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300000033

第33章 石头城:淹没了的津巴布韦文明(1)

引 言

离开了撒哈拉沙漠,我们把目光移向非洲的南部。就整个非洲而言,现在的非洲南部相对比较发达。事实上,非洲南部的古文明也有其辉煌的一页。

津巴布韦南部灌木丛生的地区,一座早年遗弃了的石头城,早已坍塌变为废墟。这座废城似乎与周围景色极不协调,当地其他建筑物仅是些简陋的原始泥屋。100年前到非洲旅行的欧洲人,看到津巴布韦那座奇怪的废墟后,认为他们发现了传说中的所罗门王宝藏。其实那很可能是当年国势强大,后来被湮没的黑人帝国中的一座宗教古城遗迹。

■发现石头城废墟的德国人

津巴布韦的废墟常在小说中被提及。要去游览的话,最好是在10月上旬百花盛开的时候。尽可能单独前往,否则以选沉默寡言的旅伴为佳,因为眼前只是一片毫无生气的残破石墙,那是湮没了的古文明遗迹。蓦地展现的一切既新奇又特殊,使人觉得像海市蜃楼的幻象。

津巴布韦这个名字在绍纳语(当地马绍纳人用的班图语)的意思,应该译作“可敬的古屋”或“石屋”。马绍纳人用这个名字,漫指散处于津巴布韦南部,约200处大小石头废墟中的任何一处。最大和最具观赏性的废墟,名为津巴布韦或大津巴布韦。位于林波波河又长又宽的河谷之一端,距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通往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公路不远。印度洋上不断有东南风吹来,所以河谷两岸的丘陵地带常是一片青翠,成为壮丽的背景。在近水的凹地,非洲金合欢到处丛生,树皮有黄有绿。地平线上很多露出地面的花岗岩孤丘,参差不齐,从远处望去有若倾颓的城堡。

最早在亲身体验之后描写津巴布韦的情景,并且把这个奇迹公之于世的人,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名叫卡尔·毛赫。他记述自己的经历如下:“1871年9月3日,我们登上这座小山。小山跨地约两公里,相当高,山顶光秃。从山顶眺望四面八方,风景非常优美。起先我的向导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向山顶进发,接着我们一个跟着一个,如履薄冰似的,跟随而上。突然间,在东面大约5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出现在我们眼前。山上那些高大的石墙,分明是欧洲式的建筑。”

毛赫走近大津巴布韦的时候,景象就更为分明了。那是一大批聚在一起的石造建筑物,没有屋顶,全部都用灰色花岗石块以精巧的技术建成。有些石块显然是未经修琢,砌石时除用混有石子的黏土泥外,并未使用灰泥。石墙的圆形顶盖通常是用这种混石子的黏土泥造成。

大津巴布韦占地约60英亩,总共有3组建筑物。第一组是一连串形如堡垒的城墙,内有复杂的通道、石级和走廊。这组建筑物现在一般称为卫城。人工建造的部分并不多,因为城墙与一个大孤丘结合在一起,不过随着岩石起伏顺其自然之势,建筑颇具匠心。第二组是一幅椭圆形大围墙,称为神庙。长100余米,宽约70米。神庙位于卫城下面近250英尺的平地上,有一座气势庄严的高塔以及高30余英尺、厚20余英尺的围墙。第三组的地点介于卫城及神庙之间,包括很多较小的房屋,简为“山谷残垣”。

毛赫一进入城内,立即找到了证据,显示当时的居民生活富裕并且势力强大。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以及为什么建造这些独一无二的建筑物,则全无线索可寻。但是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建造者不可能是非洲人,更不会是当地的卡兰加人的祖先。因为卡兰加人住的是简陋泥屋,也没有多大成就可与毛赫所谓的富裕生活和光辉历史相提并论。当时欧洲一般人都相信,东非是所罗门王宝藏或传说中普莱斯特·约翰王国的所在地,毛赫倒认为自己所见的一切,证实了这些欧洲人的传说。毛赫倍感兴奋,宣称自己已“来到最大成就的边缘”了。

毛赫遇到了许多困难。他到津巴布韦来考察是由马朋苏亚酋长保护的,这位酋长是卡兰加族两个小部落阿孟瓜部族的领袖。毛赫时运不济,很快就发觉阿孟瓜部落与邻接的一个卡兰加部落势同水火,双方均自称拥有废墟遗迹。这种政治及领土的争执,使他在津巴布韦几乎无法自由行动。此外,毛赫失去了所有的测量仪器,因为在考察队动身后不久,他的行囊就被扛夫不小心丢掉了。废墟所在地草木过于茂盛,无法看到或估量全部建筑物的总图,后来,毛赫染上热带热病,终于一病不起。

毛赫去世后不久,他所写的考察报告便于1876年出版,引起了一股研究这些久已湮没城市的新浪潮。许多调查研究人员,其中有业余的,也有专业的,相继前往津巴布韦考察大津巴布韦遗址,以及其他石头废墟。阐明这些废墟的奥秘,是考古探察工作中的一个历史专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没有文字;当地气候和酸性的土壤,对科学家考据所凭借的具体证物腐蚀力甚大;白种人学者长久以来就有一种想法,认为非洲的黑种人根本创造不出那种文明。以上3点对于寻找真相造成了极大障碍。

■为传说中的宝藏付出代价的古城

有关津巴布韦奇观的消息,大概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人首先传到欧洲。早在10世纪时,非洲北部、波斯、印度等地的商人,就常到索拉城去。这个滨海城市,位于津巴布韦以东250公里,即今天的莫桑比克的新索法拉城,有“金城索法拉”之称,是象牙、豹皮、铁和黄金的贸易中心,由非洲土著自内陆运来交换外国制造的小圆珠、瓷器、刀斧等。是阿拉伯人真正到过大津巴布韦,还是只从非洲人那里听来的一些动听的传说,我们无从查究。但是他们辗转相传,增枝添叶,使远至葡萄牙及英格兰的欧洲人也为之神往。

阿拉伯人往往爱用自己的民间传说来解说别人的玄妙奇事,因此自然会把大津巴布韦与所罗门王的名字连在一起。据说所罗门王的财富大部分是黄金。欧洲人对这一类的传说宁信其有,甚至根据《圣经》记载的线索,自创了一些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另外一个引人入胜的想法是,大津巴布韦是传说中普莱斯特·约翰王国的首都。据说这位教士曾经统治一个与世隔离的基督教王国。

16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东岸地区建立了殖民地以后,前往探险考察的人一再试图进入该地区最富饶的金矿场,从而深入内陆土人统辖范围的中心腹地。据说当地“异教徒”拥有的黄金非常多,交易时从不斤斤计较。依照一位编年史作者留下的记录,他们“通常付出的黄金比换回的物品价值多出100倍”。

从葡萄牙人的记载判断,他们从未到过津巴布韦,因此也从来没法把有关石头城的道听途说去芜存精地加以整理。19世纪中叶,第一批狩猎及探险的白种人目睹大津巴布韦时,立刻勾起类似的错误想法。例如,毛赫说过:“我认为那座小山上的遗迹,原是仿照摩利亚山上那个所罗门大殿建造的;在那块平原上的建筑物原是仿照当年示巴女王到耶路撒冷拜会所罗门王时住过的王宫建造的。我以为自己这样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英国考古学家西奥多·贝特,在1891年到过津巴布韦,也持同一论调。当时,英国女王已特许由商人管理该地区。因此贝特受聘于英商南非公司、皇家地理学会和英国科学促进会,对该地区进行过一次认真的研究。可惜当时的考古学仍是一门萌芽时期的科学,发掘的技术以及评估资料的科学方法都很幼稚,甚至有些荒诞误解的成分。贝特太太从旁协助,负责拍照和记述行程,另一位助手斯旺则负责测绘工作。贝特勘察过津巴布韦灌木丛林的大部分地区,可惜没有留下正式记录,更忽视了各种物件出土的深度。这些资料如能保留完整,对后来鉴定出土建筑物的相对年代的工作,不无帮助。

发掘的层面很浅,并且毫无系统。虽然发现了几根大石柱,顶上有用冻石刻成的鸟,形状独特,但结果还是令人失望。这些石头鸟显然是该地建筑物的部分装饰品。贝特认为这些石柱与腓尼基人的石柱相似。后来,英国人放弃了发掘工作,转而趋向由斯旺所倡导的天文测量说法。他研究建筑物某些部分的方位,并认定其间有多条专为观察某些星体用的视向线。斯旺全凭自己大胆的想象,根本没有真实的证据,就此下结论,认为神庙祭坛及墙洞的方位都是按照某些天体的运行规律定下的。他还自鸣得意地说,这种不寻常的准线是受到古代中东建筑师的影响。

贝特等人在全部工作圆满结束后,总结研究的结果说:“毫无疑问,津巴布韦的建造者和工人属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北方民族……与腓尼基人及埃及人有很近的关系……最后发展为古代有更高文化的民族。”贝特及斯旺都没有提出创建大津巴布韦的明确年代,但是其他考察者却把斯旺的假说引申,认定这些石头建筑物可能已有3 000年的历史。在遗址附近找到的陶器及其他物品,虽是当地产品,但据说与废墟没有关联。

当时,津巴布韦饱受搜寻黄金及珍贵古物的人士的侵扰。初时,该地的英商南非公司对这种自由发展的探索行动并不反对,仅要求分享部分利益。大津巴布韦遗址像该地区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发掘人士相当严重的破坏。后来,该公司聘请一位名叫理查德·霍尔的英国记者担任遗迹管理员。霍尔绝对支持津巴布韦源于“古代东方人”的学说。这个学说不仅可以让人相信,而且是霍尔打算写几本书的好材料,何况还对旅游业有好处,并且津巴布韦政府当时已经开始坐收旅游业的利益了。

霍尔奉命管理的“并不是科学研究工作,而是保存各项建筑”。他把自己的任务简单地说成是清除“土著卡菲尔(班图)族人占领该地留下的污秽废物”。与贝特及斯旺不同,霍尔发掘的层面深及数层沉积物,因此破坏更甚,为以后的考古研究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烦。霍尔作出的唯一积极贡献,就是终于迫使政府要员以不能胜任为理由,把他免了职,并且首次委派科班出身的考古学家到遗址去。一位苏格兰籍的埃及考古学者戴维·兰德尔·麦基弗获选负责这项新工作,奉命到大津巴布韦以及津巴布韦境内其他次要的类似地点,迅速巡视一周,并在英国科学促进会的年会上提出了一份报告书。

■津巴布韦文明的起源

没多久麦基弗就彻底弄清楚,大津巴布韦是非洲人(极有可能是马绍纳人的祖先)在不同时期陆续建成的,大部分依然可见的废墟,并不是什么古老的建筑,其建造时间不会早于14世纪或15世纪。他不能确定建筑物的用途,但是断言“不论军用还是民用,丝毫没有采用东方或欧洲任何时期风格的痕迹……”他还说“废墟内部和构成废墟一部分的那些住所的特色显然是非洲式的”,并且“在住所中发现的物品所表现的艺术及制造技巧,都具有非洲的特色……”

同类推荐
  • 明末皇帝分身

    明末皇帝分身

    肖图白穿越明末,崇祯皇帝成为其分身。遥控分身,手掌大权。种田,练兵,排队枪毙……
  • 名门骄妃

    名门骄妃

    星二代沈晴穿越了,大抵是上辈子将好运用尽了,这辈子她总缺些运道。成了官宦小姐,可惜家道中落,官爹入狱。有个哥哥,可惜不是一个肚皮爬出来的,厌她入骨。公主嫂嫂倒是嫡亲,可惜是前朝公主。好容易生了一张倾城面皮,可惜本主临死前几刀子毁了,嗯,身段是真不错,可惜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病秧子……旁人穿越步步莲华,她拼命挣扎,越混越差。从良家女到奴婢再到婢妾。好在,夫主是倾世无双的美男子,外表仙姿秀逸,温润如玉,可惜内里心性如冰,冷如利刃。得,还是甭挣扎了,做个姨娘,有吃有喝,睡睡极品美男,日子也不错。等等,夫...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历史长河波涛汹涌,传奇人物各领风骚!民国这趟列车,在历史的轨道上,高速行驶着!汽笛长鸣,呜民国列车驶入了“袁世凯时代”。称帝前异象连连,是天命所归,还是北洋集团运作的结果?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到底签署了没有?孙文运作的“十一条”,又是怎么回事?明知称帝违背历史潮流,袁世凯为何依然称帝?小凤仙因蔡锷而出名,史上真实的小凤仙究竟是怎样的?袁世凯最器重段祺瑞,两人后来又为什么有了激烈的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洪宪帝国”轰然倒塌?这所有所有的疑问,“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将用他特有的麻辣、幽默、深刻,向你道来。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晌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就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朝夕相处……
热门推荐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海之妖

    海之妖

    对美人来讲,传奇是最鲜红的胭脂;对侠客来说,传奇是最锋利的剑。她却将传奇看得那么透彻,因为她知道,传奇终究只是传奇。她只拿出十六岁最辉煌的岁月,燃烧出一段传奇的火,然后戛然而止。风铃是一颗铜铸的心,被风叮叮当当敲响,她的心,却永远沉寂着。她是一只飞蓬,在风中飘摇着,任命运吹拂,做纵欲横来去。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金瓦砾

    金瓦砾

    三位青年经受各自生活的困扰和情感的起落。在彼此相争中展示他们的身世渊源、人生准则和思想轨迹。,青年企业家周四平、某合资公司总经理洪承宗和文物工作者俞怀颖不约而同一起关注城北高地的一地瓦砾
  • 仙魔经纪人

    仙魔经纪人

    酒吧门口的一道闪电,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的命运。在现实中郁郁不得志的他,被闪电带到了一个修真世界。被闪电带来的这个年轻人,因为这自身朦胧的欲望,而不自觉地走向了与被视为不可挑战的修真阶层对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