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00000025

第25章 霸纪上(1)

霸图第十七

历朝历代的成败兴衰并非偶然。君王励精图治,选贤任能,顺应时势民心,则可以成就霸业;君王骄奢淫逸,亲近奸佞,则国政混乱,最终走向败亡。

原文

臣闻周有天下,其理三百余年。成、康之隆也,刑措四十余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余年。故五伯更起。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五伯既没,贤圣莫续,天子孤弱,号令不行,诸侯恣行,强凌弱,众暴寡。田常篡齐,六卿分晋,并为战国,此人之始苦也。于是强国务功,弱国务守,合纵连横,驰车毂击①,介冑生虮虱②,人无所告诉。及至秦蚕食天下,并吞战国,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法严政峻,谄谀者众。使蒙恬将兵北攻胡,尉佗将卒以戍越,宿兵无用之地,人不聊生。始皇崩,天下大叛,陈胜、吴广举于陈,武臣、张耳举于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驹举郢,周市举魏,韩广举燕,穷山通谷,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释

①驰车毂(ɡǔ)击:毂,车轮中心的原木。战车驰骋,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战车很多,战争频繁。②介冑(zhòu)生虮虱:介冑,铠甲和头盔。虮虱,虱及其卵。

译文

我听说周朝统治天下太平无事的时间有300多年。周成王和周康王时的兴盛时期,刑罚搁置不用40多年;及周朝开始衰败,又延续300多年。之后,五霸相继兴起。这些霸主常常辅佐天子,兴利除弊,诛杀暴虐,禁止邪恶之事,扶正天下,使天子受到百姓敬仰。五霸更替、辅佐天子的局面结束后,就再也没有出现那样圣贤的人了,天子于是变得越发孤单衰弱;命令不被施行,诸侯肆意横行,以强凌弱,以众欺寡。田常篡夺了齐国大权,晋国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秉持国政,相互兼并,瓦解晋室,最后晋国被分为赵、魏、韩三国,从此进入战国,也开始了黎民百姓多灾多难的日子。值此,强国致力征讨,弱国忙于防守,合纵连横,狼烟四起,士兵的铠甲头盔上都长满了虱子,白姓的疾苦无处诉说。等到秦国蚕食天下,鲸吞六国,统一国家,拆除诸侯国城墙后,国家法律严酷,政治残暴,阿谀谄媚的朝臣多,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攻匈奴,派大将尉佗戍守越地,把军队驻扎在非重要的地域,搞得民不聊生。秦始皇驾崩后,天下大乱,叛军蜂起。陈胜、吴广举兵于陈地,武臣、张耳在赵地举兵,项梁在吴地举兵,田儋在在齐地举兵、景驹在郢地举兵,周市在魏地举兵,韩广在燕地举兵,总之,全国各地,豪杰并起,最终灭掉了秦王朝。

原文

汉高祖名邦,字季,姓刘氏,沛国丰邑人,为泗上之亭长①。秦二世元年,陈胜等起,胜自立为楚王,沛人杀其令,立高祖为沛公。时项梁止薛,沛公往从之,共立义帝,约曰:“先入咸阳者王之。”秦将章邯,大败项梁于定陶,梁死,章邯以为楚不足忧,乃北伐赵。楚使项羽等救赵。遣沛公别将西入关。沛公遂攻宛,降之。攻武关,大破秦军。入咸阳,与秦人约法三章②。遣兵拒关,欲王关中。是时,项羽破秦军于河北,率诸侯兵四十万至鸿门,欲击沛公。沛公因项伯自解于羽。羽遂杀子婴而东都彭城,立沛公为汉王,王巴、汉。于是用韩信策,乃东伐,还定三秦。

注释

①泗上:地名,即泗水。②约法三章:刘邦在夺取咸阳之后,退守离咸阳不远的灞上,在那里召集当地名士,与他们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译文

汉高祖姓刘名邦,字季,沛国丰邑人,早年做过泗水亭长,秦二世元年,陈胜等人起义,陈胜自立为楚王。沛地人杀掉他们的县令,立汉高祖刘邦为沛公。此时,项梁驻军薛地,刘邦去跟随他,共同拥立楚怀王为义帝,义帝与项梁、刘邦等人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统治秦地。”祭将章邯,在定陶大败项梁,项梁战死,章邯便认为楚军不值得担忧,于是向北攻伐赵地。楚王派项羽等率军北上救赵,派沛公率兵向西,进入函谷关作战。沛公刘邦于是攻打宛城,宛城投降,攻打武关,大破秦军。刘邦一路攻入咸阳,在灞上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并派兵严守武关,想要在关中称王,此时,项羽在河北钜鹿大败秦军,率各诸侯士兵四十万到达鸿门,想要攻讨沛公,沛公依靠项伯帮助,才得以逃脱。项羽后来杀掉子婴,向东定都彭城,立沛公为汉王,拥有巴蜀、汉中地区,汉王因听从韩信的计策,向东进攻,再次平定三秦之地。

原文

田荣怨项王之不己立,杀田市,自立为齐王。羽北击灭齐,而使九江王杀义帝于郴。汉王为之缟素发丧,临三日,以告诸侯。汉王因项羽之击齐,率诸侯之师五十六万,东袭楚,破彭城。羽闻之,留其将击齐,自以精兵三万归击汉。汉王与羽大战彭城下,汉王不利,出梁地,至虞,谓左右曰:“孰能为使淮南王黥布,令发兵背楚,留项王于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随何乃使淮南,说布背楚。汉王如荥阳,使韩信击魏王豹,虏之。汉遂于楚相距于荥阳。楚围汉王,用陈平计,间得出。入关收兵,欲复东。辕生说汉王,出军宛、叶,引项王南渡,使韩信等得集河北。羽果引兵南渡,如其策。韩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东下井陉击赵①,破之。乃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从之。

注释

①井陉:地名,这里指的是河北井陉北部的井陉山。

译文

田荣埋怨项羽不立自己为王,于是杀掉田市,自立为齐王,项羽率军北上消灭了齐国,又指使九江王在郴地杀害了义帝。刘邦为义帝披麻戴孝,大办丧事,哀痛哭吊三天后,遍告天下诸侯。因为项羽去攻伐齐王,刘邦趁机率领诸侯军队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攻破彭城,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留下自己的属将继续在齐地作战,自己率领三万精锐部队回师攻打汉王刘邦军队。汉王刘邦与项羽在彭城下展开激战,汉军出师不利,奔出梁地,退到虞地,对左右的大臣说:“谁能出使淮南,劝说淮南王黥布举兵背叛楚王,如果让项羽军队留在齐国几个月,我就一定能够夺取天下。”大臣随何于是出使淮南,劝说黥布反叛楚王。汉王到达荥阳,派韩信攻打魏王豹,将其俘虏。汉军于是与楚军在荥阳对峙,楚军包围汉军,汉王采用陈平离间计策,才得以逃出荥阳。汉王退守关中,招募士兵,准备再次东下,辕生向汉王献计,汉王发兵宛、叶,引诱项王军队南渡,以使韩信等人得以在河北聚集兵力攻打项王。汉王听从辕生建议,出兵宛、叶,项羽果然率军南渡,如辕生所料。韩信和张耳领兵数万,东下井陉,攻打赵地取胜,于是报告汉王,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以便进一步镇抚赵国。汉王答应了这个请求。

原文

十二月,汉王拒楚于成皋①,飨师欲复战。郎中郑忠说曰:“王高垒深壁,勿与战,使刘贾佐彭越入楚地,焚其积聚,破楚师必矣。”项羽乃东击彭越,留曹咎守成皋。时汉数困荥阳、成皋,计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距楚。用郦生计,复守成皋。羽初东,嘱曹咎曰:“汉即挑战,慎勿与战,勿令汉得东而已。”咎乃出战死,汉王遂进兵取成皋。羽闻咎破,乃还军广武间②,为高坛,置太公于其上。汉王遣侯公说羽,求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③,以东为楚。归汉王父母及吕氏。项王解而东,汉王欲西,张良曰:“今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不如因其东而取之。”汉王乃追羽,与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期,会击楚,皆不会。用张良计,信等皆引兵围羽垓下④,遂灭项氏。都洛阳,用娄敬策,徙都长安。有告楚王韩信反,用陈平计擒之,废为淮阴侯。陈豨为代相,与韩信、王黄等反,豨自立为代王,上自往破之。尉佗王南越,反,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绶,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高祖在位十二年崩,年六十二。惠帝立,吕后临政。景帝时,吴、楚反,征平之。崩,太子彻立。崩,子弗陵立。崩,立武帝孙昌邑王贺。废,立武帝曾孙。崩,立太子奭崩,立太子骜。崩,立宣帝孙定陶恭王子欣。崩,立帝弟中山孝王衎。

注释

①成皋:在今荥阳市西18公里汜水镇虎牢关村西北。②广武:古城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中隔一涧为广武涧。是刘邦、项羽对峙的地方。③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④垓下: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灵璧东南。

译文

汉高祖四年腊月,汉王在成皋与楚军对峙,犒赏三军,准备再和楚军交战。郎中郑忠向汉王建议说:“请汉王建筑深沟高墙,不要与项羽作战,派刘贾协助彭越潜入楚地,焚烧掉楚地的粮草,就一定能攻破楚国。”项羽此时正向东攻彭城,留下曹无咎把守成皋。当时汉军多次被困荥阳、成皋,正打算放弃成皋向东进发,固守巩、洛来抵御楚军。后采用郦生的计策,又得以屯守成皋。项羽将要率军东进时,嘱咐曹咎:“汉军来挑战,千万不要出战,保证刘邦军队不能东进就行了。”曹咎没听项羽的话,领军出战,当场战死,汉王于是进军成皋。项羽听到曹咎战败消息后,回军广武一带,建筑高坛,把汉王刘邦的父亲太公放在上面。汉王派侯公游说项羽,请求放了太公。项羽于是与刘邦定立盟约:平分天下,划鸿沟以西归汉王,以东归楚王。于是放回汉王的父母及妻子吕氏。项王罢兵东去,汉王也正想要带兵向西,此时张良说:“现汉王已经拥有了天下大半的土地,诸侯也都归附于汉,而现在楚兵疲惫,粮食尽绝,这是天要灭亡楚国的时候,不如趁楚军东归,尽取其地。”于是汉王率兵追击项羽的军队,与齐王韩信、魏相彭越约定时间、地点,合力攻击楚军,结果韩信和彭越都不赴约。后来又采用张良的计策,使韩信等人发兵,将楚军围困在该下,于是灭掉了项羽。刘邦定都洛阳,后采用娄敬建议迁都长安。有人告诉楚王韩信谋反,高祖采用陈平的计策擒获韩信,并将他贬为淮阴侯。陈豨(xī)做代地的相国,与韩信、王黄等人谋反,陈豨自立为代王,高祖刘邦亲自带兵出征平定叛乱。尉佗在南越称王谋反,高祖派陆贾赐给尉佗印绶,封为南越王,命令他向汉朝称臣,服从汉朝的管理。汉高祖在位12年驾崩,终年62岁。惠帝即位,吕后临政。景帝时,吴、楚两地谋逆。景帝派兵平定了吴、楚。景帝驾崩,太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武帝驾崩,儿子弗陵即位,即汉昭帝。昭帝驾崩,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即位。后废掉昌邑王刘贺,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即汉宣帝。宣帝刘询驾崩,立太子刘奭(shì)为帝,即汉元帝。刘奭驾崩,立太子刘骜,即汉成帝。成帝死后,立宣帝的孙子定陶恭王的儿子刘欣为帝,即汉哀帝。刘欣驾崩,立哀帝的弟弟中山孝王刘衎(kàn)为帝,即汉平帝。

原文

伪新室王莽者,成帝舅王曼之子,元帝王皇后之侄也。元帝崩,成帝即位,以元舅凤为大司马,兄弟五人皆为侯。曼早卒,凤将薨,以莽托太后,封为新都侯。五侯竞为僭,起治第舍。莽幼孤贫,独折节恭谨,当世名士,多为莽言,上由是贤之,拜为侍中。时,成帝废许后,立赵飞燕。飞燕女弟为昭仪,昭仪害后宫皇子,帝无嗣,乃立定陶王欣为皇太子。莽以发定陵侯淳于长大奸,拜为大司马,时年三十八。成帝崩,哀帝即位,立皇后傅后,封后父傅晏为孔乡侯。帝母丁后曰恭皇太后,舅丁明为安阳侯。莽乞骸骨,避丁、傅也。哀帝崩,时莽以侯在第,太皇太后令莽备佐丧事,复为大司马。征立中山王为帝,太皇太后临朝,莽秉政,百官总己以听于莽。平帝崩,莽征宣帝玄孙广成侯子婴立之,年三岁。遂谋居摄,如周公故事。东都太守翟义反,败死。莽自谓威德日盛,获天人之助,用铜匮符命,遂即真。其九年,赤眉贼起。十四年,世祖起兵①,与王匡等共立刘圣公为更始皇帝。莽遣王寻、王邑击更始,二公兵败于昆阳,汉兵遂入城中,人皆降,莽走渐台②,藏于室中北隅间,校尉公孙宾就斩莽,遂传首诣更始于宛。

注释

①世祖:即汉光武帝刘秀。②渐台:台名,在今陕西长安。汉武帝作建章宫,太液池中有渐台,高二十余丈,台址在水中,故名。汉末刘玄兵从宣平门入,王莽逃至此处,后被士兵发现,当场被杀。

译文

伪新朝王莽,是成帝的舅舅王曼的儿子,元帝王皇后的侄子。元帝驾崩,成帝即位,立他的大舅王凤为大司马,王氏兄弟五人都被封为侯爵。王曼早逝,王凤临终之前把侄子王莽托付给太后,封王莽为新都侯。五侯争先超越侯爵礼制,建造华美的宫室。王莽年幼,孤单贫弱,屈己下人,对人恭敬、做事谨小慎微。许多名士都替王莽说好话,汉成帝因此认为王莽是个贤良的人,就拜他为侍中。当时,成帝废掉许皇后,另立赵飞燕为皇后,立赵飞燕的妹妹为昭仪。昭仪谋杀了后宫皇太子,皇帝因而没有后嗣。便立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王莽因为揭发定陵侯淳于长与许废后的姐姐许氏的奸情,被拜为大司马,时年38岁。成帝驾崩,立傅皇后,封傅皇后的父亲傅晏为孔卿侯,哀帝的母亲丁后称为恭皇太后,皇帝的舅舅丁明为安阳侯。王莽请求辞官还乡,以躲避丁、傅的显赫势力。哀帝驾崩,当时王莽因为侯爵的身分闲居在私宅翊,太皇太后命王莽等主持丧事,又恢复他为大司马。征立中山王为皇帝,太皇太后临朝听政,王莽把持大权,文武百官各统己职,听命于莽。平帝驾崩后,王莽征宣帝玄孙广成侯的儿子刘婴立为皇帝,当时刘婴只有3岁。于是王莽谋划篡权,临朝处理政务,师法周公。东都太守翟义反叛,事败身亡。王莽自以为威望功德更大,得到上天和人事的帮助,于是用铜制符,称自己为代理皇帝,不久即真的篡位。王莽九年,赤眉军起义。王莽十四年,世祖光武帝起兵,与王匡等人拥立刘圣公为更始皇帝。王莽派王寻、王邑攻打更始的军队。二人在昆阳惨败。汉军进入长安城,城中百姓纷纷投降,王莽逃到渐台,藏到屋中北墙角,被校尉公孙宾发现就地斩首,把王莽的头转交给宛地的更始皇帝。

原文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皇帝之九代孙也。王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时世祖避吏新野,因卖谷宛,宛人李通以图谶说世祖①,世祖于是与通弟李轶起于宛,兄伯升起于舂陵,邓晨起新野②,会众兵击长聚。新市人王匡等立刘圣公为天子,而害伯升,号更始元年。更始使世祖为偏将军,徇昆阳。王莽闻汉帝立,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击世祖于昆阳,世祖破之。三辅豪杰,共诛王莽,传首诣宛。更始以世祖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河,镇慰州郡。王郎诈为成帝子子舆,立为天子,都邯郸,遣使降下郡国,世祖灭之。世祖威声日盛,更始疑虑,乃遣使立世祖为萧王,令罢兵,与诸将有功者还长安,遣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守,并北之郡。世祖辞不就征,斩苗曾等。自是始贰于更始。是时,长安政乱,四方背叛,皆平之。赤眉贼入函关,攻更始。世祖乃遣邓禹引兵而西,以乘更始、赤眉之乱,于是诸将上尊号,乃命有司设坛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③,即皇帝位。十月,驾东幸洛阳,赤眉降。平隗嚣,灭公孙述,天下大定。崩于南宫,时年六十三。末孙灵帝用阉人曹节等,矫制诛太傅陈蕃、李膺,其党人皆禁锢。中平九年,黄巾贼起。灵帝崩,太子辩即位。董卓入朝,因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李傕逼帝东迁,曹操迁帝都许。操薨,帝逊位于曹丕。

注释

同类推荐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等你来

    等你来

    有的人见上一面就会误了终生,比如宋佳和管羽风。宋佳是典型的狮子座女生,哪怕爱到骨子里,也要保持傲气,你若不来,我可以等,但绝不会送上门去。偏偏让她遇上喜欢欲擒故纵的管羽风,历尽艰难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虽说亲情难舍占了很大原因,但终究还是败给了自己骄傲的性情。虽然讲的主要是管羽风的故事,但里面的配角,不管是孙小鱼还是沈南,或者唐茜,他们心里都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我在等你来”。可是这句话,自始至终,谁也不曾说出口。
  • 绝色残后

    绝色残后

    幼年时,云幻影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姐姐们住金屋穿华服,自己却只能窝在柴房里和母亲自生自灭。长大了,她才明白,原来,她是人们眼中祸国殃民的妖孽。她云幻影,云家第四女,貌不出众,才不惊人,站在那三个国色天香、才华横溢的姐姐身后,平凡渺小得像一粒尘埃。她与世无争,淡然恬静,却奈何天不由人,沦为他人的棋子……硝烟过后,凤凰涅槃。唯有她,站在高高的朝堂上,傲睨群雄。唯有她,深入虎穴,协助心爱之人一统天下。终究,谁才是真正站在帝王身边凤凰朝日的女子?片段一:皇上赐婚,一切已成定局,接完圣旨的那一刻,景殇转身,定定的看着云幻影,那眼神冰冷的如冰魄寒刀,声音冷冽,让人寒彻心扉,“云幻影,本王还真是小看了,那日你和本王一起进宫……”景殇笑了,笑的阴寒而森冷,“明修栈道,陈仓暗度,你,云幻影连海上飘都能征服的女子,你从来都是个高手,是本王太小看你了?”片段二:云幻影的双眼落在风偏云放在自己肩上的手掌上,目光冷冽,一字一字的吐出几个字,“幻影明白了,请太子殿下自重。”风偏云有短暂的呆滞,是他看错了,云幻影的眼神里居然有微微的杀意,他讪讪的缩回手,复而又暧昧的笑了,似乎越来越有意思了,云幻影,等着吧。片段三:云幻影和风偏云共乘着一匹马,风偏云把弓塞进云幻影手中,从背后帮云幻影拉起了弓,然后指着对面的阵营中景殇说道,“幻儿,射了他……”云幻影缓缓的拉起弓,瞄准了景殇……景殇一双俊目深深的看着云幻影,仿佛要把她揉刻进自己的生命里……那一刻,云幻影在景殇的眼中看懂了景殇至死不渝的爱。本文过程小虐,走的一贯虐中带着温馨的路线……——————————————————————————推荐自己的新文:《庶女棋后》魔幻生死棋,两大棋王家族各执一半棋谱,白玉象棋,杀机无限,王侯将相,无不谈之色变,谁能拥有整本棋谱,谁能号令天下,天下无敌……她们本没有任何交集她,人称草包美人,天下两大棋王世家之一洛家庶女,在棋艺精湛的棋王世家中,是个标准的草包,亦是个标准的受气包。她,二十一世纪的巨富之女,本应该衣食无忧,尽享荣华,不料亲姐姐心生异心,一夜之间,公主变乞丐,以在街头摆残局为生,人称残局皇后。当残局皇后穿越时空进入草包美人的身体,她们的互补达到了极致,她棋艺精湛却满脸刀疤,她倾国倾城却腹中空空。
  •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故事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靠山小镇,一个穷孩子学艺的经历。主人公大馋鬼是个热心率直、朴实无华的男孩。只是因为家里贫穷,他娘才不得已把他送到了镇上的一家小酒馆里学徒。在那里,大馋鬼和大师兄小秃子之间产生许许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虽然大馋鬼也曾一度因忍受不了师傅的严厉管教,逃跑到皮匠铺里学徒、戏班子里学艺……但历经坎坷与磨难之后,他终于理解了“严师出高徒”的深刻内涵。于是,他带着对师傅的歉意和发奋向上的决心,重新回到了小吃铺里学徒。他更加积极乐观,勤奋好学,最终赢得了“小东北第一厨”的美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上来的八公主

    天上来的八公主

    她,无恶不作,火烧天牢,拆毁凌霄殿,砍断蟠桃树,轰炸真君神殿。天庭众神,见之头疼却无可奈何。一不小心被玉帝王母下套,入凡也就罢了,不小心挂在旗杆上任人瞻仰,堂堂天庭八公主被送进警局,还指为神经病......天哪.....人间真爱,她找到了,也失去了。纠缠千年的记忆袭来,阴谋接踵而至。死而复生,周转冥宫。阴谋,权势,手段,鲜血,重重不断,她将冥王玩弄鼓掌,用生命做赌注,势保三界周全。冰冷的心,容得下三界却容不下一个小小的心爱之人!芙蓉殿中勾魂摄魄,菊花宴下才冠群芳,祭冥之中翩若惊鸿。一场荒谬誓言,她连丧两子。后宫女子如狼似虎,她痛失好友。折磨,忍耐,直到发疯。当友情、爱情、亲情远离而去,独剩一人,又该如何承担?看虚宁公主再世为妃,极致妖娆!..............本文终结,欢迎大家去看虫子的新文《爱的阶梯:总裁的迷路天使》虫子有访必回,有收必回收!
  • 冷月妃颜:家有仙妃初长成

    冷月妃颜:家有仙妃初长成

    (完结)他是人间骁勇邪魅的王爷,她是被贬落凡尘的仙子,命运的绳索拴住了本不相干的两人。由两看生厌到百转千折,最终会梦归何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少废话,脱衣服!”月疏离瞪了皇帝一眼,皇帝乖乖点头,“喔。”他站了起来,非常配合的褪去了衣裳……可月疏离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下,整个人似乎雷劈了一般:“该死的男人,裤子不用脱……”一个堂堂雇佣兵,穿到古代,变成个人尽可夫的妖后,还要带这个懵懂痴傻的皇帝,她到底招谁惹谁了?
  • 娘子太冷

    娘子太冷

    《盛世皇后》赵府三小姐赵千容,出身青楼,性子痴傻懦弱,不会开口说话,唯一的优点就是有当花瓶的潜质。这不,刚说到有做花瓶的潜质,就遭到大夫人设计,无端嫁给端木府的四少爷端木祈。这端木祈乃是风流成性,好酒色之徒的败家子,京城里的良家女子,人人惟恐避之不及。赵三小姐本来是不会成为新娘的,奈何,除了她,没有人可以代替赵四小姐出嫁。谁又知道,这个性子痴傻的赵三小姐,会是来自异世界的她呢?于是乎,精彩纷呈的场景频频上演。【片段一】“美人,来,给本少爷亲一下……”新房内,他抱着她的丫鬟,极尽挑逗之能事。“端木祈是吧?这是我的规矩,以后你照做就是了。”她根本不理会他在她面前干什么,径自从怀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罗列着她赵千容呆在端木府的一切喜好。男人傻眼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女人。自己不被人欢迎就算了,竟然还摆小姑奶奶的架子?【片段二】“娘子,你看,这个美人我能娶回来么?”男人在女人的面前讨好的笑着,捧着一张美女图,送到冷冰冰的女人面前。“她有我漂亮么?”“没有。”“那就娶回来吧。”【片段三】“赵千容,你活过一世两世甚至三世我不管,但你要是敢从我面前跳下去,去活第四世看看!看看你到底能不能如愿!”未央之巅,白雪茫茫,男人看着眼前将欲乘风归去的冷漠女人,声嘶力竭的大吼。雪花飞落,衣袂飘扬,女人缓缓转过头,发丝轻拂眉梢。“不,是你跳。”女人轻启朱唇,波澜不惊。----------一次性订阅享受半价---------《白发魅王爷》润月晨穿越V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