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900000009

第9章 朱毛之争与古田会议(5)

关于所谓集权制问题,“九月来信”肯定了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是正确的,这个原则绝不能动摇,不能机械地引用“家长制”这个名词来削弱指导机关的权力,来做极端民主化的掩护。指示同时认为,前委对于一切问题毫无疑义应先有决定后交下级讨论,绝不能先征求下级同意或者不作决定俟下级发表意见后再定办法,这样不但削弱上级指导机关的权力,而且也不是下级党部的正确生活,这就是极端民主化发展到极度的现象。

关于“党管一切”的口号,指示认为这在原则上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党只能经过党团作用做政治的领导。目前前委指挥军部、政治部,这是一个临时的办法。前委对日常行政事务不要去管理,应交由行政机关去办,由政治委员监督,前委应着眼在红军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群众斗争的领导上。一切工作归支部这个口号是对的,是作经过支部去工作的解释,但不是与党的民主集权制相对立。

对于朱毛的关系,“九月来信”为此单列一节专门作出指示(“九月来信”在编入《周恩来选集》时曾删去了此节),强调“红军是生长在与敌人肉搏中的,他的精神主要的应是对付敌人”,而此前红四军前委在处理朱毛问题时,存在四个方面的缺点:一是没有引导群众注意对外斗争,自己不先提办法,而交下级自由讨论,客观上有放任内部斗争关门闹纠纷的精神,前委自己铸成这个错误;二是没有从政治上指出正确路线,“使同志们得到一个政治领导来判别谁是谁非,只是在组织来回答一些个人问题”;三是削弱了前委的权力,客观上助长极端民主化的发展;四是对朱毛问题没有顾及他们在政治上的责任之重要,公开提到群众中没有指导的任意批评,使朱毛两同志在群众中的信仰产生影响。指示还特别指出:“一般同志对朱毛的批评大半是一些唯心的推测,没有从政治上去检查他们的错误,这样不但不能解决纠纷而且只有使纠纷加重。”应当说这个批评是很中肯的,也是实事求是的,中共红四军七大给毛泽东和朱德罗列的各项缺点,就存在这个问题。

信中认为,毛泽东和朱德的错误是“工作方法的错误”,并对其错误提出批评:“第一,两同志常采取对立的形式去相互争论;第二,两同志常离开政治立场互相怀疑猜测,这是最不好的现象。两同志的工作方法亦常常犯有主观的或不公开的毛病,望两同志及前委要注意纠正这些影响到工作上的严重错误!”

指示明确要求红四军前委“应立即负责挽回上面的一些错误”,并提出了四条具体办法:“第一,应该团结全体同志努力向敌人斗争,实现红军所负的任务;第二,前委要加强指导机关的威信与一切非无产阶级意识作坚决的斗争;第三,前委应纠正朱毛两同志的错误,要恢复朱毛两同志在群众中的信仰;第四,朱毛两同志仍留前委工作。经过前委会议,朱毛两同志诚恳接受中央指示后,毛同志应仍为前委书记,并须使红军全体同志了解而接受。”

中共中央上述关于朱毛问题处理的各项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它既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朱毛在工作方法上的缺点,同时又不是过分追究个人责任和进行所谓组织处分,并且强调要在帮助朱毛改正缺点的同时恢复他们在群众的威信。事实证明,朱毛之争确实不是什么权力之争,也不是所谓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之争,而是在党与军队关系、在新型人民军队究竟如何建设等具体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红军刚刚创建之时,如何建党建军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一切都处于探索、摸索阶段,而且红四军又是由两支部队合编而成的,其领导人具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人性格,因而在若干具体问题上出现分歧、产生矛盾,是十分正常的。问题在于当这种纷争产生之后如何去处理,中共中央的这个指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为解决党内争论问题树立了一个典范。可惜在后来的一个时间里在处理党内矛盾时,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这种方式,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党内矛盾动辄用党内斗争甚至是阶级斗争的方式去解决,留下了很深刻的教训。

七、古田会议成为永恒的历史记忆

不少论著认为中共红四军七大之后,红四军内部的争论遂得以停止。这或许是事实,但争论停止的一个客观前提,是这场争论的两个主角实际已经分开,毛泽东去了闽西地方,只有朱德仍留在军中。然而,由于毛泽东的离职和陈毅去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七大之后,军中的主要领导人只剩下朱德一人,朱既是军长又是代理前委书记,用现在的话说是党政一肩挑,而朱自红四军成立以来一直负责军事,虽然现在不得不兼负军中的政治工作,但毕竟难以做到军政工作同时兼顾,因而七大之后,军中思想政治工作难免有所放松。1930年1月6日红四军前委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四军八九十三个月中,前委机关不健全,毛同志去地方养病,陈毅同志去中央,前委只余朱德同志一人,因此应付不开,政策上发现许多错误,党及红军组织皆松懈。”

虽然红四军七大提出的十三大口号中,有“实行民主集权制”和“反对家长制及极端民主化倾向”的内容,但由于前一阶段对党内争论问题采取“大家放开来争论”态度,这固然一方面有助于军中的民主空气,但另一方面使军中出现极端民主化的倾向。据红四军代理军委书记熊寿祺1930年4月所写的《红军第四军状况(从1929年7月至1930年4月)》说:“七次大会直到九次大会,前委的指导路线都不是集体指导一切问题。一切问题都摆在会场上让大家来讨论,不管他政治分析也好,行动计划也好,请调工作也好,都毫不准备意见到会场来争,往往争论终日得不到一个结论。八次大会前后,前委为了调工作问题(当时很多同志请调工作),常常讨论几个钟头,无法解决。每次开会,都要各纵队负责同志到了才能解决问题。各纵队同志在会场上,为了调人调枪这些问题,当然要为自己说话,于是争论起来,没法解决。前委负责人,只有说些随和话,常常都是这个样子开会。当时有许多同志说,前委是各纵队联席会,但是前委的负责同志还以为要这样才对,才是自下而上的民主制。”

与此同时,军中要求毛泽东回来主持前委工作的声音也日益多起来。面对这种情况,朱德一面决定召开中共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以“解决‘七大’所没有解决的一些争论问题”。一面亲自给毛泽东写信,希望他能回来主持前委,但遭毛泽东拒绝。据陈毅回忆,毛泽东回信说:我平生精密考察事情,严正督促工作,这是陈毅主义的眼中之钉,陈毅要我作“八边美人四方面讨好”,我办不到;红四军党内是非不解决,我不能够随便回来;再者身体不好,就不参加会了。

9月19日,朱德指挥红四军和地方武装攻占了上杭城,打破了国民党军的三省“会剿”,使红四军获得了一个休整的机会。9月下旬,中共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城太忠庙召开,会议由朱德主持。这次会议由于前委领导不健全,“会议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在事先不能拿出一个意见,就让大家讨论。结果会议开了三天,七嘴八舌,毫无结果”。熊寿祺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说:“八次大会时,为了一个红军法规中的党代表权力问题,讨论了两天仍旧没法解决,结果还是决定请示中央。八次大会的选举,为了要各纵队都要参加人,决定选举十七人(指前委委员,引者),在大会上临时来推选,把新由中央派来四军工作的张恨秋、谭玺和郭化仁等都一齐选为委员。谭玺当时尚在一纵队,还没有与大会上的人谋面,他的观念正不正确没有人知道,便当选为常委(这是因为提议他的同志说他好,提议了两次,最后一次才通过)。总之。当时前委什么事都是民主,大家要怎样干就怎样!前委事先对选举没有丝毫意见,结果选出来的八届前委,又同从前一样,而且更甚地实行所谓‘由下而上的民主制’,一开会就得争论半天,前委还认为这样才是无产阶级的办法。因此当时全军政治上失掉领导中心,对政治分析也是由大家缓议,各同志又没有报看,哪里议得出!”

这次会议共选出了十七名前委委员,毛泽东是其中之一,陈毅再次被选前委书记,在他未回之前由朱德代理。在会议过程中,第三纵队九支队党代表罗荣桓提出来要将毛泽东请回来,得到不少代表的支持。朱德也有此意,但担心毛泽东不愿回来,于是就由军政治部主任张恨秋给毛泽东写“敦请信”。张恨秋是广东大埔人,这年8月才由中共中央派到红四军工作,即被委以重任,当上军政治部主任,他在信中说,接此信后若不回来,就要给予党内处分。毛泽东当时病得很厉害,接到信后只得坐担架从永定的金丰大山前来,可等到他到上杭城时,“八大”已经开完。大家见他身体确实虚弱,也就放弃了让他回来工作的打算。

这年10月1日,陈毅结束了在上海向中共中央的汇报,携带“九月来信”动身返回红四军。10月22日,在广东蕉岭县的松源与朱德会面。当天晚上,红四军前委召开会议,听取陈毅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致信毛泽东请其回到红四军重新担任前委书记;同时,考虑毛泽东因病一时不能返回部队,决定前委书记暂由陈毅代理。

在陈毅回到军中的前两天,那位在朱毛之争中颇为活跃、白沙会议后改任第二纵队司令员的刘安恭,在率部进攻广东大埔的虎头沙时中弹牺牲,时年30岁。

11月2日,陈毅再次给毛泽东写信,请他回前委工作。过了两天,陈毅又写信向中共中央汇报说:“我只有按照中央的办法去做:一、建立四军的政治领导,使全体同志及红军官兵集中力量对外斗争,对外斗争胜利才是我们的出路;二、建立前委的威信,制止极端民主化的发展;三、化除一些同志的成见(朱、毛在内),用布尔什维克党的态度扫除一切敷衍调和模棱两可的陈毅主义(如毛同志所说),对于这个非无产阶级意识的东西,我也不甘落人后地要去打倒他。我回前委后已迭函去催毛泽东同志回前委工作。现已筹备九次大会改选前委。”

11月18日,朱德和陈毅率部抵达上杭的官庄,两人又一次致信毛泽东,请他回军中主持前委工作。23日,部队第三次攻占长汀,红四军前委在这里作出决定,促请毛泽东速回主持工作,并派部队去迎接。这时的毛泽东,一方面健康正在恢复,另一方面看了陈毅传达的“九月来信”,已知中共中央的态度,乃于11月26日在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组织部长谢汉秋的陪同下,来到长汀与朱德、陈毅会合,并重新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回到红四军后,毛泽东“向朱德、陈毅等表示接受中共中央的‘九月来信’,包括对他工作方式的批评。陈毅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并介绍了他上海之行的情况。毛泽东也说他在红四军八大时因为身体不好,情绪不佳,写了一些伤感情的话。这样,相互间的矛盾和隔阂就消除了”。到这时,历时几个月的朱毛之争真正结束了。

11月28日,毛泽东在长汀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了三项重要的决定:(一)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二)用各种方法建立红四军的政治领导;(三)纠正党内各种错误倾向,扫除红军内部一些旧的封建残余制度(废止肉刑、禁止枪毙逃兵等)。同一天,毛泽东向中共中央写了一份报告,汇报自己回到红四军的情况和目前的工作计划。信中说:“四军党内的团结,在中央正确指导之下,完全不成问题。陈毅同志已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达到。”

12月上旬,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第一、第二、第三纵队撤出长汀,前往连城的新泉与在这里活动的第四纵队会合。然后,全军在这里进行了十天左右的政治与军事整训。同月中旬,他们又率部开赴上杭县的古田村,为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作准备。毛泽东依据“九月来信”的精神,结合调查研究的情况,起草了“纠正党内非无产阶级意识的不正确倾向”“党的组织”“党内教育”、“红军宣传工作”等八个决议草案,共达三万字。

12月28日和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八个决议,总称《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了红四军新一届前委成员,他们是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军政治部主任)、黄益善(前委秘书长)、罗荣桓(第二纵队党代表)、林彪(第一纵队司令员)、伍中豪(第三纵队司令员)、谭震林(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宋裕和(红四军经理处处长)、田桂祥(士兵代表),毛泽东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古田会议及其决议案在各类中共党史的著述中,已有了详细的记载,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对于古田会议的历史意义,在中共党史上一直赋予很高的评价,这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它确实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在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上,都具有创新性的意义。但是也应该看到,古田会议及其决议的形成,与此前发生的朱毛之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场争论中,朱毛关于党与军队的关系,军队中党如何建设、军队自身如何建设等,曾出现不同意见,产生了争论。正因为产生了争论,就使得争论的双方都对自己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进行认真的思考,也使得中央领导层不得不对双方争论的内容提出意见,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的比较正确的思想。而朱毛之争之所以产生这样一个积极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场争论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意气之争、权力之争,争论双方的出发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如何把军队建设好、把军队中的党建设好。因为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因为双方以党的利益为重,故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之后,双方最终达成共识,这就为古田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年的九十月间,中共中央特派员涂振农在一份报告中说:“据我在那里时的观察,(朱毛)确实都从行动上改正过来。朱德同志很坦白的表示,他对中央的指示,无条件的接受。他承认过去的争论,他是错的。毛泽东同志也承认工作方式和态度的不对,并且找出了错误的原因。过去军政关系的不甚好,是做政治的和做军事的人对立了,缺乏积极的政治领导的精神。同时要说到四军党内虽有争论,但都是站在党的立场上,在党的会议上公开讨论,虽有不同的意见,但没有什么派别的组织,只是同志间个人的争论,而不是形成了那一派和这一派的争论。”

朱毛之间发生的这场争论,由于当时中共中央采取了正确的立场,毛泽东、朱德和陈毅这三个重要的当事人又各自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使双方之间的分歧不但得到化解,而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团结。

同类推荐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杨改革,穿越时空,附身崇祯,开始皇帝的生涯。 梦回百度,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脚踏野猪皮,拳打李自成,踹翻明朝士大夫精英。 实现一个宅男心目中的大明帝国。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热门推荐
  • 大学该怎么读

    大学该怎么读

    作者的视野遍及诸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何谓大?非有大楼,找到光明的出路,本书值得当今所有大学生及其家长、大学教师,开创美好的事业。你做得也并不是那么糟糕。,刻不容缓!大学生们。你只要改变一点点,只要稍作一些努力,中学生及其家长、中学教师,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优秀的、出色的好大学生,乃有大师焉!”科教兴国,一定能够有远大的前途,你的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一定能够“畅销”,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员、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阅读、反思和借鉴
  • 日界线

    日界线

    这个夏天,浓得流不动的暮色下,那个牵着你的手一路走过斑马线去的男生,他掌心的温暖和整个世界的燥热似乎有些不同。这个冬天,刺骨冷寂的冰雪中,这个写着华美文字动人青春故事的女生——夏茗悠,她字里行间流转的冰凉忧伤和这个城市的寒冷也似乎并不一样……
  • 安迪密恩

    安迪密恩

    在霸主陨落247年后,圣神教会在当年的朝圣者“牧师”的领导下,成为了人类世界的新一代独裁者。而在海伯利安上,一个名叫安迪密恩的死刑犯则从传说中的“诗人”手中接过了一项任务——保护赛博人济慈与“侦探”的女儿,因为这个200多年前消失在光阴冢中的孩子将成为全人类的救世主。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 篮坛霸主

    篮坛霸主

    英俊的外表,球场近乎于冷酷的性格,热情的内心,他是为改变中国篮球未来而生的,本书讲述一个中国篮球少年的篮球之路,他是上帝的宠儿,篮球少年龙雪夜,儿时遭遇家变,父子成仇。篮球陪伴着龙雪夜的成长,龙雪夜天赋惊人,是集运动天赋与敏锐洞察力于一身的少年天才。在全市的高中联赛上,龙雪夜和一群同样拥有篮球梦想的热血少年共同比赛,战斗,成长。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给于他超人的天赋,有激情,有汗水,有泪水,有欢乐,有战斗,有友情……最后以完成亿万中国人民篮球梦想的篮球之神,成为了所有人提起都会热血沸腾的篮坛霸主!
  • 无良家丁之爷您神武

    无良家丁之爷您神武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坑,而且,都是为她苏安安准备。她苏安安,打小运气就差,可谓是差到了喝凉水会塞牙缝,放屁都能砸到脚后跟的地步。这不,好不容易得了医大奖学金,报了个旅行团。可在那繁华似锦,碧草如莹的风景游览区,她也能一脚踏空,掉进坑中,遭遇这传说中千万分之一机率的“穿越”——这也太坑了,是不是?【小气男呀腹黑男】“来人,将这个吃里爬外的奴才,给本将军杖毙。”“等,等等。”苏安安急直扑到某男身侧,抱住了他的大腿:“爷,不要,爷您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英明神武,胸怀若谷,豁达大度。刚刚那人,在您的跟前,我呸!那根本是连根草都不如!”众人狂抹汗!那位爷是谁,那可是当今的太子殿下!“你这是想让爷饶了你?”邪气的眯起了凤眸。“爷您英明!若是杖毙了小的,谁给您捶背敲腿,谁给您端茶倒水,还有谁能像小的这样忠心不二的伺侯您?”四周一片寂然。“说的有理!”某男却是在静默中轻轻的笑起:“只是你的忠心在哪?掏出来让本将军瞧瞧。”“……”【全城通缉】将军府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老嬷嬷急速跑来,跪倒在地:“将军,将军,不好啦,苏姑娘不愿意喝红花,逃跑了。”新郎官凤眸笑意凝结,沉声道:“来人,立刻封锁长安城,全城通缉。”通缉令一出,闪倒众人:本将军以百宝箱做要挟,命苏安安你七日速回将军府。否则,本将军就令人将箱子拆毁,将里面的金银尽数取出,打赏难民。【萌宝出击】“爸比,你会唱小星星吗?”萌宝在某女的暗示下,胖胖的小手极帅气的甩向了星空。“不会——”某男的笑容有些僵硬。“那我教你好吗?”“好啊!”迫不及待的点头,笑得很有爱。“twinkle,twinkle,littlestar……”“……”某男头顶一群乌鸦飞过!
  • 衣配良缘

    衣配良缘

    一不小心穿越回到唐朝,给古人设计衣服,妆扮形象,做得有声有色!没想到异性缘如此好,嫁进豪门不错,可是豪门深似海,嫁给皇帝也不错,可是宫斗的生活太累,这三个人中之龙的男子都对得她很好,究竟该是何去何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很多有关市场营销的书籍比较侧重于理论,对于一般的营销人员而言,会使其感到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枯燥和复杂。本书独辟蹊径,以营销故事为主,来诠释营销理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力求给广大的营销人员或准备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提供一本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都很强的书。
  • 用脑打球

    用脑打球

    狐狸开了一个新马甲,发了一本新书《红色大导演》,还望各位能支持则个,多谢了。
  • 红楼媚妃黛玉劫

    红楼媚妃黛玉劫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她原是富家千金小姐,却历尽艰辛,为了爷爷留下的遗产与家中亲人斗智斗勇。一辈子,没有享受过一天亲情的滋润。最终,同父异母的私生子哥哥将她推下悬崖。含恨而终,仍不让活着的恶人有好日子过。遇上警幻仙姑,说她仍有世间姻缘账未销,送她复入红楼。她要做一回林黛玉,决不让一个好人冤死,也定不饶过半个恶人坐享太平盛世。而最后红楼各人将作何归宿,最终绛珠仙子将芳心何属,且看转世黛玉,如何玩转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