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2200000010

第10章 京宦生涯(9)

信中说:“在兄弟面前直截了当陈述自己的隐情,父子祖孙之间,不得不转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衷曲。”这几句有大道理。我办事,每每认为自己是一片至诚可问天地,直截了当又有什么不好?昨天接到四弟的信,才知道即使是至亲,有时也要委曲行事。这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过错!

香海为人很好,我虽然和他住在一起不久,而了解很深,你可以像对待兄长一般对待他。丁秩臣、王衡臣两位我都没有见过,大约可以做弟弟的老师。是认他为师,还是认他为友,弟弟自己决定。如果真是威仪可为表率,淳朴实在,宠博通达,可以认为老师。如果只是博雅能文,可以认为朋友。不论是认为师或认为友,都要抱一种敬畏的心理,不要等闲视之,慢慢就怠慢亵渎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

你三月的信,所定功课太多,多了就不专了,万万不可以。后一封信说已向陈季牧借《史记》,这是不可不熟读的书。你既然读《史记》,便不能看其他书了。功课没有一定的呆办法,只是要专。我从前教各位弟弟,常常限定功课,近来觉得这样做是强人所难,如果你们不愿意,虽说天天遵守限定功课的进程,也没有益处。所以近来教弟弟,只强调一个专字。专字以外,又有几句话告诉弟弟,现特地用冷金笺写出来,弟弟可以贴在座右,时刻看看,并抄一付寄家中的三位弟弟。

香海说学时文要学《东莱博义》,很对。弟弟先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就是不读也可以,无论什么书,总要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这本书的大致布局、精彩之处,却茫然不知道。

学诗从《中州集》入手也好,然而我的意思,读总集不如读专集。这种事情,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嗜好和意见也不同。我的兴趣,于五言古诗方面则喜欢《文选》,于七言古诗方面则喜欢读《昌黎集》,于五律则喜欢读杜甫的作品,七律也最喜欢杜诗。而苦于不能亦步亦趋,所以兼读《元遗山集》。我作诗最不会作七律,其他体裁都有心得,可惜京城里没有人可以在一起畅谈。弟弟要学诗,先要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看,先要学一体,不可各体裁同时学,因为明白了一体,便都明白了。凌笛舟最长于诗律,如果在省,弟弟可以就近求教。

习字临《千字文》也可以,但要有恒。每天临帖一百字,万万不要间断,那么几年下来,便成了书法家。陈季牧喜欢谈论书法,并且能深思善悟。我看过他给岱云的信,实在了解书法之诀窍,可爱又可畏!弟弟可以和他切磋。这样好学的朋友,越多越好。

来信要我寄诗回去,我今年身体不太好,不能用心,所以作诗非常少,仅仅作了感春诗七古五章,慷慨悲歌,自己说不让陈卧子,但言辞太激烈,不敢给别人看。其余仅是应酬诗几首,没有什么可观的。现作寄贤弟诗两首,弟弟看后觉得怎么样?

京笔现在不方便寄回,总在秋天寄回。如果没有笔用的话,暂时向陈季牧借一支,以后还他就行了。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三年六月初六日(1843年7月3日)

【精华点评】

温甫是曾国藩六弟曾国华的号。曾国华在族中排行第六,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的第三个儿子,后过继给曾国藩的叔叔曾骥云。曾国华从小在父亲的塾馆中读书,天分颇高,但是其人心高气傲,心志不专。文中的书信是曾国藩现存家书的第一封单写给一个弟弟的信件。信中,曾国藩劝告弟弟读书要守住一个“专”字,要敬师畏友。敬师畏友是曾国藩拜师交友的原则和标准。无论是尊为师,还是结为友,都应当常存敬畏之心,不能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渐渐地怠慢不敬,如果这样就再也不会从他身上获得教益了。

【经典格言】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来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

劝其痛著祖鞭,并心一往

(1848年2月25日与诸弟书)

【家书】

澄侯、子植、季洪足下:

正月十一日发一家信,是日予极不得闲,又见温甫在外未归,心中懊恼之至,故仅写信与诸弟,未尝为书禀堂上大人。不知此书近已接到否?

温弟近定黄正斋家馆,每月俸银五两。温弟自去岁以来,时存牢骚抑郁之气,太史公所谓“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者”,温甫颇有此象。故举业工夫,大为抛荒。间或思一振奋,而兴致不能鼓舞,余深忧虑,每劝其痛着祖鞭,并心一往。温弟辄言思得一馆,使身有所管束,庶心有所维系。余思自为京官,光景尚不十分窘迫,焉有不能养一胞弟,而必与寒士争馆地?向人求荐,实难启口,是以久未为之谋馆。

自去岁秋冬以来,间温弟之妇有疾,温弟羁留日久,亦觉牢落无偶,而叔父抱孙之念甚切,亦不能不思温弟南归。且余既官二品,则明年顺天主考,亦在可简放之列,恐温弟留京三年,又告回避。念此数者,欲劝温弟南旋,故上次信道及此层,欲诸弟细心斟酌。

不料发信之后,不过数日,温弟即定得黄正斋馆地。现在既已定馆,则身有所管束,心亦有所系属,举业工夫又可渐渐整理,只得待今年下半年再看光景。

如我今年或圣眷略好,有明年主考之望,则于明年四五月再与温弟商入南闱①或北闱行止。如我今年圣眷平常,或别有外放意外之事,则温弟仍留京师,一定现北闱,不必议南旋之说也。

坐馆以羁束身心,自是最好之事,然正斋家之馆,澄弟所深知者。万一不合,温弟亦难久坐。见可而留,知难而退,但能不得罪东家,好来好去,即无不可耳。

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城欠账将近一千,归家途费又须数百,甚难措办。二则二品归籍,必须具折,折中难于措辞。私心所愿者,颇想得一学差。三年任满,即归家省亲,上也。若其不能,则或明年得一外省主考,能办途费,后年必归次也。若二者不能,则只望六弟九弟明年得中一人,后年得一京官,支持门面;余则告养归家,他日再定行止耳。如三者皆不得,则直待六年之后,至甲寅年母亲七十之年,余誓具折告养,虽负债累万,归无储粟,余亦断断不顾矣。然此实不得已之计。奢能于前三者之中,得其一者,则后年可见堂上各大人,乃如天之福也!不审②祖宗能默佑否?

现在寓中一切平安。癣疾上半身全好,惟腰下尚有纤痕。家门之福,可谓全盛,而余心犹有归省之情,难以自慰。因偶尔书及,遂备陈之。

毅然伯之项,去年已至余寓,今始觅便寄南。家中可将书封好,即行送去。余不详尽,诸惟心照。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八年正月廿一日

【注释】

①南闱:闱,考场。南闱即江南乡试。

②不审:不知。

【译文】

澄侯、子植、季洪足下:

正月十一日发了一封家信,那天我很忙,又见温甫外出没有回来,心里很恼火,所以只写信给各位弟弟,没有给堂上大人写信。不知道这封信近日收到没有?

温弟最近在黄正斋家中任私人教师,每月有五两的俸银。温弟自从去年以来,存有一肚子牢骚和抑郁不得志的情绪,像太史公所讲的在家好像丢失了什么一样不自在,大为抛弃和荒废。间或也想振作一番,但兴致总是鼓不起来,我深深地感到忧虑。经常劝他痛下决心争取进步,一心一意奔前程。温弟则说他想安排一个教席,使自己有所管束,使思想有所维系。我想自己自从做京官,光景还不是很窘迫,难道养不起一个同胞弟弟,而必须与贫寒的士人去争夺一个教席:向别人请求荐一差事,是难以启齿的了,所以许久都没有去做。

自去年秋冬以来,温弟媳妇有病,温弟在京城待得太久,孤身一人,而叔父抱孙子的心情很迫切,不能不想温弟回南方的事。而且我既然做了二品官员,明年顺天主考,我也在可能简放的范围之内,恐怕温弟留在京城三年,有回避的问题。想到这几点,想劝温弟回湖南,所以上次信中谈到这一层,想诸位弟弟细心斟酌。

不料发信过后不几天,温弟就定了黄正斋的教馆。现在既已定了馆,他的身子有所管束,思想也有所维系,应考的工夫又可以渐渐整理。等今年下半年再看光景。

如果圣上对我的看法略好些,明年有当主考的希望,到了四五月,再与温弟商量是参加江南乡试或者顺天乡考的事情,如果当今皇上对我的看法一如平常,或者有意想不到的外放的事,那么温弟仍旧留在京城,一定参加顺天乡试,不必再考虑回乡了。

坐馆用以管束自己的身心,自然是好事。然而正斋家的学馆,澄弟最了解,万一不合,温弟也难久留。看见可以就留下,知道难处就退出,但不能得罪东家,好来好去,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了。

我自从去年以来,天天想回家探亲,之所以不能成行的原因在于:一是京城欠的债将近一千,回家路费又要几百,恐难筹集。二是二品官回籍,必须自己写奏折,奏折难于措辞。自己内心所想的,是得一个学差,三年任满,回家探亲,这是上策。如果不行,或者明年得到一个外省主考,能筹集路费,后年必定回家,这是中策。如果两条都不可能,只希望六弟九弟明年两人之中考起一人,后年得一个京官,支持门面,我便告养归家,以后再定行上。如果三条都不行,便等六年之后,到母亲七十岁时,我发誓要奏明皇上,告老归家。虽说欠债上万,没有一文钱的路费,也决不顾及了,然而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如果能在三条之中得其中一条,那么后年可以见到堂上大人,真是天大的福气了,不知祖宗能不能默默保佑?

现在我这边家中一切平安!癣疾上半身全部好了,只是腰下面还有一点点。我家的福气,可说是全盛时期,而我回家探亲的心情,难以自慰,所以偶尔写到这里,便详细地禀告一番。

毅然伯之款项去年已到了我住处,今年才找到机会,我乘便寄回。家中可将信封好,马上送去,其余不详细说了,彼此心照不宣。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八年正月廿一日(1848年2月25日)

【精华点评】

上一封家信中,我们讲过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温甫)天资甚高,曾家众人对他寄予深厚期望,可惜他心高气傲,眼高手低,屡试不中。对于曾国华这个六弟,曾国藩也总是鼓励劝解。1845年8月3日,曾国藩在给父母的家书中提到,如果弟弟们应试不中,可以到京城一游。后来,曾国华考试未中,便和二哥曾国潢一起于10月23日到达京城。在曾国藩的督导下开始用功读书,学业有所长进。可惜,曾国华做事难于专心致志,不久后便开始旧习气发作,这才有了文中曾国藩家信中对曾国华的无可奈何,并劝慰他下决心争取进步,一心一意奔前程,言语中对曾国华前途的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经典格言】

举业工夫,大为抛荒。间或思一振奋,而兴致不能鼓舞,余深忧虑,每劝其痛着祖鞭,并心一往。余思自为京官,光景尚不十分窘迫,焉有不能养一胞弟,而必与寒士争馆地?向人求荐,实难启口,是以久未为之谋馆。

惟崇俭可以持久

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

(1841年6月5日与祖父书)

【家书】

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折差第六号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孙男等平安如常,孙妇亦起居维慎。

曾孙数日内添吃粥一顿,因母乳日少,饭食难喂,每日两饭一粥。今年散馆,湖南三人皆留,全单内共留五十二人,惟三人改部属,三人改知县。翰林衙门,现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谓极盛。

琦善已于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谕派亲王三人、郡王一人、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同审讯,现未定案。

梅霖生同年因去岁咳嗽未愈,日内颇患咯血。同乡各京官宅皆如故。

澄侯弟三月初四日在县城发信已经收到,正月廿五信至今未接,兰姊以何时分娩?是男是女?伏望下次示知。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绝无解危之处,则二伯祖母将穷迫难堪,竟希公之后人,将见笑于乡里矣。孙国藩去冬已写信求东阳叔祖兄弟,不知有补益否?引事全求祖父大人做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①。

曾国藩家书手稿伏念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孙所知者,已难指数。如廖品一之孤、上莲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罗巷、樟树堂各庵,皆代为筹划,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而况楚善八叔同胞之亲、万难之时乎?

孙因念及家事,四千里外杳无消息,不知同堂诸叔目前光景。又念及家中此时亦甚艰窘,辄敢冒昧饶舌,伏求祖父大人宽宥无知之罪。楚善叔事如有设法之处,望详细寄信来京。

兹逢折便,敬禀一二,即跪叩祖母大人万福金安。

道光廿一年四月十六日

【注释】

①嘘枯回生:比喻将至之人有望起回生。

【译文】

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信差发第六号家信,十六日信差又到(我趁此写了这封信)。孙儿等平安如常,孙媳妇起居也小心谨慎。

曾孙几天内加吃一顿粥,因为母乳不够,饭食难喂,所以每天两饭一粥,今年学馆解散,湖南的三个人都留在馆里,共留五十二个,只有三人改部属,三人改知县,翰林院现在已多到一百四五十人,可说是极盛了。

琦善已于十四日押解到京城。奉了皇上谕旨,派了三个亲王、一个郡王、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同审讯。现在没有定案。

我的同年梅霖生因为去年咳嗽没有好,近日吐血。同乡各京官家一切如常。

澄侯弟三月初四日在县城发信已经收到。正月廿五日写的信,我至今没有收到。兰姐什么时候分娩?是男是女?真希望下次能够告诉我。

楚善八叔的事,不知去年冬天情形如何?如果绝对没有解危的地方,那两位伯祖母必将穷迫难堪,竟希公的后人将被乡里的人见笑了。孙儿国藩在去年冬天已写信求东阳叔祖兄弟,不知有帮助不?这件事全求祖父大人做主。如果能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也好熬过困境再图生计。

我常常记得祖父平日行善积德,救难济急,孙儿了解的已难以数清。如救助廖品一的孤儿、上莲叔的妻子、彭定五的儿子、福益叔祖的母亲,以及小罗巷、樟树堂各尼庵,都代为筹划,尽力体恤。凡属别人束手无策的,只要祖父出面认真调停,便能扭转乾坤,没有不立即解危的,更何况有同胞亲谊的楚善八叔正在万难之中呢?

孙儿因想到家中的事,四千里之外杳无消息,也不知同堂各位叔叔目前情形,又想家中这时也很艰难窘迫,才敢冒昧多嘴,伏求祖父大人宽恕我无知的罪过。楚善叔的事,要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希望家里能写信寄来京城,详细地告诉我。

今天刚巧赶上信差便利,我恭敬地禀告您这些事,也跪叩祖母大人万福金安。

道光廿一年四月十六日(1841年6月5日)

同类推荐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精选了达尔文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为你讲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励志故事,它力图为读者打开一扇嘹望残疾人心灵世界的窗子,让读者再次审视人性、生命的价值和爱情这个神圣的主题。1981年8月23日下午,一个孩子攀爬上放置变压器的水泥台。一声巨响,电将他烧成了一段火后的木头,医生截去了他的双臂。从此,他甩着两只空空的袖管来往于村子里,然后上学、辍学、贩牛、放羊、帮大人守小卖店、到城里摆残棋挣钱。
热门推荐
  • 名门毒医

    名门毒医

    作为精通岐黄之术又擅长用毒的的现代女医生,方青罗表示:姐从来就不是吃素的!so重生古代,身世复杂又如何?且看她如何经营药田,打理农庄,玩转名门,“毒”来“毒”往,逍遥自在。=====某咔新书《带着萌宝去种田》已发布,种田甜文,绝对值得一读,求围观!穿越成为大了肚子的弃妇,白若竹决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空间吃空间,带着萌宝种田经商奔小康。可是一个两个都想给她家宝宝做爹,你们够资格吗?“娘亲,我想有个爹嘛。”“娘还在观察,观察一下。”---新书《福妻跃农门》发布,求收藏求圈养~
  • 1984

    1984

    这是一个战后虚拟的世界,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英国伦敦成为大洋国一个行省的首府,成为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人们极度崇拜大洋国首领“老大哥”,孩子自发组成小队,监视告发自己的父母;有异端思想的人随时会悄无声息地失踪;物资极度匮乏,但高级党员的享用却不受限制;已刊发的报道随时会被修改;性欲被严厉压制,因为性和爱是不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国家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你永远不知道街角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否就是密探;更要命的是,在你卧室、客厅、路上、电梯……任何地方,都悬挂着监视的铁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做成功女人的12条修炼法则,教女人如何读懂自己、读懂生活,会让你在感受完美修炼真谛的同时享受到阅读的愉悦。,是女人一辈子的修行;过完美生活,并让你在学习如何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变成日渐完美。优美的文字,做完美女人,富含哲理的故事,女人一辈子的梦想。日趋成功
  • 庶女凶猛:重生为狠毒皇后

    庶女凶猛:重生为狠毒皇后

    前世,她是丞相之女,为助夫君登上皇位,被迫落入青楼,最终帮他夺得皇位,岂料,不过三个月,渣男竟联手美貌嫡姐逼她剖腹取子,将她亲生女儿卖入青楼,又将她削成人棍,缝起眼皮,藏于床后,亲眼看渣男和嫡姐活春宫。今生,她脱胎换骨,重生归来。她斗嫡母,杀嫡姐,杖奴婢,面对众人惶恐的眼神,她巧眉星盼,“既然我过不了好日子,那大家就都不要过日子了。”重生,只为复仇,却无奈的被卷入了众多美男中,风流王爷,腹黑太子,妖孽亲王,就连渣男都对她百般纠缠,这一世是重蹈覆辙还是涅槃重生?
  • 古代女医官

    古代女医官

    新书《夫君太纨绔:废柴小姐要休夫》求收藏,成了一个可以神挡杀神的高高手。穿越异界,更要命的是个六亲无靠家徒四壁的孤女,重生到废柴小姐身上的凤清歌为了休掉纨绔未婚夫,修炼起来宛若拼命三娘。求推荐。结果一不留神就废材变天才,还有一个拖油瓶的萝卜头弟弟饿的的呱呱叫……要休夫,先习武。可是……为什么休夫这条路看起来,医学院大三学生夏青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农家女身上,却越来越长了呢?
  •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在苏倾辰消失了一年后,我没有想到在圣斯塔贵族学院会再次遇见他,还是一样极致俊美的长相,可是我却渐渐发现他的不一样…花花公子莫俊熙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通过莫梓茜,我却看不透他接近我到底隐了几分假意,又存了几分真心……当两个一模一样的少年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世界瞬间崩塌……
  • 清宫谍妃

    清宫谍妃

    她为四阿哥入掖廷四年,成为他安插在康熙身边的眼睛,日复一日地模仿康熙笔迹。胤禛曾说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待他登极之时,她便是他的皇后。今生今世,琴瑟共鸣,永不相负。然而,她终究没有等来,他兑现诺言的那一刻……
  • 三十六计大全集

    三十六计大全集

    有人说《三十六计》是南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所作,但具体作者和准 确成书年代都已不可考。全书共分六套计,即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等计。在这六套计中,每一套均包含有六条具体计谋,总共三十六计,集历代兵家智慧之大成。 本书在结构安排上,分为原文、注释、译文、兵家活用、商家活用、职场活用、处世活用等板块。全面解析经典智慧,给读者以人生启迪。所选的 荟萃古今中外的精彩案例,不但能让你从先人那里得到启示,学会深谋远虑 ,而且能让你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时,更加得心应手,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