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最早的哲人泰勒斯就说过:“多说话并不表明有才智。”人有两只耳朵,只有一张嘴,一位古罗马哲人从中揣摩出了造物主的意图:让我们多听少说。孔子主张“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众所周知的了。清朝的李笠翁也认为:智者拙于言谈,善谈者罕是智者。当然,沉默寡言未必是智慧的征兆,世上有的是故作深沉者或天性木讷者。但是,相信这句话也是成立的:夸夸其谈者必无智慧。
有一则幽默,大意是某人参加会议,一言不发,事后,一位评论家对他说:“如果你蠢,你做得很聪明;如果你聪明,你做得很蠢。”这句话说得很机智,意思也是明白的:愚人因沉默而未暴露其蠢,所以聪明;聪明人因沉默而未表现其聪明,所以蠢。仔细琢磨,其实不然。聪明人必须表现自己的聪明吗?聪明人非说话不可吗?聪明人一定有话可说吗?再也没有比听聪明人在无话可说时偏要连篇累牍地说聪明的废话更让人厌烦的了,此时他就很蠢。
公平地说,那种仅仅出于表现欲而夸夸其谈的人毕竟还不失为天真。今日之聪明人已经不满足于这无利可图的虚荣,他们要大张旗鼓地推销自己。于是,我们接连看到,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俗不可耐的小说跃居畅销书目的榜首,尚未开拍的电视剧先声夺人闹得天下沸沸扬扬。在这一片叫卖声中,常常使人想起甘地的话:“沉默是信奉真理的人的精神训练之一。”吉辛则说过:“人世愈来愈吵闹,我不愿在增长着的喧嚣中加上一份,单凭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献了一种好处。”这两位圣者都是羞于言谈的人,看来决非偶然。当然,沉默者未免寂寞,可那又有什么?说到底,一切伟大的诞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广告造就不了文豪。
种种热闹一时的吹嘘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却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如同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一个听懂了千古历史和万古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样说话的人。
■
成功并不需要你知道多少,而是看你做了多少,所有的知识、计划、心态都要付诸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情,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马上行动。
抓住事情的重点
工作是一种价值的创造,不能产生价值的工作不能称之为工作。在我们身边,对工作重点漠不关心,甚至根本就抓不到重点,只把精力花费在那些琐碎小事上,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首先是在思想上没有一种强烈的上进心。
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不同的遭遇,很难期望能平平稳稳,没有任何挫折困难,然而,在任何不幸的变故中,我们总能想法子去发现几个重要之处。
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因为能够发现工作的重点,我们的心态才得以改变。重要的是,我们倘能分辨、察觉出一个个的关键,我们的思想也会随之更新改变。了解了这些关键的重要性,并且能切实掌握住这些关键处,各式各样的遭遇全都成为有助于我们更新进步的动力。
社会有“盲目”的一面,所以,工作马虎或整天混日子,有时候也可以过得去,因为社会是宽容的。但如果长此下去,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情莫不如此,都可以敷衍了事,终究会遇到社会“视力正常”的一面,而使自己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有时候,一个具有清晰的头脑,肯吃苦、肯努力的人,因为某种因素,难于被别人所接受。置身于这种境界,难免认为别人是冷酷的,自己是孤独的,于是丧失希望。但是对于这种情况,不必悲观,瞎子虽有千人,但视力正常的也有千人,社会仍是温暖的,明眼人自然能接受你的努力态度。尽管有的人是无情的,但有的人却是有情的。对于社会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始终抱着希望,脚踏实地,向自己的方向迈进。散漫的工作态度,不可能涌出智慧,也不可能有所创意。
工作就是竞赛—— 一分一秒的竞赛。问题是,人们有没有抱着参加竞赛的思想,认真去做每天的工作呢?一般工作,稍有疏忽,偶尔遭受失败,仍然不至于丧失生命。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精神上难免松弛不振、疏忽大意。每天重蹈覆辙,总不能有令人有耳目一新的表现。这种生活态度,不可能涌出智慧,也不可能有所创意。
当前的形势瞬息万变,不容许片刻的疏忽。置身于这种境界而缺乏找到工作重心的勇气,则不会引领事业走向成功。
■
在工作开始之前明确重点,虽然会花去一定的时间,但这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影响,可以防止你碌碌无为,使你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老话依然非常实用。
战胜惰性
长辈们常常叮嘱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多努力,不然到老了会后悔莫及。不论是今日事今日毕的做事态度,还是未雨绸缪的生活哲学,只要今天的你还有能力和体力,就要把握最佳的状态和时机,把能力尽情发挥。
日常要维持一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总有一些例行琐事需要处理。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满足于仅仅处理这些日常例行之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是人的惰性使然。其实,在动物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大鱼吃小鱼”是大自然的规律,然而科学家通过一项特别的实验,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这个试验是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透明的玻璃。但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
而实验人员每天都要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美味,每天仍是不断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身体都被撞出了血,持续了许多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它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了海中。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它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这条鲨鱼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很多人的心理也像那条鲨鱼一样,也有一块无形的玻璃——惰性。这些惰性让我们忘记了继续前进,以为只要一直按着老办法行事,就会一切太平,这已经使得他们不敢再越雷池半步,让他们不敢大胆地表明自己新的观念,或者在挫折面前采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态度。我们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要不断地打碎心中的这块玻璃,不断与我们的惰性斗争,积极地行动起来,超越无形的障碍,在工作中继续进步。
■
许多人忽视了成功人士在能够发光之前所下的工夫,所忍受的寂寞,所挨过的苦闷,这些人可能跑得快一些,但所经过的努力与磨炼比别人多得多。
活在今天
在时间的词典里,“明天”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词,因为有了明天,就有了希望、有了憧憬。失意落魄的人用它当做精神上的最后一根支柱,成功得意的人将它当做将到达的下一个目标的里程碑。如果哪一个人对明天失去了信心,那么就可以宣布:他已无药可救!
一位赫赫有名的商界老总,在记者提出让他描绘公司前景时,这位老总没有如人们所料的那样侃侃而谈,而是满怀自信地告诉记者:“我们当然要关注明天,但我们最关注的是今天,只要你看看我们今天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在如何努力地做着,就知道我们的明天会怎样了。”
这位老总的回答透着耐人寻味的道理:只有善于关注今天的人,才能拥有骄傲的明天,任何好高骛远或盲目悲观都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脚下的土地才最坚实。
1871年的春天,一位正在普通医学院读书的年轻人,面对自己一直不优秀的学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繁难,面对不可预料的前途,极度悲观。他忧心忡忡,担心毕业考试不能通过,担心即使勉强通过了,毕业后又该如何求职,如何创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少走一些弯路,如何才能少遭遇一些生活的磨难等等,不尽的忧虑,使他感觉不到人生、生活的美好。
无边的烦恼困扰着他,他无助地翻开了一本书。蓦然,书中的一句话像晴空一个霹雳,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从那天起,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把所有烦恼统统甩得远远的,用快乐和充实来安排第一天。后来,他成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医学家,创建了世界著名的约翰·霍普金医学院,并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指定讲座教授,他还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爵士。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他在1871年春天读到的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一句话,内容极其简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画,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917年,他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许多同学追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微微一笑说了四个字——活在今天。
威廉·奥斯勒博士说得没错。昨天的一切都已属于过去,都已成为身后的风景,而明天的一切尚未到来,还只是未知数。聪明的时间管理者会把昨天和明天的担子甩开,聚精会神地关注今天,把手头的事情全心全意做好。
所以,你要全身心拥抱每一个迎面扑来的今天,让充实、快乐的每一个今天,成为应对明天的最好准备。
■
曾有《今日诗》一首,诗云:“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如何对待今日事?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也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集思广益
唐贞观初年,唐太宗面对的是复杂的内外环境。虽然唐朝统一了全国,但全国上下,社会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特别是在地主阶级内部,还存在着不满于唐太宗统治的保守势力,他们企图颠覆朝廷,唐朝的统治并不十分稳固。
为寻求最佳治国方案,唐太宗号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通过广泛的辩论统一思想。于是,一场著名的贞观君臣论政开始了。其中,魏征表现突出。
魏征十分重视唐太宗个人的品德修养。魏征曾直言不讳地对唐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魏征还引用荀子的话劝谏唐太宗说,君主好像舟,人民好像水,水能托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牢记在心,并用这句话垂诫太子,让他永远不要忘记。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君之道,魏征就给他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投隋炀帝之所好,专门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结果导致隋朝灭亡。由此,魏征劝谏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最著名的是魏征关于忠臣和良臣的见解。有一次,唐太宗听信谗言,批评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经魏征辩解,唐太宗知道自己错了。魏征趁机说道:“我希望陛下让我成为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做一个忠臣。”
唐太宗惊讶地问:“难道良臣和忠臣有区别吗?”魏征说:“有很大区别。良臣拥有美名,君主也得到好名声,子孙相传,千古流芳;忠臣得罪被杀,君主得到的是一个昏庸的恶名,国破家亡,忠臣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名。”唐太宗听后,十分感动,他连声赞好,并赐给了他好绢五百匹。
魏征就是这样一个良臣!唐太宗就是这样一位倾听不同意见的帝王。
《孙子兵法》中说,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运用它指挥作战一定胜利,就留用;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必败,就弃之不用。有利的计策已被采纳,还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以辅助作战取胜,所谓势是:根据有利条件而采取相应措施或行动。在战争中,符合基本原则的计谋就应该采纳,不采纳就会失败。
■
做事的方式与用兵的谋略虽然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凡是符合游戏规则,符合客观规律的计策、建议,你听从了,就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