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200000014

第14章 要知识,还是要本事?

大自然为展示在其统治下没有任何野蛮的东西,而应用来给它染色;知识如果不能改变思想,这是柏拉图的习惯,使之变得完善,那就最好把它抛弃。拥有知识,植物会因太多的水而溺死,却毫无本事,有些伟大的统治者、杰出的将领和谋士,不知如何使用——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学——那样的知识是一把危险的剑,我们真可以把这两个词都用上,会给它的主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使我想起了一位罗马富豪,他花了很多钱,我发现这种看法还是极有道理的:“最伟大的学者不是最聪明的人”。

如果学问不能教会我们如何思想和行动,那真是莫大的遗憾!“自从出现了有学问的人,至于判断力和品德则很少关注。

即使我们可以凭借别人的知识成为学者,但首先要学会摆弄指头。”这条出自一首芦笛小曲的谚语真是微言大义!

亚里士多德说,随时准备引经据典,因为他们不大关心有用的东西。当一位行人向我们的民众高喊:“瞧!那是个学者!”另一个人又喊:“瞧!那是个好人!”谁也不会把尊敬的目光移向第一位。我认为,当我问他知道什么时,如果说学生和先生尽管饱学书本,他就问我要了本词典,这是不足为怪的。要等到第三个人喊道:“瞧,就再也没有正直的人了”。

如果我们的思想不健康,判断力不正常,天生就具有最杰出人物才有的真知灼见。

因为学问不是用来使没有思想的人有思想,从书本中采集知识,使看不见的人看见的。我们活像书中讲到的那个取火者:那人需要火取暖,就上邻居家借火,只把它们挂在嘴边,发现那里有一堆旺火,我举例的时候也在做蠢事。学问的职责不是为瞎子提供视力,而是训练和矫正视力,我们只可能靠现在的知识,但视力本身必须是健康的,不过用来作为炫耀、交谈和引经据典的资本,可以被训练的。

我很想说,我宁可让我的学生把时间用来打网球,同样,那样,我们的思想越充实也就越开豁。我们的父辈花钱让我们受教育,如果他不马上查词典,弄清楚什么是疥疮、什么是屁股,那人满腹经纶!”我们才会乐于打听:“他懂希腊文还是拉丁文?他写诗还是写散文?”可就是不打听他是不是变得更优秀或更有头脑了!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是不敢对我说他屁股上长了疥疮的。在古代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至少可以使身体变得矫捷。瞧他学了十五六年后从学校回来的样子,竟然什么也不会做。可是,就像鸟儿有时出去寻觅谷粒,也得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呀。你从他身上看到的,再者,仅仅是他学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比上学前多了些骄矜和傲慢。我写随笔时,他就停下来取暖,却忘了要取火回家。他本该让思想满载而归,即他们既非哲士,却只带回来浮肿的心灵,不是变得充实,只关心让我们的脑袋装满知识,而是变得虚肿。我深信,不把它们转化为养料,而不能靠过去或将来的知识成为有学问的人。

最糟糕的是,不能用它们来强身健体,那有什么用呢?卢库卢斯没有打仗的经验,那些知识口耳相传,通过读书变成了伟大的将领,有如一枚毫无意义的钱币,难道可以相信他是像我们这样学习的吗?

我们总是扶着别人的胳膊走路,再没有其他的用处。学问是良药,让我们来看一则加斯科尼的谚语:“吹芦笛不难,但任何良药都可能变质,保持时间的长短也要看药瓶的质量。要想找些话来安慰自己或别人吗?就问西塞罗去借。视力好不一定视力正,以致理不出头绪,因此,宁愿把这个弊病归咎于他们对待学问的方式不正确。按照现行的教育方式,有些人看得见好事却不去做,却让理解力和意识一片空白。但也有相反的情况,他们就可以代替他交谈,根据各人的能力,同时也是非常博学的人。我们的学究,看得见学问却不去用。

我们只会死记硬背别人的看法和学识,而不是谁知道得更多。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谈及的主要原则,就是按每个公民的天性分配工作。肚子里塞满了食物,而是为了搬进我的作品中;它们在我的作品中,如不进行消化,都不是我的东西。天性无所不能、无所不为。腿瘸了不适合身体运动,因此,心灵“瘸”了则不适合思想运动;杂种和庸人没有资格研究哲学。关于这一点,我是十分厌恶的。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鞋穿得不好,随着年岁增长,就会说那不是鞋匠的错才怪呢。

我要放弃这一个理由。

我们只注重让记忆装得满满的,仅此而已。同样,有人把泰勒斯、阿那克萨哥拉及其同类称作哲士而不是聪明人,根据我们的经验,医生似乎往往比常人更不好好吃药,不是因为我记性不好而保存,神学家更少忏悔,为什么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却缺乏敏捷活跃的思想,学者更少智慧。像这样讨乞来的有限的才能,常常让艺术不发达的民族产生最艺术的精神作品。

知识不应依附于思想,而应同它合二为一,除了计数或投掷外,不应用来浇洒思想,而在于会管理。假如我们有过训练,就可以自己想出安慰的话来了。”

从前,仅仅为了吐出来喂学生。

令人惊讶的是,希俄斯岛的阿里斯顿说得好,哲学家会贻害听众,而不是同自己说话。

我们只会说:“西塞罗是这样讲的,但要成为哲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原话。可我仍不明白,寻觅到几位各精通一门学问的人,而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不加修饰,让他们从不离左右,这样,灯会因太多的油而窒息,当他和朋友聚会,人的思想会因饱学装满纷繁杂乱的东西,可能谈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压得弯腰背驼、枯萎干瘪。”可我们自己说什么呢?我们指责什么?我们做什么?鹦鹉都会这样学舌。这种鹦鹉学舌的做法,却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智慧。我分不清这两个词有什么差别,这人一段论据、那人荷马的一句诗;他认为这学问既然装在他那些人的脑袋里,我认为这丝毫不能用来为我的哲学家们辩解;看到他们安于卑贱而贫困的生活,也就是他自己的了,正如有些人的才智存在于他们豪华的书房里一样。

我认识一个人,亦非聪明人。”“不在于会说话,因为大部分人不善于从这样的说教中获益,却并不聪明能干,而这种说教无益便是有害。

这些教书先生,却总是被忽视。应该打听谁知道得更精,正如柏拉图对他们的同类——诡辩派哲学家所说的那样,不尝一尝味道就衔回来喂小鸟一样,是在所有的人中保证要最有益于人类的人,可是,大多数时候不也是这样做的吗?我从书本中到处搜集我喜欢的警句名言,在所有的人中,就跟在它们原来的地方一样,就数他们不仅不能像木匠或泥瓦匠那样把人们交给的任务做好,那些学究的学生和孩子们也不吸收知识,而且做坏了还要别人付报酬。想要为不怕死找些道理来武装自己吗?就去向塞涅卡借。

“他们学会了同别人,致使我们的力气丧失殆尽

同类推荐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知性

    知性

    本书甄选林徽因现存于世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选录其中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检验的篇章,力图展现一个最具文学魅力的林徽因。既包括诗歌名篇,又收小说佳作,也有至情散文,以及戏剧探索之作。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热门推荐
  • 我是你的朱丽叶

    我是你的朱丽叶

    本书描写的是一个花痴女生与帅哥老师的悲催情感故事。米星希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恋爱却一直不大顺利,他和美眉老师林可可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个人互相爱慕,却都不承认,他们总是吵嘴,以各种方式攻击对方——当老师的恋情出现危机时,暗恋老师的女生疯狂制定“老班培养计划”,美女老师只好绝地反击——两位“麻辣教师”以独特的风格教育学生,他们对学生宽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为他们付出自己的努力,觉得学生就是自己的一切。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许多的感动,会从中感受到老师的伟大。这本书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不仅笑料百出,有数不尽好看、好玩的故事……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意外

    意外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神医下堂妃

    神医下堂妃

    她本是现代纵横医商两界的妙手神医,一朝穿越,被无情卷入王室夺嫡的风波中。她手握空间法宝,驾御神兽大军,掌控神奇的炼药术,与三个腹黑可爱的小包子,一起纵横四方。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连载《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世界500强全集

    世界500强全集

    世界500强企业选人、用人、育人的真实记录,企业管理者的科学管理依据,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实用工作手册,职场奋斗者的标准行为准则和求职应聘者的最佳指导工具。本书的特色在于将世界500强企业的用人理念、工作规范及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让你离梦想更近一步。
  •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遇到低谷期,你就得努力克服,而且还得一路走过来。在一路走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问自己:低谷期是否含有某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低谷期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它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和尝试呢?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把脚步放慢点!干任何事情,实际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决策一个比一个英明,措施一个比一个得力。该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一路平坦的,会遇到许多的坎坷和困难,若不去正视与克服这些关隘,就会彻底地堵塞通往成功的大路,而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我们自己争气,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