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059

第59章 杀功臣三

陈豨叛乱被平定后,又到了该秋后算账的时侯。

他把矛头指向了梁王彭越,他用习惯性的办法,先下诏斥责彭越。

天子下诏来骂人,个中轻重让人不寒而栗。

彭越接到诏书反复看了几遍,越看心中越是畏惧,他苦思对策,决定主动去朝廷负荆请罪,部将扈辄劝阻道:不要去,去了必定回不来了!不如起兵叛乱!还有一拼!

彭越听了这话,不置可否,他其实并不想对抗朝廷,对抗朝廷凶多吉少,不对抗也是凶多吉少。韩信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儿,彭越可不想成为第二个韩信。

刘邦的这道诏书非常之狠!天子给臣子发骂人的诏书,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臣子:朕对你很不爽,你自己看着办!

领到这道诏书,也就意味着政治前途,甚至性命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彭越因此心情极度惶恐,言语不觉粗鲁起来,脾气也暴虐不少,他某次对梁太仆恶语相向,还要治太仆的罪。梁太仆先发制人,畏罪潜逃,跑到长安去反咬了彭越一口。

刘邦不管真假,他迅速派出几个精干将士跑到梁国将彭越和扈辄就地拘押,直接解送到洛阳,交于廷尉王恬审理。

王恬这个人,并非正人君子,以前审贯高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此人的办案风格。

稍微审讯了一下,王恬并没有拿到彭越造反的证据,也就是说,彭越被人诬告。但这种结果显然不会让刘邦满意,他左思右想,想到了个办法,让人领略到了王恬在制造冤假错案方面的造诣,他在呈给刘邦的案情奏折上写道:扈辄有意谋反,但梁王不加阻止,是想造反的前兆,应该依法论罪。

这同样是一条莫须有的罪状。

看到这个结论,刘邦高兴异常,便下令处死扈辄,念在彭越功劳的份上,免其一死,但将他废为庶人,贬到蜀地青衣县居住。

彭越连上诉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拽上了囚车,一路颠簸西行入蜀,从镇守一方的诸侯王变成一个囚犯,彭越的运气并不比韩信好多少。

本以为捡了条命,以后可以安度余生,可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差。

在去青衣县的路上,他碰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最终会要了他的命,她就是吕后。吕后正赶去洛阳找刘邦提出对彭越的处理意见。没想到半道上碰见了彭越,彭越一见到吕后,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以为女人心软,兴许吕后能帮他说情,因此彭越向吕后声泪俱下地诉说着自己的冤屈。

吕后好言相劝,表示愿意帮他求情,她让彭越跟自己一块返回洛阳。

彭越信以为真,跟着吕后原路返回,到了洛阳宫外,彭越在宫外等候,而吕后则去面见刘邦。彭越满怀希望在宫外焦急地等待着,他等待着一道赦令下来,他又做回了威风八面的诸侯王,他又可以享受到万人膜拜的那种优越感了。

可是,等了半天,没见到赦免的圣旨,却见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卫士冲了出来,在他的惊讶中,他被捆了起来,而且又到了熟悉的地方--廷尉府。

廷尉王恬睁眼一看,差点懵了,怀疑自己眼花:怎么又是彭越?不是已经定罪了吗?

他擦亮眼睛细细地将彭越打量了一遍,心想:没错,是梁王!

王恬不敢做主,赶紧进宫去请示刘邦,刘邦把吕后的意见告诉了王恬。

上面既然有了指示,王恬自然就好办事了。

他充分发挥着导演编剧的才能,不断地找人来诬告彭越谋反。最终,在廷尉府各级官员的不懈努力下,彭越谋反大罪做实,结论是:彭越枭首,夷三族。

彭越死后,头颅悬在城楼上示众,吕后似乎还不过瘾,她随即向刘邦提了个建议,这个建议充分体现了最毒妇人心的道理,当然,后面还会有更骇人听闻的。她建议刘邦将彭越剁成肉酱,遍赐诸侯。

当肉酱送到淮南王英布那里的时候,英布正在兴致勃勃的打猎,他接过肉酱,顿时感觉脊背发凉,就像从头到脚被人泼了盆冷水,兴致全消。

韩信死了,彭越死了,接下来会轮到的说不定就是寡人!不行,得及早加强戒备。英布思忖道

为了防止不测,英布下令国内加强戒备。但英布怎么也没想到,虽然他早已未雨绸缪,但他的结局还是一样一样的。

英布的医官中大夫赫贲想讨好英布,趁机给英布的宠姬送了很多礼物,没想到,赫贲的讨好不但没有取悦英布,英布怀疑宠姬与赫贲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英布决定不管真假,先做掉赫贲。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老套的镜头来了。

下属怀恨在心,接着去长安告密,接着刘邦大怒,接着刘邦派人去查。

接着英布真的反了。

得知英布造反,刘邦打算派太子统兵平叛,但太子的老师却向吕后说道:不可,太子出征,无功且不能免祸,不能去!

吕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对着刘邦哭哭啼啼,什么太子年幼,太子不习兵事,太子如有不测该当如何如何,说的刘邦都心烦透顶,骂道:早知竖子不能任事,还是得朕亲征!

高祖十一年夏(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安排好一切事务后,再一次御驾亲征。

亲征之前,夏侯婴向刘邦举荐门客薛公,这位仁兄可不是普通人,他做过故楚国的令尹,非常有智谋。薛公给出了英布可能采取的三个策略,而且料定他会采用三策中的下策。上策为南取吴,西取楚,东并齐鲁,北收燕赵,坚壁固守;中策为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栗,塞成皋口;下策为东取吴,西取下蔡,聚粮越地,身归长沙。

英布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他虽然不及韩信与彭越,但此人江湖朋友众多,而且与长沙王有姻亲。当刘邦得知英布果然采用了预想当中的下策时,年迈的刘邦才有了些底气。

英布一开始连战连捷,到达庸城的时候,碰到了刘邦大军。刘邦上前骂道:朕封你为王,你却不思知恩图报,竟敢造反!

英布之前打了胜仗,心气高了很多,他又想到刘邦年老,便半带嘲笑的说道:无他,我也想当皇帝!

刘邦气得浑身颤抖不已。他也不多说废话,便将长鞭一挥,下令攻击,汉军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只见千军万马尤如巨大的利剑般向敌人刺去。见着这万马奔腾的场景,年逾花甲的刘邦突然也热血沸腾起来,他拨动战马,举起长剑,冒着英布军队密集的箭矢,跃到阵前督战。突然,一支利箭飞了过来,射中胸口,好在刘邦身上的盔甲很厚,箭入不深。众将士见天子都这么拼命,自然个个奋勇争先,一时之间,就像战神灵魂附体般,把叛军阵地冲的七零八落,纷纷溃逃。

叛军在一刹那间崩盘,英布见大势已去,只能带领残部向东逃窜。

在汉军的追击下,英布只剩下百余从骑,他在去长沙国的途中,被自己的小舅子长沙王吴臣伏兵杀死。

刘邦又一次平定了叛乱,但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堂兄荆王刘贾战死,自己则身受重伤。

淮南国被平定,荆王战死,刘邦把荆国更名为吴国,封给刘仲的儿子刘濞,刘濞这位仁兄不得不提一下,几十年后由他掀起的风暴将又一次把大汉王朝送入危险的境地。

在班师的途中,路过家乡沛县,与沛县父老引酒,在那里留下了有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到达淮南时,刘邦接到两个喜报,其一为长沙王吴臣献上了英布的首级。其二为周勃献上陈豨的首级,代地悉数平定。

周勃不仅献上了陈豨的首级,还献来了一条让刘邦难以置信的消息,卢绾参与了陈豨的谋反!

卢绾是刘邦最铁的兄弟,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所以,他下诏卢绾回朝。

有了前车之鉴,卢绾哪敢去长安?前面很多人都是这么死的。再加上确实与陈豨有过联络,心虚得狠。陈豨造反的时候,他为了阻止匈奴入侵,派部将张胜去匈奴游说。张胜在匈奴碰到了通缉犯臧衍,臧衍这个人的老爹便是燕王臧荼,他对张胜说了番唇亡齿寒的话,大意是陈豨灭了,接着就是轮到燕王了。张胜听后觉得有理,反倒改变了初衷,去请冒顿单于出兵助陈豨叛乱,保住陈豨就是保住燕王,而保住燕王就是保住自己。

冒顿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既可以打劫,又可以让人家欠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匈奴铁骑在冒顿的命令下,再一次南侵。卢绾得到军情,把账算在了张胜头上,拘留了张胜的全家,并且向刘邦禀报了事情原委。张胜快马赶回燕国后,给卢绾解释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卢绾到吸了一口气,才发觉自己已是骑虎难下,就算刘邦与自己的关系再好,为了各自的利益,刘邦也不见得会收起他的屠刀。张胜是没有错的,但是张胜的罪已经上报了朝廷,如果再抵赖必然引起刘邦的怀疑。刘邦的年纪大了,老而昏聩,他的疑心病一发作,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掩人耳目之计。他从囚犯中拉出一个貌似张胜的死囚,且把死囚弄到菜市口斩首,意图蒙混过关。

杀了假张胜,卢绾的心里还是战战兢兢,他一面再派张胜去匈奴结交,一面派使臣去给陈豨暗暗送去军需物资,顺便给他打气加油,希望他能顶住汉军的攻势。在卢绾看来,陈豨顶得越久,燕国就能存在的越久,最好双方能永远都这么相持下去。

但事实并不如卢绾所愿,陈豨很不争气,不到几个月,就身死国灭,看到陈豨的下场,卢绾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他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朝廷的诏书一来,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对付诏书的办法,卢绾还是用土办法,托病。

刘邦见到这种托词已不是一回两回了,他是没那么好糊弄的,你卢绾能拖,我就能查。他派辟阳侯审食其,及御史大夫赵尧入燕,一面明察暗访,一面上门去催。

卢绾别的本事倒没有,但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装的本事倒很不错,他在病榻上装得奄奄一息道:从前异姓分封,共有七国,现在只存我和长沙王两人。族诛韩信,烹醢彭越,都是吕后计划。近闻陛下抱病不起,政权均归诸吕后,吕后妇人,阴贼好杀,专戮异姓功臣,我若入都,明明自去寻死,且待主上病愈,我方自去谢罪,或尚能保全性命呢!

这话应该说是说得很恳切在理的。

但卢绾却忘了在场的一个人的身份,辟阳侯审食其。这位仁兄听了卢绾的话,心里非常地不舒服。审食其从刘邦起兵后就被派去服侍吕后,做俘虏的时候都陪着她,他跟吕后的风言风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审食其回朝中复命时,便添油加醋地嚼了卢绾的舌头,刘邦还是将信将疑。不巧此时又送上来卢绾部将张胜没死,去出使匈奴的消息。卧床不起的刘邦这才确信,卢绾真的反了。他随即下令樊哙统兵去平叛。

急怒攻心之下,导致箭伤发作,疼痛难忍,疼痛之下他想到打英布时本来派太子前去的,要不是吕后干扰,他就不需要亲自上战场,不上战场他就不会受伤,不受伤他就不会痛疼难忍。这个时候,吕后和太子过来问候刘邦的伤情,刘邦气不打一处来,便将他们母子骂得狗血淋头。刘邦的近侍与樊哙有嫌隙,他见吕后太子挨骂,知道机会来了,便偷偷进谗言道:樊哙为皇后妹夫,与吕后结为死党,他暗地设谋,等到陛下百年后,将引兵报怨,尽诛戚夫人、赵王如意等人,不可不防!

刘邦听信了内侍的话,赶紧召周勃,陈平前来:樊哙党同吕后,盼朕早点死,可恨至极,命汝两人乘驿前去斩了樊哙,不得有误!陈平,你去取樊哙首级,周勃,你代樊哙统兵平叛。

陈平,周勃面面相觑,不知刘邦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邦虽然疑心病很重,但也不至于自己的老婆和妹夫都不相信吧。但也很难说,就算是萧丞相,刘邦对他不太放心,在他平叛之时,就三番五次派人来查探萧何的动静,逼得萧何没有办法,为了自保,只能听取门人的意见,自污名声,与百姓争利。后来惹得刘邦大发雷霆,把萧何下狱,萧何在狱中虽然没有受到非人的虐待,但在精神上却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陈平和周勃仔细地合计了一下,认为刘邦是一时糊涂,才出此昏策。刘邦糊涂,但陈平和周勃不糊涂,他们认为樊哙既是皇亲国戚,又是功臣。樊哙要杀要剐,还是由刘邦亲自动手为好,所以,他们决定先不杀樊哙,把他抓回长安再说。

卢绾得知朝廷派樊哙来围剿,马上拿出了个应对之策,跑。

跑到长城下,等待赦令,一旦没有赦令,就逃到匈奴去,若有赦令,可顺便回到燕国。

眼下的情势,除了等,他别无选择。

同类推荐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大明审死官

    大明审死官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无话说。。。。
  •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形势,包括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法西斯起于德国,而后很快的传到日本等一些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赤裸裸的展现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热门推荐
  • 沧海

    沧海

    云沧海的出生,就是为了延续身为巫族命定天女的姐姐的性命,每年月晕之日,以体内三成血喂进姐姐口内,压制天女体内的作祟邪魔。而沧海因此,需长年住在阴冷的巫山之颠,以食香兰草延续生命,待生命力恢复旺盛时,又是献血时……周而往复,十五年过去。云家次女的血治百病之说风传天下,使之成为各族尽相争夺目标。世人对云沧海的掠夺,皆因可治百病的血液……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注音版)》主要内容简介:“红枪白马”女英雄赵一曼、抗日名将张自忠、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八女投江、爱国志士闻一多、“烈火金刚”邱少云、黄继光惊天一跃堵枪眼、“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等。
  • 太后的秘密

    太后的秘密

    被五岁小孩叫“母后”,那是晦气,穿越成一个十九岁的太后,那是霉气。天下初定,根基未稳,敌国进犯,边关不宁....这...这...好像跟她这个现代人没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吧,为什么她需要留在宫里劳心劳力受侮辱?姑娘她不干了,翘宫。她发誓,翘宫是故意,遇到那个在月下吹箫的神秘男子,不是本意。一不小心发展出感情不是本意,滚到床上更不本意。***【第一卷】江山美人在宫里,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她是垂帘听政的太后在宫外,他是相思楼醉酒唱相思的面具公子她是一曲动天下的神秘蒙面女怎样的身分都逃不开彼此的吸引他甘愿为她放弃江山,又为她而重夺江山换来的却是她的不理解,离宫出走以及,强大的报复心痛之余,他只能有暗夜里默默的舔着伤口****他犹豫不决:“夺得江山真是惟一的办法吗?”她倾城一笑:“我会把他找回来,如果你还了他皇位,那我就跟你走!天涯海角,生死不渝!”【第二卷】寻找之路五岁宝宝之死让她下定了不报血仇誓不为人的决心可是寻找之路何其艰辛?尤其要找的还是恨透自己的前夫!当她出现在他面前,爱妃之死重现眼前,他红了双眼,欲置她于死地甚至为了复仇,而与坤国皇帝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却让她发现了另一个惊天秘密原来下情盅竟是他所指使?从头到尾,他们都不过是棋局上的子而已爱就要占有,爱就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甚至不惜陷她于不义吗?这样的爱,她要不起……**他愤怒:“这样为你,还不够吗?”她凄绝一笑:“陷我于不义,也是为我好吗?”【第三卷】谁主天下一个为子报仇,一个为情而来兄弟对峙,一触即发至爱面前,情难自制大军压阵,高座庙堂上的他惨淡一笑:“原来这就是逆天的代价!”“我会如约还了他帝位,你是不是还会跟我走?”他轻声呢喃“你杀了烨儿,还妄想我会原谅你吗?”她冷哼,红颜一怒火冲天此时,他才发现,人生有太多的意外,太多的不可预期一旦拉上了弓,就再回不了头**天外一隔霜成山,回眸相见梦相隔。江山、美人,到底孰轻孰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这句俗话似乎告诉我们多说多错。但约会的时候我们要说,甜言蜜语才能抱得美人归;上班的时候我们要说,能说会道才能升职加薪;劝导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说,口若悬河才能让双方平息干戈;同客户交流的时候我们要说,头头是道才能让客户对我们认可……既如此,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说话做事的度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昆虫记:高明的杀手(第1卷)

    昆虫记:高明的杀手(第1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顾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手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个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一于1878年发行,在这一卷中法布尔以平实、幽默的语言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等一系列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讲解了它们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宛如一曲奏响在美丽田野中的昆虫之歌。
  • 预审员笔记

    预审员笔记

    这本《预审员笔记》,是在《八小时以外》编辑部热情而具体的帮助下完成的。每一篇都渗透了编辑同志的心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