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063

第63章 高后时代

提到女人专政,都不会有什么好印象,那是因为几千年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而且一百多年前,满清政权出了个慈禧太后,把国家搅得混乱不堪。因此,女人专政,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便成了亡国坏政的乱象。

不过我要告诉你,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实权女性人物,吕后堪称汉代的铁娘子,她的治国能力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

吕后专权的场景从孝惠皇帝登基的时刻起就算正式与观众见面了,所以你可以看到司马迁先生写了吕太后本纪,却没写孝惠本纪,在史记中,只有实际的统治者才能享受本纪的待遇。

吕后专权十五年,是真正和平的年代,也是汉王朝的关键时期,它为接踵而至的文景盛世奠下了牢固的基石。

吕后的治政水平,不是盖的,但她却被无情地抹黑了。当时天灾频仍,想象力丰富的人自然把这些都算到了她的头上。

现在,就让我们来真正认识她的能力。

惠帝元年(公元前196年),冒顿得知刘邦死了,幸灾乐祸地想要欺负下吕后母子,自从刘敬把和亲的事情办好后,匈奴偶尔会派出小股部队问候一下汉朝边塞,然而,两国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

安安静静的时期,冒顿感觉日子过得实在太无聊,迫切需要找些乐子来调剂下生活,但冒顿又不想像以前一般伤筋动骨大动干戈。

冒顿左思右想,突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主意,这个主意让他自己乐了好几天,他给吕后写了封信,并且叫人快马加鞭地送到了汉庭,兴致勃勃地等着看笑话。

果不其然,吕后看到信的内容后,脸都绿了,一种强烈的受辱之感油然而生。

那时候,两国之间战书,盟书,甚至骂人书信来往都很正常,但冒顿的书信更特别,它非国书,战书,而是封情书。

大概意思是说本单于阏氏新丧,太后又成了寡妇,长夜漫漫,孤男寡女,怎么才能度过啊?要不太后您考虑一下,跟我过日子?

信中估计附带了些春宫图和乌龟之类的插图

吕后并没有将书信置之不理,而是在廷议中把这性骚扰书信给群臣传阅。

这不是侮辱吗?大臣们纷纷骂道。

太后,请准许为臣领十万兵马,宰了那帮狗娘养的!樊哙更是怒火中烧。

不少朝中大臣随声附和,吕后也点了点头。

这时季布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樊哙言当死罪!

朝臣们都怔怔地看着季布。季布这个人我们介绍过,他为人极其稳重,当时路边社就有“季布一诺值千金”的说法,所以这位老兄几乎从来不乱说话。

殿堂中顿时安静了下来,朝臣们都想听听他的高论。

季布目不斜视,不紧不慢地说道:当年高皇帝率领三十二万军队,反倒被冒顿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樊哙却想以十万人马荡平匈奴,如此狂言,岂不是杀头之罪!

听他这么一说,朝臣们纷纷点头称是,樊哙更是涨红了脸,然而又无可辩驳,只能默不作声。

吕后不是不知道匈奴的强悍,但自己身为一国之母,被这样戏弄,心中窝火。但她很清楚,匈奴的问题不能靠冲动来解决,本来,这么一封带有侮辱性的书信,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然而她却郑重其事地动用廷议。一来做做兼听则明的样子,二来掌握朝臣对待国际社会的态度。

现在大臣的态度很明了,只能继续和亲,先忍着。吕后令大谒者张释给匈奴带去一份极为谦卑的信,回信中吕后称自己年老色衰,配不上大单于,大单于要是愿意,可以在皇族中选择宗室女给你送去。

一直在等着看笑话的冒顿好不容易等来回信,冒顿读过点书,也受了些礼仪廉耻的教育,他万万没想到那样侮辱那孤儿寡母,吕后还能以礼相待。冒顿的心里开始有点过意不去,最后让使者张释去回话,大概意思是本人荷尔蒙过盛,不知贵国礼仪,多有得罪,莫怪莫怪。

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显示了吕后的老练,但在处理国内问题上,那就是老辣了。

吕后始终不信任刘氏子弟,毒死赵王后,她就开始打齐王刘肥的主意,刘肥的齐国有七十多个县城,可谓实力雄厚,这让吕后有点忌惮,一旦刘家子弟不老实,齐国定是首当其冲,况且刘肥还有一个非常剽悍的儿子刘章,以后再介绍他。

女人的特性在于缺乏安全感,身为实际统治者的吕后也不能例外,她不遗余力征召民夫将长安城整修加固了一番。

虽然并没起到防御的作用,但长安城在吕后的下令整修后,有了国际大都市的气象。

惠帝二年,刘肥入朝面圣,吕后接见刘肥的过程中,越看他越不顺眼,一时动了杀机。杀个平平庸庸的刘肥本不是难事,吕后考虑到刘盈的感受,还不能明目张胆的做掉他。

在刘肥的接风宴会上,刘肥坐左侧,刘盈坐右侧,太后坐上侧,这种坐法属于家人礼。宴席之中,刘肥谈笑自若,并没有一丝的别扭。见刘肥这么随意,吕后的脸色却变得极不好看。

刘肥把刘盈和吕后当家人,吕后心里却从来没这么认为,她曾经一度想把刘邦与姬妾生的儿子打个包送上西天,而且刘肥与刘盈一左一右平等而坐,这更让吕后窝火。

他有什么资格与皇儿对坐!吕后心里愤然道,随即眉头一皱,动了肝火,她召来心腹,暗令准备两杯毒酒端上来。

毒酒先端到刘肥面前,刘肥拿起酒杯正要向吕后祝酒。这个时候,刘盈站了起来,拿起另一个酒杯,说要先与大哥互相敬酒,然后再敬太后。

刘肥觉得也对,酒杯到嘴边却没喝,而是等着刘盈拿起另一杯毒酒。

见刘盈就要吞下毒酒,吕后急眼了,她也顾不得解释,急忙起身,把刘盈手中的酒杯打翻在地。

刘盈与刘肥一时愣在那里。但细细一想,两人额头上都不约而同冒出了冷汗。

刘肥见势不妙,借口醉酒,退了出去。刘肥回到下榻处,越想越怕,担忧无法安全离开长安,辗转反侧无计可施,便召来随从,其中有一内史说道:太后最爱鲁元公主,只要齐王你献出一部分城池给鲁元公主做汤沐邑,太后必然高兴。

刘肥怕还不够保险,跟随从们商量来商量去,最终想了个匪夷所思的办法。第二天,他便写了份奏折递给吕后,这份奏折如果放在现在,那准是精神病人的手笔。

在奏折上刘肥打算主动献几个城池给鲁元公主汤沐邑,这不算什么,绝的是后头的话,刘肥还打算认同父异母的妹妹鲁元公主为干妈!

服了吧!

不服不行,天底下就有这么荒唐的事。要是刘邦在天有灵,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吕后接到奏请的时候,虽然觉得荒唐,但她却同意了。母亲同意的事情,鲁元公主也不敢反对,也不想反对,妹妹做哥哥的干妈,多有趣的事啊!

是啊,多有趣的事啊,简直有趣的旷古绝今!

为此,母女两个挑了个黄道吉日,有意将仪式搞得声势大些,她们想看看刘肥的笑话。

刘肥为了活命,只能负重忍辱给大家演出了一出活生生的闹剧,他向鲁元公主半鞠躬喊了一声干妈,鲁元公主扑哧一笑,故意拖长声音应和了一声,此时,周围一阵哄堂大笑。

刘肥依然满脸堆笑,他管不了别人的嘲笑,他只想活着,哪怕谦卑地活着。

吕后对刘肥的厌恶感油然而生,她望着刘肥一脸的谦卑,心中大为喜悦。吕后想要的就是把别人踩在脚下的感觉,她更希望刘家多出几个窝囊废,只有这样,她手中的权力才能越来越稳固。

刘肥谦卑的表演让他捡回来一条命,他快速地离开皇城这个是非之地,再也没敢回来。

惠帝七年之前,吕后处理事情还得顾虑顾虑宝贝儿子的感受,但之后,吕后便撕下了所有的伪装而以女主临朝称制。

转变的原因是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刘盈崩,年仅24岁。

刘盈是一个被郁闷死的善良的皇帝。

他的母亲生了他养了他,但也扼杀了他。

强忍着丧子之痛的吕后,以她的经验,每逢皇帝驾崩之时便是权力斗争的顶峰,朝中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吕后思索着应对之策,乃至于当她站在儿子遗体前的时侯,忘记了悲伤。

张良之子中大夫张辟强看出了其中的奥妙,他将吕后心中的症结告知了陈平。

陈平恍然大悟,稍微琢磨了一下,马上向吕后进谏封吕台吕产为南北军将领。南北军是护佑长安城的两支部队,南军为宫廷卫士,由卫尉掌管,北军则驻扎在长安城外,由中尉掌管。虽则南北军人数并不多,但因为直接负责京城,皇宫的驻防,所以对于控制京城的局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可以这么来说,谁掌握了这两支军队,谁就掌握了整个长安城。

刘盈死了,吕后担忧地位不保,因而举止反常。

陈平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点,虽然女主专政总有点不合古制,但陈平并不反对吕后当政,目前的朝廷,能震得住也就只有吕后了,吕后虽身为女流,可治政能力却也并不弱。

陈平决定力挺吕后到底。

吕台吕产掌握南北军后,一直强忍悲痛的吕后突然放声大哭,尽情地发泄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撕心裂肺之痛。

吕后的这一生并不幸福,自从刘邦走上造反的道路之后,一双儿女便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她爱他们,她希望他们能过得好,也许权力让她变得残忍,但却没有泯灭她对儿女的慈爱。

何苦生在帝王家!恨,恨,恨…

但是,吕后是个坚强的女人,她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哪怕至亲至爱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她也会坚强,人活着,除了爱,还有责任。

吕后接下来的责任便是选择下一个皇位继承人。

刘盈生前并没有留下儿子,他走得太突然了,乃至于没有定下合适的继承人。

刘盈生前出于对吕后的畏惧和抗议,主动放弃了政权,他的突然离去,反倒成全了母亲。

没有合适的继承人,立谁不立谁全在于吕后的掌握之中,这里面就大有文章可做。

刘邦的其他儿子不少,已渐渐成年,都非吕后亲生,吕后唯恐杀之而后快,岂会将皇位拱手让给他们?

吕后想来想去,总算找到了一个即能掩人耳目又能让自己掌权的办法。

宋代有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吕后的办法跟此法相近,换汤不换药。

她找来后宫宫人生下的婴孩,将其母杀死,然后冒充皇后的儿子,而且为了迷惑众人,她弄来了一堆冒牌货,封侯的封侯,封王的封王。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汉代一百多年历史上比较奇特的现象出现了。

两个不被人承认的皇帝。

史书上称之为前后少帝,他们只有皇帝的身份,没有权力,没有称号,也没有庙号,谥号之类的,死后更不能入太庙,把少帝说成傀儡皇帝都是抬举了他们,打个比方来说,他们更像摆在龙椅上的模特,连开口说话的权力都没有。

这段时期被称为高后称制,少帝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吕后并不是一个糊涂的人,她明事理,更能掌控大局。这也是陈平决定力挺吕后专权的原因之一。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吕后不得不倚重吕氏家族的所有力量。刘盈去世后不久,吕后就打破非刘氏不能封王的刘邦遗训,将诸吕封王。

当吕后将这个想法在廷议上抛出时,立即引来了左丞相王陵的反对,王陵性格憨直,惠帝年间碍于丞相的权力太大,撤销了丞相一职,分出左右丞相,按照刘邦的遗言,曹参死后,左丞相由王陵担任,右丞相则由陈平担任。

吕后知道王陵耿直,耿直的人心机不深,吕后让王陵当这个丞相也是基于这个考虑的,但现在王陵却跳出来第一个反对,拿起高祖刑白马的事说事,马上就糟来了吕后的不满和愤恨。

当陈平与周勃见到吕后的脸色变得阴沉时,一齐说道:高帝平定天下,分封诸侯为王,今日太后称制,封王可也!

吕后顿时喜笑颜开!顺便决定了封王的人选。

下朝的路上,王陵见到陈平就发火道:高帝当年刑白马之盟的时候,你在场,可是今天却说出这种话,以后有何面目见高帝。

陈平也不争辩,笑道:面折廷争,我不如君,恐来日安刘氏天下,君不如我也!

不久,吕后就将王陵明升暗降,夺了他的左丞相之位,把他升为只有荣誉称号的太子少傅。而毫无才能的审食其升任左丞相。

吕后专权也开启了汉朝政权历史上,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外戚专政。

而且这股力量发展下去,最终给西汉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

吕后不断地打击刘氏集团,重用宠信吕氏子弟,但她对吕氏子弟并没有过度纵容,当她得知吕王吕嘉骄奢,毫不犹豫就废黜了吕嘉的王位。

吕后也知道,杀光刘氏是不可能的,所以她对刘氏采用的政策是既打又哄。对于不服从的,她会给与坚决的打击,对于服从的,吕后也有所重用。

吕后继续采用亲上加亲的办法,将刘吕两族联系在一起。

其中赵王刘友(刘邦第五个儿子),梁王刘恢(刘邦第六个儿子),刘章也被迫娶了吕氏女子,包办婚姻之下,十有八九不够幸福,但刘章是个例外。

赵王刘友并不爱吕氏,吕氏一怒之下,跑到吕后面前狠狠地告了刘友一状,吕后则不问青红皂白,将赵王抓来长安,把他关了起来,不给吃喝,赵王不久就给活活饿死了。

赵王临死前原创了一首楚歌,大意是打到吕氏,刘氏万岁之类的话语。

刘吕两家的仇恨随着赵王的悲剧又加深了一层!

不久之后,梁王刘恢的死讯又接踵而至,刘恢的爱妾被犯醋酸的吕氏毒死,刘恢忌恨王后,可又无处发泄,本人又爱钻牛角尖,一时想不开,就寻了短见。

这个时候,刘邦的八个儿子就只剩下刘恒和刘长还活着。

吕后也打过刘恒的主意,赵王死后,她打算将代王刘恒徙封为赵王,准备把刘恒也一起干掉。刘恒的臣属看出了吕后的险恶用心,替刘恒写了封言辞极为恳切的奏折,博得了吕后的同情。

吕后能够大发慈悲放过刘恒与刘长,跟他们的母亲有直接关系。

刘恒的母亲薄姬从未受到刘邦的宠幸,而刘长的母亲则更加凄惨,她原本是张敖的爱妾,张敖为了讨好刘邦,把她送给了他。

刘长母亲生下刘长后,曾经求过审食其代为转知刘邦,希望能得到生活上的照顾,但审食其因为吕后的关系,把事情隐瞒了下来,刘长在万般绝望下,抛下幼小的刘长自杀了。

吕后想到他们母亲曾与自己同病相怜,动了恻隐之心。

是啊,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何况都是不幸福的女人。

高后时代,历来为老百姓所诟病的妖言罪,挟书律,三族罪被废除,这是给中华文明做了件大好事。

吕后在政策上继续采取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术,为文景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片波澜不惊中,光阴荏苒,高后称制八年某天,吕后像往常一样地坐在龙辇上出行,突然眼睛一花,似乎看见一只天狗扑向了自己。

这一惊吓,吕后便再也没有起来。

公元前180年八月一日,当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她把吕产吕禄叫到床前,作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安排,令吕产为相国,统率北军,吕禄统率南军,吕禄女为皇后。

吕后做这些事情都是为了吕氏家族的长盛不衰,然而,吕后不曾想到,这些貌似周密的安排反倒葬送了吕氏一族。

她丈夫死了,她儿子死了,她女儿死了,在她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她不得不强忍着孤苦寂寞继续前行。

这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事。

一个从布衣走上后位的女人,对老百姓的生活有着深刻的记忆,所以基本国策在她的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一个政治清明的世界在她的执掌上延续着,在她的努力与智慧下,我们可以看到,大汉王朝最终走上了盛世之路。

吕后不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但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女人超过她。

伟大的女人,吕雉,请安息吧!

同类推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 大明二十四监

    大明二十四监

    《道界之旅》简介弃婴李泰,无缘得到可以隐身的隐珠。被啄木认发现,带其到滞留在地球养伤的雷公身边,沉睡六年学得'病气化真诀',师傅死后,留下灵药园让他送回道界。啄木变身成大将,成俑为永守师傅墓。传驭灵术,可收宠物从小到大九名。察人等级求,比知高出自己三级。神农架路遇野人绑架,智救救赌城司空逸馨。出了森林,得死士龟甲,收服杀手,利用灵药园的特征,放到无人飞机上可以驾驶遨游天地……口头禅。请不要叫我医生:因为医生在古代是太医院的学生,我已经出师。请不要叫我中医我有自己的名字,请叫我疾医、医家我就是用针法,针是针,灸就灸,根本不是一回事“毉”请大家记住这个字,这才是最古老的医'匚'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矢',表砭石,就代表针法'巫'是指大巫沟通天地以上才构成一个“毉”医。请大家来大大雷泰怎样演绎自己的《道界之旅》不见不散。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热门推荐
  • 随身带着魔兽人族四英雄

    随身带着魔兽人族四英雄

    当山丘、圣骑、大法、血法集中到一个装逼青年身上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懂的。
  • 闺门春事

    闺门春事

    相公要自选的,婆家要和谐的,美好将来是要可以期待的。所以,唐玫穿越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自己从已婚变成独身……PS:书名活泼了些,其实是很正经的轻宅斗励志文。新书《家欢》已开,求收藏求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伊胜雪说完就快速地蹦跑开来,其实沈若赫已近知道了伊胜雪说的什么,只是还想认真的听一遍,在追逐的路上,沈若赫大声的呼喊,“从今天开始,伊胜雪就是我的人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笔仙惊魂

    笔仙惊魂

    小武、慕凡、柳丝丝、凌菲儿是两对情侣,租住在一套古旧的四合院。因为停电,四人玩了请笔仙游戏,他们犯下笔仙游戏的两大禁忌——追问笔仙的死因、没有送走笔仙。他们被告知,如果没有送走笔仙,笔仙就会一直缠着他们,这是一个不死不休的诅咒。神秘的黑衣老太,诡异的黑猫,邻居异样的眼神,蹑手蹑脚的影子,居住在坟场的房东,幽怨的歌声时不时在夜半响起,四人在噩梦与真实之间穿梭,濒临崩溃……究竟谁被笔仙附体?怎样才能让诅咒消失?一连串恐怖事件背后,是谁在张牙舞爪?
  • 剑指凌云

    剑指凌云

    平凡小子遭奇险,大难不死霸武林!金兵犯界,他国破家亡;生死关头,遇贵人相救,竟机缘巧合学到古怪武功……学成出山,牛刀小试而锋芒大露;一战成名,江湖嫉恨而千夫所指!暗杀、逼婚、中毒、囚禁……对方无所不用其极,他却隐忍一声不吭,目的,只是为了那传说中的龙凤双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希望在转角

    希望在转角

    人生最怕什么?没有希望当面对挫折、陷入目境时,些入总会心灰意冷,认为一切都没有了希望。于是郁郁寡欢,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自己跟自已作对。这样继续下去,便真的走入了绝路,迷失了方向,以为山重水复,没有出路。请不要灰心,不要绝望,你之所以认为没有有希望是目为你只看到眼前的一条路。拓展你的视野半径,认真用心寻访,你会发现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条密径,轻轻走进去,拨开藤葛.你会柳暗花明,一条宽阔的大路正摆在面前,有鸟语、南花香、有欢愉、有喜悦。你会赫然明自 原来希望就在转角。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