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200000022

第22章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2)

这是清朝官衙的惯例,凡越级上控的,不管有理没理,都发回反审。这是为了维护下级机关的威信,也是为了减少中央机关的麻烦。至于上诉人的冤情痛苦,是不会被考虑的。因此,京控一次能告准的,绝无仅有。没有京官的支援,人们是不肯轻易赴京上控的。且京控案件,发回原审机关复审,也不过是照例文章,极少改变原判的。

杨昌浚接到刑部咨文,照例交臬司复审,复审一堂即了,仍照原判上报。

杨乃武知道京控未准,心也死了。但杨菊贞却更加坚决,姑嫂二人回到余杭后,她对詹新风说,现在死刑是判定了,上告也是死,不上告也是死,还是要拼死上告,一告不准,再告,再告不准,三告,一命尚存,喊冤不止。

峰回路转

也许真是杨菊贞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各种机缘都慢慢凑到一起。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本书的主人公胡雪岩家中发生的几件事情。胡雪岩真乃一身福气,一副善心,无意中成了这一特大冤案的解铃之人。

当然,这机缘之头还得从杨乃武找起。

杨乃武脾性耿直,急公好义,这在前边已经讲了一些。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脾性和人品,招致了他人的嫉妒和无谓的灾祸。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脾性和人品,他也结交了几位真心知己。其中有一位叫吴以同的,和杨乃武是同乡同年,对杨乃武为人知之较深。此案发生后,即知是屈打成招,冤抑难伸。

吴以同因为才学人品俱佳,深为地方名士称赞,但家中基底却较薄。胡雪岩闻知后,即上门拜贤,延为西席,托他代管自己儿子和女儿的学业。

吴以同一介读书之人,在学问上做得一丝不苟,在人品上也无可挑剔,但对官场社会上的曲曲折折心得并不多。他虽明知以杨乃武之为人作风,杀夫夺妻这种事是绝对干不出来的,但也无法可想。

胡雪岩从上海回来,听说了这件案子。杨乃武也去过胡雪岩家中,不过不是找胡雪岩,而是找吴以同。胡雪岩曾专门宴请过他和吴以同两人。依胡雪岩之为人处世,对于杨乃武这样耿直之人,当然是尊重有加。尤其是杨乃武才思敏捷,曾有出联“鲁厩焚如,孔子问人不问马;浙江潮涌,将军问马不问人”之救人之事。其实杭州旗防营的满洲将军瑞徵,喜欢养马,衙门后院骏马满厩。他最爱的有五匹骏马,称为“五俊”,专门雇了个牧马人放养。有一年浙江钱塘大潮来了,一下子把这五匹马全部卷走,瑞将军大怒,连说“杀!”“杀!”要杀牧马人祭马。牧马人的妻子找到了当时正在“胡庆余堂”与吴以同喝酒谈天的杨乃武,跪下哭求救她丈夫一命。杨乃武问明事由后略加沉思,挥笔就写了上面这副对联,让牧马人的妻子托人送给瑞将军,说如果第二天还没把她丈夫放出来的话,再来找他。瑞徵见了字条,明白这是以孔子作比,讽刺他爱马不爱人,内心感到惭愧,转而想到若因此杀人,则有违孔子“仁民爱物”的教导,便马上放了牧马人。这一趣事,胡雪岩已听吴以同讲了多次。不过胡雪岩对杨乃武,也仅止于敬重而已。胡雪岩自有他的一套处世原则,对于读书人不通达人情,不体恤人心,他是略有看法的。可是,现在闹出了这么一桩大案,胡雪岩也是甚为吃惊。他捡选了个日子,把各种应酬推掉了,专门派人把吴以同请来,询问他有关杨乃武的情况。

吴以同把胡雪岩这一段在外奔波时,杨乃武案情发展的经过大致讲述了一番,并把自己感想也一并道出。讲完后,他以为胡雪岩会端茶送客。抬眼望去时,才发现胡雪岩很困惑地坐在那里。胡雪岩问吴以同:“照你这么说,杨乃武案这里边有冤情了?”吴以同起身抱拳,趋前一步,恭恭敬敬给胡雪岩行了个半屈膝礼。慌得胡雪岩连忙上前俯身,将吴以同双手扶起:“吴先生,这是何苦,这是何苦!有什么想法,请坐下慢慢叙来!”

吴以同或许是病急乱投医,也或许是脑筋突然开了窍。“胡先生,杨先生这案子真是天大的冤情!”这一段时日以来,吴以同整日为杨乃武冤案积愤在胸,左思右想,总觉得杨乃武这事真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不可能。他也知道杨菊贞在奔告,满希望青天真会开了眼,不料听来的却是坏消息。现在,眼前坐着一位胡大人,莫非这真是一个机会?

想法多了一层,吴以同也就不再抱着无奈的老朽念头了。他又从头把自己想出来的和别人告诉的疑点,一条一条地分析给胡雪岩听。胡雪岩连连点头,一路上风闻的各种传言都有了出处。

不过胡雪岩能做点什么呢?吴以同的想法是,你胡大人和左宗棠近,巡抚杨昌浚也和左宗棠近。只要胡雪岩开了口,由左宗棠出一札,劝勉杨昌浚重新访察,这事八成有戏。

胡雪岩的想法却有所不同。左宗棠年事渐高,骡子脾气越来越倔,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况且杨昌浚的为人,他也是知道的。杨昌浚感激左宗棠不假,但是,此人刚愎自用,况且又是从湘军中成长出来的。左宗棠若插了手,杨昌浚绝对不会不听,但是结果恐怕是大同小异。此案已经到了这个样子,再让他自己推翻自己,无疑是自打耳光。这样辛苦一圈下来,等于什么也没做。

这中间的曲折,胡雪岩只能换种方式,给吴以同讲上三成。吴以同以为胡雪岩近段事务大忙,没有心思管理这事,不免有些着急,也有些失望。胡雪岩微微沉吟道:“吴先生,不是我不管这事。只要事情真的有这么大的弯弯绕绕,我胡雪岩不知则已,知道了,也总会挂在心上,总要让它妥帖才是。”吴以同听了这话,明白胡雪岩已经看透了他的心思,不免有些惭愧:“胡先生,不是我着急,杨先生这事,也着实太让人心中难平了!有了您这话,我也明白了,凡事总要办得更为周详才是。”

也就过了三天,又有人来请吴以同了,说胡雪岩有交代,请吴先生辞掉今晚一切应酬,务必要去赴胡雪岩的一场酒宴,说是要吴先生见一个重要人物。

这位重要人物叫夏同善,他是杭州人,咸丰六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干(翰林院编修),充任日讲起居注官(皇帝的侍读官),虽非权要,但日侍帝侧。他为人平易正派,这时适因丁忧在藉期满(丧假满),准备回京。

胡雪岩选定了日子,特意在家中为他设宴饯行。见到夏同善,胡雪岩的想法出来了。夏同善不属于死读书不开窍的那类人,虽身为翰林编修,对济世救民之道也十分热衷。曾国藩办湘军,左宗棠平回,他都视之为盖世功业。对于左宗棠的左右股肱,又属同乡名士的胡雪岩,他也是敬重有加。他也知道,要是没了胡雪岩,左宗棠的西北之征能否如此顺利,很成疑问。况且左宗棠本人也直言不讳,在上奏中屡屡为胡雪岩报功,在京浙籍官员自然引以为快。

经胡雪岩一介绍,吴以同马上明白了大概。胡雪岩把杨乃武案的经过大致讲了一下,就引荐吴以同与夏同善细谈。吴以同深知胡雪岩苦心,就又不厌其烦地把整个案情和自己的想法一一讲给夏同善听。讲到激动之处,吴以同道:“夏大人,杨乃武身为举人,平日为人,嫉恶如仇。这事发展到这一地步,曲折甚大,事关两浙士林声誉。在杨乃武这面,以一功名之人,得杀夫谋妻逆伦之罪,如果确属事实,罪不容诛。但是现在各种症状,显见杨乃武是屈打成招。官官相护,这是通理儿,我想夏大人比我更清楚。如果仅仅是两条人命,也还罢了,如果属于天大的冤屈却无处可诉,天理何在,圣明何在,浙江读书人以及在朝为官者的颜面何在?”

夏同善转脸看看胡雪岩。胡雪岩道:“夏大人,雪岩近段在外忙于公私事务,前几日方才回杭。杨乃武的为人,我略知一二;官府平日的做法,你我恐怕都熟知六七!”

夏同善微微颔首,表示赞成。胡雪岩继续道:“夏大人,杨乃武一案是否真属冤屈,我不敢枉断。但是,身为新科举人,地方名士,如果这么疑窦丛生,冤声不断,尚没有个服人的道理摆在那里,就草草处以极刑,影响必然很大。假如几十年无人翻案,也还成了定议,做了罢论;假如因为匆忙,过不了几日,真的发现是冤狱恶讼,浙江上下的面子恐怕就白白毁了!”

“雪岩兄,为何不经过左大人进一言呢?”夏同善道。

胡雪岩碍于吴以同在场,只得择其精要,含含糊糊地讲了自己的想法。夏同善却早已了然于胸。“雪岩兄好眼力,不愧能识人心,通人情了。杨昌浚今日,也只有自上而下,给他找个台阶了。这台阶他下,那就好;不下,可就莫怪别人了。”

夏同善又转脸对吴以同道:“吴先生,回京之后,我自会与同乡同僚共商,相机进言。两条人命也不是小事,不能轻易定谳,为皇上圣德之累。”

吴以同赶忙起身施礼,夏同善也站起还了礼。离席之后,吴以同就匆匆去多子巷找到另一个同年旧好,向他打听杨菊贞状告情况。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业务越发展,报表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业务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的掌舵人—经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客观形势要求经理们从纷繁芜杂的众多信息中准确把握住嘴游泳、最关键的信息,而报表就是现在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所以聪明的经理人一定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都会在报表这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用足功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笑傲九天系列四

    笑傲九天系列四

    在这五花八门奇装异服的行客当中,有一位行客特别地特别地引人注目,此人身高八尺,满脸横肉,浓眉大眼,那眼神透着一股杀气,高高的鼻梁,足踏木屐,走起路却毫无声响,尽管路面质地很硬,稍微有一点见识的人一看便知道此人不是中原人士……
  • 跟巴菲特学投资

    跟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总结了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经验,本着实用、全面的原则,从怎样选股,怎样评估股票价值、怎样找到最佳买卖时机、怎样持股等9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投资经典案例,教你在投资中怎样实践操作,让你迅速领会予菲特集中投资、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等投资策略、方法和思维。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纨绔萌妃

    纨绔萌妃

    她与他指腹为婚,大婚之际,他抱着另一个女人弃她而去,她成为全城笑柄。她是京都纨绔四少之一,风采绝艳,是他心爱却不敢爱的四弟。然而,他却不知,在娶她的婚礼之上,弃她如敝履,待回首,她已属于另外一个人,一个宠她如命,纯如赤子的苏佑傻子。曾经:“阿墨!苏苏会撒娇!会卖萌!还会种宝宝哟!”后来:某纨绔小侯爷邪肆地勾起美人下巴:“苏苏小美人,小爷宠你。”某妖孽男狭眸微挑,眸底掠过邪火:“来,怎么宠?”某男扯开腰带,眼眸邪肆炽热!某纨绔色变!“你、你想干什么!你别过来!流氓!啊!救命啊!”
  • 闺宁

    闺宁

    谢姝宁死了。同幼子一道死在了阳春三月里。可眼一睁,她却回到了随母初次入京之时。天上白茫茫,路上雪皑皑,年幼的她被前世郁郁而终的母亲,和早夭的兄长一左一右护在中间。身下马车摇摇晃晃,正载着他们往她昔日噩梦驶去……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