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碑文仅存上半部分,记录的是回鹘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史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柳公权书写,大大增加了此碑的艺术价值。《神策军碑》的作者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以楷书闻名于世,与颜真卿齐名,“李唐推颜柳”是人们对二人书法艺术造诣的赞扬。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以颜真卿、欧阳询为宗,融汇各家之长,兼具晋人之刚柔劲媚和颜书之雄健浑厚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即以骨力劲健驰名,后世赞之“柳骨”。
柳公权撰写《神策军碑》时已66岁,正值他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该碑文尽显柳体的风范,是其大成之作。由于是奉旨书写,所以柳公权倍加郑重,竭尽全力,所书之字端庄平稳,较之前两年书写的《玄秘塔碑》更加遒劲凝重。碑文字体结构严整,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快健,充分体现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故拓本与真迹无异,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之作。
“神策军”最早是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防御吐蕃在今甘肃临洮西所设的一支戍边军队。安史之乱时,该军军使成如璆派其部将卫伯玉率兵五千赴中原平叛。乾元二年(759年)相州之战,唐军溃败,卫伯玉退驻陕州。当时陇右旧地亦遭沦陷失守,朝廷封号卫伯玉的部队为神策军,卫任神策军节度使,另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以为监军。后卫伯玉和继任的节度使郭英乂皆入朝,神策军由鱼朝恩掌管。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入长安,鱼朝恩率神策军护驾有功,进驻长安,此军归统禁中,正式成为中央禁军。兴元元年(784年),德宗为加强禁军力量,命宦官分领神策军,为左、右厢都知兵马使,该碑文中的“左神策军”即是左厢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年),德宗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也由宦官充任,神策军遂成为宦官控制下的禁军部队。德宗又对神策军进行扩编,兵力达到15万人。在唐晚期,神策军成为朝廷仰仗的主要军事力量。自德宗以来神策军就由宦官统领,宦官权力膨胀,威胁到皇权。大和九年(835年),唐文宗联合朝臣发动了诛杀宦官的“甘露之变”,但惨遭失败。文宗抑郁而终,宦官仇士良拥立文宗之弟武宗即位。武宗为修复与宦官的关系,决定巡视左神策军,其目的在于向宦官示好,而仇士良也恰好因势就便,顺从皇帝之意,并请求树立颂扬皇帝圣恩功德之碑以缓和矛盾。这就是《神策军碑》诞生的背景。
碑石原立于皇宫禁地,颇具神秘性,捶拓不便,当时拓本就很稀少。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中未见著录,可见此碑最晚在北宋时期就已不存,可能毁于唐末战火。北宋末年,赵明诚在《金石录》中曾著录有一种分装两册的《神策军碑》拓本,可能为唐末或五代时期所拓。这一拓本从宋代流传至今,仅此一份孤本传世,极其珍贵。赵明诚的收藏经靖康战火而损失殆尽,劫余又流入权势之家。南宋时,《神策军碑》拓本为奸相贾似道所有,后贾氏家产查抄入宫,此拓成为南宋皇室藏品。由宋至元,归元朝翰林国史院。明初洪武六年(1373年)收入内库,后朱元璋赏赐给三子晋王朱棡。明末清初,归于大收藏家孙承泽。清代又经梁清标、安岐、张蓉舫、陈介祺等庋藏。
此拓原本分为上下两册,下册不知何时亡佚。清乾隆时安岐《墨缘汇观》中记载上册尚全,原有56页。至清末陈介祺后人转让此拓时,发现第42页之后又丢失两页,仅余54页。民国时期,此拓被湖南著名藏书家陈清华收藏,抗战胜利后该拓本跟随陈氏从上海来到香港。1965年,陈清华欲出售他的藏品,内地的文物界名流立即与之联系,并请示了中央。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经在港的徐伯郊先生往返奔波,终于将此拓本送至北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