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500000004

第4章 秘密

回到甲舱的成杰和尹正纲见到黄四正在一拳一拳地砸着床板,似乎那床板跟他有夙世的冤仇,一下一下,声音大得吓人,安安躲在墙角,正满脸惊恐地看着这位大哥哥。

成杰皱了皱眉头,把从船长室带来的烤鸡塞到安安手里,和尹正纲对视一眼,来到黄四身旁。

“我知道你恨,你愤怒,你想救他们,可是又无能为力。”成杰叹了口气,在床上坐下。

“就算你救得了他们又怎么样呢,明天还是会有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同胞被卖到南洋去,也或者是旧金山,说不定现在就有一艘船,正载着满船的人航行在太平洋上。”成杰说着,声音不受控制地大了起来。

“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知道为什么人会被当成猪一样买卖吗?”他挥了挥手,有些激动。

“因为穷。”尹正纲舔了舔干涩的嘴唇,道。

电灯随着轮船的摇晃摆动着,舱里的光线摇曳,照在三个年轻人或愤怒或激动的脸上。空气有一段短暂的凝滞,让蹲在墙角啃鸡腿的尹安安也感觉到了异样,停下了嘴里的咀嚼,睁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看着他们。

“对,因为穷,因为在国内没活路了,他们才想着到别的地方去,只为自己和家人能活下来,或者说活得好一些,可他们没想到,等着他们的,却是像猪一样被买卖的命运,以及这之后无休无止的折磨。”

成杰近乎失神地望着舱门上的圆形玻璃窗,似乎想从大海上无尽的黑暗中找出一丝光亮来,良久,才一字一句地道:“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在南洋的华工,都被称作猪仔,因为他们不仅过着像猪一样的日子,吃着猪都不肯看一眼的食物,还像猪一样被别人任意屠宰。”

黄四抬起头,双眼赤红地看着成杰,脸上的神情却已不仅是愤怒。

“为什么?有谁去想过为什么?”成杰紧攥着拳头,宛如一头怒狮般低吼着:“为什么我们的同胞会有这样的遭遇?”

尹正纲只觉得自己的血管快要爆炸了,浑身的血液都在此刻燃烧起来,就像有什么东西要从胸口喷薄而出。为什么?当成杰提出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却又不大踏实,某些念头很飘渺地在心头萦绕,但又像隔了一层迷雾,无法看得清楚。

“因为大清国弱!”成杰终于挥起了拳头,猛地转身,看着面前两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年轻人:“大清国弱,不仅国弱,人心也弱。”

“鸦片战争以来,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对被洋人骑在头上已经习惯了,我们习惯了洋人的皮鞭,习惯了官老爷的压迫,习惯了做奴隶,习惯了用膝盖当腿。”

成杰顿了顿,接着说出了一句让尹正纲终生难忘的话:“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

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多么精辟的论断!尹正纲终于抓住了先前自己心中冒起的那段思绪。他还记得爹临行前曾经跟自己说过的一句话——人要把自己当人看,只有自己把自己当人看了,别人才会把你当人看,这句话和成杰那句“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的话语虽然不同,但表述的意思,却是完全一样的。

“咸丰年,皇帝陛下想做奴隶,便把沿海都送给了洋人,光绪年,老佛爷要做奴隶,又把四万万国人都变成了奴隶,没有人问过我们,我们自己想不想做奴隶。”

“他大清要做奴隶他做去,他爱新觉罗他叶赫拉拉要做奴隶他做去,我们不做这大清的顺民,我们要做就做中国人,对,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人!这是尹正纲第一次听见如此掷地有声的话,这三个字让他心里立刻涌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让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燃烧了。

“中国人……”黄四喃喃地念叨着这三个字,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要想国人同胞不再被欺负,不再被当作猪一样买卖,我们就得有一个强大的中国,黄四,我知道你是练家子,身手好,或者凭着你的身手,你今天能救下一百个被卖的同胞,甚至一千个,但是你救不了四万万个,更救不了这沉疴处处的国家,你救得了他们今天,救不了他们明天,所以,要救他们,要让我们的同胞永远远离这些灾难,就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国。”

成杰深深吸了口气,看了看静听他说话的两人,又缓缓地坐回床上,一字一句地道:“满清已经没有指望了,我们就得靠自己的手,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

尹正纲听见了自己倒吸冷气的声音。

“你……是会党!”黄四也终于回过神来,直愣愣地盯着成杰看了半晌,才哑然地道。

“是革命党。”成杰脸上的神情舒缓下来,看着他微微一笑。

任尹正纲如何聪明,也绝没有想到,传说中的“会匪”会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他此刻的感觉非常怪异,一面想着官府的通告和民间传言关于会匪吃人挖心、奸淫掳掠的行为,一面却又很是赞同成杰刚才说的那一番激荡人心的话。从小生活在农村,大清国治下的人们过得如何他再清楚不过,再加之跟着洋教牧师学习了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接受了一些中国化后的西方人思想,对于成杰说的话,他比黄四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可会党……革命党能救这个国家么?能像他们说的那样让百姓不再受欺负受奴役么?学过一些洋人历史的尹正纲却不敢就此断定。

但这总是好的吧,至少,他们在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努力,而且,成杰是个很坦诚的人,因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理由,革命党人无不是在外人面前把自己的身份瞒得死死的,但成杰没有对他和黄四隐瞒。不管怎么说,就为这份坦诚,他愿意相信成杰。

“会党可没做多少好事,这可不是我道听途说,我亲眼见的多了。”不知过了多久,黄四才嗫嚅着道。不知怎么搞的,自成杰亲口承认身份起,他便觉得自己的气势在成杰面前弱了不少。

成杰笑笑,道:“我说了,是革命党,不是会党,当然,某些会党也是我们的朋友。”

“一样米养百样人,人分好坏,会党当然也分,打个比方吧。”他盘了盘腿,身子向前靠了靠,道:“刚才我们在底舱见到的那些人,知道卖他们的是谁?”

“除了断子绝孙的洋鬼子,还能有谁。”黄四啐了一口,道。

成杰却摇了摇头:“买他们的是洋鬼子,但拐了他们去卖的,却是和我们一样的中国人。”

“啊!”尹正纲和黄四第一反应是张大嘴巴,第一反应是成杰在胡说。

“他们虽然打着各种洋行的旗帜,但其实,洋行现在自己做这种生意的很少,大部分都只在中间抽成,主要得利的和实际操纵者,都是中国人,这次底舱的一百多人,就是荷属东印度势力最大的华人会党义兴会在福州骗来的,还有些是被偷偷绑架来的。”

“我操他八辈祖宗!这些丧尽天良的孙子!”黄四又要发作,却被见势不对的尹正纲死死按住。

“干这种勾当的会党不在少数,有南洋的,也有香港和澳门的,国内的会党也有,这些会党都有辉煌的过去,有的是天地会败亡之后残存下来的势力,有的是以前小刀会转变而来,还有三兴会的余部,三兴会是多响当当的一个名字,其后继者却也沦落至此。”

成杰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息:“但更多的,还是南洋各处的会馆,起初叫公司,后来才改叫会馆,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身在异域他乡的同胞互相之间能有个照应,可发展到现在,却成了拐骗出卖同乡以谋利的会党组织,他们有很多在国内的关系,做起这些事情来更是得心应手。”

“断子绝孙,断子绝孙……”黄四咬着牙,一遍遍重复着这四个字。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尹正纲难以想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人要缺德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来。

“利益,钱。”成杰静静地看着面前两个愤怒的年轻人,曾几何时,自己便是因为心中的愤怒无处可述,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革命党:“一个猪仔的成本不过就是十几元的船费,可到了南洋,却能给他们带来几百元甚至几千元的利润,为什么?因为猪仔干活不用付工钱,不错,就是奴隶,他们就是把自己的同胞当成了奴隶。”

“大清国积弱多年,自道光年间的鸦片战争起,朝廷的脊梁弯了,国人的膝盖软了,人人都羞于告诉别人自己是中国人,没人再像唐宋时那样,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那些意志薄弱、灵魂里充斥奴性的人,便不会在乎一个浑身都打着耻辱烙印的国家,更不会在乎这个国家里,承受这些耻辱的百姓,即便那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同胞。”

成杰说得很缓慢,语气很沉重,这让舱房里空气显得有些压抑,尹正纲的胸口像是被什么堵住一样,几欲窒息。

“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成杰深深呼吸一口,才道:“国家要强大,首先人心便要强大起来,人心不强,便撑不起我们的国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尹正纲几乎是冲口而出。

成杰看着他,点着头笑了。

“如果你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试问谁还敢把你的同胞当作畜生一样贩卖?你们见过英国人被卖做奴隶么?”

“对!”黄四兴奋地从床上一跃而起,脸上满是憧憬和向往:“他大爷的,要是咱们强了,也买几个洋鬼子来消遣消遣。”

那一晚,三人谈了很多。出乎尹正纲和黄四意料的,成杰并没有向两人灌输革命党如何如何,只是给他们说了很多关于“清国”和“中国”、“朝廷”和“百姓”的事,他只是告诉他们一个自由幸福的国家应该是怎样的,而他的人民又应该拥有怎样的生活,却并没有一字提及革命党以及他们在国内煽动的此起彼伏的起义。

成杰没有隐瞒两人,他告诉尹正纲和黄四,自己并非是下南洋投亲,而是去那里参加革命党南洋分会的改组工作,不过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是在三人喝了三大瓶从鲁德曼的船长室拿来的洋酒之后了。

那时候尹正纲已经醉得不轻,而第一次喝酒就能把黄四干趴下的成绩,也让他得到了两人竖起的大拇指。那时候他迷迷糊糊中似乎听到成杰扳着他的肩膀告诉他,成杰不叫成杰,叫林涣英,是广州新军第一标的什么官。

广州新军,很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只是他已经醉得厉害,脑子就像一团糨糊似的不清不楚,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成杰搂着他和黄四,醉醺醺地压低声音说:“这是……我们……我们三人的秘……密。”

黄四嚷着道他也有秘密,要说出来,当作听了成杰秘密的回报,尹正纲记得他说自己也不叫黄四。

“爷……爷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爷姓杨……名攀……杀了……杀了……大清国……贝勒爷……跑……跑出来的……那零碎……该……该杀……该杀!”杨攀说着就倒在了床板上,摇不醒了。

“轮到……轮到你了。”成杰嘿嘿笑着拍尹正纲的肩膀:“你……你的……秘密。”

说完不等尹正纲回话,便咕咚栽倒在床上。

“我下……南洋……是……是去找……找爹娘。”尹正纲坚持着说完,心下一阵轻松,立时觉得天旋地转,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早上的海风有些凉,从敞开的舱门吹进来,让人浑身汗毛根根直立,尹正纲打了个寒战,立刻醒了过来。迷迷糊糊爬起来,见安安还蜷缩在被子里,一双白藕似的小手伸在外面,他笑了笑,把小妹的手塞回被子里,又轻轻给她压了压被角。

成杰,或者也叫林涣英不在舱房里,叫杨攀的黄四也不在,他坐在床铺上发了一会呆,仔细回忆了一下昨晚醉后的场景,不由为两人担心起来。

船还没有出大清海疆,若是昨晚隔墙有耳,到香港靠岸时往岸上那么一报,后果不堪设想。他终于想起在什么地方听过“广州新军”这四个字了——新闻纸。那上面说,宣统二年正月初三,广州新军第一第二两标叛乱,匪首倪映典在叛乱中被大清营勇击毙,叛匪兽散。

这么说,林涣英就是广州新军的“叛匪”!

若是被人发现……

来不及多想,尹正纲站起来就向门外冲去。

同类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归来记》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第六部。《空屋猎“猛兽”》是福尔摩斯历劫归来后办理的第一则案子——自从福尔摩斯与伦敦罪犯首领莫里亚蒂教授双双跌落雷清贝瀑布后,所有的人都以为福尔摩斯死在雷清贝瀑布——未料八年后福尔摩斯化装成老流浪汉回来,利用他在贝格街的旧宅一举破了三起伦敦市悬而未决的案子……故事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侦探小说迷的愿望,其创作过程本身即以足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段永难磨灭的佳话。
  • 民企教父沈万三

    民企教父沈万三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会了商场、官场和交际场上或明或暗的规则,为东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不巧的是,他也掌握了当权人物的一个大秘密,为了自保,只得远离京城,返回江南老家
  • 怪盗

    怪盗

    作为《法制日报》的名记,欧阳雪梅工作勤勉,勇于开拓,活力四射,不惧挑战。她曾经为阳光的企业摇旗呐喊,助其扶摇直上。在阳光失踪后,出于新闻记者的敏感,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剥茧抽丝一般,将阳光的行踪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其间,她遭到跟踪,甚至于被劫持,被灌醉,被丢在肮脏的色情场所。但最终,她和她所代表的正义,战胜了邪恶,获得了人生的超越。欧阳雪梅最终的命运,钱副省长、王超群等人最后之"运交华盖",显然,既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也表现出了作者的社会良知。
  • 重案追踪

    重案追踪

    犯罪,这个行为具体应该追溯到何时,估计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只知道从有人类的时候开始,这个行为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它的生命力比世界上任何的生物都顽强,蟑螂、老鼠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早晚会有灭绝的一天,可是犯罪行为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也同时在进步着,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或许这也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密不可分的。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中国最为刺激、惊险、复杂的真实案件,以档案小说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动机,完美演绎犯罪情节,并对罪犯的心理做了深入的解剖探讨,最完整地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复杂案情。此书作为犯罪记录的范本,将给研究犯罪这一课题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参考借鉴价值。
  •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纵观世界文学领域,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形象,其中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里的普柳什金,以及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最具代表性。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田园美色

    田园美色

    来自异世的鱼儿穿到贫贱之家,好在娘疼弟妹亲。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前世就有素描底子的她靠着给绣铺描花样子,挣下了第一份银子。买田买地种菜,咱卖酱菜去,这小小酱菜也能卖出金子。象棋斗地主拖拉机,现代牌艺被鱼儿在这个年代耍得风生水起。卖着酱菜,开着绣铺,耍着牌艺,还勾上个有权有势的美男,这日子实在是太潇洒。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魍魉世界

    魍魉世界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黑暗混乱,鬼蜮横行。 区老先生一生读书,也教育四个子女认真读书,用学得的知识谋生。然而,重庆物价飞涨,物资奇缺,民不聊生,靠工资生活实难度日。于是,区老先生的三儿子弃文开车跑运输,发了大财;二儿子弃医经商作买卖,生活小康;长子仍然是机关公务员,穷愁潦倒。其周围的朋友、同事、邻居、亲戚,无不投机钻营,唯利是图,为挣钱发财苦度时光而日夜奔忙,真正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