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400000009

第9章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生成(3)

毛泽东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邓小平的思想也同样如此。它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智大睿。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民”“安民”“富民”的治国智慧,“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重践履、反空谈的务实作风等,在邓小平的著作中都有突出的体现,又都经过了唯物史观的改造。“实事求是”“拨乱反正”“义无反顾”“异军突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礼之用,和为贵”等中国传统典籍中通俗的成语或警句,经常被邓小平用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邓小平思想中的许多观点都能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找到它们的根基。概括地说,邓小平理论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烙印。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所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了西汉时期,《礼记·礼运》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称为“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指人们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准的社会。“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小康”一词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中,因为对历朝历代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大同”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才是他们现实的奋斗目标。所以,“小康社会”只是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康社会”在现实中却从未实现过。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小康”思想进行改造,应用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并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十六大进一步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为党领导人民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在新的时代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来设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把现代社会价值观与传统社会理想巧妙结合起来的睿智创造。“小康”目标的提出,对我们党科学制订和完善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对世界的理解上,着眼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认为这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为人处世的关键。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在思维方式上都有个相同点,就是看待事物从不只停留于事物表面,而是将把握事物本质以解决社会、人生的现实问题,作为一种思维理论的立足点。邓小平正是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看问题绝不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总是深入地分析事物的本质。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思维特色。因此,邓小平的思想与中国文化抓住本质的思想特点是一脉相承的。他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思维的精髓而逐步产生的。正如邓小平所讲的:“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用,很少用晦涩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这也深刻地影响了邓小平的思想和行动,成了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的思想方法论基础。邓小平在他的理论中,总是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对事物的看法,十分注意语言的通俗性,体现浓厚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邓小平善于把理论和实际高度统一起来,把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统一起来,灵活地运用到领导工作中去。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把国家的兴旺和人民的幸福当作根本目标,把它们当作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在他看来,一切脱离实际,从概念出发,抽象谈论姓“社”、姓“资”问题等等,都没有争论的必要,无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不要纠缠在这些空谈上。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求真务实的精神。

邓小平是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他本人也正是本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显示出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格力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并把这种情怀带到对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中。

三、个人品格的作用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生成也离不开他的个人品格的作用。邓小平优秀的个人品格表现在方方面面,这些表现从不同的侧面促成了他的批判性思维的生成。

第一,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从青年时期起,邓小平就胸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邓小平早年在中央苏区,由于站在同“左”倾路线斗争前列而受到“左”倾机会主义者的严厉排挤和反对,受到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但是,邓小平没有动摇过对中国革命的决心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所经历的政治上的磨难和挫折,都没有动摇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事业的执着追求。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并没有因为造成他一生中最大创伤的“文化大革命”而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泽东,而是站在共产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思维。他深明大义,明礼豁达,始终以天下为公,正确评价毛泽东。他所思所想的都不是个人的荣辱,而是“忧国、忧民、忧党”,忧中国的前途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忧怎样进行治理整顿,怎样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使他能够义无反顾地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能够自觉地在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的道路和途径。

正是因为他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使他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他说:我的生命属于党,属于国家;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对人民深切热爱的情感,是邓小平思维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由此决定了他的价值取向是以广大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为标准。

第二,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邓小平从青年时代起,就在《共产党宣言》的引导下投身共产主义运动。在法国,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久即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并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邓小平一再说,他从青年起就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辈子也没有动摇过。1926年,邓小平在莫斯科学习期间写的一份自传中郑重地表示:“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地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他还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在此后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邓小平出生入死,历尽艰辛,始终不渝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时刻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即使他政治生涯“三落三起”,受尽磨难,但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未动摇过。他始终心系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和普通大众的生活,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了富强、民主、文明,使全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邓小平直到晚年仍然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邓小平在回顾自己经历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我一生中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邓小平从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就始终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他自己也说过他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在几十年革命实践中,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愈来愈深的理解,对其实践活动有着愈来愈深的体会,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感情和信仰也就愈来愈浓郁和深厚。

当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时,邓小平能够处变不惊,坚决地相信:“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灭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寥寥数语,表现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表现出邓小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也表现出他严密的逻辑思维。

马克思主义在以往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对社会的伟大变革,实现了对客观世界的巨大改造,这是有目共睹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信心减弱、信念淡化,往往不是发生在这上面,而更多的是表现为和发生在对其未来前途和历史命运的理解和预见上。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虽一路高歌猛进,但亦有艰难困苦之时。直到今天,马克思主义虽然已经由一个在欧洲大地上徘徊的“幽灵”成长壮大为一个磅礴于全球、具有无比威力的伟大思想,但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其未来前途和历史命运怎样,仍常常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怀疑。对此,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伟大实践作用的同时,特别重视向人们昭示马克思主义的光明前途和辉煌未来。他赞同“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这一论断,始终以一位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姿态,展示着他对马克思主义未来前途和历史命运的无限信心,以此来唤起和增强人们的信念。

第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气质。

多年的革命生涯,使邓小平养成了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作风,特别是在对待个人命运问题上,相当达观。逆境之中,他善于用乐观主义精神对待一切,并用一些实际工作来调节生活,从不感到空虚与彷徨。他的深明大义、明理豁达、乐观向上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信念,他的意志,都为日后他独特的思维的形成做好了充分准备。

独立自主、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是邓小平典型化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正是有了坚强的意志,使他形成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特别是在对待个人命运上相当达观”,这是一位国际友人的评价。

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江西从事革命斗争期间,为了对付寒冬,邓小平坚持每日用冷水擦身。而在他看来,只有精神上不畏寒冷的人,才能战胜严寒。邓小平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具有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与钢铁意志可见一斑。为了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能够在时机到来的时候为党和国家重挑重担,邓小平从不放松身体锻炼。他思维清晰灵活,谈吐诙谐有趣,应对机智巧妙,始终保持从容不迫的境界和心态。

几度逆境为邓小平深思熟虑提供了客观条件,使他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进行思考。正是在这种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中国人民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他的批判性思维方式。

第四,求真务实的性格。

在长期的斗争、工作和生活中,邓小平渐渐在磨砺中形成了一种务实求真的性格,他崇尚实干、思想开明,他冷静睿智,在自己长期的政治生涯中与时俱进,始终沿着科学和真理的方向前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种性格深刻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思想和行动中。

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他用非常通俗的语言说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些务实的道理,使中国走向繁荣和富强。他从不喜欢那些虚伪的空洞的大道理,在各项实际工作中真正以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他的这些行为使西方的许多政治家和评论家都习惯地把邓小平称为中国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和务实派领导人。

求真、务实是邓小平一生最典型的人格本色。这种人格本色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处世性格,也是一种以批判性思维为主导的思维风格。

$第三节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生成过程

同类推荐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校草的初恋

    校草的初恋

    “喂,你撞到人了。”“然后呢?”“不用道歉吗?呀,竟然走了。”从今以后我蓝雪菲跟你势不两立。她,因为他不小心撞到一个女生,然后饭菜不偏不倚地浇在她身上了,导致她全身被饭菜浇到。她,知道他是圣菲贵族学院的第一校草也就是四大王子的老大,外号冰山王子。她,开始计划怎样整他,可他竟然是腹黑男。却发现两人竟是有着扯不清的缘分。
  • 超级电力强国

    超级电力强国

    一度电,可以让节能灯发光100小时,笔记本电脑开机10小时,采煤27千克,生产15瓶啤酒,创造10元的GDP。那么,60000亿度呢?这是一个电工重生的故事,有关电的故事。
  • 冒险者传说:刺杀与守望

    冒险者传说:刺杀与守望

    ,你们是大森林的守望者,守护森林,守护生命,请永远记住。守护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守望者
  •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的头发丝都是空心的!”“温商的血液里都流淌着铜钱的味道。”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 本书荟萃温州人传奇的创富经典,打造中国犹太人的致富圣经,阐释天下温商的经商哲学,聚焦东方犹商的赚钱艺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假爱真做

    假爱真做

    她叫傅染,他叫明成佑。傅染不知,爱情是债,有借必有还。那个名字使得她前半生错了位,竟还要颠覆她的下半辈子。
  • 本宫来自现代2

    本宫来自现代2

    选老公一定要选潜力股,身为一个不知是幸运还是杯具的穿越者,我决定,这个潜力股要早早定下,嗯,就他了,一个没了母后的皇子,十分完美的潜力股啊。可是,好不容易等他长大了,他丫的竟然要做皇帝,还打算做一个花心的皇帝,难道我十年来的专一教育失败了?
  • 天降凰女:妖孽殿下不好惹

    天降凰女:妖孽殿下不好惹

    一次实验的失败,让奈七夕和这个世界说了拜拜。黑无常一脚大力踹,直接将她踹下了奈何桥。回过神,她落入了一个人仙妖三界共存的世界,竟成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光屁股小婴儿!虽附带了一只谜之生物和从天而降的师父,但并不表明她以后的日子会有多么逍遥自在。一时口快,奈七夕一秒变成唐僧肉,化作众妖的眼中美食,成为妖王殿下的备用粮食,果断断踏上了一条无节操的逗比不归路……“她可是本王的备用粮食,可能逃脱我的手掌心吗?”他邪魅一笑,薄唇微微勾起,金色的瞳眸看着眼前的奈七夕,伸出手霸道的将其揽入怀中。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