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42

第42章 20世纪音乐(4)

肖斯塔科维奇(D·Shostakovich,1906-1975),苏联作曲家、钢琴家。生于彼得堡,9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1916-1918年在格拉泽尔音乐学校学习。1917年开始尝试音乐创作。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格拉祖诺夫等人学习作曲和钢琴。1923年他的钢琴专业毕业,1925年,他的作曲专业毕业。1926年他的毕业作品《第一“十月”交响曲》在分别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上演,并获得了世界性的赞誉。1927年,他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荣誉奖”。

肖斯塔科维奇在毕业后的10年里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反映和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种音乐作品,舞台和电影音乐作品。1937年10月21日,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第五交响曲》在列宁格勒演出,《第五交响曲》的副标题为一句话:“这首作品是一个苏维埃艺术家对正确批评的具体回答”。就个人艺术风格特征而言,这部交响曲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1937-1941年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1938年-1953年间他又陆续写出了5部交响曲和4部弦乐四重奏。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同年9月,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列宁格勒的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当时,肖斯塔科维奇也在列宁格勒,他积极地投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成为消防志愿队的一员。以这场战争的经历和感受,他1941年创作了《C大调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该作品首演于1942年的古比雪夫,音乐会通过无线电向全世界做实况转播,对全世界反***阵营以极大的鼓舞。战争期间,这部作品不仅在苏联,而且还在美国、英国等地演出并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列宁格勒”交响曲》于1942年获得“斯大林奖”一等奖。1943年,肖斯塔科维奇被调往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任作曲专业教授。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病逝。

肖斯塔柯维奇的创作技法多种多样,在他的音乐中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等风格兼收并蓄,他不属于20世纪任何一种新音乐流派,自身也不成为新流派。他的主要音乐风格属于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曲是他最突出的创作领域,他的交响曲音域宽广、旋律高亢、节奏坚定、布局严密,音乐语言既充满感情又富有哲理性。他的《24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是自巴赫以来钢琴复调音乐的典范,与欣德米特的《调性游戏》同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晚年作品受到20世纪无调性音乐风格的影响。他的电影音乐和歌曲的风格则纯朴、明朗、清澈。

他创作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15部交响曲之《第二“十月”交响曲》、《第三“五一劳动节”交响曲》、《第十一“1905”交响曲》、《第十二“1917”交响曲》;15部弦乐四重奏;歌剧《鼻子》、《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舞剧《黄金时代》、《清澈的小溪》;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各两部;清唱剧《森林之歌》、康塔塔《阳光照耀祖国大地》;电影配乐《攻克柏林》等。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经历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受过国家的嘉奖,也遭到过国内的政治打击。不过,所有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无所谓,他总是沉着地应对,坦然地接受。他对生活和创作永远是充满了热情,他的音乐喜欢营造戏剧性冲突,没有软弱与悲哀,只有刚强与坚毅。在他的音乐中,既有古典主义的优雅冷静,也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四溢, 还有20世纪新音乐的诡异神奇。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2. 普罗科菲耶夫

普罗科菲耶夫(S. Prokofiev,1891-1953),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生于俄罗斯佐松夫卡,3岁从母亲学钢琴,5岁写出钢琴曲,9岁开始尝试歌剧创作。1904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在就读期间创作并发表了一些作品。1917年他创作出其《第一“古典”交响曲》并于1918年公演于彼得堡。1918年他以钢琴家的身份赴美国演出自己的作品。1919年为芝加哥歌剧院创作歌剧《三橘之恋》。1927年和1929年两度访问苏联,后与1933年返回苏联定居。在回到苏联的最初几年中,他主要创作电影音乐和舞剧音乐,并大受欢迎。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皆完成于这个阶段。1941年完成歌剧《战争与和平》,1944年创作出其最著名的《bB大调第五交响曲》。1953年逝世于莫斯科。

他的早期音乐创作承袭了俄罗斯民族乐派传统,洋溢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情。旅居国外时受到西方现代音乐流派影响,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体现出节奏强烈、和声复杂的特点,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强烈。他的作品充满青春活力、情绪乐观积极,旅居国外的演出活动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回国后更是选取爱国主义题材进行创作,得到苏联人民的喜爱,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他的创作体裁丰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第一“古典”交响曲》、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马格达伦》等。

九、法国民族乐派

1900年前后,西方音乐总体上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朝着新音乐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是沿着传统音乐的方向发展。面对各种蓬勃兴起的全新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流派,传统音乐家们则保持着冷静、沉稳,不随波逐流。他们坚守着古典-浪漫主义音乐阵地,他们关注音乐厅胜于音乐实验室,关注音乐创作的现实意义胜于未来意义,对传统精神决不轻言否定。很多音乐家仍然沿用浪漫主义音乐的和声、曲式、配器等方法进行创作。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和音乐作品。

19世纪下叶至20世纪上叶,法国音乐界持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音乐传统复兴的运动。1871年弗兰克(C·Frank,1822—1890)、圣桑(C·Saint-Sans,18351921)等人创立了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他们也被称为法国“国民乐派”。国民乐派的创作集中于器乐领域,创作技法和美学观念基本立足于浪漫主义音乐传统,作品中常吸取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传统音乐素材和民间音乐素材。他们高举“高卢艺术”的旗帜,大力推广本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以求彻底改变外国音乐文化占据巴黎音乐舞台的局面,力促法国音乐重新回到世界一流音乐大国水平。

1. 圣-桑

圣-桑(C·Saint-Sans,1835-1921),法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其父在其出生几个月后去世。圣-桑天资聪颖,对音乐充满灵性,两岁半开始随其姑妈学习钢琴,3岁开始学习乐理,4岁登台演出,5岁写出歌曲和钢琴曲,11岁出演钢琴独奏音乐会,13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管风琴和作曲,在校期间屡次获奖。他的音乐才华引起巴黎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受到柏辽兹、古诺、罗西尼、李斯特等音乐家的赞赏。1853年,18岁的圣-桑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该作品使他跻身于法国一流作曲家的行列。同年,圣-桑圆满完成了巴黎音乐学院的学业,毕业后应聘担任圣玛丽教堂的管风琴师。1877年,他辞去教堂的所有工作专心致志地从事作曲。

在19世纪的前70年中,法国音乐以歌剧创作为中心。19世纪上叶,大歌剧成为法国音乐创作的主流,19世纪下叶,喜歌剧、抒情歌剧成为法国艺术舞台的中心。与此同时,法国的器乐创作则明显衰落,并且,即使有少量的器乐作品出现,它们的音乐风格也大都是德-奥音乐风格的翻版。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法国的战败致使法国社会普遍存在一种对德意志民族的仇恨情绪,这种情绪客观上促使法国国民的民族自立意识迅速高涨。在此背景下,圣-桑与比西纳等人共同发起以弘扬法兰西民族精神的全民音乐运动,并于1871年创建了法国“民族音乐协会”,圣-桑被推举为该协会的首任会长。民族音乐协会以振兴“高卢艺术”、摆脱德意志器乐风格束缚、推进法国民族器乐发展为宗旨。1871-77年间,圣-桑完成了包括《骷髅之舞》在内的四首著名的交响诗。1872-88年间,他频繁地从事旅行演出,足迹遍及欧洲、美洲、西亚、北非等许多国家。1921年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逝世。

作为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圣-桑坚持浪漫主义音乐传统,立足于调性音乐创作,其音乐华丽、清澈、均衡、洗练。圣-桑对19世纪下叶兴起“瓦格纳热”保持高度的冷静与理智,对德-奥音乐的调性解体倾向并不赞赏,对20世纪的实验音乐嗤之以鼻,并时时告诫他的学生们不要受那些激进的错误观念的影响。圣-桑的作品几乎遍及当时通行的所有音乐体裁,数量超过170部,包括5部交响曲、4首交响诗、5部钢琴协奏曲、3部小提琴协奏曲、12部歌剧,以及大量钢琴曲、室内乐、艺术歌曲、宗教音乐等。代表作有: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交响诗《骷髅之舞》,交响组曲《动物狂欢节》,小提琴与乐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他的器乐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旋律流畅,和声典雅,配器华丽,结构工整,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体现出传统法国音乐轻松活泼的传统。。

圣-桑智力超常、勤奋严谨、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谙熟拉丁文、法兰西古典文学,喜欢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他的音乐具有典型法兰西式的完美形态、高雅气质、幽默机智等特点。除音乐外,他还对天文学、物理、数学、考古学、植物学等有所研究,写过一些有关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文章。在音乐美学观方面,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折衷主义”创作原则,倡导“音乐是一种形式艺术”的美学观点。圣-桑是20世纪上叶法国传统音乐创作的杰出代表。

2. 丹第

丹第(V·d"Indy,1851-1931)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受到来自家庭的音乐艺术熏陶。从11岁开始,丹第先后从迪耶梅(L·Diémer,1843-1919)学钢琴,从拉维尼亚克(A· Lavignac,1846-1916))学和声,后又入马蒙泰尔(A·Marmontel,1816-1898)的钢琴班,接受到系统化的早期音乐启蒙教育。15岁时开始接触柏辽兹的《配器法》。17岁时,与法国著名作曲家弗兰克(C·Franck,1822-1890)的学生杜帕克(H. Duparc,1848-1933)相识并成为密友,两人经常一道广泛地研读和演奏18-19世纪的经典作品。

在1870-1871年间,他服兵役并参加普法战争。战争结束后,他又继续学习音乐,并于1871年加入富兰克、圣-桑等创立的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经杜帕克介绍,他于1872年开始师从弗兰克学习作曲,并兼修管风琴演奏。弗兰克对这个充满音乐天赋的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874年,丹第在弗兰克指导下完成了他的首部交响音乐作品《皮柯乐米尼父子》序曲。1878年完成管弦乐《魔林》,1886年创作《法国山歌交响曲》,在这部作品中,他将法国塞文山区的民歌成功地运用到他的交响曲创作中,作品使他享誉世界。

丹第不仅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4年,丹第接受当地一所教堂合唱队队长博尔德(C· Bordes,1863-1909)的建议,与博尔德(C· Bordes,1863-1909)的朋友、管风琴家兼作曲家吉尔芒(A·Guilmant, 1837-1911)一道 于1894年在巴黎共同创建了一所专门从事格里高利圣咏和帕莱斯特里纳音乐研习的音乐学校-圣歌学校(school cantorum)。1900年以后该圣歌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音乐学校,遂成为人们心目中仅次于巴黎音乐学院的巴黎第二所高等音乐学府。这所圣歌学校为20世纪上叶的法国音乐艺术界培养出不少人才,著名作曲家鲁塞尔(A·Roussel,1869-1937)、塞弗拉克(D·de Severac,1873-1921)、萨蒂(E·Satie,1866-1925)等都曾经是该圣歌学校的学生。丹第在圣歌学校工作期间,一方面教学,另一方面管理教务、行政等。此外,他还抽空撰文介绍巴赫、蒙特威尔第、德彪西、瓦格纳等,写出《贝多芬传》、《弗兰克传》等书籍,并与塞里约(A·Serieyx, 1865-1949)合著了《作曲法教程》三卷。1890年弗兰克去世,丹第继弗兰克任民族音乐协会主席。1931年丹第病逝于巴黎。

丹第的创作涉及歌剧、康塔塔、交响音乐、室内乐、钢琴独奏曲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交响音乐领域。他的音乐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旋律优美,和声顺畅,节奏自由、配器华丽。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民间生活场景为主,常采用民歌素材,洋溢着浓郁的法兰西风情。丹第虽身处20世纪,但仍然以19世纪调性音乐风格为主,对20世纪激进的或实验性的音乐漠然视之。丹第的音乐技法多样化,兼收并蓄是其基本特征。从17世纪的蒙特威尔弟,18世纪的拉莫、巴赫,到19世纪的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弗兰克,直至20世纪的德彪西等人的音乐风格,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除上述外,他的代表性作品还有:交响变奏曲《伊斯塔尔》,《bB大调第二交响曲》,交响诗《山中夏日》,歌剧《费尔瓦尔》、《钟声歌唱》等。当然,他的歌剧远不及他的交响音乐出色,

3. 杜卡

杜卡(P·Dukas,1865-1935),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巴黎。14岁即尝试作曲,17岁时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杜勃瓦、吉罗等,1888年的毕业作品《韦莱达》康塔塔(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二等奖。杜卡的早期作品风格,具有明显的德国瓦格纳和法国弗兰克的风格特征,之后的作品又吸收了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一些创作手法。杜卡善于借鉴吸收他人风格,却绝不盲从,他虽身处20世纪,却从不趋炎附势于当时激进的无调性音乐潮流,他的音乐始终保持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旋律流畅,调性清晰,节奏轻快,标题生动,色彩绚丽。总的说来,他的音乐风格与弗朗克、丹第等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属于同一类型。

杜卡于1909年任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班指挥,1913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配器法教授,1928-35年间又任作曲教授,其间还任教于巴黎音乐师范学校。他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作曲教师。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适合大众阅读,《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阅读价值高。,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常小锅炒

    家常小锅炒

    《家常小锅炒》为您提供最家常的炒菜制作方法及菜谱。炒菜作为应用最广、最基础的烹饪方法,跟我们每天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对于炒菜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如何才能做出美味的炒菜吗?你知道不一样的食材炒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 异世成仙

    异世成仙

    那一吻的风情?那一吻的穿越!小男人叶萧动情的一吻,却吻到异世附身,偶得一本奇妙功法,被卷入修行界的惊天阴谋……看他如何以低劣的资质,震撼高高在上的修行者们!天道无情,那就让我以多情来入魔!
  •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师傅曾言:任何世界都凭实力说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好,天塌下来有师傅替她撑腰!只要记住这些,遇上什么都不惧!她只要活得自在,玩得肆意就好。身为术者,算天算地不能算自己,好在她有一支笔,可以改天逆命!穿越异世,谱写辉煌人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爱情的坟墓:第三种离婚

    爱情的坟墓:第三种离婚

    梁筱雨与赵雷是中学同学且是两年多的同桌,他们在艰苦的高中岁月里日久生情,成为恋人,然后从学校到社会,再到一起步入婚姻的围城。但十几年的感情,最终还是没有敌得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咒语,婚后三年,他们就离异了。重归单身的梁筱雨,曾一度对继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失去信心,屡屡拂了好友林丽为她寻找下一任接班人的好意。却不料,一次偶然,梁筱雨在工作中邂逅了曾被她三番两次拒绝见面的相亲对象庄春,在一次次的接触中,梁筱雨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似乎又一点一点走进了她已年过三十的生命中来……
  • 是谁负了谁的青春

    是谁负了谁的青春

    直到在酒吧里碰到了沈奇。女人最后想要的就是结婚这件小事儿。--情节虚构,刚刚分手的苏雁漫无目的在大街上游荡,又碰倒喝成“酒鬼”的陆彦,鬼使神差的就做了陆雁的女朋友,爱情接憧而来,请勿模仿,一个没有彼此青春回忆,淡淡的波澜不惊的两个人,却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但是婚姻依然渺茫
  • 英雄监狱

    英雄监狱

    有些人注定要相聚,哪怕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玫瑰监狱,现实世界第一监狱!这里关押着全球最顶尖的罪犯,带领这样一群人进入虚拟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英雄监狱,虚拟世界第一监狱!这里关着最传奇的英雄和魔兽,末日使者、远古妖皇、巨魔酋长、赏金猎人、甚至是强大的——神!随身带着这样一座监狱,会有多么强大?其实世界就是一座监狱,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要改变世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