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众人士获利
有位阿拉伯人名叫艾布杜,本来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就是使用了这种手段,广求于天下,不但求来许多名人做朋友,还为自己求来了百万家财。
艾布杜在他的签名簿里贴有许多世界名人的照片,再模仿名人的亲笔字,签写在照片底下。艾布杜带着这几本签名簿浪迹天涯,登门造访工商巨子和好名的富翁们。
“我是因仰慕您而千里迢迢从阿拉伯前来拜访您的,请您贴一张照片在这本《世界名人录》上,再请您签上大名,我们会加上简介,等它出版后,我会立即寄赠一册……”
被他拜访的富豪,一看到其中的照片和签名都是当代的世界名人时,会有什么反应呢?人都是好名利的,尤其是有钱人更爱虚名。因此,多数的人都心甘情愿地签下大名,并提供照片。
又由于这些人有很多钱,而且喜欢摆阔,一想到能跟世界名人排名在一起,便感到无限风光。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毫不吝惜地付给艾布杜一笔为数可观的钱。每本签名簿的出版成本不过是一两美元。而富人所给的报酬,却往往超过上千美元。
艾布杜整整花了6年的时间,旅行96个国家,提供给他照片与签名的共有2万多人。这些人给艾布杜的酬劳最多的有2万美元,最少的也有50美元,总计收入大约为500万美元。艾布杜自己由此也成了一个成功人士。
这个故事中的阿拉伯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出众名人的效应,通过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出众的人,有的可以算是“名人”,因为他们频繁出现在媒体,曝光在大家面前的,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人物。至于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不经常露脸的,未必就不出众,只要是你身边的圈子里小有名气的人都可以算作是“出众人士”,而借助这些人,巧妙地加以利用,对你的事业、人生会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这位阿拉伯人正是利用了出众人士的“名气”才成就了他的财富之路的,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那些所谓的“名人”在人们眼里更显得有声望,是具有特殊地位的群体。“名人”的一言一行都颇具影响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大众所效仿的。“名人”在我们自己的社交圈子里也许就存在着呢。
也许我们没有这位阿拉伯人这样别出心裁的创意,找到牛气冲天的名人。但他结交“名人”的技巧也可以借用到我们的交际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结交优于自己的人,并朝这一目标努力。结交那些出众的人士,便能见贤思齐,获得进步;反之,若结交远逊于自己的朋友,自己难免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找到“出众人士”巧结识
我们可以寻找那些在某一行业出众且立身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人们,还有那些有着特殊才华的人们。例如,对社会有着杰出的贡献,才能突出的专家,学识渊博的学者,才华洋溢的艺术家,等等。此种杰出人士绝非凭一个人的喜好所界定,而需经由社会上的认同方可获得。
至于怎样与这些人结交,没有成形的办法,也许是主动上前毛遂自荐,或是经由知名人士的大力引荐,当然也可以加入群英聚会的团体里去寻觅朋友。居于其间,仔细去观察拥有不同人格、不同道德观的人们,不仅是件赏心悦目的乐事,更对你有所助益。
不要丧失判断力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均渴望能和才华横溢的人物成为知交。总认为假使自己也小有才气,那更是如鱼得水。即使达不到这一目的,也能满足自己与其共荣的心理。然而,即使是和这些才气纵横、魅力十足的人物交往,也不可不顾一切地全身心投入。不丧失判断力,才是最适当的交往方法。
借来梯子好登天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填过一首《柳絮词》,其中有一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一反大贬柳絮飘浮无根、无所附依的写法,而是用肯定的态度对其大加赞美。这正如有人不仅看到了辛勤耕耘的黄牛,也看到了黄牛背后不断抽动着的鞭子,这正是见识的独到之处。从中可得到一个启示: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之外,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平步青云或扶摇直上。我们把“好风凭借力”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用在奋斗的过程中,就可以称它为“借梯登高”之计。
这里的“梯”指的是他人之力,如名人、亲戚、朋友、同学等的地位、名望、财富或权力等;而“高”则是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事业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他人有时是你接近成功或走向成功的桥梁与阶梯,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名人,他们的力量更能帮你寻到走向成功的捷径。古往今来,借助于名人之力成功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汉高祖刘邦立太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皇子,生母不一,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意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太子,换掉吕后之子盈的太子之位,为此,吕后便找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皇上一直想招聘四个在野的贤人出山,但他们始终不肯,若将他们迎为宾客,太子常请此四人赴宴,必会被皇上看见而问其原因。”果然不出张良所料,高祖看见太子能请来不肯为自己出山的四贤人,认为太子为人恭敬仁孝,能让天下名人慕名而来,终于取消了换掉太子的念头。太子的成功完全仰仗四大贤人的盛名,借助他们的名望得到了皇帝宝座,当然也包括他的母亲吕后和张良的妙计。
贵为皇后和太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要借助贤通和名士的力量,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
“关系网”中会借梯
在职场中,借梯也是常用的交际手段。中国人历来看重宗族亲情,以至在今天仍然盛行“走后门”。这种“后门”其实就是一种看不见的裙带关系网,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梯”。利用后门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是不足取的,但如果你想充分发挥你的才智,有所成就,在某些时候借助“梯子”还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处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力就对你有用处。
一般人除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崇拜感和信任感之外,对熟识的人同样有一种依靠、信赖的感觉,因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这种透视现象可以帮助求职者被录用,继而步步高升。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屏障面前,互相利用是人性的弱点,但它也是人类互有需要的心理诉求,而这正是“借梯登天”之计的实质所在。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在现代社会里是很难大有作为的。
借梯的两点注意事项
在施行“借梯登高”之计时,一般要遵循以下两点:
一是找对“梯”,即要与有影响力的人做朋友。“借梯登高”本来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用来说明利用别人的长处达到自己的目的。实施这一计谋的关键是找准梯子,如果梯子找得不准,不但登不上高处去,还有摔下来的危险。
对于一般人来说,在求职或就业的过程中,应该随时留心周围人的品格、能力及其影响力,要用真心去交朋友。为了赢得他人的真诚相助,你必须先付出某些东西,如真心或物质。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天长日久的付出总会有所回报。所以平时与人交往时,要盯得准谁有能力帮助你。当然,与任何人相处都要以友善、真诚为本。
二是善借“梯”。“梯子”是否帮你的忙,还看你平时表现如何。这就要求你与人交往时,目光要放远些,不因利小而不为。
如果你与对你的成功有所帮助的朋友发生了不愉快,你应首先谅解他。“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训,在这方面古人也作出过榜样,比如,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张良能为老者拾履。平时的基础打好了,量变积累终会成为质变,也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了。你待人好,人家对你自然有真心,关键时刻帮助你一把也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看来,借“梯”的功夫完全包含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之中。
这里还需要说的是,有很多人并不是不会施行此计,而是觉得难为情而不愿意求人,总觉得这样做有失体面,好像是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存在的。什么时候也别忘了,即使是拿破仑也需要别人帮他架起成功的桥梁,何况你只是一个平常之人呢?
说服对方也借梯
无论做什么事情,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当你有了一些新想法时,对方不同意,这时就要进行说服,而说服对方,也需要借梯。
为了说服对方与你合作,就得有意识地把与你观点相同的人拉在身边,让他们做后盾。没有他们,只靠你自己是很难说服对方的。
这时,你可以借助的梯子有哪些呢?
一是双方共识的朋友。所找的这位朋友得是对方信任的人,知识水平能力都能胜任你所要办的事情。如果你的朋友水平很低,对方怎么能信任?
二是专家或权威。借助一些有权威的人,比如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人的力量,像著名的专家学者等。因为这些权威人物都有一定的威慑力量,他们的判断能力、鉴别能力是被社会公认的。他们认可的事情一般人相信是对的,不会产生怀疑。你可以请他们参与你想做的事情,或为你们题个词等。这些东西可以向对方证明你的实力,有了这些东西再说服对方就不会困难了。而且对方看你有“后台”也会愿意与你合作。
三是多人认可的事实。遇到困难想说服对方,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也可以借助事实的力量。比如向对方要求做某些工作时,就得让对方相信你的能力。而要让对方相信你的能力,就可以把你做过的一些重要事情讲给对方听。至少也得说上三件。这样对方就可以断定你是否有能力完成此事。而你列举的三件事应该与你要做的事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证明你有能力完成这件事。
你将你的梯子一一摆在对方面前时,对方会认真考虑你的问题。他会想:“既然这么多人支持,他的想法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借力打力赢支持
当遇到讨厌你的人想给你制造尴尬,让你下不来台时,可以借助他的话题,把对方的话头转换为对自己有利的话,并用极其有力的话语去反击对方,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或作茧自缚的窘态,从而使你获得人们的认可。
1843年,美国伊利诺伊州竞选州长,经过竞争以后,人选最终落在共和党的候选人亚伯拉罕·林肯与民主党的候选人彼德·卡特赖特两个人的身上。
卡特赖特是位有名的牧师,他为人小气,道貌岸然,而且还爱嫉妒别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是一个十分令人讨厌的家伙。在这次竞争中,他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大肆攻击林肯不承认耶稣是“私生子”等,搞得满城风雨,使林肯在选民中的威信急速下降。
林肯很了解卡特赖特这个人,也知道卡特赖特在说自己的坏话,他也更了解卡特赖特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退出竞选,把伊利诺伊州州长的位置让给他。但林肯却不以为然,他决定去教堂会一会卡特赖特。
有一天,林肯获悉卡特赖特又要在某教堂演讲了,就按时走进教堂,虔诚地坐在显眼的位置上,有意让这位牧师看到。
卡特赖特认为好机会到了,正好羞辱一下林肯,让他当众出丑,降低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同时提高自己的威望。
卡特赖特开始演讲了,他的演讲很动听,当演讲进入高潮时,他突然对信徒们说:“愿意把心献给上帝,想进天堂的人站起来!”信徒们全都站了起来。“请坐下!”卡特赖特接下来喃喃祈祷,之后,他又说:“所有不愿下地狱的人都站起来吧!”信徒们又霍然站起来。
这时,牧师用特别神秘而严肃的声调说道:“我看到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心献给上帝而进入天堂,但我又看到有一例外,他不相信上帝,轻蔑上帝,这个唯一的例外就是大名鼎鼎的林肯先生,他两次都没有作出反应。林肯先生,你到底要到哪里去?”
林肯知道这是卡特赖特故意陷自己于窘境,可林肯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决定借着这个机会在选民中宣传一下自己,不让卡特赖特的阴谋得逞。于是,林肯从容站起来,转身面向选民平静地说:“我是以一个恭顺听众的身份来这儿的,没料到卡特赖特教友竟单独点了我的名,不胜荣幸。我认为卡特赖特教友提出的问题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我有我的理解。他直截了当地问我要到哪里去?我愿用同样坦率的话回答:‘我要到国会去!’”
林肯转过身来对卡特赖特说:“我的回答你满意吗?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卡特赖特被窘得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说:“林肯,请你注意,这是教堂,不是演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