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400000023

第23章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特征(13)

1977年12月26日,邓小平会见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主席希尔。会谈中,邓小平把关于从科技创新入手振兴中华的思想进一步延伸到理论创新和国家的治理上。他指出,林彪、“四人帮”反对马克思主义,他们不讲生产,谁发展生产就说谁是修正主义。他指出,马克思讲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但这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他还反问道:怎样才能实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他认为,如果这就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他强调:“我们的潜力很大,加上认真学习外国经验,在学习外国东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大家劲头都来了,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

1978年9月,在谈到如何进行鞍钢的改造时,邓小平指出:“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

就在同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重要讲话中,在谈到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时,还把创新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他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

在这里邓小平实质上指出了“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达到创新”的思想。

1979年10月30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邓小平也指出,“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文艺战线是这样,其他各条战线更应该这样。

宝钢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宝钢是当时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一期工程的大部分技术设备都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宝钢建设初期,围绕着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利弊得失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举世关注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几乎使兴建中的宝钢工程中途夭折。在最关键的时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给予宝钢建设以决定性的支持,做出了宝钢恢复上马的英明决定。1984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宝钢时,欣然为宝钢写下了“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的题词。这就既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又为宝钢的进一步发展指了路,定了调。

1985年10月,邓小平又指出:“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认为,“不能整日拘泥于姓资姓社的问题,不能死抱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要敢于修改前人的不足。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规律的政策手段,要敢于摒弃,敢于修改……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就是说要敢于向传统的思维和观念宣战,敢于冲破传统思维和观念的牢笼。

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要发展,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他认为要发展就要变革。要用中国自己成功的实践,回答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要“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说新话”。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上,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现在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他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思想;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为一切反映生产规模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他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基本组成形式,作为基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同样可以用;在分配制度上,邓小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提出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方式来实现的思想。

关于邓小平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的尝试,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评价说:“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改革任何人都没有尝试过的,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尝试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们的尝试是一个全新的试验。如果你们成功了,就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创新性,邓小平在1983年6月会见柬埔寨领导人时曾说:“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有不同的社会制度,这是史无前例的。实际上,真正统一了,台湾一个制度,香港一个制度,大陆一个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国家包含不同的制度。”关于这一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是这样评价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国家中保留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是没有先例的。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证明了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以上这些,无一例外地证明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实践的不朽功绩。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实践,是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同时也是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正如黄楠森在他的《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要达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主体就必须进行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是达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的中介和关键环节,不经过主体的创新是做不到实事求是的。具体来讲,首先,解放思想的过程就包含着创新,就包含着主体超越自身消极的主体性因素的过程,就包含着主体自我改造的过程;其次,在主体加工改造客体提供的信息的整理的过程中,客体的信息绝不会完全包括在主体已有的知识图式之中,而总会有一些新信息,要处理好这些新信息,主体就必须发挥能动性,进行或多或少的创新;再次,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要达到理论与实践之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需把获得的真理变成可操作的实践观念,这又需要主体的创新;最后,主体的创新活动是主体作为主体的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从“个人本身对他所加工的物和对他自己的劳动才能的一定关系”来说,“劳动是积极地、创造性的活动”。

五、江泽民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思想

1989年1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的报告。在谈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主要经验时,江泽民强调指出,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积极吸取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先进经验,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从我国实际出发,进行消化、吸收、提高、创新。正是坚持这一原则,才使我国自己的科技力量得以健康成长,发展壮大”。

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作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著名论断。他还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同年7月,江泽民在接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代表时的讲话中,再次阐述了创新问题。他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追赶,我们必须有超越别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决心和勇气,而创新是最有力的超越手段。”

同类推荐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热门推荐
  •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介绍了威尼斯、罗马、瑞士、荷兰、柏林等。
  • 妖女别跑

    妖女别跑

    她,为报师恩,下山取神剑,初入江湖巧遇书生莫枫,两人意气相投,共闯江湖。因神剑,惹来逆天大祸,被正邪两道追杀!而养育多年的师父竟然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走投无路之下她误闯魔域神窟,却发现惊人事实:正道领袖风无名竟已入魔,意图称霸武林!危急关头,她与摸枫能否心意相通,双剑合璧,共扛强敌?
  •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婚姻中忍痛分离的爱人,聚会上重逢的初恋情人,还有一直在身边默默守候的蓝颜知己,几个男女之间的情路百折千回。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后,有谁是陪秦非走到最后的人呢?
  •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要赢得这些大客户并牢牢抓住他们,是每一个企业最关键的重要任务,本书行文简洁,同时借助画龙点睛的框架语言,详细论述如何收集大客户资料、制定有效的大客户拜访计划,如何与大客面议洽谈,如何进行大客户关系管理,如何贡献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倾世宠妃:因缘劫

    倾世宠妃:因缘劫

    她是天界掌管百花的仙子,他是掌管天下六界的天帝。他们从小一同长大,青梅竹马,约定今生。可是,因为阴谋他忘记了关于她的一切。她是河边弃女却生的一副绝世容貌,他只是人间将军,却掌管皇帝的生杀大权。一次偶然的英雄救美,为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娇俏的农家女,过着物质贫穷却精神富足的生活。他是百年药宗的继承人,因为某人错点鸳鸯谱的误会,让他们结识。缘起缘灭,她的姻缘到底该何去何从,是霸道桀骜的他,是俊美傲娇的他,还是温润美好的他?
  • 做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

    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相互问候的时候最多的话也都是:“身体可好?”“祝你身体健康!”但是,身体的健康不仅仅受到疾病和外来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心理的影响。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情绪上,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保障了心理的健康。是否你在工作中总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是否你在生活中总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时,你是否心烦意乱,生气、抱怨、烦恼?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 巾帼红颜:杀手皇妃不太冷

    巾帼红颜:杀手皇妃不太冷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是一个现代版灰姑娘,却没能穿上自己的水晶鞋,她爱得痴狂不顾一切,最终为爱芳华永逝。古树指引因缘际会,她摇身一变为后宫之首,万恶争斗,她屡次命悬一线,磨难重重她本以为寻得真爱,却不想被带入另一个泥沼,成为野心家的傀儡杀手.....面对背叛,杀戮,她又将做出怎么样的抉择....
  • 悍妃无敌

    悍妃无敌

    相府七小姐又被休了!花轿未上,休书已至,七次花嫁,七次被休。相府七小姐君卿卿荣幸地成为华泽国史上最为有名的‘休’女。一纸赐婚,命定的三小姐变成了七小姐嫁入了瑞王府,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环肥燕瘦,瑞王好丰满。’一时流言四起,搅乱了一池春水,王府内群蝶飞舞,百花忙乱.“君卿卿,这是怎么回事?”男子犹如猎豹般嗜血暴戾的眼神冷冷地横扫过一众穿着暴露,胸前丰满的女人,最终将寒眸定格在那个走在最后,姗姗来迟的女子身上。走在后面的某女笑得一脸怡然自得,不时地掩嘴打个哈欠,眼角瞥了一眼堂下跪着的那一群颤颤巍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们,颇为无辜地眨了眨眼睛,“王爷这是做什么?妹妹们不过是为了投王爷之所好罢了。”男子玩味地看着眼前这个敢于跟他叫板,与他对视良久的女子,深邃的黑眸中划过一道森寒的冷冽。…“你就从了奴家吧。”女子浅笑盈盈地半依在床榻边,芊指轻勾,媚眼如丝,粉面却带着一丝冷意.“君卿卿,这次看你还要如何抵赖,啊,你的姘夫哪?”房门被人砰地一声撞开,满面得意的俏丽女子带着四五个丫鬟耀武扬威地站在正中,有些意外地看着床榻笑得灿烂的女子。“滚出去。”屏风后缓缓走出一人,俏丽女子脸色顿时惨白一片,浑身如坠冰窖,耳边却听得那个女人没心没肺地柔声道,“姐姐,妹妹的姘夫正是王爷哪。”…“女人,利用完了本王,就想这样就全身而退了吗?”男人冷冷地声音中不易察觉地带着一丝颤抖。“各取所需,两不相欠。难道王爷就没有利用过我吗?还是王爷已经爱上了我,决定要将皇后之位相授了?”自嘲地勾了勾唇角,不屑地看着那个轩昂挺立与天地间,浑身无形之中自然散发着一股傲视苍穹,浑然天成的霸气的俊逸男子。纵然是得到了天下又如何,你以为什么就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吗?偏偏世间就有那么一两件事,一两个人不是在你的意料之中的,而她就是其中之一。“君卿卿,你以为如此就能逃离本王了吗?”男子一双深邃的黑眸笃定地盯着女子,心却是微微轻颤着。“自然不是,先皇圣旨,瑞王接旨.”女子娇柔的声音不大,却有足够的震撼力。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