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采尔说:“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啊!”青年人惊讶地叫出声来。
门采尔严肃地说:“对!创作是艰巨的劳动,没有捷径可走,试试吧,年轻人!”
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以后,苦练基本功,深入搜索素材,周密构思,用了近一年的工夫画了一幅画。果然,这幅画不到一天就被卖掉了。
哈佛人生智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当我们的得到的结果不如预想的那么好时,我们不妨学着“倒过来试试”。付出的时候多些努力,不走捷径,收获的时候必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敲开大石头的小铁锤
石匠所拥有的工具只不过是一个小铁锤和一支小凿子,可是这块大石头却硬得很。当他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第一击时,没有敲下一块碎片,甚至连一丝凿痕都没有,可是他并不以为意,继续举起锤子一下再一下地敲,一百下、二百下、三百下,大石头上依然没出现任何裂痕。
可是石匠还是没懈怠,继续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去,路过的人看他如此卖力而不见成效却还继续硬干,不免窃窃私语,甚至有些人还笑他傻。可是石匠并未理会,他知道虽然所做的还没看到立即的成效,不过那并非表示没有进展。
他又挑了大石头的另一个地方敲,一锤又一锤,也不知道是敲到第五百下还是第七百下,或者是第一千零几下,终于他看到了成效,那不是只敲下一块碎片,而是整块大石头裂成了两半。
哈佛人生智慧:
石头能够最终裂开,是石匠一而再、再而三连续敲击的结果。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努力实现目标的决心,就像那把小铁锤一样,一直不停地敲着,直到能敲碎一切横在成功旅途上的巨大石块。
成功要从最基层做起
大卫·洛克菲勒193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以后的时间里,他读完了经济学博士课程,他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担任过战地情报官。由政府小公务员到银行小职员,由部门业务主管道全美最大银行的首脑,大卫在华尔街创造了并不亚于老洛克菲勒的商业奇迹。
大卫世家经商,资产雄厚,他家族的人如果大学毕业,想到家族公司做个经理之类的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大卫的几个兄弟中有两个就是乘家族的东风,一步登天的。但大卫与他们完全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卫回到了洛克菲勒中心。他父亲问他想干点什么,他回答说:“我还是干点最基本的吧!”父亲把大卫安置到了大通银行的海外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部门,担任该部门的经理,这是最低一级的经理职位。大卫就是从这个微不足道的海外经理做起,一步步高升,直至最后成了这家银行的首脑。要想知道大卫是如何高升的,还要看一看大卫在大通银行的最基层都做了什么。
在担任海外部经理期间,大卫除了在古巴等中美洲国家开辟业务,设立分行外,还创办了一份很有影响的金融季刊《拉美要闻》。这不是无关紧要的工作,它为大卫日后建立广泛的海外业务联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即使在大卫担任副董事长期间,他也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巡视海外部的每一个组,记下了每组的工作任务及组织机构。
哈佛人生智慧:
想走得远,基础就要打得好。好逸恶劳,好高骛远,急于求成,都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成功要从最简单最基本的事情做起,你要学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教训,在基层中锻炼自己。
热爱写作的海伦
海沦14岁时就梦想成为作家,但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她像一般人一样,过着劳碌奔波的生活,从来没有创作过任何一样作品。
到了50岁时,好不容易卸下生活的重担,她才有机会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新的规划。海伦加入一个写作团体,开始尝试写作,并将自己的第一部悬疑小说寄给三家出版社。结果,她收到三份退件。海伦仍不死心,又将书稿寄给33家代理商,只是这33家代理商同样寄了33份退件给她。他们客套地称赞海伦颇具创意,但是从事写作,光有创意是不够的,言下之意,他们认为海伦除了创意之外,一无可取。海伦并不为此感到沮丧,她很高兴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并虚心地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学习的机会,让自己知道在哪些方面比较缺乏,在哪些部分需要加强。
凭着对写作的热情,海伦参加了一个犯罪调查和辩论技巧的研习班,开始收集有关犯罪事件的文章,并经常请教犯罪专家,从中汲取各种经验。经验使人成长,海伦内心积累的能量越来越多,也受到许多启发,并把各种零星事件串联起来,开始构思故事。
后来,海伦带着完成好的前半部作品参加一个作家会议,与会之前,海伦用心调查每位代理商的背景,并决定把书稿交给其中最具潜力的一家。
这一次,代理商没有吱吱吾吾,看完海伦的小说,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想要多少稿酬?”
海伦想了片刻,大胆提出足以令她安心写作两年的价钱:“12万美元。”
代理商欣然同意。于是,海伦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盐的世界》,当时她已经52岁了。
哈佛认识智慧:
成功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梦想的实现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失败了就爬起来,再失败就再爬起来。在时间的积淀中,成功便不会再遥远。
以身作则女企业家
卡莉·菲奥里纳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女企业家,不仅是一个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女性,更是一个敢于挑战困难,善于把握机会的决策者。而她的同事对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她工作的勤奋踏实。
卡莉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浇浇花,喂喂鸟,做这一切的时候,她的脑子也并不闲着。她认为早上是一天思维最活跃的时刻,最适于思考问题。她一边喂鸟一边思考好当天必须完成的工作,然后她头脑清醒、目标明确地到公司去,开始一天的工作。
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吃午饭,饿了,就找些饼干、面包随便吃一点,通常一干就是到深夜,甚至到第二天凌晨。多少个夜晚,卡莉都是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度过的,有时实在太累就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然后打起精神继续工作。卡莉认为,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接近成功。
1996年上半年,她坚持和手下的审记员和财务人员一起通宵达旦地工作,以确保第二天为股市提供的财务报表万无一失。通宵达旦,十几个小时的长时间工作对她来说不是偶尔一次两次,而是已经成了她工作的一种习惯、也成了她本人的一种标志。全公司上下都知道勤勤恳恳、身先士卒是卡莉·菲奥里纳一贯的工作作风。也正因为如此,在她的带领下,公司运作的越来越成功。
哈佛人生智慧:
想成大事的人,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瞬间的灵感,事实上都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只有脚步不停,才能不断向前;只有勤奋,才能征服一切。谁都不能在舒适和懒惰中奢望伟大的成就的到来。
勤勉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刚创业时,他和保罗·艾伦一起全力经营微软日常业务,经常一干就是两三天不合眼。他能在任何地方打个小盹,甚至干脆就趴在键盘上。那时,也许他深深地知道,微软不过是大森林中一株刚冒出头的小草芽而已,如果他们不勤快地抢些早晨的甘露、阳光,恐怕将来做棵小草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参天大树了!
微软小有名气后,比尔·盖茨更加不敢懈怠。因为这时的竞争对手更多了,大家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微软的发展,盯着它是不是出现差错和漏洞。这一切都迫使比尔·盖茨在工作中更加慎重和周密。而慎重和周密的直接结果就是令他不得不更加勤奋。否则,便会出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可能。
比尔·盖茨每年要花许多时间,飞行于世界各地。在这些旅途中,每个工作日可能长达16个小时,令人疲惫不堪。在去国外的旅途中,他还得抓紧时间阅读有关该国国情的书或杂志。当他到达目的地后,要会见微软的当地代表,讨论商务策略;还要向各种各样的听众,包括政府官员、商界领袖、学生和新闻界人士,亲自讲解和演示微软的产品,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
在微软总部的时候,晚上偶尔有闲暇,比尔·盖茨便在公司里走来走去,到处看看。不仅是看有谁还在那里埋头苦战,也看看手下员工办公桌上的用品,墙上的图片;不仅是去了解员工在干什么,更是去了解他们在怎么干。他尝试着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人们怎样来看待他们面对的任务,他们都在想些什么。他或许还会与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员工并肩走路,问问他对公司的项目或者更广泛的技术有何看法。
哈佛人生智慧:
时间是公平的,除了争分夺秒之外,谁都没有办法得到更多。比尔·盖茨也不例外,他也不会在一天中得到比24小时更长的时间。所以尽管他不喜欢做工作狂,但是为了微软的发展,他必须非常勤奋。如果你想成大事,就要比别人更加勤勉,只有多一些努力奋斗,才会比别人更可能多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买地理书的男孩
凡事你只要再坚持一下,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
一家书店,进来一个穷孩子,打听店里有没有地理书。
“多着呢。”店员回答说。
“多少钱一本?”
“1元钱一本。”
“我没想到这么贵。”孩子转身向外走,店门都打开了,但他又把门关上,走回来,说道:“我只有6角2分钱,先给我一本,过两天我把其余的钱送来,好吗?”
店员拒绝了他的请求,他的身子好像在那补丁衣服里抖了一下。
孩子去了第二家书店,也遭到了拒绝。
他又去了其他三家书店,都遭到了拒绝,但他仍然不灰心。
他走进了第六家书店,像大人似地走到那个店员面前,“我想要一本地理书,可我只有6角2分钱。”
“你很想要那本书吗?”店员问他。
“是的,先生。非常想要。”
“为什么?”
“学习用。我不能上学,不过,我有时间,我就在家里学习。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地理书,要是我没有,他们就会超过我了。再说我爸爸曾是一名水手,他经常去的那些地方,我很想了解了解。”
“你父亲现在在哪里?”
“他死了。”孩子轻声回答。过了一会儿他接着说:“将来,我也想象爸爸一样当一名水手。”
店员望着他说:“好吧,我告诉你,要么我卖给你新书,等你有钱的时候再给我;要么我卖给你本旧书,只用5角钱。”
“旧书的页码会少吗?”
“当然一页不少。”
“那么买本旧的也行。我用多余的1角2分钱买别的书。这是我到的第六家书店,谢谢您让我不用到别的书店去买。”
孩子买到书后,店员又送他一支漂亮的新铅笔和一些干干净净的白纸。
哈佛人生智慧:
真正胜利的人,是能坚持到最后一秒钟的人,因为不到最后关头,是不可能分出真正胜负的。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如果你把一次的失败当做最后的失败,因而失去了战斗的意志,那被打败的是你自己。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
坚韧不拔的求职者
“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永远没有失败一词,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我弥补某种不足的一次机会。”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对他的下属这样说道。
在松下幸之助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谋生,这也养成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个性。有一次,他按报纸招聘广告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又瘦又矮的松下向工厂人事主管介绍一番自己的情况后,最后请求道:“请给我找一份工作做吧,哪怕是最危险最低微的工作。”
人事主管瞧瞧其貌不扬的松下幸之助,根本不想聘用他,便对他说:“真不凑巧,我们刚刚聘用了一位。要不,你过一个月后再来看看。”
松下幸之助在一个月后,真的准时出现在这位主管面前,这位主管心里在嘲笑松下:从未见过这种不会领会辞退话的傻老冒,不妨随便打发他走人。于是,这位主管对松下说:“年轻人,你总是不凑巧,我们的老板出去开会了,得过两三天才能回。”
过了三天,松下幸之助又来了,这次这位主管真的有点不耐烦了,直接说出他不想聘用人的原因:“瞧你穿的,这样破旧是进不了我们厂的!”
松下什么话也没说,下午就去借钱买了一套新衣服穿上,找到那位主管说:“你看现在我够条件吗?”
主管打量他一下,说:“从你的履历介绍,看不出你有任何有关电器的知识,我们厂是从不用这种人的。”
“没关系!我不会但我会学,一个月以后见!”松下说完,果真回去自学了一个月的电器知识,又跑去找那位人事主管。
这位主管说:“一个月能学到什么知识呢?”
松下说:“一个月不行,我用两个月,两个月不行,我用三个月……”
话未说完,这位人事主管再也坐不下去了,他拉起松下的手说:“你是我遇到过的最有韧性的求职者,我已被你打败,从今天起,你来工厂上班吧。”
松下幸之助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终于谋得一份工作,并用这种精神走向日后成功。
哈佛人生智慧:
看看名人的生平就知道,这些功业卓著的伟人,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的打击,只是因为他们都坚持到底,仍然不懈地努力,才终于获得辉煌的成果。世上没有人天生就注定会是成功者,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坚守成功源于执着和勤奋,才可能有机会真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