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028

第28章 郁闷

有句话讲,世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

虽说刘邦手下猛将如云,有曹参,有樊哙,有周勃,有夏侯婴,有灌婴等,这些人是厉害,可是就算凑一块都不是项羽的对手。比功夫,比蛮力,比勇猛,那个时候,没有人能比得过项羽。

唯一的可能,智取。

刘邦需要一位智将。

老天呀,求你给我刘老三赐一个优秀的统帅。刘邦每天都在祈祷。

张良智慧超群,他一个柔弱书生,上了战场,光脑袋利索不行,要活命还得靠手脚利索。再则,张良是战略家,政治家,若让他去统帅军队,也是难为他,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位汉军第一谋臣,之前带着韩王成一起攻略韩国故土,就没有多少成果,可见他并非是个杰出的统帅。

他是战略家,善于运筹帷幄,虽然兵法权谋也有一定水准,但因为韩信的出现,使他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怎么用兵打仗的事情,而安安心心地在战略上出谋划策。

军师并非不能统帅军队,张良自身的形象也是限制他带兵的一个原因。

司马迁就曾说道他原以为张良只是一般儒生而已,可当他见到张良的画像时,是大吃一惊,张良竟长得面若白玉,唇红齿白,而且身材瘦弱,按现代的话说就是标准的小白脸,小白脸要成为杀人如麻的将军,那是有难度的。

南北朝的时候北齐兰陵王高肃,长相柔美,史载“白类美妇人”。长得好,本是一件好事,在和平年代参加些比如南北朝好男儿之类的选秀节目,做个偶像还可以。可在战乱年代,王子公卿都要带兵打仗,俊美的外表反倒给他带来无尽的苦恼,敌将经常在对阵时故意对他呲牙咧嘴嘲笑他娘儿们。无奈之下,他命人制作了一个狰狞的面具,每次上阵都戴着。

一个将军,站在数万将士面前,要是弱不禁风,将士们能相信你吗?出征的时候,上战场的时候,你总要喊几句口号,喊出来的声音柔声细语的像个小姑娘似的,将士们能把命交给你吗?恐怕属下都会为有这样的将军而觉得丢脸。

杰出的将军一穿上铠甲,站在那里,一句话不用说,下面的士兵们便会热血沸腾。

简单点说,这叫英雄气概!

剥除那些所谓的天时,地利,粮草,政治环境,战争目的等等外在因素,行军打仗,要获得胜利,除了要勇,还要有气。

勇即英勇无畏,两军对阵腿打抖甚至尿裤子那就凶多吉少;气包括士气,杀气,气势。打仗说的直白点就是一群人在对砍,没人愿意无缘无故送死,你没有杀气怎么跟人家拼命,怎么去杀人?士气不高涨,精神不亢奋不集中,病恹恹的怎么活命?

一个没有气势的将军怎么能带出有气势的部队?

项羽之所以百战百胜,就在于他的英雄气概能激发楚军勇猛的斗志。

这样的军队,你怎么跟人家拼?

拼不了,那就只能智取。

所以对汉军来说,最需要的是一位有杀气更有非凡智慧的将领。

曹樊周夏等将领杀气是有,但不具备那样的智商。

他,英武与智慧并重,勇气与谋略的化身。他,曾经钻人家裤裆,遭众人厌恨,受他人施舍,他在游荡中进步,他在煎熬中成熟,他少年丧父,不农不商,极度贫困,高堂在时无力赡养,其母在贫病交困中死去。

他没有沉沦,饿得胃痛他也会研习兵法,他仗剑走天下,却从未拔剑出鞘,他在忍耐,他在等待,他在煎熬。

诗曰,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在穷困潦倒中不断的升华。

韩信,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战术家和军事理论家。被后人称作兵仙,战神。

韩信,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父母双亡,不喜欢干活,喜欢蹭饭吃。与南昌亭长有些交情,饿的时候经常去他家蹭饭,蹭得多了,亭长老婆很不高兴,有一天亭长家早早的把饭吃完,韩信按时到来,等了好久都没见亭长家有吃饭的动向,正犯嘀咕呢,亭长老婆朝他一顿白眼,韩信毕竟聪明,领悟到其中的深意,于是再也不去他家蹭饭(还是有点自尊)。他跑到淮阴城下,开始钓鱼,有时候钓得了几条,能卖些钱,有时候钓不到,只能饿着肚子。淮阴河畔,有很多老妇人在那洗衣裳,经常可以见到韩信,一来二去,大家都认识了韩信,其中有一漂母,见韩信怪可怜的,总会将自己的饭食分给韩信,韩信很感激她,经常对漂母说:“感谢老母您厚爱,他日我飞黄腾达,必定会重重谢你。”

那漂母却有些不高兴:“你一个大男人,却不能谋生,我可没有指望你将来报道我什么!但是我是看你长得一脸贵气,觉得你既可怜又可惜啊!”

相信漂母这番话韩信记了一辈子。

别小看那几顿饭,俗话说,饱汉不知饿汉饥。我们现在是要吃好的,穿好的,而在那种朝不保夕的岁月里,能有顿饱饭吃都是件很奢侈的事。

韩信记住了漂母的大恩大德。

韩信腰间挂着一把随身宝剑,闲来无事到处晃悠,威风是很威风,但也给他招来了麻烦。

淮阴城里的一个屠夫,见韩信是横竖不顺眼,心想:一个穷鬼,这么嚣张,我得治治他。于是他拦住在街上显摆的韩信,满脸凶恶地说道:“韩信,你小子老带着这把剑晃荡,装什么哪?还把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我看,你其实就是个胆小鬼!”

这句话引来街上很多看热闹的人。韩信没搭理他。屠夫指着他的鼻梁骨,然后双腿叉开,说道:“敢死,就刺我,不敢,就从我裤裆中钻过去!”

满大街的人见有热闹可看,纷纷驻留脚步,几个街上的混混更是跟着起哄。

“韩信,胆小鬼!”“韩信,没种!死叫花子。装什么?”“钻哪,钻哪!”

众人都等着看一场好戏。

韩信见屠夫一脸轻蔑之色,皱了下眉头,也不说什么,慢慢弯下腰去跪着从屠夫的裤裆中钻过,又爬了起来,拍了拍尘土,神态自若。众人一阵哄笑,街上到处是不绝于耳的嘲笑声和谩骂声。

“龟孙子,就是个没种的狗!”屠夫望着韩信的背影骂道。

正是这么一个懦弱的行径,这么一个屈辱的举动,在韩信的不懈努力下,竟变成历史上的美谈。为什么一个日后能率领千军万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名将会甘愿钻人家裤裆?要知道,韩信手中还有剑。对此,韩信也有自己的解释,“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忍就一个字,他只做一次。

有首歌词写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韩信他是在磨炼自己的内心。

作为一个伟大的统帅,磨练的不仅仅是外在,还有内心,内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项梁叔侄起义,渡过淮水。他投奔到项梁麾下当了个小兵。项梁败死,他又跟随项羽,项羽让他做了执戢郎中。他曾多次向项羽献策,项羽答复很简单,不予采纳。

项羽不喜欢搞阴谋诡计,在他眼里,与其浪费时间在伤脑筋上面,还不如多锻炼锻炼肌肉。

久而久之,韩信越来越寒心。

虽然说项羽不理睬他,但亚父却注意到了他。他给项羽的意见是:要么用他,不用就杀掉他,免为他人所用。

范增七十多岁的人,心却恁狠。

项羽的答复也很爽快:亚父,您多虑了,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中,能掀起什么风浪?

范增只能一声长叹,后来再也没提过这事。

韩信的脑袋是保住了,但前途是保不住的,在楚军那里混,得不到项羽的赏识,能有什么前途!在楚军的这段日子里,韩信虽然默默无闻,却跟随着项羽亲身经历了几次大战。他虽然寂寞,却很充实。

一个伟大的统帅必须忍受寂寞,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完善自己。

韩信不是一个能安于现状的人。

他有梦想,他胸中的百万雄兵,如果不运用于战场上,他宁愿死。这个时候,项羽从咸阳回来,分封完毕,天下兵戈暂息。汉王刘邦被迫入蜀,韩信早就听说汉王宽厚仁义,重视人才,于是离开楚军,随汉军一起入蜀。

这时候的刘邦,窝了一肚子的火,哪有心思去考察人才,而且一路上逃亡的将士很多,来追随的也很多,军营就像菜市场,进进出出。因此,韩信来投奔,并未引起重视,他只得到个连敖(楚官名,与军中司马差不多)的官职。

连敖没干多久,韩信积累满肚子的牢骚无处发泄,一天与十三个同僚喝酒,几杯酒下肚,酒精一上脑,嘴巴就管不住:什么楚霸王算个屁,汉王算个屁,什么他们就配给我提鞋云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韩信等人的牢骚传到汉王的耳朵里。本来汉军军心不稳,将士思归,韩信这样口出狂言,坐法当斩。特殊时期,刘邦下令将这些人处死。

若是在平常,这也不算什么事,谁不会喝酒,谁喝酒喝高了不是胡言乱语,想当年,刘邦喝得烂醉的时候不知道咒骂过多少人!

兄弟们,别怪我,借你们的人头一用吧。刘邦很无奈,现在人心浮动,只能杀一儆百。

韩信和那十三个一起喝酒的军士被押赴刑场,夏侯婴监斩。

刑场上一片肃静。

夏侯婴一声令下,侩子手手起刀落,早有几颗人头落地。等轮到韩信时,侩子手一碗夺命酒下肚,做着标准的姿势比划了几下,就在他准备一刀下去的时候,韩信突然高呼:“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原本肃静的刑场被这个死囚的声音震得发颤。

所有人都心中一惊,特别是“就天下”三个字,效果特别明显,说到人的心坎上去了,一个死囚临死前喊得不是什么打倒刘邦,不是化作厉鬼来找某某人之类的话,竟是发出“就天下”的感慨,能不让人多看一眼么?

夏侯婴多看了他一眼,正是这一眼,拯救了大汉王朝。

他赶紧命令侩子手等等。

韩信心知有救。

喔,韩信,你搞什么,这句话怎么不早点说?弄得大家小心肝扑通扑通地跳!(画外音)

哦,我韩信玩得就是心跳。韩信的眼里流露出绝处逢生的欣喜。

夏侯婴觉得这个囚犯挺特别,于是上前问询壮士还有什么遗言,没想到韩信说得不是遗言,而是争天下的策略,夏侯婴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他知道汉王正是用人之际,便留下韩信的性命。

夏侯婴怀着兴奋的心情归报汉王:汉王!汉王!我发现了一个奇才。

没想到往日求贤若可的刘邦却给了他一个让人惊奇的答复:喔,知道了。

夏侯婴一怔:汉王怎么这么冷淡。

大王,他真是个奇才。夏侯婴继续说道。

刘邦懒懒地看了他一眼,又是一个奇怪的答复:好吧,那就升他一级。下去吧,我累了!

刘邦实在心情不好,打不起精神。

夏侯婴虽然奇怪,但也不好多说什么,既然已经给韩信官升一级,够意思了,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韩信逃脱了死亡的魔爪,做起了治粟都尉(管粮的官)。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对这个官,韩信当然不是很满意,管粮不是他的长处。

好歹脑袋还在,也升了个官。先干干再说!韩信心里安慰着自己。

治粟都尉这官其实没什么前途,但幸运的是韩信认识了他的上司--萧何。粮食属于后勤工作,萧何是总管后勤的丞相,韩信自然成了萧何的直接下属,大家共事时间长自然会在一起吹吹牛,串串门,泡泡澡。

萧何除了心细,他还有一项本领:识人。

有了交流的渠道,一段时间后,不免就兄弟长兄弟短的称兄道弟起来,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萧何最终确认:韩信,国士无双也。他是一个举世无双的人才,一个可以叱诧风云的人才,一个可以助汉王称霸天下的人才。

一个从来没有带兵打仗的人认识了另外一个从来没有带兵打仗的人,认识一段时间后,就认定他是大将军的不二人选。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老辣的眼光。要是看走眼,萧何这辈子也得跟着阴沟里翻船。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能耐。

萧何向韩信许诺保荐他做大将,韩信很高兴,也充满着期盼。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却杳无音信。韩信又开始失望,长久的失望变成了绝望。

萧何不是打诳语的人,他还在考量,也在寻找举荐的机会。毕竟自己也冒着巨大的风险。韩信在长久的等待后终于失去耐心:萧丞相,谢谢你的好意,我知道汉王看不上我。我还是走吧。我不能困死在这里,我要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寻找真正赏识我的人。

是的,不能在等了,也没必要再等。

天涯何处无明主,何必呆在汉王家。

打定主意,韩信便收拾好细软,交了官印,没有拜别萧何,趁着夜色,策马逃离汉军军营。这个时候,很多将士也是三五成群的逃离巴蜀。

巴蜀实在太荒凉,不是人呆的地方,也难怪刘邦会郁闷。

韩信溜走后不久就被人发现,于是向萧何报告,萧何心中一惊,赶紧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快马加鞭的向韩信追去。

同类推荐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11月26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开播。
热门推荐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女性最佳保健读本(生活必备丛书)

    女性最佳保健读本(生活必备丛书)

    为了加强妇女的身心保健,使广大妇女能健康、科学地享受新世纪的现代文明生活,我们综合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根据现代妇女身心疾病的特点,编辑了本书。本书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是现代家庭和基层医务工作者用于广大妇女预防保健和医疗用药的良好参考读物。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口袋里的天空

    口袋里的天空

    命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无形的线牵引着各种各样的人,然后相遇,我遇见你,你遇见他,他遇见另一个人,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安排,你会遇见谁,你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 凤唳九天

    凤唳九天

    她看似痴傻,却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扮猪吃老虎!除了狠毒嫡母,宰了蛇蝎嫡姐,吓傻了无情父亲,气死了腹黑皇帝。终于可以逍遥离开,后面却跟了一堆痴痴追随的人,这么多尾巴,怎么甩掉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长,我喜欢你

    学长,我喜欢你

    林羽瑶,是墨樱学院里一位善良而单纯的女孩。喜欢唱歌,乐于助人,她很平凡,平凡地只想拥有一份简单的爱情。但她喜欢上了一个学长,他是投资系的系草,她偏偏又被经济系的帅哥陈辰追求着,林羽瑶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时常出其不意的社会关系中究竟作何选择。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羊皮卷》:被誉为全球成功人士的“启示录”和超越自我极限的“奇书”;《塔木德》犹太文明的智慧基因库。大量智者的案例、风趣的解说、汇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大师的经典励志之作,全方位挖掘你内心的潜能,引领你走向卓越与成功。……如果你有心改变生活,想要追求成功,它会是你引航的明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