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00044

第44章 在处世中坚持适度原则(1)

逾越极限,适得其反

1944年,罗斯福第四次当选美国总统。

一位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感想。总统微笑着没有回答,拿起了一块三明治,很客气地请记者吃。记者受宠若惊,十分愉快地吃了下去。

罗斯福继续微笑着,又请他吃第二块。他肚子已经饱了,但盛情难却,又吃了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实在不需要了,但还是勉强吃了下去。没想到,罗斯福在他吃完之后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啼笑皆非,因为他已经有要呕吐的感觉了。

罗斯福说:“现在,你不需要再问我的感想了,因为你自己已经感觉到了。”

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哪怕是当总统也不例外。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总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呢,怎么也会厌烦?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先来看个故事: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叫《杰米扬的鱼汤》。大意是:杰米扬十分好客,有一天,一位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烧了最拿手的鱼汤来招待朋友。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杰米扬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点嫌多了,但觉得还能接受。可杰米扬没有觉察,仍然一个劲地“劝汤”,第三碗、第四碗……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丢下碗拂袖而去。

这个寓言故事也正是上面问题的答案: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佳肴,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这种刺激频率过多,强度过大和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不耐烦或反抗的现象称为“超限效应”,它最早来源于马克·吐温的一个故事。

美国人有个习惯,星期天去教堂听牧师讲道,松弛一下平日绷得太紧的神经,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好让新的一周有一个新的开始。

因此,每到星期天,当镇上的教堂钟声响起时,人们便会陆陆续续地朝着教堂走去。牧师是这里的主角,他负责讲解诸如为什么事情募捐,不要大声吵闹,不要发牢骚,不要背后说别人坏话,不要歧视弱者,不要逃税,爱清洁,爱思考,谦让,爱护公物等等主题。虽然牧师讲述的都是上帝的旨意,但却都是每个人能听得懂的浅显道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教堂听牧师布道,但是几乎每家都有信教的人。一人影响多人,一代传授一代。

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看着牧师站在那里手扶讲台滔滔不绝,不仅演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牧师的肢体语言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于是,马克·吐温觉得在募捐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多捐两倍,来表示自己对这位牧师的尊重和支持。

然而,牧师在那里已经讲了40多分钟,却依旧没有要结束的迹象。这让马克·吐温有些不快。又过了近30分钟,牧师的演讲依旧没有结束。马克·吐温有些生气了,觉得他这样做只是在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于是,他决定在募捐的时候,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马克·吐温生气地决定,自己一分钱也不会捐,真是太过分了。结果,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当牧师端着募捐箱来到马克·吐温面前的时候,由于气愤,马克·吐温不仅一分钱未捐,而且,他还从箱子里偷了2美元。

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告诉人们:重复、冗长地讲解一件事情,会使人从最初的接受到不耐烦,最后产生反感、讨厌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你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现象:一位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把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夫依然吞云吐雾……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引起了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情绪,使事物朝相反方向发展。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个体的心理在接受任何刺激时,无论是正面的、负面的,甚至是个体正在向往的刺激,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出了心理承受的限度,就会产生一种倾向于逃避的心理反应。这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反应,称为“超限逆反”,也就是俗称的心理饱和现象。

“饱和”原本是化学中的概念,比如将糖加入水中会溶解,如果糖放的数量超过了某种限度,就不再溶解,这就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一般而言,反复虽是增强引导效果的手段,但同样的刺激物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就容易引起对象反应性质的变化。但是追求多样化和丰富性是人的先天倾向,呆板单一的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厌恶和反感的情绪。当抵达大脑皮层的信号刺激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大脑皮层的信息处理能力时,大脑皮层就会表现出对信号的抵制,产生逆反和抗拒。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感官在接受外界的刺激时,也有一个适应过程。感官的适应可以使感觉性提高,也可以使感觉性降低。一般来讲,在强烈的刺激持续作用下感觉会降低,只有在弱刺激的作用下感觉才会提高。在这里,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强越好。

有一次,一位乐师被一个大富翁请到家中表演,其中有一曲音乐令富翁心旷神怡。富翁很高兴,心想这世上竟有如此美妙之声,便对乐师说:“如果你能留下来,天天为我演奏这首曲子,我便可以长期雇用你,给你终生的报酬是百亩良田。”乐师接受了富翁的条件,留了下来。于是,每天天一亮乐师就给富翁演奏那首曲子,直到熄灯睡觉。一开始富翁还沉浸在愉悦的心情里,可是三天三夜后,富翁有点烦了,到了第四天,富翁受不了了。到了第五天,再听到这首曲子,不但感受不到那优美的韵味了,反而全都变成了令他烦躁不安的噪音了。无奈,富翁只好把乐师打发走了。

当逾越了极限的时候,不管多么美妙的事物都会令人厌烦。做人做事也是这样,过度的追求很容易让自己卷入心理饱和的漩涡。所以,你一定要清楚临界点在哪里,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不要做过头。

一次错误只能给一次批评

所谓过犹不及,火候不到饭做不熟,火候过了会把饭做糊。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超限效应”是教育中最常见的问题。比如,父母的“苦口婆心”常常将孩子的心理状态推向饱和。有一些父母经常盲目地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的说教,孩子已经太熟悉了,即使父母的话真的有道理,父母一开口他就反感。父母啧啧不休的抱怨、旷日持久的指责,最终会激起孩子的厌烦心理。

有一份资料显示,做丈夫的最受不了的是“妻子的唠叨”,做孩子的最厌烦的是“妈妈的唠叨”。

“我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妈妈的唠叨总在耳旁回旋……”孩子在上学路上唱道。“从早晨睁开眼起,妈妈就对我开始了唠叨,而且一天不再停止,让你心烦、冒火,什么也学不下去。妈妈,你的唠叨好似一座大山,把我压得都透不过气来了,我多么想让你给我一点安宁啊!”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父母的唠叨是望子成龙的急切,孩子的苦恼是父母唠叨的压力。但“超限效应”却告诉我们“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看来,要想达到教育效果,就应该尽力避免“超限效应”。

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重复对这件事的批评,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学习要用心。”“考试要仔细。”家长以为反复叮咛会加深孩子的印象,其实,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再到反感讨厌,最后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2000年1月7日,在浙江省金华市,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杀死了生他养她的母亲。在探究悲剧根源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在和妈妈共同生活的17年中,徐力一直是在妈妈的责骂声中长大的,妈妈讲得最多的话是:“你真笨!你怎么不如人家?人家考试能考得前三名,你为什么不能?”可以说,由于不休的责骂,使徐力产生了反抗的心情。这种反抗的心情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爆发出来了。

“花儿为什么凋谢了呢/我用热恋的爱把它紧紧地压在了我的心上/因此花儿凋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诗人泰戈尔用抒情的语言吟诵出了“超限效应”的心理奥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第一次受责骂时,对方的厌烦心理并不严重,还比较能接受你的说教。但假如你的第二次责骂在别人受批评的心情还没有平静时接踵而至,对方的厌烦度就会成倍增加。他会在心里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随后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对方的厌烦心理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逐渐郁积成心理压力。过重的心理压力滋生出反抗心理,这种反抗心理就如同平静的火山下面汹涌的熔岩一样,一旦找到突破口就会迸发出来,导致不同程度的丧失理智的行为。

“一次过错,只能批评一次。”当别人犯了错时,你要就事论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揪着同一问题不放。否则,苦口婆心的劝诫,换来的往往是对方的无动于衷和麻木漠然。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别人才不会觉得是同样的错误被你“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由此可见,我们如果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够在别人身上起作用,就不能采取简单的重复,而是能换个角度、换种说法,将对方的厌烦心理、逆反心理减到最低,到那时,你也许能真正体验到“一语千金”的威力。

托尔斯泰说过:“人的智慧越是深奥,其表达想法的语言就越简单。”其实真正打动人心的语言往往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那些简洁有力的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希特勒的进攻,英国节节败退,人心惶惶,士兵士气低沉。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觉得有必要作一场演讲,来激励士兵的士气,挽救国家的命运。

丘吉尔驻着拐杖,戴着草帽,慢步走向讲台,先把草帽放在讲台,然后从左到右扫视了整个军营,说:“永不放弃!”然后又从左到右扫视了整个军营,说:“永不放弃!”当时整个军营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到。然后他又从左到右扫视了一次整个军营,加大声量说:“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整个军营都兴奋起来,欢呼声淹没了整个军营,此后英国连连打败了希特勒的进攻。

这就是丘吉尔最著名的演讲,世界上最震撼的演讲,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演讲。

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你在处事当中,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要用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批评来浪费彼此的时间,损毁双方的关系,要明白并不是反复强化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依据对方脾气,制定交往之度

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彼此陌生的人熟悉起来,看似很难,其实也有一些诀窍。你可以先顺着对方的心意,做到投其所好,真诚地赞美对方的长处,使对方的心情愉悦,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隔阂。再一步步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这样就会用话语巧妙地引领对方一层层地听清你要说的话,让其心甘情愿地受你的操纵。

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只要你有求于人,想要对方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就得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对方的喜好,摸清对方的脾气,把握好交往的尺度。

比如,假如对方性格外向,透明度高,你就可以随便一些,开开玩笑,逗逗嘴,他会很自然地接受;如果对方性格内向、敏感,你就可以讲一讲适合的笑话,让他开朗一些,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你的真诚,可以挖掘对方比较在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题,让对方觉得你是在真正地关心他。

有的女孩性格外向,个性鲜明,男孩子气十足,你若跟她谈化妆、美容,她也许会毫无兴趣;但如果和她谈足球、谈姚明,她可能会兴致勃勃。针对不同的性格,你应该学会说不同的话。同样说人胖,男性会一笑置之,而女性则可能把脸拉下来,自尊心受到伤害,这就是性别带来的差异。所以,同样的话对男人和女人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同理,如果你对普通的工人、农民摆出知识分子的架子,满口之乎者也,肯定让对方满头雾水,更别说会被接受了。要是遇见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也不能开口就一副江湖气,容易引起反感,更无法获得交往的信任和好感。

因此,说话时,我们就要注意到这种差异,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当你根据对方的性格递上自己为其量身定制的“交往名片”时,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便于你与其进行深度交往,进而“操纵”之。下面,我们具体来看该怎样与不同脾气的人交往:

1. 死板的人

这种人往往是我行我素,对人冷若冰霜,尽管你客客气气地与他寒暄、打招呼,他也总是爱理不理,不会作出你所期待的反应。其实,死板的人一般来说兴趣和爱好比较少,也不太爱和别人沟通,但他们还是有自己追求和关心的事,只是别人不太了解而已。所以,在与这类人打交道时,不仅不能冷淡,反而更应该花些功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一旦你触及到他所热心的话题,对方很可能马上会一扫往常那种死板的表情,而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

2. 傲慢无礼的人

有些人往往自视甚高,目中无人,表现出“唯我独尊”的样子,与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打交道,实在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不得不与这种人接触,又该怎么对付呢?首先,尽可能地减少与其交往的时间,在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或某些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他表现自己傲慢无礼的机会,他往往也会由于没这样的机会而不得不认真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其次,语言简洁明了,尽可能用最少的话清楚地表达你的要求与问题,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很干脆的人,是一个很少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人,因而约束自己的架子。最后,你还可以邀请这种人去跳舞,聊家常、唱歌等。而当对方一旦在你面前表现出其生活的原色之后,在以后的交往中,他往往不会再对你傲慢无礼。

同类推荐
  •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来自山西焦煤汾矿集团紫金煤业的周志刚先生,花费数年心血,编选了一本有关做人做事之道的书,嘱我为其作序。初稿是用电脑打印的厚厚的两大本,上卷为做人之道,以“尊、孝、仁、义、礼、智、信、节、忍、诚、谦、宽”为题分为十二个部分;下卷为做事之道,又以“勤、俭、静、思、情、理、法、度、志、毅、谨、恒”也分了十二个部分。
  • 一切皆有可能:奥巴马给年轻人的62个忠告

    一切皆有可能:奥巴马给年轻人的62个忠告

    这本书从梦想、信念、心态、行动、学习等诸多方面去回顾奥巴马的成功经历,并借助独特的视角,从中挖掘出对年轻人的成长有帮助、有价值的信息,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知道奥巴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同时,也在心中燃起奋斗的火焰。
  • 谈判要读心理学

    谈判要读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第二辑,是为从事营销、管理及谈判工作的读者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心理学视野中的营销策略方法及谈判谋略技巧。
  •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清新、精彩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品德修养、性格情绪、处世待人、治学之道、职业打拼、友爱情感六个方面展现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小故事中涵盖着大人生。
热门推荐
  • 乌龙婚姻纪事

    乌龙婚姻纪事

    这个世界上最苦逼的不是你升级成大龄女郎还嫁不出去,也不是你贱肉横生而难以挤进你男神的法眼,而是你莫名其妙地遇见一个人,糊涂地跟他结了婚。如果这些还不算,那么我告诉你,当你终于想起那小本子的九块钱是你付的时候,想去离婚竟然发现自己被一个类似疯子的物体缠上了....你会不会有以头抢地的冲动?我是奕珊,我想简述我这一段有点不堪回首的“乌龙婚姻纪事”。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甜蜜乐团纯天然

    甜蜜乐团纯天然

    一群废柴队友加上一个格格不入的大神,这种奇妙的搭配,看久了居然还有一丝意外的带感是怎么回事?女汉子型的爽朗少女和娇弱系的傲娇少年在一起竟然擦出了无数火花,果然反差萌什么的简直太有爱啦~~
  • 恶魔殿下别乱来

    恶魔殿下别乱来

    该死的混蛋,为了保住性命,居然夺走了我珍贵的初夜!还不要脸的说什么给我补偿费,我呸!姑奶奶有的就是钱!因为他,生平以来第一次没有完成任务,还荒唐地失了身!临走前我冷冷地警告他:“最好别再让我看到你,否则我绝对会杀了你!”可却没想到,我们的孽缘才正式开始!
  • 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

    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

    身处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下一切,选择逃避。当我们无法逃避时,我们只能通过重新建立起自身心灵的方式。当快乐、悲伤、忧愁降临到你身上时,如果你能坦然面对这一切,找到失衡天平的平衡点,那么生活就会多一些简单、多一分快乐。《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是一堂找回内心全新自我的精品课程。
  • 南极姑娘

    南极姑娘

    一个北极熊和一个南极企鹅在北极相遇了,《南极姑娘》的故事由此娓娓展开。善良乐观的女文青企鹅米娜,跨越地球来到北极旅行,偶遇了对过往无法释怀而独居的北极熊大熊。大熊和米娜从吵吵闹闹的欢喜冤家,到逐渐接受彼此成为好友。一次暴风雪过后,他们意外捡到一只走失的小海豹,两人决定南行把小海豹送回族群栖息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剩女穿越:贤夫拐回家

    剩女穿越:贤夫拐回家

    一朝穿越,从28岁的剩女华丽转身变成十四岁相府千金。众人皆知这千金的脾气骄纵跋扈,另奉旨迎娶她的王爷十分头痛。月黑风高圆月当头时,他与她在院中相遇,谎称侍卫,却发现这位千金小姐并非外人所说那般,却是可爱聪慧别有一番风情。两心渐渐贴近之时,得知他要夺皇位成帝王,那娇小柔弱的她,百般谋划祝他成就大业。当他登基之时,女子亦然选着了冷宫。傲慢不屑对当今皇上冷嘲热讽道:“你如今也是这一朝天子,后宫佳丽三千人。你又何必为难我这一个不合后宫的人……”
  • 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

    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

    为什么那么多的销售人员在同一家公司,一天同样的24小时,销售一模一样的产品,别人的业绩总是比自己高?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是怎么成为成交高手的吗?你在销售工作上,是否已经发挥了个人100%的能力与潜力?你现在的成交率高吗?如何才能顺利获得订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签单高手?如何才能使小订单变成大订单?你想改变现状吗?你想成为超级销售战将吗?那么,别在犹豫,现在就请你打开这本《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它能帮你实现这些梦想!
  • 霸气夫人:赖上冰山宫主

    霸气夫人:赖上冰山宫主

    晕,这样也能赶上穿越潮流,不过还算老天待她不薄,让她一穿过来,就遇到帅哥,而且还是个大名鼎鼎的冰冥宫宫主,好吧,她命好,她认了,从此,开始了她在古代惊心动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