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04

第4章 中世纪音乐(1)

学术界一般将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公元476年定为古罗马时期的终结,将西罗马帝国灭亡至东罗马帝国灭亡期间称之为中世纪(Middle Ages)。音乐史学界通常把公元5-14世纪期间的欧洲音乐称为中世纪音乐,尤指公元8-14世纪期间的西欧音乐。中世纪音乐的核心是基督教音乐。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耶路撒冷地区。基督教于公元1-4世纪初期间在东地中海沿岸的西亚和欧洲广大地区进行秘密的传教活动。公元4世纪初以前,它一直被罗马帝国定为非法宗教并遭受到官方种种残酷迫害。公元4世纪初,罗马帝国实际分成了东、西两大区域。公元307年,君士坦丁即位成为西部地区最高统治者。公元313年,西部地区最高统治者的君士坦丁和东部地区最高统治者的李锡尼乌斯,在米兰共同颁布了著名的“米兰赦令”,使基督教由非法宗教变成合法宗教。323年,君士坦丁通过数次战争打败李锡尼乌斯,统一了东、西两大区域,他也由此成为帝国的唯一统治者-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

君士坦丁一世约于公元313-325年间加入基督教,成为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325年,他把基督教提升为皇室宗教,并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基督教盛会-尼西亚大会,大会确定了许多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仪规,制订了一系列有助于基督教发展的方针政策。此后,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在帝国疆域(尤其在欧洲地域)内迅速而广泛地开展。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罗马帝国内部纷争不断、战事频繁,但基督教的发展却未受到什么影响。在此期间,大大小小的教堂星罗棋布于地中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基督教义越来越深入人心,教徒数量快速增长。392年,作为统一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的狄奥多西(Theodosius I THE GREAT,347-395)宣布,只有基督教才是罗马帝国境内唯一合法宗教,即:“国教”。同时宣布其他一切宗教为非法宗教并予取缔。

在狄奥多西大帝去世的公元395年,统一罗马帝国也永久地分裂成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其地域划分相当于今日的东欧和西欧。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为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为罗马城。公元476年,罗马城被日耳曼人占领,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5世纪期间,欧洲基督教会的地位迅速提升而古罗马帝国的处境则每况愈下。在此期间,罗马城教会开始大量吸收会众,极力提升自己对罗马世俗政权的影响力。5世纪下叶,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分裂成为法兰克、伦巴第、萨克逊等若干王国。6世纪,当罗马教会逐步取得对罗马城的实际控制权后,其主教也随即自诩为“教皇”。

公元751年,法兰克-莫洛温王朝的宫相矮子丕平(Pippin,714年-768年)在苏瓦松召集会议,正式宣布废黜法兰克-莫洛温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西尔德里克三世 (743-751在位),并自立为国王,建立了法兰克-加洛林王朝(751—987年)。为了圆满“君权神授”仪式,753年他接受了罗马教皇斯蒂芬二世千里跋涉亲临法国的加冕。为报答罗马教皇的加冕之恩,丕平应允教皇的军事援助请求,先后于754年和756年两次出兵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王国,打败伦巴第军队,解除了教皇的后顾之忧,并将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从拉韦纳到罗马之间的大片土地“赠与”罗马教皇,并为罗马教皇在意大利的中部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教皇国”- 欧洲历史上首个“政教合一、教权至上”的国家。丕平去世以后,其子查理大帝 (Charles the Great,742-814)继续强化这种“政教合一、教权至上”政治体制,并在其征服西欧的进程中,将这种政治体制以立法的方式在其占领的西欧地区内强制推行。在加洛林王朝几代君主的努力下,这种政治体制最终覆盖整个西欧,成为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在此之后的数百年中,罗马教皇不仅是西欧教会的最高统治者,而且还是西欧世俗政权的最高统治者。

东欧的情形与西欧的情形相比有所不同。公元1054年,分属东、西帝国疆域内的基督教也正式分裂为两大宗教集团: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东正教是东罗马帝国的国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世俗政权,如:对大主教的任免权、对主教会议召开的决定权、对宗教教义的解释权等诸多权力,均由皇帝一人掌控。东罗马帝国的政体虽然也为“政教合一”,但却一直是“君权至上”。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教皇国的存续时期大约为公元8-19世纪期间。1870年它最终萎缩成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一个面积仅为0.44平方公里的微型教皇国-梵蒂冈。

基督教义的许多元理论来自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430,一位罗马帝国晚期的基督教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理论把罗马教会称作世间天国,认为世俗的罗马帝国应当顺应天国意志,教权即至高无上的神授,超越于世俗统治者之上,世俗国家必须服从教会统辖。教会鼓吹“神权国家”理论和教阶制度,不仅在内部仿照君主集权的教阶制度,还要求教皇以教权统辖世俗王权,这种理论遂成了中世纪西欧教会长期实行的“政教合一、教权至上”政治体制的基石。

原罪与赎罪基督教元理论之一。教义认为,上帝创造人类,人生来就有罪,故须终身赎罪以洗心革面、去罪得善。而一切善均来自上帝,人是无力自救的,须不间断地向上帝祈福恩典。由此,人人都要入教并行各种忏悔仪式,以使自身得以救赎。教会是信徒与上帝之间沟通的唯一媒介,人的一切信仰、观念、行为等必须与教会保持一致。基督教的“人生”轨迹简言之为:原罪 → 赎罪 → 彼岸。

基督教视人的欲望为万恶之源。由此,禁欲主义(Asceticism)便成为基督教所极力宣扬的一种人生理念。禁欲主义以克制、戒除世俗欢愉情感为其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力图摒除人类对优美精神世界追求与创造的自然属性。

目前的中世纪历史学研究成果主要为西欧地区,音乐史学研究亦然。14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人文学者彼特拉克曾道出“黑暗的中世纪”一词,指在基督教统治下的中世纪以禁欲主义压制对美好的追求,以原罪说压制人性的光芒。在此后的500余年中,学术界也习惯性地称中世纪为“黑暗时代”。不过,“黑暗时代”的定论在20世纪找到广泛质疑,许多学者在对中世纪进行全面研究之后指出,中世纪其实并非曾经所认为的那么“黑暗”或“停滞”。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来观察中世纪基督教的地位和价值,则不难发现,基督教既有抹煞人性和理性的消极面,也有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面。近代文明中的教育、医疗、法律、科学研究、哲学、艺术等学科的基础建设,都是在中世纪教会的组织或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中世纪基督教会为近代欧洲文明的发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 教会音乐

教会文化是中世纪文化的主流,教会音乐是中世纪音乐的主流。音乐在教会仪式进程中不可或缺。基督教义规定,教会的各种仪式活动都必须在歌唱中进行,唱歌赞美上帝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主要仪式分为“弥撒”和“日课”两大类型。弥撒是信徒们定期在教堂参加的大型宗教礼拜活动,一年中的每个星期日都会在教堂举行,每逢圣诞节、复活节等重大节日都会做大型的弥撒。日课为修士每天之中定时举行的8课圣事。

在最早的基督教会仪式活动中,教会音乐以圣咏歌唱为主,却并无禁止乐器使用的规定。不过,进入中世纪以后,东、西欧各基督教会对其仪式活动中所使用的音乐逐渐形成一种不谋而合的规定,即:所有的宗教仪式音乐只允许使用声乐,严禁器乐。其理由大致为:上帝只接受那种能直接表达教徒内心真情实意的歌唱,不接受那种无词的、间接的、掺杂着世俗审美情感的、并可能唤起对异教活动产生联想的器乐。

圣咏是教会仪式音乐的核心。从公元4世纪开始,随着基督教在欧洲各地快速发展,欧洲各地出现了许多基督教流派并形成各不相同的圣咏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会圣咏有: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教会的拜占庭圣咏,米兰教会的安布罗斯圣咏,高卢(法国)教会的高卢圣咏,西班牙教会的莫萨拉布圣咏,罗马教会的格里高利圣咏等。公元7世纪以前,各地教会仪式都拥有自己的一套圣咏。东欧(东罗马帝国)诸教会圣咏以拜占庭圣咏为主,西欧诸教会圣咏以安布罗斯圣咏的地位最突出。公元8世纪中叶以后,罗马教会的格里高利圣咏在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几代君主的大力推行之下,最终取代了西欧广大地区诸多类型的教会圣咏(米兰教会的安布罗斯圣咏除外),基本上成为西欧教会仪式统一使用的圣咏。

一、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又称“格里高利素歌(Gregorian plainsong)”,或简称“素歌”,它产生于公元600年前后的罗马教会,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生卒年约540-604;教皇任期590-604)的主持下编撰而成。遗留至今的歌调约3000首。

格里高利圣咏吸收并继承了拜占庭圣咏、安布罗斯圣咏和早期罗马圣咏等多种因素,最初它仅供罗马地区教会的弥撒仪式和日课仪式使用。从公元8世纪开始,格里高利圣咏逐渐向罗马教区以外的广大西欧各地教会传播,公元10世纪时它已成为西欧各地教会的法定圣咏。

公元8-10世纪,罗马基督教会得到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几代君主的特别关照。公元9世纪,查理大帝赐予其“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内“法定基督教仪规”的地位,并令当时法兰克统治下的西欧广大区域内的所有基督教会仪式必须“统一使用罗马教会仪式规范”。随着法兰克-加洛林王朝的领土扩张步伐,罗马基督教仪规也在公元8-10世纪期间,通过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传教士们的辛苦传教,才得以一步步地覆盖至几乎西欧全境,西欧地区杂多类型的教会圣咏也由此几乎都被格里高利圣咏逐一取代。最终,格里高利圣咏基本上成为了整个西欧基督教仪式的统一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为:单声部音乐,纯男声演唱,无乐器伴奏,歌词为拉丁文,旋律平稳,节奏自由,速度缓慢,乐句多为松散的长短句,音域多在一个八度以内。其演唱方式有交替式、应答式、直接(独唱或齐唱)式。圣咏的情绪平和、庄重、神圣、超脱、单调。圣咏纯粹为宗教仪式而用,它绝不允许用于任何娱乐活动,禁欲主义的圣咏歌唱必须戒除一切审美观念。

格里高利圣咏于公元7世纪期间由罗马教皇维塔利(Pope Vitalian,在位期657-672)主持修订。不过,目前我们所发现的最早圣咏谱是公元8世纪的纽姆谱(Neumatic notation)手抄本,之前的乐谱究竟采用何种记谱方式至今不得而知。10世纪,圣咏记谱出现了突破性的改变,相继出现了在纽姆谱上加注一条线(F音)的一线谱、加注二条线(F音和C音)的二线谱,以及用歌词高低移动以指示音高的移动歌词线谱等。

二、 教会调式

中世纪的教会音乐理论共有4类8个调式,它们分别为:多利亚、副多利亚,弗里吉亚、副弗里吉亚,利地亚、副利地亚,混合利地亚、副混合利地亚。教会调式原本用于对格里高利素歌进行分类,其名称借用古希腊的调式名称,其调式理论体系与古希腊调式理论体系只有理念上的相似而形态和意义均互不相同。公元5世纪的教会音乐理论出现了4种正调式调式(1.3.5.7.调式),公元6世纪又出现了4种与正调式相互对应的副调式(2.4.6.8.调式)。公元8世纪的教会音乐理论首次将所有调式归为下列4类8个:

16世纪,瑞士音乐理论家格莱雷安(Glareanus,亦名Heinrich Loris 1488-1563)在其所著《十二调式》(Dodekachordon,1547年出版)中,又引入了2类4个正、副调式:伊奥尼亚、副伊奥尼亚,爱奥利亚、副爱奥利亚。由此,教会调式形成6类12个。其中的伊奥尼亚正、副和爱奥利亚正、副调式,在17世纪及其以后的音乐实践中逐步演变为大调式和小调式。

教会调式与大小调式对旋律的调式属性划分方式有所不同。教会调式只适用于旋律的调式归类,相同类型的正、副调式的结束音相同而音域有别。正调式曲调的音域范围大致在其结束音的上方区域内;副调式曲调的音域范围大致在其结束音的上方五度和下方四度区域内;同类型的正、副调式曲调具有相同的结束音。原则上,教会调式对一首曲调的调式的归类既涉及曲调音域又涉及曲调的结束音,而大小调式则几乎只以曲调的结束音作为调式判断的依据。

三、记谱法

古希腊时期的希腊字母记谱法在中世纪早期消失。一些新的记谱法在中世纪时期先后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拉丁字母记谱法

拉丁字母记谱法是希腊字母记谱法的延续,这种记谱法可能产生于古罗马晚期,它一直持续使用到11世纪。公元6世纪初,意大利音乐理论家波伊提乌(Boethius,约480-525)在其撰写的《音乐的体制》(De institutione musica)、公元935年,法国教会音乐理论家奥多(Odeo,约879-942)在其撰写的《音乐对话》(Dialogus on music)、公元11世纪上叶,圭多?阿雷佐(Guido d’Arezzo,约995-1050)在其撰写的《其他规则》(Aliae regulae)等文献中,均有对拉丁字母记谱法相关内容的记载。11世纪以后,这种记谱法逐渐淡出记谱体系,并演化成为音乐理论中常使用的音高名称标记。

2. 纽姆记谱法

据史料显示,纽姆记谱法产生于公元7世纪。目前所知最早的纽姆谱是产生于公元8世纪的圣咏乐谱。纽姆谱在11世纪被普遍采用,它是线谱记谱法的前身,后来的线谱正是以它为基础演变而来的。10-11世纪纽姆谱与线谱并用。纽姆谱只能记录曲调的大致音高和音程,却不能记录音值和节奏,它只作为口耳相传音乐的一种提示谱。

3. 线谱记谱法

同类推荐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热门推荐
  • 奇幻宇宙大探秘

    奇幻宇宙大探秘

    一本新潮、超炫、酷辣的探索书!一次炫丽夺目、时尚无敌的谜之旅!一堂奇妙鲜活、充满趣味的科学课!一份世界优秀科学家给孩子的最新报告!这里飞翔着让孩子耳目一新的奥秘、知识、惊奇和想象,以超级趣味的形式和无法抵挡的吸引力,瞬间点燃孩子内心好奇心的火山,让求知欲、创新力、探索力、思考力喷薄而出!本书是宇宙卷,讲述包括读者感兴趣的诸如星座、ufo、外星人等百科知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独步清风

    独步清风

    爱情的破灭,友情的背叛,一次接着一次的危机不断的考验她的道德底线。杀人灭口、栽赃嫁祸、虚情假意、不择手段,当她蓦然回首时,她已经不是那个充满正义感的女孩,她又将如何面对自己?当她真正察觉心中所爱时,曾经的欺骗和背叛却让他负气远离,满手血腥的她还能否得到所谓真正的幸福。
  • 刁徒难养:仙师,快到碗里来

    刁徒难养:仙师,快到碗里来

    ”,人人欺辱。却成了他唯一的徒弟。而她。“师傅,他是神界至高无上的幻莲神尊,一日为师,万人仰慕;她是天生孤煞之星,弱小卑微,终生为夫,冷俊强大,徒儿铭记在心
  •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本书由十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十二篇赏析文章、十二幅彩图组成,小说中多篇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主要选自冯梦龙“三言”和李渔的经典著作。如诗语言,纯美彩绘,引领最温柔的古典情。
  • 恶魔的致命情人

    恶魔的致命情人

    一支豪华车队停在“帝国财阀”雷氏的总部大厦门前,立刻有小弟上面打开最前面那辆加长型BMW的车门。一个身穿三宅一生全球限量版黑色手缝西装的男人走出车门,这个男人长着一双犀利的黑眸,不用说话,他那阴冷的目光便足以杀人。他那挺直的鼻透着坚毅,那飞扬的眉透着霸气,那紧抿的薄唇透着无情。如刀削一般的脸简直比电影明星还要漂亮,他那挺拔的身材只有天天泡在健身房的人才能练得出来,纠结的肌肉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寂灭星河

    寂灭星河

    宇宙争斗拉开帷幕,佣兵团团员林宇迎战浩瀚宇宙,逐渐揭开无垠地神秘面纱.在联邦和其他种族的夹缝中生存。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爱情,亲情,友情,还有那成为强者磐石般的信念!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