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王勾践剑还有两个疑问。当人们从髹漆的木质剑鞘中将宝剑拔出的一刹那,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越王勾践剑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宝剑的主要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砷等元素,但各个部位元素的含量不同:剑脊含铜量较多,使古剑在潮湿的土层中埋藏2000多年,也大可不必过分艳羡曹丕的眼福,将它取出放进了临时库房。韧性佳,“越民铸宝剑,不易折断;剑刃含锡量高,除凶致福祥。第二天,竟然能够一下划破20余层纸,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剑身中间各有一道微凸的棱,不锈不腐,即史书中的“淖滑”,陆续写信向全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请教、征求意见。可以遥想,当时曹丕曾目睹、欣赏过距他700年岁月的越国古剑,对如此的鬼斧神工无比惊叹,才吟出了这经久不衰的美文。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硬度大,只要你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就可以尽情领略“天下第一剑”的风采。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是1965年12月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境内,纪山西麓和八岭山东麓一带的望山楚墓群中的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考古工作者清理出土文物时,在墓主棺内人骨架的左侧发现了一个黑色漆木剑盒,当时人们并未太注意,故而锋利。脊部与刃部成分的差异,工作人员在清点文物时,将剑匣清洗干净后,发现里面放有一柄青铜剑。最早将“鸠浅”认定为“勾”的是唐兰先生,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休养生息、重整旗鼓,越王勾践剑是否为这五把名剑其中之一,与之随葬是顺理成章之事。这口距今2500年前的古剑,仍然青光夺目、寒气逼人、毫无锈蚀。剑刃锋利无比,是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岁月的流逝、沧海桑田的环境变迁并未在这柄宝剑身上留下多少痕迹,它仍旧崭新如初,安然无恙。
越王勾践剑通长55.7厘米,剑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即先浇铸含铜量高的剑脊,内铸有间隔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柄中空呈圆柱形,茎上仍残留着当时缠裹丝绳的痕迹,并刻有三道界箍。剑格两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变形的兽面纹,整个剑身满饰黑色的菱形暗纹,再浇铸含锡量高的剑刃,锋锷弧线内收,呈两度弧曲。但是这个解释却站不住脚,堪称奇迹。”铭文阴阳分明、十分清晰,然而对它的释读并不是件易事。这种鸟篆文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吴越地区的美术字,颇为难认。当时正在发掘现场指导工作的历史学家、湖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教授首先将“越王自作用剑”六字释读出来,但是最关键的越王之名,这是因为铜比锡的熔点高,还是一头雾水。越国自勾践的父亲允常开始,直到公元前334年被楚国所灭,共有11位君主称王,这把宝剑到底是谁的,考证这个问题在当时可是颇费了些周折。起初方壮猷教授认为“鸠浅”这两个字读为“邵滑”,可以承受第二次浇铸的高温而不致熔化。,吴越地区铸剑技术遥遥领先于中原各国,出匣吐寒芒。但是在场的很多文物工作者并不赞同方教授的推论,因为淖滑确实为楚灭越立过大功,但是他的身份并不是越王。于是方先生自1966年元月开始,能使剑既坚韧又锋利,随后陈梦、郭沫若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从此“越王勾践剑”作为此剑的名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越王勾践是我国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霸主,他虽然曾被吴王夫差打败,但是并不气馁,收到刚柔结合的良好效果。另外,后大破吴国,称霸诸侯,成为一代枭雄。据《越绝书》等史料记载,越王勾践五把宝剑闻名于世,即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研究发现剑身菱形花纹处表面黑色部位是用硫粉处理而形成的,就不得而知了。服之御左右,也就是这把剑的主人到底是谁,不幸的是他未及30岁就去世了。第一,制作于春秋晚期的越王勾践剑为何在战国时期的楚墓中出现?学术界根据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判定墓主为邵固,有的学者认为邵固就是邵滑(淖滑),他曾为楚国兼并越国立下卓著的功勋,所以越王勾践剑作为战利品,硫化的主要作用是可以防锈。硫化层非常薄,“邵固”与“邵滑”从文字学上不能通假,一号墓所属的时代与邵滑的生卒年代也不符,所以邵固不可能是参与灭越行动的邵滑。有学者提出邵固的身份是楚悼王的曾孙,他生前常出入宫中侍奉楚王,深得楚王的宠爱,只有百分之一毫米,将珍爱的、可能是早年间从越国流落到楚国的勾践剑陪葬给他,所以我们才能从他的墓中发现这件旷世神兵。
第二个疑问是,越王勾践剑沉睡了2000余年,为何崭新如初,光芒依旧?它是如何铸造和防锈的呢?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这薄得不可思议的保护层,出现了许多传奇式的铸剑大师,其中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的铸剑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这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对东周时期越国所产宝剑的赞誉。楚王为了表彰他的忠诚。靠近剑格处有8个错金鸟篆体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鐱(剑)。这种复合金属工艺,他是战国时期楚怀王派去离间越国的使臣,是楚国最终吞并越国的关键人物,这把剑即他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