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40

第40章 20世纪音乐(2)

表现主义音乐萌生于20世纪初的德-奥音乐界。从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1905)、《埃莱克特拉》(1909)的音乐中,那种极度夸张的音响、怪异的和声、歇斯底里地歌唱、畸形地情感表达,已经透发出表现主义风格的基本特征。在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早期的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康塔塔《古雷之歌》(1900-1903)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从不协和的和声织体、扭曲的旋律线条、含混不清调性、不规则的音响流动中,领略到某种发自作曲家内心深处的压抑、失落、扭曲、变态等情绪。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发起者,他终生致力于对无调性音乐的探索。他于1923年完成了他的“十二音音乐” (twelve-note system)作曲技法理论体系,这成为他最突出的音乐理论贡献。该体系以12个半音为基础,使其中每一个音都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抛弃以主音、属音、下属音为中心的调性音乐观念,创作过程是首先将全部12个半音按作曲家的意愿排列成一个基本音列-原型,然后再以逆行、倒影、倒影逆行三种方式来变造原形以扩展音乐,同一原型及其变型用同一音列,一个音列中的12个既不可重复也不可遗漏。音乐中要避免三和弦,少用纯四度、纯五度和三全音。十二音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的结构和发展规则,旋律和调性丧失,和声诡异,节奏涣散,音乐被极端地限定于某个严密的数理逻辑框架内。十二音音乐体系对后期的序列主义音乐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表现主义音乐在乐器配置和乐队编制上常采用小型编制,具有室内乐特征。

表现主义音乐旨在彻底摒弃传统音乐审美观念和创作规范,它无视传统的旋律形态、节奏节拍组织、和声与曲式结构、大小调音乐原则,使调性音乐彻底走向了无调性音乐。

1. 勋伯格

勋伯格(A·Schoenberg,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表现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出生于维也纳,具有犹太血统。8岁开学习音乐,先后学习过小提琴和大提琴,并自学作曲,尝试音乐创作,参加当地业余管弦乐队活动。16岁时父亲去世,为维持生计他到一家银行做了一名职员。在银行工作期间,他一直坚持自学作曲,20岁时曾从策姆林斯基(A·Zemlinsky,1872-1942)学习了几个月的对位,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接受过的专业作曲训练。1895年他辞去银行工作,专心从事音乐创作。1897年,他创作出他的第一批作品,包括《D大调弦乐四重奏》和2首歌曲,1899年创作出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管弦乐《春之死》(未完成)和4首歌曲。1901-1993年间于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执教,其间创作出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3年返回维也纳,从事音乐创作与教学。1904年,贝尔格和韦伯恩成为了他的学生。1913年-1921年间,他潜心研究他的十二音音乐理论与技法,故几乎没有作品问世。1925年赴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教授作曲。1933年**上台后,勋伯格因犹太人身份被解除教授职务,他被迫于当年流亡美国,被加利福尼亚大学聘为音乐教授。1941年取得美国国籍,1951年逝世于洛杉矶。

勋伯格的创作可分为3个时期:

(1)后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897-1908),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康塔塔《古雷之歌》、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等。

(2)自由无调性音乐时期(1909-1922)代表作有:《五首管弦乐曲》、独角音乐话剧《期待》、配乐戏剧《幸福之手》、朗诵与室内重奏《月光下的彼埃罗》等。

(3)十二音音乐时期(1923-1951),代表作有:《五首钢琴曲》、《乐队变奏曲》、《华沙幸存者》(为朗诵、男声合唱及乐队而作)、歌剧《摩西与亚论》等。

勋伯格的理论著有:《和声学》、《和声的结构功能》、《作曲基本原理》、《风格与思想》等。勋伯格是“十二音音乐”理论与技法的确立者,他的学生贝尔格、韦伯恩继承和发展了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三人一并被后世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2. 贝尔格

贝尔格(A·Berg,1885-1935),奥地利作曲家,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维也纳一个没落贵族家庭,自幼喜爱音乐,15岁时写出一些歌曲。1904年师从勋伯格,在此之前他几乎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教育。1906年,他放弃地方官员的职位,专事音乐创作,1908年创作出他的第一批作品《7首早期歌曲》、《钢琴奏鸣曲》、《原创主题变奏曲》。贝尔格的突出成就在于无调性歌剧创作,1914年5月,贝尔格观看了J·毕希纳(J·Büchner)于1836年创作的戏剧《沃采克》(Wozzeck ,Woyzeck)后深有感触,决定以此题材创作一部歌剧。1822年他完成了其首部歌剧《沃采克》(Wozzeck),1925年12月该歌剧在柏林成功上演。

歌剧《沃采克》是表现主义歌剧的代表作,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用自由无调性技法写成的歌剧。全剧共分为三幕,每幕由5“场”构成,每一场都有严格的曲式。

第一幕的5场分别为:1. 组曲,2. 狂想曲和牧歌,3. 进行曲和摇篮曲,4. 帕萨卡里亚,5. 回旋曲。第二幕实际上是一部5个乐章的交响曲,

第二幕的5场分别为:1. 奏鸣曲快板,2. 幻想曲与三主题赋格,3. 广板,4. 谐谑曲,5. 回旋曲。

第三幕的5场分别为:1. 主题与变奏,2. 持续音,3. 一种节奏 4. 六音列和弦, 5. 调(d小调)。

歌剧《沃采克》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贝尔格的创作热情,在接下来的10年中他连续创作出不少杰出作品:《室内协奏曲》(为钢琴、小提琴和14件管乐器而作),弦乐四重奏《 “抒情组曲”》,歌剧《璐璐》,《璐璐交响曲》(未完成),《小提琴协奏曲》等。1935年他因被毒虫叮咬导致血液中毒而去世。

3. 韦伯恩

韦伯恩(A·Webern,1883-1945),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矿业工程师家庭。5岁跟随母亲学习钢琴,后学习大提琴和音乐理论,1899年开始学习作曲,1902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学,着重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并于190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维也纳大学就读期间1904年还师从勋伯格学习作曲直到1908年。1908年后开始在德国和奥地利担任指挥,1918年定居维也纳。1933年**执政后,韦伯恩的处境开始恶化,1938年他的音乐被**指责为“文化上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而被禁止演出和禁止出版。即便如此他仍旧坚持作曲。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他于米西特尔被美军士兵开枪误杀。

韦伯恩的作品以简洁浓缩而著称。他的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为3个风格阶段:

(1)晚期浪漫主义阶段(约1899-1908)。代表作品:管弦乐《夏日之风》、《帕萨卡利亚》,无伴奏合唱《飞向光明之船》。

(2)自由无调性阶段(约1909-1927)。代表作品:弦乐四重奏《5个乐章》,管弦乐《6首小曲》等。

(3)十二音音乐阶段(约1928-1945)。代表作品:《9件乐器的协奏曲》,管弦乐《变奏曲》等。

就十二音音乐中的序列设计而言,韦伯恩与勋伯格相比出现了新变化:韦伯恩于1928年创作的《室内乐队变奏曲》对音高和音色均做出序列设计,1936年他的《钢琴变奏曲》进一步将序列设计扩展到节奏。同一时期,勋伯格的另一个弟子-西班牙作曲家格哈德(R·Gerhard,1896-1970)也把节奏因素加入序列设计之中。这些做法,为20世纪下叶“整体序列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韦伯恩的代表作品有:弦乐四重奏《6首小曲》、《钢琴变奏曲》等。

三、原始主义音乐与新古典主义音乐

原始主义音乐出现在20世纪初,是斯特拉文斯基以俄罗斯原始祈神祭天仪式为基础创立出的一种音乐,该音乐着力表现原始人类在祭祀牺牲仪式中所表现出的虔诚、直率、刚猛、粗犷的野性本能及其现代震撼。作曲家采用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组合、复合调性、不协和和弦、尖锐刺耳的配器音响,营造出怪诞诡异、粗野狂躁的音乐氛围。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春之祭》、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管弦乐《斯基夫组曲》、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钢琴曲《野蛮的快板》等,都被视为原始主义音乐的力作。

新古典主义音乐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其美学观念既否定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也否定后期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极度狂热、变态与夸张性,主张回归到客观冷静的古典风格中去,用现代手法重现典雅朴素的纯音乐精神。在音乐形式上,主张沿用巴罗克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常用的曲式和体裁,反对随心所欲、自由散漫地音乐形式;提倡纯音乐,反对标题音乐;提倡小型的室内化的乐队编制,反对庞大的交响乐队编制。不过,新古典主义音乐并非真正回归了传统,它只是将20世纪的新音乐语言和传统的音乐形式相互融合,最终建立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体系。新古典主义音乐具有20世纪新音乐所具有许多特征,如:和声上常用三和弦并置致使音乐调性闪烁、调域含糊不清;音色上常用多种不协和和弦加上非常规的配器手法,致使音乐色彩绚丽、音响新颖奇特或尖锐刺耳;节奏节拍变化多端,常常出现不规则的律动效果;等等。总之,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论。代表人物有: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普罗科菲耶夫、法国“6人团”等。

1. 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I. F.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出生于俄罗斯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包姆。其父是彼得堡帝国歌剧院一位男低音歌唱家。斯特拉文斯基9岁时开始学习钢琴, 1901年入彼得堡大学学法律,1905年毕业。由于对音乐的酷爱,他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的1903年,开始以私人学生的身份向彼得堡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教授学习作曲直到1906年。并于1903-1904年间创作出《#f小调钢琴奏鸣曲》、1905-1907年间创作出《bE大调第一交响曲》。1908年完成了管弦乐作品《焰火》,本想献给恩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但没等这部作品完成恩师便去世了。1909年,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贾吉列夫在彼得堡观看了《焰火》的首演,他十分欣赏斯特拉文斯基在这部作品中所展现的独特风格,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成功,斯特拉文斯基的家产被没收,之后他长时间居住法国。1937年移居美国,1945年入美国籍。1962年应苏联政府邀请访问祖国。1971年在美国纽约逝世。斯特拉文斯基作品众多,在音乐创作风格上也经历了多次变化,其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0—1919),原始主义音乐风格。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主要反映了作曲家对俄罗斯古代民风、原始习俗的盎然意趣。斯特拉文斯基的原始主义音乐皆以舞剧音乐形式展现。这些作品总的来说,音乐主题完整,配器手法显示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特有的色彩绚丽风格,音乐风格既有调性清晰、优雅华丽的浪漫主义特点,又有和声尖锐、节奏粗犷、音色诡异、音响狂躁的原始粗野艺术氛围。代表作品有《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和《士兵的故事》。

第二阶段(1920—1950),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强调自然音阶的运用,主题明确但乐句短小细零碎,音乐过程中调性清晰却转调频繁,常出现多调并置,节奏的律动性不受小结线、拍号制约,乐器常用超常音区奇异音色。代表作有舞剧《普尔钦奈拉》、《众神领袖阿波罗》、小提琴协奏曲、歌剧《浪子的历程》、《俄狄浦斯王》等。

第三阶段(1951—1971),序列主义音乐风格,这个时期先受到韦伯恩的影响而创作十二音音乐作品,后又进入序列主义音乐创作。代表作有《圣歌》、《特雷尼》、芭蕾《竞赛》、钢琴与乐队《乐章》等。

斯特拉文斯基被视为20世纪新音乐领域中作品份量最大、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作曲家,他用毕生精力不断开拓新领域,探索和建立新风格,对20世纪新音乐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欣德米特

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出生于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1909年进入法兰克福高等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915-1925年任法兰克福歌剧院乐队首席小提琴师。在此期间,他一边从事乐队工作,一边作曲,创作出歌剧、管弦乐、室内乐等数量客观的作品。其早期三部独幕歌剧《谋杀,女人的希望》、《努施-努希》、《圣苏珊娜》分别在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公演,公演后引起轩然大波。欣德米特的音乐明显反映出反对浪漫主义、背叛传统观念、使用现代技法的迹象,这使他受到抨击,也使他受到关注。1927年他受聘赴柏林高等音乐学校任作曲教师。1933年**上台后,他的作品遭到禁演。1935年,他应邀到土耳其安卡拉创办音乐学院。为了逃避迫害,1938年后他流亡国外,先后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瑞士的苏黎世大学等学校任教。1946年入美国籍。1953年以后回到欧洲从事指挥演出、教学等工作。1963年逝世于德国法兰克福。

欣德米特是位多产的作曲家,曾尝试使用多种风格进行创作。早期作品为后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音乐风格。成熟期作品以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为主。他反对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及其十二音技法,坚持音乐的调性原则,在传统调性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他的新型调性体系,并把巴罗克音乐中的某些对位技法创造性的运用在他的音乐中。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倡导“实用音乐”,为此他创作了许多表演技巧简单、适用于普通音乐爱好者自娱自乐演出活动的音乐作品。代表作品有:钢琴曲《调性游戏》、歌剧《画家马蒂斯》等。

4. 法国“六人团”

同类推荐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热门推荐
  • 异能儿子假面妈

    异能儿子假面妈

    她,父母遭遇陷害,十八岁的她没能完成就读警校的愿望。白天,她是木讷的跑腿小妹,晚上,则化身为妖媚,冷艳的调酒师。在一次跟踪疑犯回来后,她的身体就发生了变化,在遇到一些社会败类时,她就有种极其渴望想要吸食对方血液的冲动。因劳累而昏过去后,醒来却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她,怀孕了。*“妈咪,刚刚打你的那个坏姐姐,正在顶楼的大房间里,被一个大叔咬嘴巴,看来大叔是帮你报仇了。”经理妇人听到后,疯了一般的冲进电梯,直杀而上。随后,老远就听到屋里一阵呼天抢地的叫骂声及悲惨的哭泣声。*生日的那天见妈咪遇险,愤怒的宝宝忘记了要在妈咪面前伪装。爆发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一面,他不仅能够伸出两颗超出人类长度的牙齿,而且全身还散发出阵阵的耀眼银光,使得众人都睁不开眼。综合以上的种种,好吧!她承认,她家的宝贝儿子好像真的是异于常人。强大的异能爆发,使得她们置身于无比的危机之中,科学家,富商及另外藏在暗处的两路人,此刻都在蠢蠢欲动........宝宝:长相可爱,腹黑无比,善于算计,有着人类不可比例的敏锐嗅觉,一双蔚蓝色的眸子,可以看见心里想要看见的一切远在任何地方的事物。男主:有着一张世人无可比例的绝色容颜,继承了血族与精灵族身上的所有能量,拥有让两方人马都为之恐惧的强大异能,为爱执着,专一。
  • 只是爱上你:豪门新婚

    只是爱上你:豪门新婚

    喜欢的男孩不喜欢她,十七岁的生日被人遗忘,而那天,她救了他,他许了带她离开的愿望。揪着她的辫子说“纪萌萌别喜欢他了,嫁给我,当我媳妇好了。”“我才十七岁。”纪萌萌觉得他在无理取闹。他说“没事,先上车后补票!”
  • 夏琳琳升职记

    夏琳琳升职记

    一场突来车祸使自己失去了双亲,社会的偏见、为争夺财产的而设的陷阱、孤立无援的小女孩能否躲过?孤军奋斗中成长,艰难与困苦需要怎么样才能克服?
  • 妃笑天下:双魂舞

    妃笑天下:双魂舞

    她,为人她,为魂她,生性懦弱,病若西施,一颦一笑只叫世间美人卷珠帘她,作风果决,心狠手辣,一颦一笑却只叫阴谋诡计碟中谍当,她为她无能的相府五小姐便开始独占鳌头因其笑里藏刀的手段横扫整个相府上下宁惹阎王,莫惹她她一直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即便是入了王府,嫁做王妃,面对着一杆子的娇媚女人等着的也只是她的一指纤手,一句寒意话,“顺昌,逆亡!”一场计中计,她将所有人都卷了进来前世因,后世果她要看,看这纷乱天下,笑看这天下,看她这一双纤纤素手能否将这天下翻个底朝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不静,定要这天下不宁!陪葬?哼,看谁陪谁!【片段】“你大哥有难,妍儿难道不该帮帮他?”沐丞相紧盯着河岸垂钓悠闲悠懒的人儿,一双手早已拽了又拽,他恨。可人儿悠哉,三分勾唇,“要我出手,父亲难道不该拿出点诚意?”“这次,你又想要什么?”字字似咬。那方,却是一笑嫣然,凤眸撩人,“那倒要父亲说说,你的手里还有什么东西让我动心的吧。”她,从来都是过河拆桥。当然,如果你有本事让她拆不了的话,当另当别论!【片段】一个人,两个身体。这是一个秘密。“如果有一天,我回到了风言雪的位置……”“我的手依然会牵着你的手,就像现在一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可愿?”十指相扣的手,随着话落,仙尘之质,浅落一吻,蜻蜓点水,却细水长流。【懒言懒语】这就是一个复仇加谈情加虐男加狗血再加狼心狗肺没心没肺却是天雷勾地火的男男女女故事。女人很强,男人不弱,因为,这样打起来才有意思嘛,╮(╯▽╰)╭自己的文:《不良主母》《凤吟天下》
  •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忽视细节就是在自挖墙脚:你的大厦,尽管耸入云天,尽管金碧辉煌,如果细节不修,那么终有一天会轰然倒地,破败不堪;重视细节则是自培根基:你的小楼,尽管茅檐低小,尽管蓬荜简陋,如果必做于细,那就总有一日会尺高于仞,雄伟壮丽。
  • 再见,我的总裁大人

    再见,我的总裁大人

    (全文完结)城市那端,是他盛世繁华的订婚礼。城市这端,是她拖着孱弱的身体走上悬崖。庄晟天,我用四年时光换此生再无瓜葛,这场爱情虽然艰难,我却再无遗憾。庄晟天,再见。再也不见。(黎绯绯)——————在一起四年,她只是他身边一个不能见光的女人。即使他已有心爱的富家千金,还是执意将她桎梏在身边。她不求能有被爱的希望,只等着终有放开的一天。只是这样的委曲求全,也只是等来一个又一个算计,一场又一场阴谋。当揭开血淋淋的真相,当失去所有珍贵的,当腹中生命悄然流逝,她终于万念俱灰,让人生凄凉谢幕。。。。。——————绯绯,过了很久,我才发现自己早已失了心在你那,爱得竟是比你还早。只是现在才察觉是否已经太晚。。。绯绯,你在哪。。。。那个穿着白衣的纤细女子会是你吗。。。。。。(庄晟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这25个话题里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压垮我们,必须以拼命的方式,才能得到一个稍许满意的回答。海漂这些年,我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城市里真实的存在着。我看见在求职公寓里,每天有人住进来又有人离开,在异乡永远没有落脚。我看见无数人经历多次求职失败,在坚持和放弃间不断徘徊。我看见了真正“道明寺”级别的富二代的生活,我明白世间并不存在真正公平。我在工作中结识了乐天派好朋友璐璐,却看见她闪婚闪离背后的无奈。我目睹了凤凰男刘志刚从矿工到程序员角色的转换,在重重压力下克服困买房安家。还有,同事偷拿公款被抓,我倾听他离开上海前对欲望的解读。
  • 草原斗士

    草原斗士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斗争与厮杀。在《草原斗士》中,看狼族斗士如何集群狩猎,看“短跑健将”猎豹如何短距离捕捉猎物,看与狮争锋的斑鬣狗如何对抗狮群……《草原斗士》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