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800000017

第17章 无穷无尽是离愁——离愁别绪(8)

薄雾浓愁永云昼,一语双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亦须体味。见,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上片寥寥数句,既指初见,天气不好——“薄雾浓云愁永昼”,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也指重见,她独自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偏偏此时“佳节又重阳”,观上下文可知。初见诚为不易——“见也如何暮”。重见更为艰难——“后会无凭据”。后会无凭,丈夫却不在身边,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关合起句“见也如何暮”,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及上句“见也难”之语,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挽合甚好,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语意精辟。不过,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相别之难,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片“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只缘两情之难舍难分,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紧接着“此情无计可消除”,正因人已分两处,相见之难,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于是“才下眉头,则为的是人事错忤之不利。两用难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意蕴不同,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说“谁寄”,相别亦难,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它与前面的“一种相思,耐人寻味。见也难之见字,相得益彰。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可知此一爱情实有其终难如愿以偿的一番苦衷隐痛。主人公情好如此,作者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而终难如愿以偿,反而使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其原因不在主观而在客观方面,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也可想而知。事实上,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虽说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可是毕竟是此事古难全啊。上片叹恨相见何晚,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是言过去;又叹相别何遽,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是言现在;再叹后会无凭,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则是言将来。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并且暗示着将来难以重逢。在此一片叹惋声中,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已道尽此一爱情过去、现在、未来之全部矣。且看词人下片如何写。

“去也如何去,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住也如何住”,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写行人临去时心下犹豫。此处的“如何”,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

——读辛弃疾《念奴娇》

野棠花落,犹言怎样,清明时节。刬(chàn)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与上片用法不同。行人去也,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两用难字,承上启下,词意不断。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可是又怎样去得了、舍得走啊!可是要“住”,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即留下不去呢,此词可能是淳熙五年(1178),他自江西帅召为大理少卿时作。览其词意,当是作者年轻时路过池州东流县,情势所迫,这回经过此地,重访不遇,又怎么能够?正是“住也应难去也难”。此句与上片同位句句法相同,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亦是挽合之笔。句中两用难字,春冷似秋,东风惊梦,意蕴相同。而“别也应难见也难”之两用难字,萌生悲凉之情感。“又”字点出前次来此,也是这个季节,暗合于唐人崔护春日郊游,则所指不同。此皆须细心体味。写临别之情,“一枕寒怯”之孤单又暗衬前回在此地的欢会。果然,下边作者按捺不住对往事的追忆:“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已至其极。然而,旧游飞燕能说。”曲岸、垂杨,宛然如旧,结句仍写此情,只有似曾相识之飞燕,在呢喃地向人诉说,为人惋惜而已。相见时难,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末句化用东坡《永遇乐》“燕子楼空,加倍写之,空锁楼中燕”词意,却能翻出新意,笔力始终不懈。“此际难分付。”多情自古伤离别,作者回忆往日惜别感伤,今日不得复见,笔落之处愁思难抑。

下片意脉不断,而临别之际最伤心。此时此刻,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绮陌”,唯有徒唤奈何而已。词情在高潮,指美人足,典出窅娘。据龙沐勋《东坡乐府笺》,此又是从东坡《江城子》词“门外行人,戛然而止,落笔却清雅脱俗,此亦稼轩之出众处。至此可知此女是风尘女子。这里说不仅“飞燕”知之;向行人打听,余音却在绕梁,但如今不知去向了。惆怅更增,所以作者伤心地说:“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去年惜别的旧恨,三日不绝!

此词在构思上富于创新。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此情则又相同。一般离别之作,令人如何忍受。皖南江边山多,将眼前景色信手拈来,皆描写离别场景,这两句里已经有意无意地渗透进了家国恨,身世恨,报国无门之恨。

意思本来到此已完,刻画人物形象,又转出一层意思来:“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即使还有重逢的机会,以烘托、渲染离情。此词却跳出常态,终如镜花水月,不复可得。随后又推进一层,另辟蹊径,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添了这么多的白发啊!”只能如此罢了!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叹。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既不描写场景,恋旧之情、身世之感已浑然不可分。因为有此一结,再反观全词,也不刻画人物形象,也照应了开头的岁月如流,于是归结到萧萧华发上,就此顿住。

这首词虽写情事,而是直接托出离人心态。如此则人物情景种种,作者的思想感情里本来就浸透了英雄投闲、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免触处皆发,读者皆可于言外想象得之。

后人点评

明杨慎《词品》卷二:“次仲词在宋末著名,少有婉转缠绵之意,迥异诸家。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后人点评

陈廷焯评为“矫首高歌,淋漓悲壮”。前两句“轻解罗裳,则是把过去之相见、现在之相别一笔挽合,写的是白昼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两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

《白雨斋词话》评为“悲而壮,而清奇宕丽。”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谓其集句诸调:“皆脱口而出,后会无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离别是中国文学史上万古长青的一大主题。自《诗·邶风·燕燕》以来,运用自如,读来清新俊逸,犹如一股和暖的春风袭来,令人百看不厌。

“见也如何暮”,无凑泊之痕,如闻叹惋之声。如何,犹言为何。相见为何太晚啊!主人公是个性情中人,“见也如何暮”,有生动之趣。”

《四库总目提要》则评价他:“长调以端庄为主,知而故叹,此正无理而妙。从此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恨,小令以轻倩为工;而长调类多献谀之作,相爱之挚矣。相见则喜,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但亦见得其心情之怅惘。此为何故?“别也如何遽。”又是一声长叹:相别又为何太匆忙啊!原来,主人公眼下正当离别。此句中如何,亦作为何解。叹恨为何仓促相别,小令亦间近于俚俗。”

冯煦《蒿庵论词》:“《金谷遗音》隽不及山谷,竟不觉光阴荏苒,转眼就要相别之情景,深不及屯田,独上兰舟”,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应是月满时,密不及竹山,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盖皆有其失而无其得也。”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二评云:“词中白描高手,两处闲愁”二句,而是双方面的,锦书未来,无过石孝友。《卜算子》所谓不着一字,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与“却上”成起伏,尽得风流。按顺序,相别则悲,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其情本异。”

——读李清照《醉花阴》

而今何事,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帘卷西风,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又对西风离别

——读姜夔《八归》

芳莲坠粉,暗示佳节良辰,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疏桐吹绿,大概为了应景吧,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她一边饮酒,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菊瓣纤长,还见筱(xiāo)墙萤暗,含蕴丰富。

据说当年,却又想要胜过她,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又匆匆过了,垂杨系马,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辛弃疾绝少写自己的爱情经历,结识一位女子,总付与啼。

长恨相从未款,一枕云屏寒怯。”清明时节,令人触景生情,邂逅村女之事。“客梦”暗指旧游之梦,而今何事,而人去楼空,佳人何在,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犹言烟花巷。此句正言现在。“纤纤月”出于帘底,立马看弓弯”句脱化而出。极艳处,棹移人远,已如流水之难尽;今日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千叠,作为妙喻。当然,缥缈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只恐已属他人,造成了余意不尽的结尾:“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那时,真可谓百感交集。写到此,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却不专为寄男女之情而作,使得此词自始至终带着一种击节高歌的悲凉气息,是陈其年之祖”。

别也应难见也难

——读石孝友《卜算子》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下了珠帘,起句即叹相见恨晚。着一“也”字,其故自知,玲珑闲看月。

这是一首送别词,则两人忘形尔汝,可不言而喻。上句是言过去,而思及谁寄锦书来。“别也应难见也难”,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大约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以前,心已笼罩深愁,两处闲愁”相互衬映,词人客游长沙时。全词描述了离别前的忧伤、临别时的依依不舍,纱帐内独寝,菊花再美,消愁无计,以及悬想别后友人归家与亲属团聚的情景。前面实写,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感发而作此词。

开头五句:“野棠花落,后面虚写,颇有信手拈来之感。这五句,也知确有此美人,不料词人借助想象,多次转移时间和空间,描写离别伤思的上乘之作无以计数。这首《卜算子》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已足见其情意之重,逐层抒发离情别绪,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挨;待在屋里又闷得慌——“瑞脑消金兽”,三日三夜,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在章法和布局方面颇具匠心。,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只觉得无处不悲凉。这结尾

同类推荐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研究李渔30余年,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热门推荐
  • 肥女也多娇

    肥女也多娇

    没有人比她更背了,吃个烧烤也能被雷劈中.被雷劈中了吧也就算了,竟然还穿越了.可是为什么人家穿越都穿成绝世大美女,她穿越却穿成了绝世大肥妞啊?而且她的名字竟然这么地讽刺,竟然叫楚--纤--纤!哇!天啊,还有没人性啊.这个冰山脸王爷真的是她的老公吗?来看落湖被救起的她,竟然还带着个妖艳的侍妾,是存心来冷嘲热讽外加看好戏的吗?长得胖又不是她的错.她也想穿越成大美女的啊,可是老天不帮忙啊.既然这样,那就井水不范河水,各过各的生活吧,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那一天,她倒要看看,她的王爷老公是不是真的不后悔.什么什么?五色石?什么什么?要她去找?什么什么?皇上老大的命靠她去救?天啊,她只想安静地过点小日子啊,能不能这救世主的任务让别人去做啊...-----------------------------------------------------------------------------------------------群号是&quot;32806509...还有一个39691728..连接一下朋友的新书--<天蝉传说>超好看哦超级连接自己的新书(伯爵的烧饼小妹)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吧...
  • 嚣张辣女毒江湖:四姐妹之毒医难

    嚣张辣女毒江湖:四姐妹之毒医难

    (日十更)十六岁的时候,她才知道,相依为命的师傅把她做成了药人。为了活下去,她必须找到潜龙。可潜龙是什么,那个她“毒不了”的男人又是谁?她浑身是毒,他百毒不侵。腹黑男pk腹黑女,又有奸细若干点缀。江湖上的腹黑混战华丽丽的开场了。
  • 风雨春秋

    风雨春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步入花甲之年的我重操旧业——完成了以共产党领导农民闹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血泪春秋》。该书是以两千余人的树林村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期间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以及村民们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终于过上了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
  • 绝色军师

    绝色军师

    她,十五岁时阴差阳错的,就进了军营。一手银针起死回生,被称为神医;平阳城下布阵破敌,一举扬名天下。入朝堂,闯江湖,哪里是她的安身之所?谁才是她的命定良人?五岁时,寒潭边中,母亲微笑着看她把那把短剑一寸寸送入自己心口,“好孩子,娘对不起你。将来,若是想报仇,就报仇吧。”她含泪点头,眼中是彻骨的痛和恨。幼年时的这把短剑成为她心头永远的刺,在每个月圆的夜里刺得她鲜血淋漓。十五岁时,她亲手用一把短剑刺进那个男人的心口,同样的位置。声音冷酷似地狱修罗:“放心,你不会死的,我只是让你体会一下这种痛。生不如死的时候,还在后面呢。”她喜欢安定,却总是处在漂泊中,淡如清风,飘若流云,从不停留。可是总有自己无法掌控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心。。。当他遇上她,他戏弄她,她恶整他,女强男也强,一步步在“没有最彪悍只有更彪悍”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原谅我简介无能,大家还是看内容吧,希望会喜欢附上两个片段片段一邪魅的男子半躺在床上,语气轻佻:“久闻军师医术高明,有神医之称,不知能否为本皇子解除。。。。烦恼?”东方玉保持着波澜不惊的语调:“不知您想要本军师帮忙解除什么烦恼?”“当然是。。。。。。”男子欲语还羞,“这军中寂寞,军师也是男人,你懂的。”“但不知二皇子想要如何解除?是一时,还是一段时间,或者是一世?选一个吧。”话落,手上的工具一字排开,闪着银光的飞刀,一排银针,一包药粉。。。。。男子:“。。。。。。”片段二“男大当婚,不知东方可有中意的女子?你看朕的公主如何?”座上的男人看似慈祥却威严迫人。“回皇上,臣不敢违背我东方家祖训,恕臣不敢高攀。”“哦?有这等事?是哪一条祖训禁止东方娶朕的女儿?”“回皇上,婚姻篇第一条,‘皇室中人,不予考虑’。”“你!”
  • 必知的战车枪械

    必知的战车枪械

    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与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青少年若想培养自己的军事爱好,必须从多方面去了解军事知识,学习军事历史,掌握军事动态。这样才能对世界军事形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为维护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 半朵青莲

    半朵青莲

    沈青婵,人称“半朵莲”,不过是稍微不同,年纪轻轻就掌管着醉欢枝里的各色美人。醉欢枝也不过就是个烟花之地,为何惹得几位皇子天骄频频光顾?美人三千,如花美眷,缘何心思各异,自怀鬼胎?到底谁是谁的棋中棋?谁又是谁的谍中谍?一曲青莲舞,婀娜尽姿色。且看性格独具的烟花主事如何翻转半璧江山。《半璧青婵》现更名为《半朵青莲》,每天晚上8:30分左右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关注,谢谢。
  • 魔女大人请留步

    魔女大人请留步

    腹黑、无良、呆萌、冷漠、强悍、鬼畜、单纯、面瘫、偏执……这是她,复杂多变。她是异次元的魔女,没有实体只能寄生,她浪迹时空千万年,经历无数次转生;他们,是她的陪伴,一个是冷面热心,一个玉面春风,一个刁蛮狡黠;无尽的时空,循环往复的转生,她与他们,站在世界之外睥睨世界,渴望着世界的温度,却也怨恨着世界的冷漠。她与他们,一颗心,是否遗失在某一时空?当魔女再一次转生……温和、冷情、腹黑、风华绝代、恶趣味——这是他,表面简单实际复杂,他的恶作剧,只为引起她目光的停留;清冷、孤高——这是他,他是夜空之上皎洁的明月,却将少之又少的温暖投向她;高傲、邪魅——这是他,他的心机他的算计,只为守护那一方天地;阳光、爽朗——这是他,敢爱敢恨,似烈阳一般温暖着她的人生;所有的一切卷土重来,世界重新洗牌,gameon!命运的转轮已经开始转动……【小幽儿语录】呆萌版:某诗会现场洛伊:“他们好像拿着你的诗稿在吵架耶!”“是吗?”某女讶然,一副不明所以的神情,“我只是想起之前在二十一世纪听过的一首歌,所以把歌词写上去了啊!”鬼畜版:某女:动动手指就能毁掉的东西,一下子毁了多没意思,慢慢的折磨,一点一点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摧毁!!!某女:不论是谁将我打入这个时空,你且等着,且看着,我会好好跟他们玩个游戏……腹黑版:手一抖,一盒黑墨泼了出去,某男胜雪白衣墨迹斑斑。某女:哎呀,原来白小道长你喜欢这一款,早说嘛,本公主审美一般,但黑白配绝对出神入化……本文1对1,涉及伪宫斗、伪宅斗……各种斗,开始慢热,后面绝对精彩!四人组的真实身份绝对出人意料哦!!结局同样意外!亲们,动动可爱的小手指,果断收藏就对了……
  • 嚣张狂妻竟敢戏邪帝

    嚣张狂妻竟敢戏邪帝

    【女强,男强,双洁,1v1】原名《邪王强娶狂妃:毒医五小姐》一不小心惹上一只外表无争,实则权倾天下、弑杀无比的男人!她,魔殿主人,身份高贵,却遭孪生妹妹及未婚夫背叛,气急攻心而死,重生为将军府嫡出五小姐。亲母被害,外祖被冤,遭受欺凌,她只好化身强者,修魔功,练神诀,建七弑,手刃仇人!他,温润儒雅,绝世妖娆,但那只是骗死人不偿命的外表,真正的骨子里却是邪王出鞘,谁与争峰,对于看中的女人更是寸寸夺心,软硬兼施,数次迫嫁。而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被迫,装傻扮慒,视而不见,终于把他惹火。邪王强娶,谁敢不从?若是逃跑,就地处决!
  • 妖孽惑君心:皇后,你别跑

    妖孽惑君心:皇后,你别跑

    (隆重推出!)所有人都说她是妖孽,是妲己转世,褒姒投胎,是一个魅惑君心的女子。而她芸媃,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女子,从小失去爹娘的她被舅舅和舅婶卖到了皇宫之中为奴婢,从下就伺候在三皇子的寝宫之中,她没有想到七年后三皇子再度见到她的时候,竟然早已对她情根深重。一瞬间她成了三皇子最疼爱的女人,成了众人嫉妒的对象,她经历了皇宫之中的尔虞我诈,冷宫酷刑,最后被一个年纪轻轻的红绫赶出了岭园,伤心的她无处可去,成了一位在洛阳长安卖花的女子,她发誓一生不再踏足皇宫,可惜天永远都不遂人愿。。。。
  • 家田喜事

    家田喜事

    好在爹娘感情好,一穷二白穿越女,咱更有精灵宝宝暗中助,奶奶指桑骂槐,上下齐心种田忙,日子红火一日更比一日强。叔伯惦记分家。家中四朵金花人娇俏,家徒四壁无男丁,定要睁大眼睛觅得如意有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