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235

第235章 王商斗王凤3

因为刘骜的亲自过问,水患问题现在已经是朝廷的头等大事。

朝廷紧急下拨救灾粮食至灾区,更派谒者下去调拨了五百艘船只,全力运送灾民。可喜的是,天终于放晴,灾情至少不会恶化了。

消息传来,朝廷一片山呼万岁。

这个时候,王凤提出一个问题,决堤处得尽快派人去修才是。

这一个建议甚至得到了王凤的老对头王商的赞同。刘骜本以为事情已经圆满,他正寻思着以此为由大摆宴席,君臣同饮三日,舒服一阵子才是。

未曾想救灾之后还留着一摊子事,听到大臣们往下回报他就头疼,什么国库空虚,存粮不足,重修河堤,紧接着又会有一堆老夫子出来提醒他要勤俭节约之类的老生常谈。

说实话,刘骜极其厌恶此类话题。

他眉头紧皱,向王凤说道:“此事就由舅舅全权做主罢了。退朝。”

这个朝堂,他现在是一刻都不想多呆,太没意思了,还是后殿好玩的很,有貌美如花的妃子,更有醇香四溢的美酒。

王凤见外甥急吼吼地退了朝,脸上虽然摆着一副严肃不喜的神情,其实,心中却乐了起来,这种万事由自己做主的感觉太美妙了,话说回来,如果事情做好了,便是他王凤的政绩,是他长久立足朝堂的资本。

王商扫了一眼王凤,不动神色地默默离去,眼里似有不甘。

王凤对着王商的背影嘿嘿一笑,跟王商几次交锋让他明白,自己虽然有着国舅爷的身份,有位列大司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跟王商比起来,还是嫩了点。所以,在王商面前,他得低调一些,尽量不跟这个老家伙发生冲突。

王凤有着清楚的打算,那就是一要多干些漂亮的实事,让别人闭嘴。二要多搜罗些人才聚集到自己的麾下。

王凤兴冲冲地召集幕僚们商议救灾后事。

杜钦推荐了一人,此人是犍为郡人王延世。杜钦早年结识王研世,了解此人是水利方面的专家。

杜钦官位不高,但在王凤的幕僚中却排行第一的,王凤对其言听计从,自从依附王凤以来,他一直为人所诟病,但却不能因此而埋没了他的功绩,成帝初期的善政,多出于他的谋划。

杜钦推荐的人,王凤自然应允。

事实证明王凤的选择是对的,建始五年(前28年,理论上的建始五年),春,王延世吸取前任治水专史的教训,亲临东郡决堤奋战三十六个昼夜,创造性的使用竹笼盛石的办法,在决堤口垒成河堤,最终堵住了肆虐的洪水。

王延世治水一成,举朝皆贺,王延世迁光禄大夫,赐关内侯,食禄中二千石。刘骜更是大喜之下,改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

王延世的治水成功,也让大将军王凤的脸上红光满面,毫无疑问,这份慧眼识英才的功劳他是占定了。王凤捞到了他意想不到的资本。

在多灾多难得元成两朝,治水成功无疑是巨大的功绩,上至朝廷,下至小老百姓,都能感受到那种难得的喜庆气氛。

王凤紧接着又做了件好事。

他想起了被贬为高陵令,尔后又主动辞职的王尊。

前些日子,他就接到奏报,南山一带的盗匪越来越嚣张,当地官府和百姓深受其扰,朝廷派出吏员前去剿了一年多,都是竹篮打水。

有人之前就曾建议王凤应选用精明强干的人任京兆尹,或许能解决匪患。不过,王凤却没当回事。

王凤对王尊可谓知之甚详,早在王尊辅政东平王时,就已威名赫赫。后来弹劾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遭受贬官,又让其名声大震。

现在,王凤想起来了,他自然不关心匪患不匪患,他所关心的是政绩。而他现在正是需要王尊这样能干事的部属来为他脸上贴金。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道特命王尊入京剿匪的圣旨从长安发出,不日就到了赋闲在家的王尊手上。

王尊马不停蹄地赶往长安,一到长安,他便先到了大将军府拜谒王凤,因为他早已知晓,此次自己能出山,权仗王凤推荐。王尊虽然谈不上对王凤有什么好感,不过,对于他如此看重自己,却心存感激。

“王尊,本将军要用你为京兆尹,而且陛下已经同意了。你可不能给我丢脸。”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王尊被命为谏大夫、守京辅都尉,行京兆尹事。

王尊果然名不虚传,就任后的一个月,他就带兵把南山地区的盗匪全部肃清。王尊受到嘉奖,正式升任京兆尹。

如此一来,王凤的腰杆更直了,他睥睨朝堂,似乎再问:“现在还有哪个不睁眼的家伙,敢说他王家都是草包。”

王凤从用人上捞到巨大的资本,让他热此不疲。

在他的建议下,刘骜重新启用犯法被免得陈汤,平定乌孙叛乱。

他又举荐了不少有才能的人。

而王商面对着王凤的地位越发稳固,也渐渐对他多了份敬重。王凤倒也有点雅量,暂时没有找王商的麻烦。

只不过,一切只是暂时的而已。

同类推荐
  • 隐世

    隐世

    物理学家罗亚在寻找平行世界的时候,被失控的强子对撞机乱流击碎身体。可是罗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出现在了战国末年。强悍的大秦帝国。试图复国的周朝后裔,隐世家族的诛神计划,诸子百家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还有来自遥远大西国的后代……这些拥有庞大势力的国家和组织,无不围绕罗亚展开了行动。这个世界,因为罗亚的到来,产生什么样的剧变?
  • 夺鼎1617

    夺鼎1617

    砖家指控说:他!为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输血,是支持崇祯镇压农民起义的最大帮凶!(当然,也卖给农民军盔甲刀枪。)他!一手在东方航线上设立了无数的障碍!打断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阻断了西方文明向东方的传播之路!(只是在马六甲收过路费,收进出口税而已。)他自己辩白说:其实,我做的还很不够!
  • 昏君

    昏君

    生活压力很大?那就来当昏君吧!找工作被白眼?那就来当昏君吧!老板剥削厉害?那就来当昏君吧!房价高买不起?那就来当昏君吧!谈女朋友没钱?那就来当昏君吧!股票一路大跌?那就来当昏君吧!老婆不让抽烟?那就来当昏君吧!我们的口号是,当皇帝,就要当一个想干啥就干啥的千古第一昏君。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有啥票就投啥票~~
  • 王朝与职官(和谐教育丛书)

    王朝与职官(和谐教育丛书)

    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讫年匡谬西汉起始年目前多采用公元前206年的说法。前206年是刘邦始建汉王国之年,当时的汉王国只是项羽主命所分封十八王国之一,西楚霸王项羽才是当时的天下最高统治者。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制,解开我们心中深藏已久的疑惑,赶快和我们一起来翻开此书,品味历史吧。
  •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

    本书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
热门推荐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西域惊魂志

    西域惊魂志

    从一箱传世千年的竹简开始,时空穿越,回到两千年前的大汉王朝,我们将随身负使命的主人公,重走丝绸之路。在茫茫沙漠,不为人知生物的凶险;在漫漫湖泊,神秘古墓的惊心动魄;在古老藏兵洞,机关暗器的步步惊魂;在皑皑雪山,恐怖怪兽的神秘本性……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我们看到的将不是谜底,而是一个尘封多年的真相。
  • 乡村档案

    乡村档案

    新来的乡党委书记为了办政绩工程,讲述的是西岭市西安县苦藤河乡因一条河挡住了出路。致使农民与乡政府严重对立,酿成大祸;农民聚众砸乡政府、县纪委书记险遭谋害、漂亮女孩暴死灭尸……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交通不便,农民的生活贫苦,迫使苦藤河乡的农民们团结一心,早日调回县城,再一次集资修桥,与邪恶势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较量……,苦藤河乡的祖祖辈辈都盼望在苦藤河上修一座桥。可苦藤河乡的主要领导却将农民修桥的血汗钱中饱私囊
  • 迷失的国度

    迷失的国度

    在这座城市里,关于工作,处在时尚潮流杂志这个华丽浮躁的圈子的种种潜规则之中。跌宕起伏的公司间的竞争还有内部的明争暗斗,商界精英与都市丽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孕产妇菜谱

    孕产妇菜谱

    本书主要讲述孕妇在产前、产中及产后坐月子时所需的各种营养搭配的各种菜谱。
  • 健康减肥食谱

    健康减肥食谱

    好吃不长胖,减肥不节食。《美食天下(第2辑):健康减肥食谱》根据减肥的三个阶段合理安排瘦身食谱,教您用最科学的方法轻轻松松健康减脂。
  • 重生庶女嫡妻

    重生庶女嫡妻

    女人最悲哀的是:将自己的男人调教成英雄,可到最后相伴的美人却不是自己!她用了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男人调教成英雄。在他权势滔天之时,他却设下了圈套,亲手将她送上了别的男子的床榻之上。眼睁睁看着她被另一个男子凌辱,最后,一纸休书,他要将她送给那个男人为妾!不甘屈辱,她自尽在众人面前!裹挟着浓浓的仇恨,她在十年前醒来,那时的她人比花娇,那时的他还是汉人驱逐,胡人嫌弃的乞丐!她说,既然我能让你权倾天下,那么,这一次,我也能将你踩在脚底,深深陷入泥里!当那个让她受尽屈辱的男子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亦冷笑一声。“王九郎,即便你高贵不低皇子又如何?上一世我受的屈辱,这一辈子我会一一讨还!”众人嗤笑,“你不过是旁支庶女,出身卑微,怎能大言不惭?”海棠树下的王九郎如芝兰玉树一般,又似天上谪仙,不容人高攀。将手中的柳枝递给她,他无奈却宠溺的一笑,“卿卿,你为何总是用仇恨的目光看着我?”“留下吧,卿卿,陪在我身边,作为我永远的美人。”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