信。
(6)设定预想的困难。事先把困难考虑到,当障碍物真的横亘面前时,便不会气馁、灰心,即使受到挫折,因为心理上事先有准备,也不会轻易放弃。
有一位姑娘在一家旅馆工作,负责登记旅客的住房。不知什么时候,姑娘染上一个毛病,当着众人写字手就发抖,抖得或者把字写得一塌糊涂,或者干脆就写不下去了。然而,姑娘的手写字抖动的程度是分人的,遇到比她文化程度高的人,如大学生、研究生时,她心里一有自卑感,手就抖得格外厉害;反之,遇到文化程度不如她的(姑娘是高中毕业),她则有了“自信”,此时再写字就轻松自如多了。
为了克服消极、否定的态度,我们应该试着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如果认为自己这不行那不行,身边的事也抛下不管,情况就会渐渐变得如自己所想的一样。缺乏自信时,我们更应该给自己打气。
巧妙利用自卑补偿法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对自我的认识,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自信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他们相信自己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价值,也相信自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重视。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人,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他们尊重别人,也相信自己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与自信正好相反,自卑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认识和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自卑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研究发现,每一个人在幼儿时期都有过自卑的经历,因为他们不依赖成年人就无法生存,这种依赖总是建立在成人的强大与他们的弱小形成的巨大反差上。但是,儿童并不永远自甘于这种依附的地位,正如现代著名精神分析学者阿德勒所言,“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内在的自卑感,它刺激儿童的想象力并诱发儿童试图去改善个人的处境,以消除心里的自卑感”。
这就是著名的自卑补偿法。也就是说自卑有巨大的补偿作用,对于那些具有深深的自卑感的人来说,自卑有时有如一盏指路明灯,亦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补偿”的例子。如双目失明的人会全力发展他的听觉和触觉;下肢残疾的人会全力发展他的上肢;聋哑人会全力发展他的肢体表达能力。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缺陷感越大,自卑感越重,就会越敏感,个体寻求补偿的愿望也就越迫切,因此孱弱的儿童往往比健全的儿童更好胜。
狄摩西尼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富裕家庭。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他7岁那年去世了。随着父亲的去世,不幸接踵而至,母亲改嫁,巨额的家产被监护人侵吞。一夜之间,他由一位大人物的宝贝儿子,成为一个一贫如洗的孤儿。狄摩西尼本来就天生口吃,加上因为家庭破裂的原因,他一直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他的口吃越发严重。不过,在狄摩西尼了解到自己家庭的真相后,决心向法庭提出诉讼,讨还被夺取的家产。可是,由于他没有能力在法庭上清楚、流利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只好暂时放弃。换了别人,可能会由此感到深深的自卑,向命运屈服。但狄摩西尼却选择了向命运挑战,向自己的生理缺陷挑战。据说,他为了战胜自己的口吃,每天要大声诵读一百多页文章,站在海边含着石子迎风练习辩术。最后,他居然战胜了自我,不但讨回了自己的家产,还成了雅典著名的演讲家,使在常人眼里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现实。他常在公民大会上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发表政治演讲,得到了人们的热烈拥护。作为雅典民主派的领袖,狄摩西尼领导雅典人民进行了近三十年的反对马其顿侵略的斗争。在马其顿入侵希腊时,狄摩西尼发表了动人的演说,谴责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野心。他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演说家之一。狄摩西尼故事的意义在于,当厄运快要扼住你喉咙的时候,你选择了自卑和屈服,就等于选择了100%的失败;你选择了自信和抗争,可能就争取到了那0.01%的希望。原来自信和自卑只有一步之遥。
甚至可以说,自卑感是个人取得成就的主要推动力:在人际链上,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位,与上面的人相比,他感到自卑,于是,一种要求补偿的动力会推动他去奋斗;当他达到补偿与“卑劣地位”的平衡后,他又处于人际链的一个新的节点上,这时若与别人更大的成就相比,又会使他产生自卑感,从而又激发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就。这种不断要求补偿的动力,正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我们人类的文化很多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之所以成为个体发展的动力,是因为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潜藏着与生俱来的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而追求优越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动机,它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固有的需要,从“低”到“高”的欲求也永无休止。正因为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有着这样一种与生俱来并与生长过程并驾齐驱的基本动机,因而自卑感才成为个体不断弥补不足、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的潜在动力。因此,自卑是一个不能随意就定性的东西,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关键是自卑向何处发展。如果自卑感在一个人成年以后的生活中一直延续下去,逐步走向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甘于落后、自暴自弃,这时正常的自卑感就变成了“自卑情结”,而自卑情结对于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发展是一种障碍。但是,只要自卑感不变成自卑情结,那么,它就会推动个体去追求补偿,因而对于个体的发展就是一种激励因素。所以,有自卑感并不可怕,只要个人始终努力克服自卑,追求优越,自卑就会转化为自信。不然,自卑就会向自弃、自毁和自灭的方向发展。
自卑心理多产生于畏惧,产生于对社会及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感。要想征服畏惧,彻底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一些自己不敢尝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为止。
1. 永远挑前面的位子坐
在各种形式的聚会中,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为敢为人先,敢在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另外,坐在显眼的位置,就会放大自己在领导及老师视野中的形象,增强反复出现的频率,起到强化自己的作用。不妨把这当做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吧!虽然坐在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东西大都是显眼的。
2. 自言自语肯定自己
在心理学中,自言自语是重要的信心建立方法。每天可以在独处或走路时,小声地对自己说话。说些什么呢?当然不外乎“我真的很棒”“我一定是最美的”“我最聪明”“我总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等。
这种做法有三个地方一定要注意:一是用第一人仍称叙述,也就是都用“我”如何如何,而不是“你”;二是所有句子都用肯定句,没有否定句、疑问句;三则是一定要说出口,不能只是心中默想,不论声音大小,每个句子都必须说出声音,默想的效果不仅不佳,也达不到坚定信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