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100000044

第44章 苏德开战(2)

6月21日是星期六,丘吉尔在契克斯度周末,和他在一起的有美国大使怀南特夫妇、艾登夫妇和他的秘书们。6月22日晨4时,科尔维尔接到外交部打来的电话,报告了德国已经进攻苏联的消息。由于丘吉尔曾有指示,除非德国人侵入英国,否则不得因别的事叫醒他,因此直到8时科尔维尔才向他报告了这一消息。丘吉尔决定晚上9时发表广播讲话。他在讲话中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与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

“这不是阶级的战争,而是整个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分种族、信仰与党派所从事的一场战争……”

丘吉尔最后说:“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正如苏联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让我们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

苏联方面也不断地接到德国即将入侵苏联的警报。一份来自安卡拉的情报说:“在土耳其新闻界和外交界中,有关德国对苏战争的传闻非常厉害。德国已在苏联边界上集结了120个步兵师,现正在罗马尼亚和芬兰进行紧急动员。”到了6月6日,斯大林收到了有关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在苏德边界集结的侦察情报。

令人奇怪的是,尽管有大量有关***德国进犯苏联企图的情报,斯大林却一直没有采取坚决、及时的措施使边境军区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似乎苏联军队对德国的进攻缺乏精神准备,部队没有接到任何进行还击的明确命令。大约有几百架飞机还没来得及升空迎敌,就被炸毁在机场上。英国政府担心苏联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预计德国在尽快结束对苏联战争后仍将回头实施入侵英国的计划,于是向军队下达命令,要在9月1日前做好应付入侵的“充分的战斗准备”。

但苏联毕竟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而且对战争的准备工作也并不像英国人还有德国人想象的那样差。德国人原以为会遇到大约220个师的抵抗,但此时他们发现面对的是360个师。尽管战争刚开始时他们使苏联军队遭受了惨重损失,但苏联人还是坚持战斗,顽强抵抗。

德国进攻苏联,让斯大林彻底清醒,使他很快振作了起来。22日清晨7时15分,斯大林签发第2号命令,号召各军区部队向入侵之敌发动进攻,将敌人歼灭在边境地区。但这道命令是非常不实际的。因为德军已经掌握了制空权,许多城市、铁路枢纽、军事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做好一级战斗准备甚至根本没有接到战斗命令,就被仓促卷入了战争。前线各部队的有线通讯设施也遭到了严重摧毁。德军装甲摩托化部队,正对苏军迅速地实施纵深穿插分割围歼,大部分苏军正在无奈中混乱地撤退。

在德军侵入苏联国境约一个小时后,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才向莫洛托夫递交了宣战书,诡称:苏联未履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虎视眈眈地准备进攻德国,德国被迫发动“预防性”战争,正式对苏开战。莫洛托夫听舒伦堡念完宣战书后愤怒地说道:“这是战争。你认为应该这么对待我们吗?”同一天,德国的盟友意大利也对苏宣战。

这个时候,丘吉尔表现出一个伟大活动家的风度。他了解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在当时条件下符合国家利益的最好处置方法,因此他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个人活动中的巨大转折。在英国没有哪一个人能比温斯顿·丘吉尔更坚决、更顽固地敌视苏联,但正是他决定实现这一转折,因为在1941年上半年的局势中,他的国家已没有第二条出路可供选择了。

7月12日,英国和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了在对德战争中采取共同行动的协定,规定双方相互给予一切形式的援助和支持,双方均不同德国进行谈判,更不单方面同德国媾和。根据协定的精神,英国派出了两个战斗机中队到摩尔曼斯克保护北方航线,另外还派军队到伊朗去建立补给线并保卫油田不被德国人夺取。9月,英美军需供应会议在伦敦召开,英国同意将原定提供给英国的各种军用物资转拨给苏联。丘吉尔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此时表现出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他从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个人政务活动的一个历史性转折,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著名的英国工党政治评论家迈克尔·富特评论说:“1941年6月22日以前,英国的胜利是梦想,而在这一天之后,英国的胜利已在预计之中。”

美国的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乔治·凯南写道:“德苏开战给了英国人一线希望。西方的国务活动家认为,整个战争的命运将取决于苏联抵抗德国侵略的准备情况和实力。”丘吉尔在英国最困难的时刻掌权,他表现出同英国人民一致的战斗决心,坚决抗战,从不动摇。如果丘吉尔当时不是采取这样坚定的立场,那么英国的慕尼黑分子定会在***威胁面前屈膝投降,并在国际劫掠政治中同***分子勾结在一起。丘吉尔政府行使权力之后,为适应继续进行反***战争的需要,采取坚决措施把国内经济和整个生活引上战时轨道。

苏德开战,苏军勇猛

正像希特勒过去所发动的一切侵入作战一样,一切的问题都决定于机械化兵力,尽管它们在兵力总数中仅占一个极小的比例。在德国及其附属国所能动员的兵力总数中,19个装甲师仅为1/10而已。在其余的庞大兵力中又只有14个摩托化师可以在行动中赶得上装甲矛头。

德国陆军在1941年有21个装甲师,而在1940年却只有10个。表面上虽然增加了1倍,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西欧战役中,每个德国装甲师的核心是由2个团所组成的坦克旅——每个团有160辆坦克。但在发动侵苏战役之前,每个装甲师都被抽去了1个坦克团,新的装甲师就是以抽出的坦克团为核心而组成的。

最有地位的某些坦克专家都反对此种决定。他们指出,这种办法的真正效果只是在所谓装甲兵力之内,增加了幕僚人员和非装甲辅助部队的数量,而真正的装甲部队总数却丝毫没有增加,结果也就减少了每个师的打击力量。在一个师的1.7万人当中,现在只约有2 600人是真正的“坦克兵”。但希特勒非常的固执,面对着广大的苏联空间,他希望能有较多的装甲师番号来虚张声势,同时他也认为苏联兵力的技术劣势足以对这种数量的减少发生补偿作用。此外,他又强调下述的事实:由于新推出的3号和4号坦克已经产量大增,所以现在每个师的装甲兵有2/3都已由中型坦克组成——不仅火炮较大,而且装甲也加厚了1倍——在西欧战役时,则2/3都是轻型坦克。所以尽管数量减少了一半,但打击力却可能已经增加了。这种辩论不能说没有理由,不过却有其一定的限度,而且即便适用于目前,但并不一定就能适用于未来。

坦克数量的减少,也强调指出德国“装甲师”的一项基本弱点——即其中大部分单位都是非装甲的,也缺乏越野机动性。坦克在战争中最伟大的发展就是它具有离开路面活动的能力,比恢复装甲的使用还更重要,换言之,它不必依赖光滑和坚硬的现成路面。轮型车辆只能加速行军的速度,用更富有弹性的方式产生火车一样的效力,但坦克却使机动性发生了革命。因为它自备履带,所以也就可以不必跟着固定的路线行驶,这样也就使一度空间的运动变成了二度空间的运动。

当初在英国提倡机械化战争观念的人早已认清此种潜力的重要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了时,他们所建议的装甲部队典型是所有一切的车辆,包括载运补给的在内,都应一律是履带越野型的。甚至在德国的陆军中,他们这种理想也还是没有实现,尽管他们对于装甲观念的应用已经超过了其他的任何国家。

在1941年改组后的德国装甲师内,所有的一切履带车辆还不到300辆,而轮型车辆却有3 000辆之多,绝大部分都是只能在道路上行驶的。这一类车辆的数量过多,在西欧战役中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问题,因为守军防御部署的失当导致了全面的崩溃,而攻击者又可以利用良好的公路网来扩张他们的战果。但在东战场上,由于良好的道路非常稀少,所以在长距离的前进中也就产生了决定性的困难。德国人的装甲实力实际上比他们所用以制胜的理论要落后20年,因此也就受到非常重大的惩罚。

他们之所以还能获得有限度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对手在装备方面比他们还要落后。因为苏联人在坦克方面虽然享有数量优势,但他们的摩托化车辆总数却是如此的有限,以至于连他们的装甲师都没有充分适当的摩托化运输工具。在应付德军的装甲攻击时,这也就成为行动上的一种严重障碍。

在这次攻势中,德国装甲实力共为坦克3 550辆,比他们在西欧发动侵入时只多了800辆。但是苏联人却宣称他们在8月间已经击毁德军坦克8 000辆。依照1941年7月30日斯大林致罗斯福的电文,苏联坦克的总数为24 000辆,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苏联西部地区。

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德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为了攻占莫斯科,德军调集了最精锐的180万兵力,74个半师,包括14个坦克师、8个摩托化师、1 700辆坦克、1.4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 390架飞机,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64%。而到了9月底,苏军也已在莫斯科以西部署了西方、预备队、布良斯克3个方面军计15个集团军、1个战役集群,计125万人,75个师,包括990辆坦克、7 600门大炮和迫击炮、677架飞机。莫斯科保卫战即将开始。

古德里安率领的兵团使得“台风”行动进展顺利,在闪电式攻击下,德军进入苏军防线15~30公里,这让希特勒欣喜不已。10月3日,希特勒在柏林体育馆发表了一次煽动人心的讲演。在谈到苏联问题时,他声称:“在我们的军队后方已经有了一块领土,比1933年的德国大1倍。今天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宣告,东方的敌人已经被打倒,永远站不起来了。”

尽管处于劣势之中,但苏联军队反而越战越勇。冬季即将到来,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苏联。由于道路异常泥泞,德军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苏军因而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到10月底,苏军部队和预备队源源不断地赶到了莫斯科。莫斯科市民们积极保卫首都,他们组织了3个工人师、16个民兵师和几百个巷战小组,全市约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

12月5日,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意识到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德军被迫转入了防御。到了1941年12月底,莫斯科会战结束。据苏军最高统帅部公布的数字,德军共伤亡50多万人,损失坦克1 300余辆、火炮2 500门、汽车15 000多辆。这是德军自开战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哈尔德哀叹道:“德国陆军常胜不败的神话已经破灭了。”

孤军奋战,海上威胁

丘吉尔带领英国海军队不断粉碎德意等国的侵略攻势,但是由于孤军奋战,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英国不断面临来自海上的威胁,英国海军损失惨重。1939年,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还是欧洲乃至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英国海军编有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远东舰队和后备舰队,总兵力19.5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119艘、护卫舰64艘、扫雷舰45艘、潜艇69艘,总吨位约130万吨。

1941年新年伊始,狂风暴雨的袭击几乎不断,来自大西洋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了。“在纷至沓来的严重事件中,有一件事使我们感到不安。”丘吉尔说,“战斗可胜可负,冒险可成可败,领土可得可失,但是支配我们全部力量,使我们能够进行战争,甚至得以生存下去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控制自己的远洋航线以及使我们的船只得以自由驶近并出入我们的港口。”

由于德国潜艇和飞机的袭击,英国船舶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新生产的船只。如今,德国人控制着北起挪威马格品岛,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欧洲海岸线。被称为“狼群”的敌潜艇,十分猖獗。在大西洋上英美军防御薄弱的海域,集中兵力摧毁英国海上运输的粮食和商品,而且它们的数目还在不断地增加。在1941年的第一季度,新潜艇的生产率是每月10艘,不久后就增加到每月18艘。这些潜艇包括500吨型和740吨型两种,前者的巡航航程为1.1万英里,后者则达1.5万英里,构成了海上运输的严重威胁。这严重影响了船只的补给问题,这让丘吉尔十分着急。

这时,除了德国潜艇带来的灾难以外,还有远程飞机在远洋所进行的空袭。在这些飞机中,被称作“兀鹰”的“福克乌尔夫200”式飞机是最可怕的一种。它们可以从布雷斯特或波尔多起飞,在不列颠岛上空盘旋一周,到挪威加油,然后于次日返航。英国由于缺乏护航舰,不得不编成包括四五十艘船只的庞大运输船队,敌人的远程飞机在途中可以从高空俯瞰这些运输船队的出航或返航。它们可以用毁灭性的炸弹袭击这些运输船队和个别船只,也可能把方位示知待机而动的潜艇,以便进行截击。因此,不仅船舶遭到严重损伤,而且海运量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削减。压力在不断地增加,同时船舶的损失远远超过新产的船舶。美国的庞大资源只能缓慢地发生作用。而且被击伤的船只数量很多,远远超过现有的修复能力。3月初被击伤的船只共达260万吨位,其中有93万吨位是一面修理一面装货,近170万吨位的船只不能使用。面对这些难题,丘吉尔感叹地说:“我是多么愿意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来替代这些图表、曲线和统计数字表明的难以捉摸、难以估量的危险啊!”

同类推荐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主抓经济的第五号人物,排在毛刘朱周之后。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邓小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他在“文革”前经历了三起三落,毛泽东多次说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把陈云“请”出来。他有哪些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属于少数没有被打倒的高级领导人,遭到的批判也不多,他有哪些高明的人生智慧?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大漠红颜魅天下  已出版

    大漠红颜魅天下 已出版

    简介:竟然有个古人要和我交换时空,对穿?虽然我厌倦现在的生活,周围的变故,但我还不能离开呀!她却没有理会我的意愿,硬是把我的魂魄带去了2000年前的西域强国——精绝,我将面临的是什么?会不会比现代的我更遭?而她则霸占了现代的我的身体、我的生活,她是否能应付?……这是注定要写成两部的小说,一个我,一个她,希望大家喜欢!经过5个多月断断续续的写作,这个上部属于古代的故事终于完结了,非常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下部属于现代的故事会另开新篇,希望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 竹马是个渣

    竹马是个渣

    三岁程子佳说:“周晓微,你敢跟别的男孩子说话,你死定了。”五岁程子佳说:“周晓微,你要是在跟隔壁的小明说话,我不教你做作业了。”六岁:周晓微,还不走快点,快点,后面有鬼的,赶紧过来,拉着我。”七岁:“周晓微,你下次再敢这么晚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十岁:“周晓微,你怎么这么笨啊?走路都会摔倒。“十二岁:“周晓微,你是不是收隔壁班男生情书了?交出来。”十四岁:“周晓微,你要是在敢跟隔壁班男生说话,你就死定了。”十五岁:“周晓微,我要走了,你不准喜欢上别的男生。”二十岁:“周晓微,你丫的搬家也不告诉我,害我站在雨里淋了三天三夜。”二十三岁:“周晓微,我要结婚了。”二十四岁:“周晓微,我离婚了。”二十五岁:“周晓微,你丫的怎么就这么狠心?”二十七岁:“周晓微,赶紧回来,儿子哭了。”周晓微跟程子佳住在一个大院里,两家就隔了一个墙,从小,程子佳就欺负周晓微,周晓微暗暗发誓,一定要报仇,原以为程子佳走了,自己就好过了,偏偏,他又在一次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两人抵死纠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萌妻别跑:钻石男神求爱记

    萌妻别跑:钻石男神求爱记

    他是C市富可敌国的叶家掌权人,铁腕风格,生意场上手段独到,一向只有他算计别人,没想到也有被好友算计的一天。她是家中独生女,却还是被老妈逼着相亲不下百次,她决定下一次相亲是最后一次,只要面对那人尽可能还吃的下饭,具有男人的基本功能。她就打算认命了。可是这个在她相亲时突然跑向自己,二话不说吻上自己红唇的男子。谁来告诉她,这世界怎么了?
  •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让我们生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掌握每件事情背后隐藏的经济学知识,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俗话说,人人都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名言是经济学家智慧的浓缩,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饱含着深刻的哲理。由牧之和赵凡禹编著的《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汇集最经典的经济学名言,《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能让你快速领略经济学的智慧。
  • 领导细节全书

    领导细节全书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也无论组织生存的环境如何变化,作为领导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在细节上下功夫”这一行业准则始终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做一个领导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管人管事;要有良好的工作业绩;要展现正确的形象;要运用好权力……如果你选择了领导生涯,就必须了解能够确保自己成功的重要事项。
  • 恶皇专宠大龄妃

    恶皇专宠大龄妃

    一颗心,有过繁华似景,有过无所不能,有过万马奔腾。当它千疮百孔后,剩下的仅仅只是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叭叭叭叭!”叙衍殿外,豆大的雨点砸在石板上,溅起漂亮水花,门外望去,天地间好似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雾蒙蒙一片,模糊不清。雨直直地从天而泻,敲击着精致的金黄色琉璃瓦片,滂沱大雨好似阵阵鼓点,铿锵有力。云挽香恬静的跪在屋檐下,屋顶的雨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纶济世”,也包括一家一户一人怎样消费、购物、储蓄、投资的小计划。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它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摆脱了经济学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面貌。同时,将经济常识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行动,从而培养经济头脑,创造人生财富。
  • 绝世冷后

    绝世冷后

    硝烟弥漫,战火四起,唯她独活在世,是上天的怜悯,还是刻意的安排?重生,她拥有一张绝世容颜,入宫为婢,凤冠霞披之中藏着得到猎物般的得意之笑,后宫佳丽,花开不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