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100000007

第7章 事业与家庭(2)

1910年5月,英王爱德华七世突然逝世,他的继承人乔治五世成为新国王。在这种情势下,两大政党都同意举行一次宪政会议,就双方之间存在的问题寻求一种妥协的解决办法,在劳合·乔治的倡议下,两党在为全面改革而实行联合的目标下进行了令人瞩目的秘密协商。丘吉尔在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保守党杰出的年轻律师F·E·史密斯是他的亲密朋友,所以首先由他代表劳合·乔治与保守党领袖进行了接触,并争取到史密斯和约瑟夫·张伯伦的支持。但因为保守党前任议会党团领袖奇尔斯顿勋爵担心此举会导致保守党的分裂,使保守党领袖巴尔弗否定了劳合·乔治的倡议,宪政会议失败了。

1910年年底,宪政会议失败后,首相埃斯奎斯无可奈何地再次解散了议会。接着,为了对上院进行改革,又进行了新一轮的选举,竞选运动和投票在1910年圣诞节前进行。丘吉尔又有了用武之地,此刻的他已经是自由党里最出色的演说家之一,他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说,既为自己的竞选造势,也给自由党增光添彩。

内阁为了取得对上院实行改革的授权,于同年11月宣布解散议会,进行大选。丘吉尔在竞选中再次应邀到全国各地发表演说。他抓住保守党领袖巴尔弗为争取工业发达的北部地区的选票而答应推迟提出关税改革问题的策略,进行了措辞激烈的攻击。

丘吉尔成了保守党人政治上的一块心病,保守党人力图将他挤出政治圈外。该党最杰出的演说家、未来的保守党领袖博纳·劳甚至向丘吉尔提出了挑战,要求两人达成一项君子协定,规定竞选失败者只能留在议会之外。幸好丘吉尔未答应他,因为竞选结果出来后,丘吉尔在丹迪市再次当选,而博纳·劳则在曼彻斯特西北选区遭到失败,由于没有君子协定的约束,他才有可能很快转移阵地重新获得一个席位,并于1911年接替了巴尔弗保守党领袖的位置。

大选结果与同年年初的上一次大选几乎完全相同,从某种意义上看,保守党丢了一个席位,自由党丢了三个,这些席位则为工党和爱尔兰民族主义者所得。自由党仍然是执政党,从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做是选民们对现任内阁的肯定和支持。因此自由党内阁终于在下院通过了一项把上院的否决权降格为推迟权的议案。

1911年夏末,上项议案被上院大幅度修改后退回下院。埃斯奎斯首相认为已经有呈请国王增封新贵族以使上院不能行使否决权的必要了,国王勉强同意了首相的请求。消息传开,保守党贵族们立即分裂为两派,以兰兹道恩勋爵和克尔桑勋爵为首的“修篱派”,主张接受下院的议案以钳制新贵族的册封;而另以霍尔斯伯里伯爵为首的“掘壕派”则试图孤注一掷,迫使国王出面作最后的仲裁。最后,“修篱派”在上院以131票对114票的微弱多数使这项议案得以通过,终于结束了这场持续已久的宪政危机。

两院之争刚刚落幕,英国开始面临着一场对外战争。1911年7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乘坐“豹子号”军舰驶抵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表明了德国不甘于法国和英国在欧洲扩张而亦欲分一杯羹的意向。威廉二世自称为“大西洋的海军统帅”,炫耀德国军队所向无敌,可以随时出击任何对手。他公然表示了对法国和俄国的蔑视;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一半英国血统,他才对英国略示尊重。这说明英、法、俄与德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已经公开化了。

阿加迪尔危机出现后,丘吉尔和劳合·乔治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并毫不迟疑地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劳合·乔治7月21日在演说中警告德国不要把英国看得“仿佛在这个国际内阁中微不足道”,如果德国人挑起战争,英国定将战斗下去。丘吉尔不仅完全拥护劳合·乔治的观点,并且运用内政大臣的权力迅速行动起来。他与陆军部联系,说服他们派兵对存储在伦敦地区的火药库里的海军大炮用的无烟线状火药进行警戒。他频繁拜访外交部和陆军部,与军方高级将领多次接触,花费了大量时间查询帝国防务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以了解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和英国备战工作的现状。他在广泛收集材料和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就一旦德、奥与英、法、俄两方之间爆发战争时将发生的情况拟出一份颇有说服力的备忘录,对将要发生的战事做了令人惊异的大胆预测。

丘吉尔与劳合·乔治的态度令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此前他俩在军费问题上是出了名的“主张节俭的人”。德国人甚至因为德国驻英大使麦德尔尼赫伯爵未能看出丘吉尔和劳合·乔治的态度变化而将其召回国。在为麦德尔尼赫伯爵饯行的晚宴上,丘吉尔对伯爵说,德国不应试图与英国进行海战,“如有必要,德国建成一艘军舰,我们将建两艘……激进派与保守派无论怎样相互指责,但在这个问题上立场是一致的。”

1911年8月,丘吉尔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写了一份详尽的《本大陆军事行动问题》备忘录,并把它上报首相埃斯奎斯。他放弃了以前关于英国主要应依靠海军作战的设想,预测未来战争主要战役将在法德两国领土上进行,英国应向法国派遣13个师的远征军援助法国,加上辅助部队共计30万人。他认为战争形势在40天左右就会发生转折。

埃斯奎斯将丘吉尔的备忘录印发给帝国防务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即内阁的一些重要大臣和军方高级将领。1911年8月23日,帝国防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听取陆军部和海军部关于战略计划的报告。会议同意了丘吉尔备忘录中关于战争主要将在法德两国陆军之间进行,战争一爆发,英国即向法国派遣远征军的意见。

这份备忘录充分显示了丘吉尔丰富的想象力和天才的军事思想,它使得首相埃斯奎斯对丘吉尔刮目相看。当欧洲局势越来越紧张后,首相任命丘吉尔为海军大臣。

海军大臣,雷厉风行

首相埃斯奎斯决定加强海军部,拟调丘吉尔去接替海军大臣麦肯纳。尽管丘吉尔有些行为古怪,过分热心地对别人主管的工作评头品足,引起比他年长得多的内阁成员的反感,但他在贸易和内政大臣岗位采取的积极行动,显示出他是个富有坚强毅力、决心和组织能力的治国人才,特别是他同工人运动作斗争强硬果断,研究军事问题表现出的慧眼卓识,更是深得统治阶级的喜爱和信赖。9月下旬,埃斯奎斯在苏格兰阿什菲尔德海滨度假,邀丘吉尔同往,与他一边打高尔夫球,一边征求他对改任新职意见。丘吉尔觉得大战将临,海军部的工作大有用武之地,加之舆论对他镇压劳工运动大加挞伐,使他名声已臭,不想在内政部再待下去,宁肯改任官阶较低的海军大臣,便满口答应了首相。

新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到职就位,立即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海军,建设更强大的海军。他立即在海军部建立了参谋人员值班制度,规定值班人员在必要情况下发紧急警报。他极力造成一种临战气氛,促使部内各级人员相信来自德国的进攻已迫在眉睫。在他办公室写字台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北海大地图,他让参谋人员用小纸旗在图上标出德国海军兵力部署的变动情况。他认为这不仅可以使自己一上班就能详细了解敌方舰队的活动情况,还可以使自己和海军部的同事“经常保持敌情观念”。他经常乘坐皇家海军的“魔女号”快艇外出视察海军部队,几乎走遍了所有最主要的海军基地,视察了所有的大型军舰,详尽地掌握了海军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英国前首相埃斯奎斯

他把家搬进了海军部大楼。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军快艇“魔女号”上度过,他视察了所有的海军基地,走遍了几乎所有的军舰和造船厂。秘书埃迪·马什给友人的信写道:“温斯顿每天都要到8时或更晚才下班……我甚至连星期天也指望不上了。在过去的四个星期日中,我有三个是在‘魔女号’快艇上度过的。”

丘吉尔请资深海军上将约翰·费希尔爵士担任自己的非正式顾问;任命海军上将弗朗西斯·布里奇曼爵士为第一海务大臣,取代了年龄几乎大丘吉尔一倍、声望极高、思想却跟不上形势的海军上将阿瑟·威尔逊爵士;任命巴滕贝格的路易斯亲王为第二海务大臣,后来又令其取代布里奇曼爵士成为第一海务大臣;又任命海军中最年轻的将官、40岁的海军少将戴维·贝蒂为自己的私人海军事务秘书。这些任命都是丘吉尔到任后几个星期内发布的。

1912年1月,丘吉尔在海军部正式建立了作战参谋部,由第一海务大臣具体领导。丘吉尔还下令对参谋人员进行培训,并要求将英国自古以来的海战范例作为培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有几项重要的战略设想就是由作战参谋部提出来,而且在战争爆发后予以采用了的。比如,对德国实行的“远距离封锁政策”即是一例。

丘吉尔同海军部高级军官的关系并不融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丘吉尔改变了海军传统的工作方式,引起一些将领的不满。海军部的行政事务,按惯例是由四位海务大臣协同海军大臣共同处理的,海务大臣们握有较大的实际行政权力。但丘吉尔上任后却拒绝了这种共同决策的工作方式,直接向他们发出强制性指令,要求他们服从海军大臣的权威。

布里奇曼爵士就是不满于此并与丘吉尔发生争执而丢掉了自己的职位;丘吉尔坚持要他以健康原因辞职,而以更听话也更有能力的路易斯亲王做第一海务大臣,为此丘吉尔遭到了保守党人的抨击。但有时丘吉尔也不得不作些妥协。比如,海军中一些高级指挥官对丘吉尔在视察中允许低级军官和士兵发表意见甚至批评自己的长官深表不满。一次,挨了批评的诺尔基地司令、海军上将理查德·普尔爵士就此向更高当局提出申诉,丘吉尔提出要解除这位司令的指挥权,由于第二、第三、第四海务大臣联名以提出辞呈相要挟,丘吉尔被迫收回了自己的意见。

虽然高级军官对丘吉尔的做法极为不满,但是下级军官和士兵中却非常欢迎。他提高了已有半个世纪没变动过的士兵薪饷标准,修改了军纪条例中的某些处罚士兵的荒唐规定,并为士兵升迁为军官打开了一条尽管还十分狭窄的通道,规定优秀的士兵可以被任命为军官。作为海军下级军官与士兵喉舌的《舰队》月刊在丘吉尔任海军大臣约一年后曾撰文指出:“在海军历史上,对处理下级军官与士兵的各种待遇,还没有一位海军大臣能比温斯顿·丘吉尔具有更为实际的同情心。”

在推动海军进行更大规模的建设方面,他显然比他的前任麦肯纳做得要好,这一点是海军中从上到下都有目共睹的。丘吉尔一改过去“主张节俭”的旧形象,大力主张英国在与德国进行的海军军备竞赛中要压倒对方的做法,因而提出了高额海军预算。

丘吉尔非常热爱海军的技术革新。在他任职期间作出的重要决定之一,是批准战舰用石油作为燃料,因为用石油无疑比用煤作军舰燃料更有效率。在他的坚持下,内阁终于同意以200多万英镑购买英国—伊朗石油公司的控制权。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效益十分显著的投资少、收益大的成功生意。他冒着风险决定将新型军舰上的主力火炮由13.5英寸口径改为15英寸口径,后来实践也证明了他的决定的正确性。他极力鼓励皇家海军航空兵部队在使用水上飞机和飞艇方面进行大胆试验,他甚至自己也学会了开飞机。

丘吉尔进行的技术更新的昂贵投资,使海军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他在提出1913年的庞大海军预算时,不得不非常策略地建议英国与德国进行谈判以暂停海军军备竞赛。担任财政大臣的劳合·乔治虽然在战争问题上与丘吉尔态度一致,但这次他也认为海军部的预算过于超支。他在伦敦《每日纪事报》于1914年元旦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暗示说,伦道夫勋爵宁愿辞职也不同意过分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丘吉尔微妙地反击道,他自己对“凡属此类性质的重大问题,如果内阁尚在考虑之中,就不接受报界的采访”。

丘吉尔与劳合·乔治的矛盾开始逐步升级,近乎到了只有一方辞职才能让冲突停止的地步。但劳合·乔治心里清楚,他认为内阁不能缺少了丘吉尔这样杰出的领导,他是英国内阁不可多得的人才。丘吉尔与劳合·乔治于1914年1月进行了被丘吉尔形容为“一场文雅却又要命”的谈判。后来,他俩又与首相埃斯奎斯进行了三人会谈,最终达成了一项妥协。1914年,他也被迫承诺在编制1915~1916年度预算时要紧缩开支。建造巡洋舰和鱼雷艇的计划被削减了,但建造战列舰的计划被完全通过。

1914年3月,丘吉尔就海军预算问题在下院发表了被《每日电讯报》称为“篇幅最长,或许也是最有分量和最有说服力”的演讲。丘吉尔的工作使得海军的实力与效率迅速提高,丘吉尔在1915年离开海军部时,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使这些舰队做好了迎接战争的准备。

同类推荐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捉弄和珅

    捉弄和珅

    本书从古代典籍中精选晏子、东方朔、侯白、苏东坡、解缙、唐伯虎、刘墉、纪晓岚等二十五位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一百多篇趣闻逸事。作品隽永幽默,诙谐风趣,能够给读者带来艺术欣赏的乐趣。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猫咪总监很凶残

    猫咪总监很凶残

    安炎焰,人如其名,是个性子火爆到有些凶残的姑娘,毕业后就职于立浅集团B市分部,从小小设计师一路斩杀到设计主管之位,然后总部一张白纸黑字调职书,将她揪回老家T市,任职设计总监,目前正寄居在青梅竹马的公寓之中,故事正式进入正轨,看官们且等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所多玛的咒语

    所多玛的咒语

    期刊著名作家水湄伊人的最新力作《所多玛的咒语》,以严谨苛刻的态度,倾尽心血,打造精品,集惊悚、悬疑、魔幻为一身。经典唯美,飘浮诡异,悬疑惊悚及古埃及文化的深度魅力,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永远的古老的诱惑。母亲的离奇死亡,诱发了女孩叶苇对于自己前世今身之谜的探究欲望。殊不料,命案一再发生,一桩比一桩诡秘,死者竟全是处女座的男性。古老的咒语在灵验中…
  •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演讲是时代的音符,是历史的记录,是才情的展示,是艺术的杰作。出色的演讲犹如滔滔江河,震撼人心,也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能让现场欢声雷动,也让现场鸦雀无声;能让人笑声不断,也让人泪流满面。古往今来,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名人们,以他们杰出的演讲口才,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征服了历史的狂澜,推动了文明的前进,留下了一代人的传奇,书写了一代人的辉煌。本书精选世界政坛领袖、思想先哲、科学巨匠、文艺泰斗、商界精英、社会名流等各类名人的演讲佳作。这些经典之作,有的高屋建瓴、气势逼人;有的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有的慷慨激昂、奔放热烈;有的低回舒缓、委婉哀怨;有的汪洋恣肆、游刃有余,各领风骚。
  •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大怒气逆伤肝。”我国着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如是说:“我们一般人到了50岁,因动脉硬化每年血管都大约会狭窄1%~2%,如果你抽烟,或患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病,可能狭窄3%~4%或更多,若是要生气着急,一分钟动脉就可能痉挛狭窄100%,当时就死,情绪就这么厉害。”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