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300000008

第8章 孤凄长途(2)

一刻钟以后才会再次上课。这时候教室里沸沸扬扬的,乱得一塌糊涂。看来在这段时间里,似乎是可以比较自由的大声说话的,大家也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权。整个谈话的内容都围绕着早餐进行,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尽情痛骂了一番。可怜的人们啊!这是她们仅有的安慰。这时教室里只有米勒小姐一个教师,一群大姑娘围着她,一边说话,一边做着严肃而恼怒的手势。我听到有几个人提到了布洛克赫斯特的名字。米勒小姐听了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但她没有去遏制这种普遍的愤怒,无疑她也有同感。

教室里的钟打了九下,米勒小姐离开围着她的那群人,站到屋子当中,大声喊道:

“安静,各就各位!”

纪律最终压倒了一切,不到五分钟,乱哄哄的人群就又变得秩序井然,较为宁静的气氛使一场巴别塔式的语言混杂巴别塔式的语言混杂:《圣经》中的故事。古巴比伦人想在巴别城建造通天塔,上帝使他们突然语言混杂,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致使造塔计划以失败而终。趋于平息。相对的安静镇住了嘈杂的人声。高级教师们都准时各就各位,不过似乎所有的人都仍在等待着。八十个姑娘笔直地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整齐排列在屋子的两侧,看起来就像一群聚在一起的古怪人物,她们的头发都平直地向后梳着,看不到一绺卷发,穿的是褐色衣服,领口很高,颈部还围着个很紧的拆卸领,罩衣胸前都系着粗麻布口袋(样子有点像苏格兰山地人的钱袋),是作为装活计的袋子用的。每个人都穿着羊毛袜子和土制的鞋子,鞋上装着铜扣。有二十多个成熟的大姑娘——或者不如说是年轻妇人——竟然也还穿这样的一身衣服。这身打扮与她们极不相称,因此即使其中最漂亮的也显得有点怪模怪样的。

我一直观察着她们,偶尔也仔细地端详一下教师——其中没有一位是我真正喜欢的,因为身体健壮的那一位有点粗俗,黑黑的那一位一脸凶巴巴的样子,那位外国人则显得苛刻而怪癖;而米勒小姐呢,可怜的人啊,看上去脸色发青,一副饱经风霜、操劳过度的样子。我的目光正从一张张脸上飘过时,全体人员仿佛被同一根发条带动着似的,忽然同时站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并没有听见谁发出什么口令啊,我被弄得莫名其妙。没等我明白过来,各班人员又都坐好了。不过所有的眼睛都转向了一个方向,我也跟着看去,没想到竟看到了昨晚接待我的那个人。她站长屋子靠下方那一头的壁炉旁边——屋子的两头各有一个壁炉。她默默地神情严肃地检阅着两排姑娘。米勒小姐走过去,似乎是向她请示什么事情,得到她的答复后,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大声说:

“第一班班长,去把地球仪拿来!”

当指示正在执行的时候,这位被请示的小姐慢慢地朝房间这一头走来。我想我身上那个专管崇敬的器官一定特别发达,因为至今我保持当时目光紧随她的脚步时那样的崇敬之情。当时是大白天,她看上去个子修长,皮肤白皙,美丽而身材匀称,棕色的双眸中透出温和的目光,细长如画的睫毛,更衬托出她前额的宽阔白皙。两鬓的深褐色头发,按流行式样,梳成密密的发卷,当时头发分成几绺平梳或者梳成长长的卷发,还不是很流行。她的服装也很时髦,紫色的料子,用一种黑丝绒的西班牙式饰边加以衬托。一块金表(当时手表不像今天这么普遍)在她的腰带上闪闪发光。

要想让这幅画面更加完美,读者只需再添上:秀丽的容貌,虽略显苍白却十分明净的肤色,以及端庄的仪态优雅的风度,就足可以获得——至少,在文字所能表达的限度内——有关谭波儿小姐外貌的准确印象了。她的全名是玛丽亚·谭波儿,这是后来上教堂时,我从替她带着的那本写有她的签名的祈祷书上看到的。

洛沃德的学监(这就是这位小姐所任的职务)面对着安放在一张桌子上的两个地球仪落了座,把第一班的学生叫到她身边,开始上起地理课来。低班学生则分别由几位教师叫去,背诵历史、文法,等等,上了一个小时。接着是写作和数学,谭波儿小姐还给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姑娘上了音乐课,每堂课的时间都按钟点规定来上。最后时钟终于敲响了十二点。学监站了起来。

“我有话要跟同学们讲一讲。”她说。

下课时的喧闹本来已开始浮起,但她的声音发出就又静了下去。她继续说:

“今天的早饭,你们都吃不下去,大家一定饿坏了,我已经吩咐给大家准备了面包和乳酪做点心。”

教师们带着惊诧的神情看着她。

“这件事由我负责。”她带着解释的口气向她们补充道。随后马上就离开了教室。

面包和乳酪立刻端了上来,分发给大家,所有的人都对此欢欣鼓舞,精神为之一振。随后,“到花园去”的命令发出。每人都戴上一顶粗草帽,上面缀有用染色的白布做成的帽带子,同时还罩上了一件灰色的粗绒斗篷。我也是同样的装束,随着人流向门口走去。

花园是一大片用高耸的围墙圈起来的场地,高高的围墙挡住了外面的景色。一条带顶的游廊伸向园子的一边,中央的土地被分割成几十个小花坛,它们被几条宽阔的走道围绕着。小花坛就是的苗圃了,分配给学生们作为她们栽种的园地,每个花坛都有它的主人。在鲜花怒放时节它们肯定都是很美的,可眼下还是一月末的时节,只能看见一片枯黄衰败的景色。我站在那里,环顾四周,不禁打了个寒战。这天天气恶劣,虽然没有下雨,但黄色雾霭笼罩着一切,使天色变得灰暗;脚下的地面被昨天的暴雨弄得一片潮湿。身体比较健壮的几个姑娘跑来奔去,异常活跃;但所有面色苍白、身体瘦弱的姑娘都挤在走廊上,寻找温暖的藏身之处。浓雾渗透进了她们那哆哆嗦嗦的身躯,我不断听到有人在闷声闷气地干咳。

来到这里后,我一直没跟别人说过话,别人好像也都没注意到我,所以我一个人站在那里,相当孤单。不过这种孤独感我早就习惯了,因此也并没觉得怎么难受。我倚靠着游廊的柱子,把斗篷拉得紧紧的,包裹住自己,竭力想忘掉身外刺骨的寒气和翻肠搅肚地折磨人的饥饿感,集中起精神用观察和思考来打发时间。我的思绪含含糊糊,零零碎碎的,不值一提。我到现在还没怎么弄清楚自己究竟身在哪里,盖兹海德和往昔的生活似乎已经远去,与此时此地似乎远隔了千里万里,眼前的一切既陌生,又捉摸不定,而对未来我更是无法预测。我环顾了一下这个颇像修道院花园,又抬起头看了看房子。这是一幢大建筑物,其中的一半显得灰暗陈旧,另一半却还很新。较新的部分用作了教室和寝室,一排排直棂的格子窗寒光闪闪,使它看上去有点像教堂。门上嵌着一块石头牌子,上面刻有这样的文字:

“洛沃德义塾。——这一部分系由本郡布洛克赫斯特府的内奥米·布洛克赫斯特重建于公元××××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第1章第十六节。”

我觉得这段文字一定有某种含义,反复读了几遍,却无法充分理解其内涵。我揣摩着“义塾”这两字的意思,而且想要弄清楚第一段话与后面的经文之间的关系,正在这时,背后不远处的一声咳嗽使我回过头去。我看到一位姑娘坐在近处的石凳上,正在全神贯注地埋头看书。我看得见书名——《拉塞拉斯》《拉塞拉斯》:小说《拉塞拉斯:阿比西尼亚王子》的简称,作者是英国大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奇怪,因此也就吸引了我。她翻书的时候,碰巧抬起头来,于是我直截了当地说:

“你那本书有趣吗?”我心里起了想请她哪天把书借我一读的念头。

“我挺喜欢它。”她停了一两秒钟,打量了我一会儿,回答道。

“它说些什么?”我继续问。我自己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竟然和一个陌生人攀谈起来。这与我的性格与习惯大相径庭,不过或许是因为她读书的样子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我也喜欢读书,尽管所读的都是浅薄幼稚的读物。对那些主题严肃内涵丰富的书,我还没有消化或理解的能力。

“你可以看一下。”她一边回答,一边把书递给我。

我看了看。只大概翻了一下我就深信,书的内容并不像书名那么让我有兴趣。对我那不大高明的鉴赏力来说,《拉塞拉斯》显得很乏味。我既看不到仙女,也看不到妖怪的故事,印着密密麻麻的字的书页上似乎并没有什么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东西。我把书还给了她。她默默地接过去,什么也没说,正想重新回到像刚才那样专心读书的境界中时,我又冒昧地打扰了她:

“你能不能告诉我,门上那块石头上的字是什么意思?洛沃德义塾又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要来住的这所房子。”

“那为什么要叫它义塾呢?难道它跟别的学校不一样吗?”

“这是所半慈善性质的学校,你我,还有所有的其他那些人,都是这个慈善学校学生。我猜想你是个孤儿吧。不是你父亲就是你母亲已经去世了,是吗?”

“我还没记事的时候他们就都死了。”

“是啊,所有在这儿的姑娘不是死了父母的一方就是父母双亡,正因为这样,所以这儿叫做养育孤儿的义塾。”

“难道我们一分钱也不用付吗?他们白白地养活我们吗?”

“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亲友每年付十五英镑。”

“那么为什么管我们叫慈善学校的孩子?”

“因为十五镑是不够付膳宿和学费的,不足的钱就要靠捐款来补足。”

“谁捐的呢?”

“邻近一带和伦敦的那些善心的太太先生们。”

“内奥米·布洛克赫斯特是谁?”

“就像牌子上记载的那样,是造这部分新屋子的那位太太,她的儿子又监督和主管着这里的一切。”

“为什么?”

“因为他是这个学校的司库和管事。”

“这么说这房子并不属于那位戴着表,说要给我们吃点面包和乳酪的高个子小姐的喽?”

“属于谭波儿小姐?噢,不是!我倒但愿是属于她呢。她做的一切都得向布洛克赫斯特先生负责。我们吃的和穿的都是由布洛克赫斯特先生买来的。”

“他住在这儿吗?”

“不——两英里以外,一个大庄园里。”

“他是个好人吗?”

“他是个牧师,据说做了很多好事。”

“你说的那位高个子教师叫谭波儿小姐?”

“不错。”

“那么另外几位老师叫什么呢?”

“脸颊红红的那个叫史密斯小姐,她负责劳做事务,她还亲自裁剪——我们的衣服都由我们自己做,罩衣、外衣,什么都做。那个头发黑黑的小个子叫斯凯契德小姐,她教历史、语法,还负责第二班的回讲。那位围着披巾用黄丝带把一块手帕拴在腰上的女士是马丹马丹:法语“夫人”的译音。比埃洛,她是从法国里尔来的,教法语。”

“你喜欢这些教师吗?”

“挺喜欢的。”

“你喜不喜欢那个黑黑的小个子,还有那个马丹……我学不来你刚才说的那个名字的发音。”

“斯凯契德小姐脾气急躁,你得小心别惹火了她。马丹比埃洛倒不坏。”

“不过还是谭波儿小姐最好,是吗?”

“谭波儿小姐的确很好,她比别的人都强,因为她懂得的比她们多得多。”

“你在这儿很久了吗?”

“两年了。”

“你是孤儿吗?”

“我母亲死了。”

“你在这儿快乐吗?”

“你有点显得刨根问底了。我已经回答了你不少的问题,现在我可要看书了。”

可这会召唤大家吃饭了。大家重新进了屋子。现在我们的鼻子领略到的气味,并没有比早饭时领略到的气味更能引起人的食欲。饭菜装在两个大白铁桶里,冒着股带着臭肥肉味的热气。那乱糟糟的东西就是午餐,我看出这是把一些烂土豆跟变质的臭肉碎块搅和在一起煮熟的。这顿菜倒是分给每个学生挺大的一盘。我一边尽可能地吃了一些,一边在心里暗想,不知道今后每天的饭食是否都会是这个样子。

吃过饭,我们马上都来到教室里,开始上课,一直上到五点钟。

下午只有一件突出的事件。在回廊上跟我谈过话的那个姑娘在上历史课时,被斯凯契德小姐罚出班上,去站在大教室的中央。在我看来,这种事是奇耻大辱,特别是对于一个大姑娘来说——她看上去有十三岁或更大年纪了。我想她一定会显出十分痛苦和耻辱的表情,可是让我吃惊的是,她既没哭也没脸红,尽管神情严肃,却镇静自若地站在众目睽睽之下。

“她怎么能这么平静、坚忍地面对这种事呢?”我心里问道,“要是换成我,巴不得地面会裂开一个大缝,把我吞下去才好。而她看上去仿佛在想惩罚之外的与她的处境不相关的事,想着既不在她周围也不在她眼前的事情。我听说过白日梦、难道她在做白日梦?她两眼盯着地面,但我肯定她是视而不见——她的目光似乎是向内的,深深转向自己的内心。我相信,她是在望着她记忆中的东西,而不是眼前实际存在的东西。我猜不透她究竟是一个好姑娘呢,还是一个淘气的姑娘。”

五点过后不久,我们又吃了一顿饭,有一小杯咖啡和半片黑面包。我吃得津津有味,狼吞虎咽地吃下面包,喝下咖啡。要是能再来一份,我会高兴至极——我仍然觉得饿。饭后半小时是娱乐时间,接着是学习,然后就是那一杯水和一份燕麦饼、祈祷、上床。这就是我在洛沃德的第一天生活。

同类推荐
  • 金子的声音

    金子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父母卷(文摘小说精品)

    父母卷(文摘小说精品)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父母的故事。黯淡的太阳光斜铺到斑驳的旧木栅门上面,在门前我站住了,扔了手里的烟蒂儿,去按那古铜色的,冷落的门铃。门铃上面有一道灰色的蛛网,正在想拿什么东西去撩了它的时候,我家的老仆人已经开了那扇木栅门,摆着发霉的脸色,等我进去。
  •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主人公柳县长异想天开,在一个叫受活庄的地方,想用重金购买列宁的遗体以发展旅游经济,所有村民都天生残疾,于是,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开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归路:村民们组建了绝术团,这是一个遗世独立、鲜为人知的村落,在柳县长的带领下红遍方圆百里。视健全者为另类
  • 宙斯神像的诅咒

    宙斯神像的诅咒

    被囚禁的学者,被遗忘的部族,宙斯的诅咒逐一应验……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魂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美誉。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当时社会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一年之内就再版三次。随后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版再版,成为继《圣经》之后出版的英语语言读物中阅读范围最广的图书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产生数目如此巨大的译本和改写本。其文学影响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是许多其他著作所无可比拟的。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力,鲜明·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经历的逆境和绝望感,还有对信仰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
热门推荐
  • 公案奇局

    公案奇局

    选编者主要从三言二拍中辑录了有关古代诉讼官司题材的短篇小说17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在中国小说史很有影响的篇目,如《错斩崔宁》《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有较强的可读性。
  • 在异界的日子

    在异界的日子

    丹药法器尽在手,升级练功成神路!元慧带着满级的辅助技能穿越异世的生活……变强是主流,且看女主如何攀登上武修的高峰,成为不朽传奇!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终身性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消渴病”。据统计,全世界有1.2亿糖尿病患者,我国已近两千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表明,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癌症这后的第三大疾病,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 卿亦无双

    卿亦无双

    ——新书《鬼帝倾世宠:毒手医妃》现代冷血杀手穿越致以灵力为尊者的迦墨大陆,没有灵力却得千万宠爱,唯独两个妹妹处心积虑想将她送入阎罗殿。想得到嫡系小姐的位置。放蛇咬她?不用太客气送你一堆极品王蛇,想下药害她?不好意思,自作自受。太子退婚?你以为我很稀罕你?测试会上大放异彩,黎猫惊世!另有邪王挡道相助,破基筑,三系全修,五系皆有天赋,亮瞎你们的狗眼!谁说她苏黎月是废物?拜天下第一药王为师,囚得修罗神兽,妖孽邪王相伴,纵横天上人间,谁人敢挡?![寻殿粉丝群:103220007]欢迎吐槽勾搭~
  •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每句话都足以改变你一生》提出了有关教育、科学、贸易、农业、园艺、法律、管理以及宗教方面的忠告。但人们往往直到老了才会感悟到这些浓缩着人生智慧的忠告,可惜为时已晚。在《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每句话都足以改变你一生》中,科贝特为年轻人奉上了这些宝贵的人生智慧精髓,助其领悟人生真谛!
  • 网游之修真法师

    网游之修真法师

    奇迹是被创造的,那么神话呢?网游中可寻找奇迹,但是网游中的神话却是需要创造。意外往往是成就神话的起始点……儿时的意外让他获得混沌能量体……意外让他获得超级功法却无法修炼……太多的意外,却也正是这些意外成就了他……网游无情,兄弟有情!神话的背后,却是有着一群铁血豪情的兄弟!网游神话的创造者,意外离开网游,再回网游是否再续神话?
  • 农家地主婆

    农家地主婆

    柳惠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妇,谨遵三从四德,恪守妇道孝顺长辈,操持家务,替丈夫生儿育女,不料婆家个个不省心逼死了正主儿,好好双十年华的姑娘,就没了性命一朝穿越,杨雨变成了柳惠娘,看她怎么把场子找回来谁说庄户人家老实,这不是天天在那里传八卦,挑是非么,我看呐,这些人是闲透了没事干ps:新书《重生女配翻身日常》正在连载中,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 恶霸正妻踢娇妾

    恶霸正妻踢娇妾

    夫君丢给她一纸休书,理由是她五年无所出。小妾骄傲的挺着大肚子,扬言她的孩子应该是嫡出。婆婆大姑子将她的陪嫁搜去了大半,还嘲讽她只剩一身铜臭味。啥?她三年来日日给夫君悄悄熬药?原来不下蛋的是他?!她一个巨富长女混的连嫁妆都守不住,居然还为别人做了嫁衣?是可忍,孰不可忍!休书?看看谁休谁!*“嫂嫂,你前脚走,我后脚就去你家提亲。”小叔子弯着一双猫眼,似真似假地道。“切,你们白家的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嫂嫂,我可跟哥不一样。”“还不一样,瞧你那屋里不知道藏了几个姑娘了,我看着就恶心。”她红了脸,低声骂:“油嘴滑舌……”“简墨兰!白阡陌!你们叔嫂勾搭,不知羞耻!”白思陌突然出现,脸色铁青。她一扬手中休书,“这可是你亲自画押的,别给我乱盖帽子,我现在是自由身。”*美七群:38830464努力打造不一样的加宅斗的小种田~~~~本文女主不圣母也不圣斗士,实乃有血有肉的小女子一枚。本文不是回头文!本文一对一。
  • 契约太子妃

    契约太子妃

    【声明:本契约有效期为六个月,此后互不干涉。】为了能够得到皇太子玄骆手中珍藏的秘宝如意珠,被老爹无情踹回古代的商默语只能混进太子府。自以为小心谨慎,不料自己的举动早就落入他的眼中。面对那个若豹般优雅而残酷的男人,她没骨气地弃械投降。正包袱款款,打算跑路,谁知却峰回路转,太子夜入厢房,说要讨论件双赢的交易。—————————————玄骆:丫头,你想要如意珠?默语:那又如何?难道你送给我?玄骆:并不是不可能,不过我有个条件。默语:虾米?玄骆:从了我,做我的太子妃……—————————————相互利用的男女,与爱无关的婚姻,当半年期至,真的能够如此简单地放手吗?——————————————友情提示:有时新版显示较慢,亲们可以去旧版阅读。http://m.pgsk.com/a/21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