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500000003

第3章 为政篇第二(1)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政,就会像北斗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为政以德,然后无为。”

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又曰:“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

张居正注:“政,是法令,所以正人之不正者。德,是躬行心得的道理。”又注:“古之帝王所以笃恭而天下平者,用此道也。图治者可不务修德以端,出治之本哉!”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所蕴涵的思想大义,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纯正’。”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思无邪’者,诚也。”

张居正注:“盖诗人之言有美有刺,善者美之,所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刺之,所以惩创人之恶念。只是要人为善去恶,得其性情之正而已。”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虽然免受刑法,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整顿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使人心归正。”

名家注解朱熹注:“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

张居正注:“日用云为,都有个仪则。使贤者不得以太过,不肖者不得以不及,而皆协于一焉。这等样治民,将见那百姓每良心自然感发,不但知恶之可耻,而绝不肯为。又且知善之当为,而皆力行以至于善矣。岂特求免刑罚而已乎!所以说,有耻且格,盖德礼政刑,固皆所以适于治之路,而出之有本末,获效有浅深,故孔子第而言之,欲为人君者,审其本末轻重之辨也。”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社会;四十岁能掌握各种知识;五十岁懂得了顺应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对各种言论融会贯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越出礼的准则。”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踰矩,则不勉而中矣。”又曰:“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者,圣人未必然,但为学者立法,使之盈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耳。”

朱熹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又注:“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是其日用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学者以是为则而自勉,非心实自圣而姑为是退托也。后凡言谦辞之属,意皆放此。”

张居正注:“夫圣人生知安行,本无积累之渐,犹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然则希圣希天者,岂可少懈于日新之功哉!”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名家注解朱熹注:“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

张居正注:“人子事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随其尊卑上下,各有一定的礼节。如父母在生之时,凡朝夕定省,左右奉养,都依着这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最担心子女生病。”

名家注解朱熹注:“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

张居正注:“孔子之意,盖以武伯生于富贵之家,长于逸乐之地,易以致疾而忧其亲,故因问而警之如此。至若天子以一身而为天地神人之主,其所以培养寿命,而昌延国祚者,又当万倍于此矣。孔子之言,岂特为孟武伯告哉!”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孔子的学生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就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也能够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敬的话,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命名荣贶名家注解朱熹注:“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对父母总是和颜悦色是很难的。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来享用,这样就算是孝了吗?”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朱熹注:“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旧说:承顺父母之色为难,亦通。”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游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讨论学问,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不同见解,像个愚钝的人。等他回去自己研究,却常常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钝。”

名家注解朱熹注:“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不违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无疑,然后知其不愚也。”

张居正注:“颜子既是上智,又能好学,故其悟道之妙,至于如此。若未及颜子者,必须能疑而知问;然后可以讲明义理,开发聪明,而进于圣贤之域也。”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做过的事,观察他做事的原因,考察他做事时的心情所在,安于什么,这样一来,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又怎么隐藏得了呢?”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

朱熹注:“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

张居正注:“虽是人藏其心不可测度,然能饰所以而逃吾之视,必不能饰所由而逃吾之观,能饰所由而逃吾之观,必不能饰所安而逃吾之察。人何得而藏匿之哉?人何得而藏匿之哉?重言之者,以见其必不能隐也。”颜回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能有新体会和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名家注解朱熹注:“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张居正注:“君子之学,不以记诵为工,而在于能明乎理,不以闻见为博,而在于善反诸心,学者不可以不勉也。”

2·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而应该博学多识。”

同类推荐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推荐
  • 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左右一个人的成败。本书从了解和认识习惯切入,结合当代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从思维、时间、学习、健康、工作、管理、交际、财富、处世、成功等各个人生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并学会用习惯的力量成就你的一生。本书用平易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足以改变你一生的伟大的习惯工程,形象而生动地剖析了左右人生的卓越习惯和负面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跨越人生障碍、培养优良习惯的切实可行的妙方,从而为读者重塑自我,改变人生命运提供了一条黄金途径。
  • 光荣的草原

    光荣的草原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僵尸暴君太疯狂

    僵尸暴君太疯狂

    他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僵尸之王,历经沧桑等待死去千年的爱人女巫转世!她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天煞孤星,不受家人宠爱镇上的煞星,以为嫁给心爱之人便能拜托命运的捉弄,岂不知出嫁的路上被劫亲,她来到一个陌生的孤岛上救她的人非但绝美得不像人还要让她以身相许,当她坠入他无边无际的爱河时却发现她不过是一个替身,而他的身份竟然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僵尸,天帝的阻挠、亲人的相继离去、可怕的真相一步步揭开后她该情归何处?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荣宠

    荣宠

    直到情爱错付,帝大昭天下,姐妹反目,她才真正明白,云朝,深宫之中,唯“权宠”而已。却一朝得幸,卷入后宫波谲云诡的争斗之中。且看锦绣朱门之中,繁衍皇家子嗣。她本无心,平凡宫妃沈云衣如何从一介不入流的宫嫔成为一呼百应的旷世宠妃,演绎古代版宫廷升级记,乾德八年,成就后宫女人传奇。庭院深深,多的是明眸善睐的虚伪、尔虞我诈的纷争。驭皇帝、斗诸妃、除异己、惊艳后宫,步步荣华!--情节虚构,按祖制广招秀女充裕后宫,请勿模仿
  • 相府嫡王妃

    相府嫡王妃

    本文一对一,男主腹黑,女主狡诈,宠文云紫菀一直在想着她这些年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怎么在她身上总是发生这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她原是相府嫡女,却在八岁那年,被亲爹赶出家门,娘亲惨死,无奈之下,卖身青楼。他是穆王府低调冷酷的世子,弱冠多年未曾娶妻。*再次重现,她风华万千,一舞惊现世人,恍若惊鸿,一张笑脸,倾国倾城。再次重现,诺大相府,看她云紫菀如何扭转乾坤,叱咤故人!*一代相府嫡女错落青楼,却逆风而生,光芒回归!精彩片段良久,莫少看着在她怀里昏昏欲睡的紫菀,轻声问道:“紫菀,你喜欢我是吗?”紫菀在他怀里使劲的点了点头,却听见莫少又问道:“那你喜欢我哪里呢?”紫菀思索良久,从莫少的怀里挣扎出来,一本正经的看着莫少,很严肃的说道:“你长得很漂亮。”歪着头想了一下,又道:“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漂亮。”莫少:“······”良久,紫菀又道:“还有,你身上的味道很好闻,靠在你怀里让我觉得很安心。”莫少听到这话,心里终于好过了一点。转眼却又不禁感叹,果然是小孩子,长得好看,味道好闻就喜欢。莫少扬了扬眉,又问道:“那要是以后有一个长得更漂亮的,味道更好闻的男子,你会不会也喜欢他呢?”紫菀:“不会,他肯定没你温柔。”莫少:“那要是他比我温柔呢?”紫菀:“也不会,他肯定没你对我好。”莫少:“那要是他也对你很好呢?”紫菀反问:“有这样的人吗?”莫少:“······”莫少忍不住眉眼含笑,看着紫菀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却还是又问道:“那要是我把你卖了怎么办?”紫菀委屈的眨了眨眼,道:“那能把我卖给一个好看一点的吗?”莫少:“······”良久,莫少又道:“那我还是不卖你好了。”紫菀高兴道:“为什么?”莫少看了看紫菀,理所当然的说道:“因为不值钱。”紫菀:“······”
  • 武侠世界逍遥行

    武侠世界逍遥行

    夜读武侠,一觉醒来,叶锋竟然穿到了古代,成为一个小门派的小喽喽。耶?竟然自带武侠游戏系统,可以自由出入“金古黄”武侠位面!实力太弱,被人KO?来这里啊,练功有成,回去虐死丫的!没有秘籍?这里有啊!没有对手?这里的高手多如狗啊!跟小说人物发生感情?没关系,只要完成系统任务,可以带到现实的哦!现实太危险,暂时没能力保护?没关系,只要完成系统任务,还可以读档的哦!……哈哈哈,这他娘是要发啊。醇酒美人马上行,快意恩仇任平生!无数江湖漫游,浪漫潇洒,无尽武林神话,就此诞生。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血战九天

    血战九天

    陆锐身遭变故,被众人唾弃,然而意外之中他因祸得福,两灵魂融合,开启了自己新的命运,武魂觉醒,燕都峰修炼大道,修为连续晋升,强者的道路由此展开,神魔无惧,皆斩脚下,踏着神魔尸体步入巅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