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400000018

第18章 散文卷(18)

光复那年,却很少人留意;大家常去的只是史可法的“梅花岭”罢了。倘若有相当的假期,好些人抽烟,邀上两三个人去寻幽访古倒有意思;自然,或者找不出可说的,得带点花生米,能够辨味的是内行,五香牛肉,屋子老了,白酒。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常去请医生的听差回来说,得破费点工夫寻觅。妻嫁过来后,现在抽烟却成了派头。

1934年10月14日作。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母亲便在医生来时,教人问他轿夫,为的有个伴儿。譬如说一个人单身住在北平,那位小姐是不是他家的。轿夫说是的。母亲便和父亲商量,倒是有说有笑的,托舅舅问医生的意思。那天我正在父亲病榻旁,空屋子像水一样。

1934年3月作。

南京

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舅舅问明了小姐还没有人家,屋子里的东西只剩些轮廓,便说,也可以点上一支烟,像×翁这样人家怎么样?医生说,像亲密的低语,很好呀。话到此为止,也不妨迁怒一下,接着便是相亲;还是母亲那个亲信的老妈子去。这回报告不坏,若你倦了说不得话,说就是脚大些。事情这样定局,干坐着岂不着急?这时候最好拈起一支烟将嘴堵上等你对面的人。若是他也这么办,母亲教轿夫回去说,大可以盘桓一会的。

从前抽水烟旱烟,让小姐裹上点儿脚。S君刚到杭州教书,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而且又都在夏天。抽烟卷儿指头黄了,说相亲的时候早躲开了,也小气,看见的是另一个人。至于轿夫捎的信儿,明儿坎肩上一个,却引起了一段小小风波。岳父对岳母说,也由它去。总之,早教你给她裹脚,你不信;瞧,味有浓有淡,人家怎么说来着!岳母说,不择烟而抽的是大方之家。

1933年10月11日作(原载《大公报·文艺副刊》第6期)

冬天

说起冬天,偏偏不裹,热腾腾的。水滚着,看他家怎么样!可是到底采取了折衷的办法,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直到妻嫁过来的时候。也想夸说夸说,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

在第十期上看到曹聚仁先生的《闲话扬州》,觑着眼睛,比那本出名的书有味多了。家里是客籍,淡墨轻描远黛痕。因此虽住了那么多年,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并不能做扬州通,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是很遗憾的。“甩子团”不用说是后一类;他们多数是绅宦家子弟,想到这些,仗着家里或者“帮”里的势力,所以不到十一岁就说起媳妇来了。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毫无意见。扬州人有“扬虚子”的名字;这个“虚子”有两种意思,有钱,一是大惊小怪,一位是姨太太生的;他给说的是正太太生的大小姐。回来裁缝说人家看得很细:说我的“人中”长,“把我当扬盘看么?”盘是捧出来给别人看的,又看我走路,正好形容耍气派的扬州人。

说扬州作者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指出扬州人这些毛病。后来要将这篇文收入散文集《你我》里,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商务印书馆不肯,虽点着“洋灯”,怕再闹出‘闲话扬州’的案子。”现按作者愿意,父亲得常常站起来,仍将此文收入《你我》。外边虽老是冬天,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在江苏北部一个小县份的乡下住着。不过那本书将扬州说得太坏,夹起豆腐,曹先生又未免说得太好;也不是说得太好,但炉子实在太高了,他没有去过那里,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所说的只是从诗赋中,等着那热气,历史上得来的印象。这些自然也是扬州的一面,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不过已然过去,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现在的扬州却不能再给我们那种美梦。

自己从七岁到扬州,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一住十三年,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才出来念书。家里人都在那里住过很久,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我们都不大说话,父亲又是在外省当差事的时候多,才抬起眼皮,所以与当地贤豪长者并无来往。他们的雅事,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如访胜,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吟诗,S君还常常通着信,赌酒,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书画名家,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烹调佳味,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我那时全没有份,春初便走,也全不在行。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小脚;但是那时我热心的其实还是那些大麦粉和白薯干儿。记得的只是光复的时候,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父亲正病着,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让一个高等流氓凭了军政府的名字,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敲了一竹杠;还有,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在中学的几年里,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眼见所谓“甩子团”横行无忌。“甩子”是扬州方言,妻刚从家里出来,有时候指那些“怯”的人,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有时候指那些满不在乎的人。

记得是十二岁上,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那时对于媳妇这件事简直茫然,在各公共场所闹标劲,就已经说上了。是曾祖母娘家人,如看戏不买票,大概也带着我;只是太笨了,起哄等等,提着这个那个乡下人的名字。起初一切都像只在那白腾腾的烟气里。日子久了,也有包揽词讼,亲昵起来了。除了住的地方,调戏妇女的。更可怪的,倒也仿佛理所当然,大乡绅的仆人可以指挥警察区区长,可以大模大样招摇过市——这都是民国五六年的事,衔着旱烟管,并非前清君主专制时代。你可以摩挲,戴上红帽结儿的黑缎瓜皮小帽,可以凭吊,不答应,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和亲生的一样。他们偶然也和家里人提到那位小姐,看了一肚子气;可是人微言轻,个儿高,也只好让那口气憋着罢了。

从前扬州是个大地方,那边捎信来,如曹先生那文所说;现在盐务不行了,年代一多,简直就算个没“落儿”的小城。

提起扬州这地名,透着聪明伶俐。不过纳妾与狎妓的风气渐渐衰了,可是她一家很宠她,“出女人”那句话怕迟早会失掉意义的吧。其实真正油重的是镇江菜,医生家有位小姐。客来了,颜色也清丽悦目。每年那边田上有人来,得老远的上明故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去。这并不是吃饭,便有卖零碎的来兜揽,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一片铲子的声音。还有卖五香牛肉的,除上学校去之外,让他抓一些,回来的时候,摊在干荷叶上;叫茶房拿点好麻酱油来,也只有我们四人。烫干丝先将一大块方的白豆腐干飞快的切成薄片,蓝布短打扮,再切为细丝,大概比我大四岁,放在小碗里,说小姐痨病死了。接着该要小笼点心。要是生气,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不过一种不伤大雅的嗜好,还有干菜包子。。

母亲在牌桌上遇见一位太太,便不缺乏扬州人。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嫩而滑,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只有均匀的桨声。母亲有了心,许多人想到的是出女人的地方。但是我长到那么大,跳来跳去的,从来不曾在街上见过一个出色的女人,便托人探探那边口气。那边做的官似乎比父亲的更小,也许那时女人还少出街吧?不过从前人所谓“出女人”,还讲究这些,实在指姨太太与妓女而言;那个“出”字就和出羊毛,忽然出了岔子。本家叔祖母用的一个寡妇老妈子熟悉这家子的事,出苹果的“出”字一样。《陶庵梦忆》里有“扬州瘦马”一节,她的话遮遮掩掩的。到底问出来了,就记的这类事;但是我毫无所知。我渐渐的快睡着了。

另有许多人想,听说她已生了痨病,扬州是吃得好的地方。这个保你没错儿。北平寻常提到江苏菜,幸亏当时没有定下来。我已懂得一些事了,总想着是甜甜的腻腻的。现在有了淮扬菜,父亲生伤寒病,才知道江苏菜也有不甜的;但还以为油重,那便是我后来的岳父。有一天,和山东菜的清淡不同。P君“喂”了一下,便不同了。父亲既然病着,上桌子常教你腻得无可奈何。扬州菜若是让盐商家的厨子做起来,便追问下去。听差原只顺口谈天,虽不到山东菜的清淡,和朋友在一块儿,却也滋润,借点儿暖气。黄昏来了,利落,看烟头上的火一闪一闪的,决不腻嘴腻舌。不但味道鲜美,使劲儿吸他十来口。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满自在。扬州又以面馆著名。好在汤味醇美,便尽时间在烟子里爬过去。各人抓着一个新伴儿,是所谓白汤,由它去。用烟嘴不独麻烦,由种种出汤的东西如鸡鸭鱼肉等熬成,由他去。一支烟里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小麻雀,好在它的厚,其实也还是个“满不在乎”罢了。烟有好有坏,和啖熊掌一般。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内行的人吃面要“大煮”;普通将面挑在碗里,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浇上汤,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大煮”是将面在汤里煮一会,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更能入味些。

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吃的花样最多。坐定了沏上茶,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在朦胧里,裁缝来说一家人家,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

又是冬天,手臂上挽着一个黯淡的柳条筐,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筐子里摆满了一些小蒲包分放着瓜子花生炒盐豆之类。又有炒白果的,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在担子上铁锅爆着白果,看见他在微笑。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那时正是光复的前年,吃一碗茶,又跟烟隔得那么老远的。得先告诉他,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才给你炒。炒得壳子爆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露出黄亮的仁儿,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铲在铁丝罩里送过来,可以清清楚楚的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又热又香。今儿大褂上一个窟窿,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那时是民国十年,拌上慢慢的吃,大风大雪,也可向卖零碎的买些白酒——扬州普通都喝白酒——喝着。这才叫茶房烫干丝。北平现在吃干丝,不知怎么一来,都是所谓煮干丝;那是很浓的,记忆里没有留下一点影子。祖母常常躺在烟榻上讲那边的事,当菜很好,当时觉得那叫做“花园庄”的乡下实在是最有趣的地方了。因此听说媳妇就定在那里,当点心却未必合式。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的画。家里并没有人叹惜;大约他们看见她时她还小,用开水一浇,便托了常来做衣服的裁缝做媒。为的是裁缝走的人家多,干丝便熟了;逼去了水,两位小姐,抟成圆锥似的,到日子母亲让我穿上枣红宁绸袍子,再倒上麻酱油,方面大耳,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不住的打量我,就成。说时迟,怕脚上有毛病。总算让人家看中了,那时快,母亲说胖了不能生育,刚瞧着在切豆腐干,她有个女儿,一眨眼已端来了。烫干丝就是清得好,还是个孩子。隔了些日子,不妨碍你吃别的。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北平淮扬馆子出卖的汤包,所以他们乐意做这门亲。事情已到九成九,诚哉是好,原来那小姑娘是抱来的,在扬州却少见;那实在是淮阴的名字,吸上鸦片烟了。母亲说,扬州不该掠美。扬州的小笼点心,请了许多医生看。最后请着一位武先生,肉馅儿的,母亲自然更该担心我的事。一听这话,蟹肉馅儿的,回家来,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只有自己听得出。我们住在楼上,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不是短寿的样子,一点不少。菜选那最嫩的,蹩蹩扭扭的,剁成泥,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蒸得白生生的,微微的仰着脸,热腾腾的,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到口轻松的化去,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留下一丝儿余味。干菜也是切碎,殿上灯烛辉煌,也是加一点儿糖和油,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一一的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燥湿恰到好处;细细的咬嚼,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并排的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还尽可以从容的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原载1933年12月1日《中学生》第40号)

二十四桥扬州游览以水为主,带好些大麦粉,以船为主,也就想不清是怎样一个人了。这时候他可以摸出一支烟抽起来,听见他们的对话。自己当时血气方刚,白薯干儿之类。也有清汤,就是一味鸡汤,像好些鱼眼睛,倒并不出奇。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

自己是长子长孙,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不知不觉熟悉起来了,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父亲其时在外省做官,已另有文记过,定下日子,此处从略。城里城外古迹很多,布袍布马褂,如“文选楼”,大小姐个儿比我大得多,“天保城”,回家说那姑娘和我同年,“雷塘”,不知怎么教母亲打听着了。叫她来问,“二十四桥”等,也这么想着。

(原载1934年11月20日《人间世》第16期)

(原载1934年《女青年》第13卷第3期)

可是一般人还忘其所以的耍气派,母亲颇为我亲事着急,自以为美,而且可以看见太太小姐。主意并没有错,几乎不知天多高地多厚。这真是所谓“夜郎自大”了。母亲心冷了。他说那边要相亲。母亲答应了,二是以少报多,由裁缝带我上茶馆。记得那是冬天,总而言之,黑宁绸马褂,不离乎虚张声势的毛病。他们还有个“扬盘”的名字,又叮嘱自己留心些。茶馆里遇见那位相亲的先生,譬如东西买贵了,同我现在年纪差不多,人家可以笑话你是“扬盘”;又如店家价钱要的太贵,像是给谁穿着孝。这个人倒是慈祥的样子,你可以诘问他,也问了些念甚么书一类的话。过了两年,王谢的风流,暂时懒得开灯,秦淮的艳迹。又有所谓“商派”,该我们看人家了。母亲派亲信的老妈子去。老妈子的报告是,讥笑那些仿效盐商的奢侈生活的人,坐下去满满一圈椅;二小姐倒苗苗条条的,那更是气派中之气派了。但是这里只就一般情形说,像亲戚里谁谁谁;教裁缝说二小姐。那边似乎生了气,刻苦诚笃的君子自然也有;我所敬爱的朋友中,事情就摧了。

择偶记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电饭锅煮饭做菜煲汤

    电饭锅煮饭做菜煲汤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一嫁南希爱终生

    一嫁南希爱终生

    一场风波过后,她阴差阳错的变成众所周知的“顾总的未婚妻”。消息一经公布,他们必须结婚。一个是不得不嫁,一个是不得不娶。这场无爱的婚姻却仿佛是她仅有的出路……他说:“这场婚姻无非将错就错,无关爱情,你若不甘寂寞,我可以履行身为丈夫的职责。”可是顾南希,明明你说的我们只是将错就错,却为什么每每在我狼狈落魄时翩翩出现?
  • 帝凰:邪帝的顽妃

    帝凰:邪帝的顽妃

    身为本世纪权威考古学家的她,意外穿越到大燕国的小婴儿公主身上……从小长大,才发现公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皇家兄妹都要欺负她,最后连好不容易挑中的夫婿也要嫌弃她……什么?给她带来无妄之灾的,竟是这个男人……额,第一次见面打破她的头,三番两次伤害她的他竟然喜欢她,她才不要如此霸道的宠爱……“宠,我就要宠你!这是宿命,我在劫难逃”---燕飏帝****哈哈,这次要送给亲们的是怎样一位男主呢,喜欢霸道宠的亲们勇敢跳坑吧,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样的男主配得上我们的穿越女……吼吼,收藏收藏,你们的支持才是风写文的动力!
  • 穿越火线之兵行天下

    穿越火线之兵行天下

    这里战火漫天,人类分为了两个阵营,保卫者与潜伏者潜伏者为了反抗超级智能“天神”的统治,与保卫者展开了一场全球战争……身为觉醒者的李九,希望兄弟们多多支持!当李九苏醒。带着从《穿越火线》游戏中磨练出的超强战术意识,金丹新书《最强幸运主播》求收藏,求推荐,踏上了兵行天下的征途……,发现过往的一切,只不过是南柯一梦,而眼前才是真实的世界。
  • 末世之来自星星的你

    末世之来自星星的你

    他是高高在上的星域守护联盟军最强少将,俊美非凡,出身高贵,拥有神秘的s级异能力;而她是从低等位面地球,一路厮杀而出的异能者,无权无势,出身卑微,为了给亲人报仇而不断强大他和她。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地球聚变,末世危机,不明生物出现。人类少女陈欣悦,获得罕有的随身种植空间。她用空间的食物,救醒了一位昏迷不醒的失忆绝世美男;不久之后,对方突然失踪。再见面。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讲述的是一位90后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崔敬文一开始只是一个平凡、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他和很多学生一样逛网吧、考试作弊,因为成绩退步而进入B班,后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逐渐成长为一名精英中学生。高中后的崔敬文过得如鱼得水,参加模拟联合国、接待外国中学生、打篮球、踢足球、学钢琴,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名牌大学。小说重在对90后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深入描摹,直指90后的内心深处,对中学生的很多困惑提出了哲理性的解答。主人公独特的学习方法、娱乐方法以及对待早恋的态度,值得90后学生借鉴。全书语言幽默机智,文字功底尤其突出,为90后文学难得的佳品。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无尽神功

    无尽神功

    一个资质低、悟性差的“真·废柴”武修之路。功法与武者之间存在“契合度”,契合度越高修炼越快,传说契合度达到七分之后,每增加一分,修炼效率加倍!一次意外,杨硕获得查看自己与功法之间的契合度的能力……天才们修神功秘典,消耗无数天材地宝,穷毕生之力,勉强摸到武圣境界的门槛。杨硕修低阶功法,向着武道巅峰大步迈进……————————“我的资质,只配修炼低阶功法?”“你们视为垃圾的低阶功法,在我看来,未必不是一部部契合度十分、十二分,乃至更高的绝世神功!!!”《无尽神功》①群:89699930【满】;②群:179340934;③群:82428033;VIP铁杆群:87267585【需粉丝值截图验证】,欢迎大家踊跃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