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057

第57章 太子危机

张敖王位被废其实并不冤,他能从烫手的王位解脱出来,也是一件好事。异姓诸侯中,以他的才能,废黜是早晚的事。现在被废,还能捞个侯爷做做,再晚一点,恐怕想留个全尸都难。

只能说,刘邦坏心办成了好事,若以为他在为张敖未雨绸缪,那就太抬举刘邦的人品了。

他所做的一切,可以理解为父爱!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太子刘盈排行老二,是吕后所生,虽说刘盈有着刚毅果敢的父母,也许因为小时候被刘邦那一脚踹出了后遗症,刘盈身上并没有刚毅果敢的基因,在刘邦的印象中,自己的这个儿子很仁弱,一点也不像自己,再则,刘盈的生母吕后因为年老色衰失宠。所以,刘邦并不喜欢太子。

皇帝不喜欢太子,这会造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平常百姓家,父亲不喜欢某个儿子,并不少见,因此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分家产的时候,分的少一点多一点而已。可要是在皇家,这就是大问题,太子作为国家继承人,追随的人自然成群结队,如果皇帝不喜欢太子,那么就有可能要改立,而改立说得轻松,但真要动起来,那可绝不轻松。动作激烈点,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事件也是常有的事。

这件事情,皇帝做起来,他也不容易。把话说透点,其实,废立太子的背后,还是权力的角逐。

改立太子这个念头在刘邦的脑子里并非一天两天了,当然,这个念头的形成跟一个女人的努力有关系。

一个美丽无比歌艺双绝的女人。

她是刘邦一生最宠爱的女人--戚夫人。

戚夫人除了能讨刘邦欢心外,也很争气,她给刘邦生了第三个儿子,现任的赵王刘如意。随着刘如意一天天的长大,刘邦发现在这个儿子身上,有很多自己的影子,比如聪明调皮捣蛋不循规蹈矩,这不就是少年时的刘邦么?

父亲都喜欢像自己的儿子。

亲属也罢,朋友也罢,都能适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刘如意虽然封为赵王,刘邦还是把他留在了身边,倾心的培养,努力的栽培。

在他的心里,这个儿子才是未来的储君。

刘邦的偏宠助长了戚夫人的气焰,也加深了吕后的恐惧。

戚夫人与吕后的较量在后宫中已经趋于白热化。

如果说,朝堂是男人的战场,那么,后宫便是女人的战场。

而女人的战场,同样的血腥与残酷。

吕后的前半生,并不幸福。

一个家境优越的小姐嫁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男人。没有几年,刘邦又落草为寇,她整天活在担惊受怕的日子里,好不容易,刘邦混成了一方诸侯,可她却成了俘虏,过着有一天没一天的生活,等与丈夫团聚后,却豁然发现,她的丈夫已经不仅仅属于她一个人,他的身边美女无数,佳丽成群,而令她最伤感的是,她的丈夫迷恋上了别的女人,而她则日日夜夜受着冷落的煎熬,她很无奈,她很孤独,她甚至绝望,所幸的是,她还有一双可爱孝顺的儿女,她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她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他们。可是,即便这样,还有人要来抢,抢走她最后的一切,抢走她的明天!

她的每一天都生活在巨大的痛苦与恐惧中,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宁愿选择夫妻恩爱,男耕女织的恬淡生活。

可惜,永远不能回到过去。

她的内心在巨大的煎熬中,终于变得异常的残忍与扭曲。

她发誓如果有一天,她还活着,她一定会让抢走她丈夫的女人生不如死。

没有人生下来就很残忍,而残忍往往是悲剧的开端。

戚夫人始终只是个单纯的女人,她是个幸福的女人,她集万千宠爱于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而且老天待她不薄,还给了她未来的希望。如果后宫中只有她一个女人,她,刘邦和他们的儿子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三口之家。

看着儿子一点点的长大,戚夫人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她开始憧憬着儿子的未来,她开始谋划着儿子的未来。

她希望她的儿子不仅仅是王,她希望他能成为未来的天子,给她带来无尚的光荣。

她不停地向刘邦吹着耳边风。

即便是再坚定的男人,也经不住心爱的女人三番五次的诉求。他开始思虑换太子的办法。

刘邦知道改立太子,事关重大,如果不小心处理,必然引起朝局的大震荡,而这是刘邦最不愿意看到的。

他开始在众多大臣面前毫无保留的表现出对刘如意的宠爱,对刘盈的不满,让支持太子的大臣们自己去揣摩,扭转对太子的态度,转而投向赵王。

但他低估了那些大臣们,买他的帐的人不多!

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在廷议时抛出来,做一番试探。

刘邦决定廷议废太子的事情,传到了吕后的耳里。

吕后陷入了极度的惊恐之中。她已经在刘邦那里失宠,如果连太子地位都不保,那么她将彻底地一无所有。

不,不行!要反击!吕后在惊恐之中镇定了下来。

她开始暗中活动,动员一切力量保护太子,她四处拉拢大臣,为太子做羽翼。

令她欣慰的是,朝中重臣都倒向了太子一边。

高祖十年(公元前198年),刘邦在朝堂上正式抛出改立太子的提议。

群臣经过短暂的沉默后,朝堂上就像炸了锅。

重臣们的态度很明确,他们认为太子是国家的根基,不能换。当然,支持废太子的臣子虽然不是重臣,但也不在少数。

见重臣元老们多数反对,刘邦的脸色变得铁青,一时之间不好发作。

大臣们各持己见,顿时势同水火般地开始争执起来,偌大的朝堂人声鼎沸,性格粗野的人竟然又开始推搡起来,看到这情形,刘邦彷佛又回到了当初礼仪不整的年头。

这时候,御史大夫周昌跳出来一声大喝,顿时安静了下来。群臣盯着周昌,等着他开口。大家都知道周昌这个人,平时言语不多,却是一个敢于与皇帝争执的诤臣。他要认定的事情,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会力争到底,毫不退让,经常争得面红脖子粗舌头打结,他也不改立场。

而且他主管监察,百官对他都是又敬又怕,萧何陈平等人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刘邦更是对他既忌惮又尊重。

但周昌有个毛病,这个毛病无所谓好坏,但却鬼使神差的发挥了一次作用,他的毛病是话说得太急,他会口吃。

百官中的老二出来发话了,大家自然得听听他的高见,于是,原本喧嚣的朝堂顿时鸦雀无声。

周昌见百官争执不休,本就心中着急,一急就口吃起来,他说道:臣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他这一结巴,两句话说得十分费劲,再加上脸红耳赤的,顿时把大家给逗乐了,突然,殿内一阵哄堂大笑。

这么一乐,争执引起的不快立马就烟消云散。刘邦见这么多人反对,恐怕一时之间也无法决议,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此事暂时作罢。

在东厢的神经极度紧张的吕后总算松了口气。朝议结束后,吕后截住周昌,也顾不得皇后身份,跪谢周昌。

吕后这一跪是出自真心的,她的处境如此恶劣!周昌能当庭以“不奉诏”的来拼死谏诤,化解这一次危局,受一次跪也不为过!要不是他,太子就换人了,太子一换,接下来后位也一定难保。

吕后是个能屈能伸的女人。

周昌并非太子党,他之所以力保太子,是从一个大臣的良知出发的,在他眼里,更换太子无疑会动摇国家根本,况且太子并无大的过错,说换就换,那就失了法度。

后宫中,吕后与戚夫人的角逐已是人所皆知。

刘邦虽然站在戚夫人一端的,他心里十分清楚吕后的心机远不是戚夫人所能比,一旦自己百年之后,吕后掌了权,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下场,那就难说了!

可是,除了立刘如意为太子,他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好办法保护他们母子,又不便跟支持太子的重臣明说,所以不免唉声叹气,忧虑重重。

刘邦的心思被年轻的符玺御史赵尧看了出来,他细细一琢磨,想到了一个既能迎合上意,又能升官发财的一石二鸟之计。

他奏请刘邦道:陛下,您所忧虑的,为臣明白,只需为赵王安排一个被吕后,太子及群臣忌惮的国相,赵王便能安然无恙!

有道理!爱卿可有推荐人选?刘邦眼睛一亮。

御史大夫周昌大人!

刘邦听后一拍大腿,对赵尧赞赏有加。

很快,刘邦也不管乐意不乐意,下诏封周昌为赵国相,辅佐赵王,赵尧进谏有功,升任御史大夫一职。

这么一来,周昌等于说被无缘无故贬了官,但刘邦为了儿子,也顾不得许多了,谁叫你当臣子呢?给你发工钱,就得任劳任怨干活!

为了更益于理解赵尧升官事件,我们先来了解下御史府这个官僚系统。

御史这个部门是执掌监察的,他们是垂直单位,即全国的分支机构不受当地政府管理,而直接由御史台管理,主要职能上相当于现在的人民检察院。但那时候,他们的职权可比检察院大多了。

御史府的主管领导即为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并称三公。御史大夫除了执掌监察,也参与朝政,所谓“议大政,必下丞相御史”。御史大夫职能上是副丞相,也可以这么理解,御史大夫就相当于现在兼任最高人民监察长的第一副总理,御史大夫作为朝廷的二把手,还有一个优势,很多丞相都是先当御史大夫,再升丞相。

御史系统的第二个梯队为御史丞和御史中丞,所以俗称“二大夫”,“亚长”,因为御史大夫要辅佐丞相处理政务,所以监察的执行实际上由“二大夫”完成的,。

第三梯队的御史一般有几种:侍御史,符玺御史,绣衣御史,部刺史等。

侍御史外号柱下史,之所以会得到这个外号,是因为侍御史在朝会时总是站在殿柱下。你别看侍御史秩六百石,但能做这种官,绝不容易,要做侍御史,一则必须得是某方面的专家,比如掌管奏章、律令、文书、档案、宫禁图书以及地方上计簿籍,甚至法律,像精于算术,律法,历法的张苍就曾担任过这种职务。二则必须深得皇帝信任,皇帝不信任,学问再好也是白搭。所以说,侍御史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符玺御史,也就是赵尧担任的职务,顾名思义即是帮皇帝执掌玉玺、兵符,属于皇帝的近臣。官阶虽小,但因为经常要陪在皇帝身边拿大印,盖章,所以前途远大。

绣衣御史不常设,主要用于刺探情报,镇压老百姓起义的,相当于密探。

部刺史则是中央派出到地方的监督员,秋冬到所属郡国巡察,当时人称为行部,刺史通过行部以了解下情,岁终则赴京师奏事,他们的职责除了监察地方外,特殊时期还可以领兵作战,负责开凿水渠,向朝廷推荐人才,虽然官阶不高,但在地方上却威风八面,油水很足。地方官员都不敢惹这些中央派来的大爷。武帝时,部刺史以六条问事向皇帝负责,权力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刺史权力日益增大,在东汉末年最终演化成为地方行政长官或军阀。

当然,汉初的监察机构不止御史府,丞相府内也有监察系统,地方郡国皆有独立的监察系统,只是不属于御史府管辖。

年轻的赵尧凭借着一时的聪明一跃成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有一句话讲,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邦好端端地挨声叹气,那些个元老重臣会看不出个中原因么?

赵尧这个小年轻都能看得出来,这些官场的老狐狸,也自然心知肚明,他们之所以不闻不问,是因为他们考虑得更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中却隐藏着极大的厉害关系,万一站错队伍,那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刘邦的本意是保赵王,保赵王不是件坏事,可问题上你保了赵王甚至替他说了话就等于得罪了吕后太子,太子是什么人?将来的国君!吕后是什么人?将来的皇太后!别看现在他们娘俩一副失势的样子,等刘邦归了天,万一这娘俩记仇,那还有得混吗?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最好当没看见,即便到时候刘邦怪罪起来,也有个托词,这是你刘邦的家事,为臣不能管!

年轻的赵尧忏悔进去了,他出了个不错的注意,他的确聪明,但他太嫩了。

富贵险中求,这是赵尧的为官理念。

这个看似巨额的奖赏其实也把赵尧推向了火炕。如果把官场比作火炉,那么越到中心区温度越高。

没有水平,即便进入到中心区,粉身碎骨也是迟早的事。

赵尧就显然还不够级别,当看炉火的人换成吕后的时候,他的好运也就到头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邦一死,吕后就开始秋后算账了,她撤了赵尧的官,夺了他的食邑,让他卷铺盖滚蛋了。

周昌虽然不乐意出差,但他之所以能得到朝廷上上下下的尊重,决不是偶然的。他的谏言往往不顾他人面子,但好就好在,他从来对事不对人。当初他在廷议中旗帜鲜明地反对把刘如意立为太子,已经很是得罪刘如意,那么对刘如意的事情,应该是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刘邦令他去保护刘如意,他却最终接受了这项任务。而且,以他的个性,必定会全心全意地保护好赵王。

这就是周昌的性格,跟他的哥哥周苛一样大义凛然,光明磊落。

尽管大臣元老们的态度出乎刘邦的意料,但刘邦却仍然没有放弃改立太子的念头,当刘邦再一次表示要廷议改立太子的时候,吕后真的急了,情急之下,她想起了当朝第一谋士张良,她赶忙派吕泽去请张良出谋划策。

张良本欲一心修道,不过问皇帝的家事,但耐不住吕泽的三叩五请,他便给吕后出了一计,而正是这一计策最终让刘邦放弃了改立太子的念头,稳住了太子的位置。

张良建议太子去请来‘商山四皓’做老师。

所谓的商山四皓,就是四个白发斑斑的老头,叫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这四个老头可不一般,不仅学富五车,而且品德高尚,在当时,属于大师级的人物,非常出名且受人推崇。

因为天下闻名,让刘邦特别的仰慕。汉朝建立后,刘邦想尽办法想把他们请到朝中做官,可这四人却婉言相拒。

然而,刘邦没有做到的事,刘盈却做到了。商山四皓在刘盈的诚恳邀请下,答应出山,做太子的宾客。

后来,刘盈的身旁就经常多出四个面色慈祥,一脸慧光,须发尽白的老人,有了这四个人,太子的形象刹那之间变得光芒万丈。在一次宫宴上,刘邦也感到了太子的光芒,他看到坐在太子身后的四位老人,惊问道:这是何方高人?

太子平和地说道:商山四皓!

刘邦更是大呼惊奇,忙端着酒杯向老人致敬道:朕以前请你们,怎么都请不到?奈何却让太子给做到了?

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盛情难却,便做了太子的宾客。

一席话,让刘邦不免有丝惭愧。

他轻叹了口气,自嘲的摇了摇头。

四皓离去的时候,刘邦叫来戚夫人,指着他们的背影无奈地说道:爱妃,你看,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了,朕也无法撼动啊。

听到刘邦无能为力的哀叹,戚夫人顿时悲从中来,泪水像断线的珠子般,止不住落了下来。刘邦见爱妃如此难过,心中也不好受,他握着戚夫人的手说道:“爱妃,给朕跳一段楚舞吧,朕给你和楚歌。”戚夫人唯唯遵命,这是他们发泄心中悲伤之情的唯一办法,从战乱不息的过去,再到歌舞升平的现在,歌舞成了他们互相交流,互相慰藉的灵药。

戚夫人带着一股悲伤,舞动起她那婀娜的身段,边舞边流泪,她仿佛看到了她和她的爱子的未来正在离她远去,远去…

刘邦看着戚夫人的舞姿,有感而发,他仿佛回到他与她相遇相逢的村庄,她仿佛回到了与她恩恩爱爱的每一天。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

刘邦反复吟唱,戚夫人更是悲戚痛苦,乃至瘫坐在地上。

刘邦心中难过极了,只是现在,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心爱的女人。他到现在才明白即便贵为皇帝,也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只能默默地发誓,有生之年一定会好好的待她爱她,以后…

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眼神一片迷茫,口中喃喃自语。

以后…悲乎?喜乎?

同类推荐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这事的,因为帝制时代早已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本书所选取的遗诏,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帝王的政治遗嘱。他们就是那些“围棋高手”。或是开国帝王,或是中兴之主,或是乱世枭雄,或是太平天子。而他们对自己身后江山的合理或是不合理规划,直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热门推荐
  • 冷少的绝情妻

    冷少的绝情妻

    “小宝贝,我不是你爹地哟。”楚逸拍着莫宝宝的头,笑眯眯的好心解释着。“可是你要和我妈咪结婚啊?”五岁的莫宝宝歪着头,一脸迷茫。一丝邪笑,划过男人的嘴角,他要的是女人,不过可不是眼前的小不点儿!信任,背叛,是谁第三者插足?意外,失忆,邂逅另一场温柔。她是谁?他又是谁?谁是她腹中宝宝的爹地?谁是她最后的归宿?那个站在她身边,看起来英俊、温柔又专情的倪睿熙,是什么来头?“安琪儿,我的未婚妻。”他挽着他似曾相识的女人,笑得温和又典雅。阴谋,利用与被利用。在爱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才是值得心灵停靠的港湾?这一场寂寞与渴望纠缠着的荒唐旅程,是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在那微风沉醉的夜晚,谁与你相见,谁又会与你相爱?这是一个寻找爱与被爱的故事,人这短短的一生一世,究竟靠什么温暖心底?也许一开始的徘徊让人不知所措,可是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就算错过了那么多,那么多,终将有一个人对你不离不弃,愿与你厮守终身。-----------------------我是美丽分割线------------------------1、每天一更,多更看情况,上午11点或晚上,喜欢的亲请多多收藏+票票+留言,你们的支持是夏夏努力的动力!2、不是会员的亲,也可以在页面的“会员注册”上注册成为会员,然后再点“收藏作品”把夏夏的文文收藏下来,以后就不会找的那么辛苦了!3、对文文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夏夏欢迎大家提意见。
  •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打造不可替代的自己》为美国执业心理医师玛德莲·赫克所作。全书分为11章,每一章均以“盲点”和“策略”两部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的十大思考及生活盲点,深入剖析了盲点产生的原因并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消除盲点的策略。
  • 悬在半空中的天堂

    悬在半空中的天堂

    本书记录了北大女生四年大学丰富的经历,她所接触的世界、所接触的人物、所遭遇的事件,有每个大学生共同的经历,同时,作为最高学府北大的学生,又有她特殊的经历。故事情节精彩纷呈、人物性格各具特色:世事看透的学长,为何放荡不羁?诗人般情怀、但神经质的清华自动化雪莱,为何四年荒寂于清华园?单纯简单的剑桥交流生丁强,又会有怎样的情感遭遇?文坛黑马,为何写出满纸宁静?北大高干高枫身患癌症,相恋多年的女友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大四,工作、读研、出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农女有田

    农女有田

    一朝穿越到古代,竟是因病重被退回的童养媳,家贫受人欺,带着家人发家致富奔小康,正当日子红火之际,权贵竟然上门逼迫去冲喜,否则家无宁日,这可怎么办?且看贫家女如何发家致富、斗智斗勇斗权贵,最终成就美好幸福生活。
  • 幽明山西仙泽校

    幽明山西仙泽校

    玢霂是个性格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女孩。在她的身上有个迷。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录取到了本市的贵族学校,却发现该校的诸多神秘。两个男孩也是让她头疼的元凶。究竟谜底是什么呢?她在这间学校能够经历怎样的成长呢?敬请期待。。。
  • 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

    这部小说催生了《黑客帝国》!赛博朋克圣经!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 小蜗牛的好朋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小蜗牛的好朋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本书中通过描写小蜗牛及其好朋友们的故事,实际上描写了这些动物与气象变化的关系,池塘边大榕树下的小蜗牛有许多好朋友,是一本关于气象知识的科普书籍。像蚂蚁、蜜蜂、青蛙、燕子等
  • 雪寒惊梦:不堪帝王宠

    雪寒惊梦:不堪帝王宠

    【文慢热,须耐心】所谓圣宠入宫,是求的;所谓日日侍寝,是编的;所谓一朝怀孕,是骗的;所谓贵妃之尊,是挂名的。“我有三个名字:白晓琳、上官云梦、顾雪寒。我也不确定哪个才是真的我……”她一脸凝重,看着眼前这个如同谪仙般俊美却又对自己一往情深的男人。“你想清楚了,守护我的结果,可能是一场空梦……”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

    什么是孤本小说?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而在国内外现存唯一的完整本,才可称为孤本。所以,确定孤本最重要的是依据,现今收目较多较全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小说书坊录》、《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日本大冢秀高的《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以及《中华孤本》是我们确定孤本的依据。正是由于孤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阅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古吴娥川主人等编著的《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在众多孤本中挑选了价值较高的十种编成《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