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5000000008

第8章 懂得分享,造就更大的成功(3)

将比自己有出息的人请回来,这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一时冲动。俞敏洪事先就考虑好了请哪些人,如何游说,请回来之后让他们干什么他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但是那都只是俞敏洪自己的想法,真要是想把这些牛人都请回来又谈何容易。要知道人家个个都是志得意满,当年都没把着俞敏洪看在眼里,就是这样的能耐人怎么能轻易的跟着他回国呢。事实上俞敏洪的这趟欧美之行也真的没少费事,他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在那些牛人面前炫耀。让人家知道他俞敏洪已经不是以前农村来的那个“乡下佬”了,他现在也是小有所成,也算得上是有钱人了。平时十分节俭的俞敏洪在欧美的那些日子那是相当的阔绰,出手是相当的大方。没事儿的时候跟朋友聊天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忘他的新东方。说他新东方有多少多少的学生,说他的新东方一年能有多少多少的收入,说新东方的老师上一节课能有多高多高的工资。跟朋友一起走在异国的大街上,碰上以前的学生,平时低调的俞敏洪也是一反常态的高调。他这么做也并不是真的要向别人炫耀什么,也不是有意的向谁“报复”。他这是要让别人明白他俞敏洪现在手里有“糖”,不但有“糖”而且这“糖”还很甜。要知道这些牛人在国外也都混得不错,你手里要不是真的有“糖”要请他们回来那是比登天还难。

但是光让人家知道自己有“糖”还远远不够,你还得让人家明白你能把手里的糖分给人家吃才行。要不然这世界上比你俞敏洪的钱多人的那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我凭什么要跟着你回国?关于这一点俞敏洪也是一再的重申,请他们回来不是让他们回来工作的。他俞敏洪是要他们回国来一起创业的,他要的不是员工而是合伙人。他是要他们回国来一起“吃糖”的,俞敏洪要给分给他们的是“糖”而不是“糖纸”。俞敏洪是这么说的当然也是这么做的,至于这些人回国以后的情况那其实等于是单干。他们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个摊子,自己拥有决策和经营权,所有的收入也归自己支配。缺什么俞敏洪就给他们什么样的帮助。如果说跟俞敏洪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就是他们和俞敏洪都共用一个新东方的牌子,他们需要定期象征性地向俞敏洪的缴纳百分之十五的管理费。这样的决定,不能不说俞敏洪又一次的把自己的糖果给了自己的朋友,而自己仅仅留下了糖纸。而徐小平等人感动于俞敏洪的“无私”,在发展自己的业务的同时,也自觉提升“新东方”的品牌力。譬如,徐小平就义务担任了新东方的出国移民咨询,这是一项新东方提供给学员的免费咨询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新东方的整体竞争力。正应了古人所说的“投桃报李”那句话。当然这都是后话,当时的情况是经过一番努力他的那些比自己还出息的同学,同事都跟着他回国加盟了新东方。组成了以三驾马车为核心的精英团队。

与此同时,俞敏洪也开始有意识地整合国内培训资源。口语、电影教学专家杜子华也是被俞敏洪这种“分享”思想所打动,而带着他创办的“理想”学校,加盟了新东方。

1992年,杜子华研究生毕业,为了更深层次地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一步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他开始了西方数十个国家的游历生活,在国外结交了各色朋友。回国后,凭着对英语的透彻领悟,杜子华创办“理想”学校,将他创造发明的“电影听力学习法”大范围推广,这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方式让学员不仅能够完全看懂听懂影片中的所有对白,而且还能够充分地理解片中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方言俚语。1995年,在俞敏洪的力邀之下,杜子华加盟了新东方。

俞敏洪当时给杜子华提供的条件颇为优厚:

(1)新东方教师一节课平均300元,如果杜子华加盟,每节课课费翻一倍,达600元;(2)口语班可以合并到新东方,交学校15%的管理费,其余归杜子华。杜子华一合算,挺划算,既不掉自己身价,又省去自己办学的劳心费神,还可以利用新东方的品牌多招生,何乐而不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糖纸理论”的激励效果十分明显,新东方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实现了快速扩张。以学生人数为例,1994年新东方拥有学员不足4000人次,而到了2001年,拥有学员人数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新东方还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出国考试培训、基础外语培训、出国留学服务教学体系,并迅速扩张到全国多座大城市,真正称霸于国内英语培训市场。在先前学英语外教是最好的选择,但新东方迅速崛起后,这句在当时认为很理性的话被推翻了。国人也可以创办优秀,甚至比外教更好的英语学校。和外教相比,国人更能把握学生的心态。

说到这里难道“糖纸理论”真的就是完全的付出么?不,作为一个企业,不去为自己的利益去考虑还去做什么,俞敏洪只不过懂得如何去“大舍”。对于管理精英人才来说,俞敏洪根本就没有在管字上下功夫,他认为这是一个误区。给你两个选择,要权还是要利,两者选其一,你会选什么?这真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钱与利是相辅相成的。俞敏洪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放的很宽,而在无形中他却已经赢得了双丰收。

★第四节:用人所长容忍所短,管理者的心胸

有的企业家把个人魅力看得很重,这或许比直裁更稳妥一些,不过弊端也是存在的,如要真正达到个人魅力,光靠说说,和做一些体现自我魅力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要迎合全局才行。在很多人看来,俞敏洪的个人魅力十足,这也让外界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在处理团队成员的关系时,也是依靠个人魅力来“摆平”各种矛盾、纠纷的。不过事实是不是真如外人所说的那样呢?让我们来听一下俞敏洪是怎么解释个人魅力的:

我感染学生没有问题。因为我觉得我是从苦学生、穷学生出来的,我知道学生心里想什么,而且我也知道学生未来要什么。在新东方团队中间,不能说我的个人魅力,应该说是团队魅力:新东方每个人都是一个珍珠,但是在穿成项链以后,价值会倍增。现在我愿意变成这么一根线。实际上我也正在做这个工作。线必须坚固耐磨,不管被什么磨都不能断,也就是说我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宽容度必须是极大的,只要这根线不断,新东方珍珠项链还会再长。所以我觉得我只要做好这根线就行了。俞敏洪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在新东方是出了名的。除了俞敏洪本人坚忍的性格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的这帮合作伙伴,个个都是个性鲜明,牛气冲天,是碰不得,硬不来的“价值连城的瓷器”。

这帮家伙都是“价值连城的瓷器”,而我是这些“瓷器”的“保管员”,如果这些“瓷器”摔碎了,就一文不值了。既然是“价值连城的瓷器”,就不能硬来,否则很有可能成了一堆碎片,连泥巴都不如,因为泥巴还能种个花草什么的。所以他这个“保管员”只能闭上嘴巴,任由他们“轰炸”。所以他的“软弱”之名也就由此传开了。

“轰炸”俞敏洪最多的当属徐小平,他曾是俞敏洪的老师,后来俞敏洪留校任教后两人成了同事。1995年他接受俞敏洪的邀请回国,开始了他在新东方的创业。徐小平自称为“俞学大师”,并将自己与俞敏洪的合作关系概括为四个阶段“一靠俞,二帮俞,三批俞,四逼俞”,统称为“四俞”。

“靠俞”指的是他回国之初依靠俞敏洪的援助开始了创业之旅;“帮俞”指的是他帮助俞敏洪创立新东方品牌,因为他是“新东方精神”的重要归纳者(他编撰了《新东方精神》一书);“批俞”指的是他时刻不忘敲打俞敏洪,立志要去掉俞敏洪身上的农民意识;“逼俞”则是指他要逼迫俞敏洪对新东方进行现代企业改革。

徐小平是彻头彻尾的性情中人,被新东方人称为“长不大的大小孩”,他的许多作为毫无恶意,甚至是出于好意,但是由于率性而为,让当事人往往哭笑不得。他对俞敏洪的“批”也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只要恰逢他精力充沛,谈兴大发,不管俞敏洪是否只剩下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且第二天早上还要去上课,他照“批”不误,而俞敏洪还不能反驳,否则“农民劣习不改,新东方何时才能脱胎换骨的大帽子就要扣下来”。何况,在俞敏洪心目中,人称“长不大的大小孩”的徐小平是自己过去的老师,后来的同事,现在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如果还要加一条,那就是隔江相望的老乡——俞敏洪是江阴人,徐小平是扬州人。所以俞敏洪只能垂眉恭听,昏昏欲睡,天亮时还要振作起精神去给学生讲课。

如果说俞敏洪对徐小平的忍让是因为他的一连串的角色所致,那么对于钱永强的忍让则是一种对新东方新生力量的寄予厚望和包容。

说起来,钱永强最初还是俞敏洪的学生。钱永强1990年考进北方工业大学,1993年他参加了俞敏洪办的一个GMAT班,从此与新东方结缘。大学毕业后,他把俞敏洪堵在“大发”车门口,大胆地提出试讲要求,从此开创了新东方“英雄不论年龄”之先河。钱永强先是教GMAT。再是GRE逻辑,他讲的逻辑课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注重从学员的错误观点切人分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杨继、宋吴作为当时最佳魅力组合,被人并称为“新东方三少侠”、“GRE三剑客”。

1997年,钱永强赚够了出国留学的钱后赴美国耶鲁留学去了。

同类推荐
  • 细节决定成交

    细节决定成交

    这本书意在提示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
  •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我们之所以主张公正未必公平,乃是基于最有效的激励精神,在于“有本事就来拿”。拿得到的人当然很高兴,拿不到的人也不应该怪别人,最好反求诸己,再充实自己,以便下一次顺利拿得到。美国人偏重个人主义,采取个别激励方式;日本人重视集体主义,激励团体而不针对个人。那么,中国人呢?中国人喜欢把事情合起来想,而不分开来看。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两者兼顾并重:个人依赖集体,集体重视个人,可以说在团体中体现个人。激励的目的,不在改变员工的个性,而在促使员工自我调适,产生合理的行为。
  • 决胜红海,生死转型

    决胜红海,生死转型

    有些企业家说,他们的商业模式很好。但我们看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时,看到的却只是一个商业创意。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肯定是要有一个好的商业创意,但商业模式是一个包括客户价值创新、收入模式、组织架构的系统,商业模式的创新意味着整个企业的改革。唯有如此,企业才可能持续赢利。
  •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谈商录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张瑞敏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版出版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VCD光盘的文字内容。但真正可以称作管理大师的惟有张瑞敏。为传播张瑞敏先生的管理哲学,北京国人规范管理推广中心授权我们独家出版张现在敏先生讲座的文字内容,他的许多思想所闪现出来的光芒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中国有许多管理者可以称为企业家,并且配备VCD光盘。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现代管理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播他的管理哲学,学习他的管理思维,"张瑞敏无疑是中国现代管理的大师,对于每一个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意义非凡
  • 苹果为什么能

    苹果为什么能

    在世界科技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有一家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头,它受人景仰,被人模仿,也令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它就是“苹果”。通过《苹果为什么能:创新性公司快速成长之道》,我们会认识到,“苹果”之所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靠的是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只有把创新、管理、团队、战略、品牌……每一项都努力做到最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公司。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浮华梦碎:豪门长媳

    浮华梦碎:豪门长媳

    一个平凡的孤女,有机会嫁给大户人家的少爷,本该如灰姑娘遇到王子般美好。谁知才刚拜堂入门,便迎来了丈夫的死讯。受尽世人的冷眼与奚落,哪里知道,这男人有一天还会活着回来。原本以为苦尽甘来的她,只想本本分分的相夫教子。然而,丈夫的拈花惹草,婆婆的别有用心,情敌的上门挑衅,她无端被卷入复杂的恩怨斗争中,心力交瘁。在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腹中的孩子时,却被丈夫灌了一碗苦药,从楼梯上滚了下去……她被扔在了乱葬岗,在绝望中的相遇,让她邂逅了此生的真爱。可身世之谜的揭开,彻底打破了她生活的平衡。到底是和所爱之人长相厮守,还是意难平,重新回到魔鬼的身边?
  • 巫裔仙途

    巫裔仙途

    她是瞎了眼才被人表象所迷,被白莲花妹妹所害,肉身葬虎腹还不够,还要她灰飞湮灭,既如此,她就拼个不要轮回也要拉对方一起入地狱……因为上古神族巫神的看中,她幸运的重生在修真大陆上一个没有灵根的废物身上,尽管爹不亲,娘不在,姐弟恶毒,环境恶劣,但因为前世黑女巫的身份,她也能左手炼丹,右手制符。一步步以自保为前提的下,踏足修仙路!……………………新文《重生之农门娇女》已经开始上传。
  •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名胜奇迹(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律这个非常严肃的词语渐渐被所有人所重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如果不了解法律,在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全然不知,在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中不知所措,那我们真是有点悲哀。法制社会是运用法律来调整整个社会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了法律,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板,因为法律会为我们主持公道。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 暖爱之独家拥有

    暖爱之独家拥有

    ‘吱呀’一声,江城监狱的铁门打开,安暖脚步有些迟疑的从里头走出来,身后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催促,“快点儿呀,难不成还想再蹲几年?”安暖摇了摇头,脚步利索了些。刚来这里的那段日子,她一直在后悔,为什么刀子不刺深一些,这样就可以在这里待上一辈子,再也不用出去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不用去面对那肮脏不堪的人心。三年的时间,她在这里想通了很多。夜夜失眠,脑海里总浮现出儿时的画面,父亲时常……
  • 游戏江湖

    游戏江湖

    网游“江湖”,群雄纷争,陈天桥和史玉柱无疑是最闪亮的两颗星。一个是“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甫创业就开启了中国网络游戏的繁荣之门;一个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一出手即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免费模式。两大模式的争锋也凸显了中国网游业的发展与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