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500000006

第6章 1879~1898年:萌芽(3)

圣约翰大学拥有许多著名的校友,都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影响,知名校友包括顾维钧、林语堂、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荣毅仁、刘鸿生、邹韬奋、严家淦、经叔平、贝聿铭、周有光、成幼殊、黄金祺、陈成达、何占春、曾楚霖、潘序伦、施肇基、王正廷等。他们大多出身显要、富裕家庭,成就则远超父辈。

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她被拆散并入其他多所高校,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并入复旦)。

1967年,台湾的圣约翰大学校友为延续圣约翰精神,原本打算在台复校,但受到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政策的影响,私人仅能开办专科学校,遂成立新埔工专,目前已升等为圣约翰科技大学,未来将恢复为圣约翰大学,成为一流综合性大学,光耀圣约翰光芒。

圣约翰校友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支持,于该校设立专为研究生而设的圣约翰学院。据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沈鉴治所言,虽母校不能在中国大地上重现,但这已是复校的第一步,故这所学院得到不少校友支持。

[附文]林语堂的慨叹

林语堂后来回忆自己在圣约翰的学习和生活:

“我很幸运能进圣约翰大学,那时圣约翰大学是公认学英文最好的地方。由于我刻苦用功,在圣大一年半的预备学校,我总算差不多把英文学通了,所以在大学一年级时,我被选为ECHO的编辑人而进入了这个刊物的编辑部。我学英文的秘诀就在钻研一本袖珍牛津英文字典上。这本英文字典,并不是把一个英文字的定义一连串排列出来,而是把一个字在一个句子里的各种用法举出来,所以表示意思的并不是那定义,而是那片语,而且与此字的同义字比较起来,表现得生动而精确;不但此也,而且把一个字独特的味道和本质也显示无遗了。

“我在圣约翰大学将近二年级时,学校又增加了一块私产,与原校产相接,有乔木,有草坪,极为美丽。我就在此美丽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时光。倘若说圣约翰大学给我什么好处,那就是给了我健康的肺,我若上公立大学,是不会得到的。我学打网球,参加足球校队,是学校划船队的队长。我从夏威夷的男生根耐斯学打棒球,他教我投上弯球和下坠球。最出色的是,我创造了学校一英里赛跑的纪录,参加了远东运动会,只是离获胜还远得很。学校当局认为这种经验对我很有益处。”

但这个学校也有明显的问题,即教会学校的只重视英语和西方文化,却忽略了中文和中国文化。林语堂说:“我曾经说过,因为我上教会学校,把国文忽略了。结果是中文弄得仅仅半通。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大都如此。……不仅是我的学问差,还有我的基督教教育性质的影响呢。我过去受限制不得看中国戏,其实大部分中国人都是从中国戏里得以知道中国历史上那些名人的。

林语堂(1895~1976年),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32年主编《论语》。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著作《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此外还有《苏东坡评传》等著作。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3、1872、1902年:莫非她才是真正的第一?

齐鲁大学是1904年至1952年在中国山东省办学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当年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14所教会大学之一。她由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三国的14个基督教教会组织共同筹款联合开办,其前身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1904年由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合并而成。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齐鲁大学的渊源可上溯到19世纪60年代,是由最初的一个规模很小的教会学校,经过长期经营扩充,逐渐发展起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齐鲁大学最盛时号称“华北第一学府”,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南齐北燕”之称。

虽然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同处在山东,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也就是1901到1949年,这两所著名大学的关联并不多。齐鲁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教会大学,她与山东大学是两所不同性质、不同风格、不同命运、相互独立的大学。与山东大学相比,齐鲁大学的历史要悠久和复杂得多。齐鲁大学校长、毕业于美国哈佛的刘世传,曾不无自豪地说:“正如我的另一个母校,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老的大学一样,齐大是中国最老的大学,绝对没有一个中国大学能在这一点上赶上齐大!”

所以也有人认为,真正中国最早的大学应该是齐鲁大学,而不是圣约翰大学。

19世纪60年代,来自美国北部的美国北长老会差会在山东登州府城(蓬莱)建立了在中国北方的第一个传教基地(后来山东省一直是美北长老会在华最重要的传教区)。1864年,美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1836~1908年)到登州(今蓬莱),在城里一所叫观音堂的破庙里办起免费义塾,起名蒙养学堂;1872年取“以文会友”的意思,学堂正式定名为文会馆。登州文会馆是中国境内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这是齐鲁大学的重要萌芽和发端。

文会馆大学部的课程主要有两大类:圣道文学、天化格算。具体是:四书五经、策论经义、中国史记、万国通鉴、福音合参、天道溯源、省身指掌、救世之妙、是非学、心灵学、富国策、圆锥曲线、微积分、天文学、代数学、地理学、地理志、地石学、测量学、数学、化学、乐法、体操。在教学实验设备方面,锅炉、蒸汽机、柴油机、电动机、发电机、铣床、电镀设备、磨光机、螺丝机,化学药品、瓦斯灯、烧焊用具、各种电池、显微镜、望远镜等一应俱全。当时在整个中国也没有几处设备这么先进、齐全的学校。也正是在登州文会馆时期,狄考文和教师邹立文合作,最早将阿拉伯数字引入中国。

在山东省传教的另一个重要差会是英国浸礼会。1875年,英国浸礼会将传教基地从烟台迁到青州。1884年,在青州创办了一所广德书院。义和团运动之后,英国浸礼会和美国北长老会决定合办大学。1902年在青州开会,通过合办“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决议,将文会馆与英国浸礼会在青州办的广德学堂合并,取两校名的头一个字,起名为广文学堂,后称广文大学,首任校长为柏尔根。

所以,如果说文会馆是一所大学的话,则她(即后来的齐鲁大学)就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如果文会馆不算是正式的大学,广文学堂才是正式的大学,则圣约翰大学才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1890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济南设立教会医院,附设医道学堂。1906年青州医道学堂并入,称为济南共合医道学堂。

1904年,广文学堂校址迁至潍县东郊的乐道院,与青州的神学堂、济南的共合医道学堂并列,分别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文、理、神学、医学4科。

1908年,英国传教士卜道成,在济南老城区西南南圩子外名为永租实为强行购置土地545亩,开始筹建大学,到1911年校舍落成并招收新学生,这就为日后结束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四科三地的局面打下了基础。济南当局为方便学校和已建医院的交通往来,在南圩子城墙上新辟城门一座称“新建门”。

1916年,在北京的美国“罗氏竹花医学社”,将北京协和医院的3个班的学生转到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并带来15万元的“协款”。

1917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迁至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结束了1904年以来四科三地的分散局面。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的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两校师生也并入济南共合医道学堂。

为适应学校扩充需要,学校筹巨款200余万元,在当时济南市南关新建门外,建筑校舍,创办新校,正式定名为齐鲁大学,对外和在教会内部则仍称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英国人卜道成便成了第一任校长。

1917年9月,齐鲁大学正式开学,设文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文理科为四年制、医科为七年制,共有学生277名,教工53人,其中外籍教职员工36 人。此时的校长为英人布鲁斯,经费由英、美、加等国教会支付。学校逐步设立文科、理科、医科、神科、社会教育科、天文科、农科和国学研究所。有一段时间还将广智院也包括在学校编制内。学生来源非常广泛,国内各省市、社会各阶层、信或不信基督教的都有。

这时的齐鲁大学,已发展成一个校园面积达800亩(其校址包括医学院、附属医院,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西校区、齐鲁医院,曾历经山东医学院、山东省立二院的变迁),规模庞大,科系繁多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山东省内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并在加拿大立了案。她的最高管理机构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在英国的伦敦和美国的纽约也设有分部。她已成为帝国主义教会在中国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堡垒。

齐鲁大学成立后,采用西方教育模式,办学质量优良,校长、系所主任及教授大部分由外国传教士担任,大多数采用英语教学,其教学水平“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

抗战前的20年(1917年~1937年)是齐鲁大学历史的主要时期。学校在创办后的十几年间,异常复古与守旧,宗教气氛十分浓郁,校政大权一直掌握在神职洋人手里,学生几乎也是清一色的基督徒,入学不入教要受到歧视。

1929年10月底,齐鲁大学的学生掀起反对教会奴化教育,争回教育权的学潮。

同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与大学规程,要求所有民办大学一律立案纳入管辖,并冠以私立两字,其校长必须由中国人但任,外国人在学校董事会中的名额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1930年,孔祥熙任董事长兼名誉校长,首任华人校长由当时的国民教育部长朱经农担任,宗教色彩日渐淡化,不入教的师生数量也大幅度增加,礼拜堂也改为大礼堂。

1931年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派王慎明视察文、理两学院,尹莘农视察医学院,均认为合格,遂于12月终被南京政府教育部核准立案。立案之后,齐鲁大学虽然在名义上受到了中国政府的控制,但其管理实权仍掌握在教会手里。校长、教务长等职务,名义上由中国人担任,但实权仍在外国人手中。

在时任齐鲁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林济青接任校长期间,创新办学思路,广泛延揽人才,创办国学研究所。齐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声誉鹊起,学界有“南齐鲁、北燕京”之说。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如老舍先生、历史学家顾颉刚、墨学大师栾调甫、戏剧学家马彦祥等纷纷到此执教。1930年,老舍先生来到齐鲁大学文学院任院长,住在南新街58号(原54号)的一个四合院里,距离学校仅有一箭之遥。在这段日子里,老舍的创作也进入了爆发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0月,日军逼近黄河,学生无心读书,学校停课。除留下部分员工留守外,大部分师生及主要教育教学设备迁往四川。翌年秋天,在成都华西坝借华西协和大学的部分校舍复校开课。留驻济南的师生,在抗战的前几年尚能“平安”。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齐大,外籍教工被押往潍县乐道院关押,其他人解散,学校教学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齐大师生陆续返校,经过整修,学校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在济南复校。1947年上半学期在校学生为442名,其中文学院105名、理学院123名、医学院203名、医事检验技术专修科11名,教职员工70人。1945年经费3亿元。

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极少数人的操纵下,齐大曾将部分师生和教学物资南迁,先后落脚于杭州、福州,及至建国以后。

1948年,一大批优秀人才走出齐大校园,如医学院的病理科主任侯宝璋、化学科主任江清、皮肤科主任尤家骏等。但是,齐大初建时,招生和毕业的学生很少,1917~1931年毕业生只有438人。究其原因,一是招生条件过高,高中必须毕业,还要通过党义、国文、英文、混合算学、中外历史、科学等6门考试。历史政治系前四届每年只招三四名学生。二是学费过高,学生要向学校缴纳10项费用,每年高达140元,其他杂费还要20多元。也有其他原因,像一个时期的收回教育权运动,长期未能在中国政府立案,影响了学校的扩张。

济南解放后,1951年学校被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被解体撤销,其原有各个学院分别并入专业相同的专门学院——神学院和国学研究所撤销,文理学院所属系科,划归青岛山东大学(今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和济南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农业专科划归济南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保留其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学院,校址由山医接收,今为山东大学西校区。

齐鲁大学之所以被撤销,主要因为是一所教会大学。该校由登州源起直至最终定型于济南,便迎合了西方列强不断深入侵略山东的势头。但是,齐大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政策,改善管理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使学校的教育目标能与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相符合。她不仅为近代山东的新式高等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参照,而且较为广泛地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向社会输送了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仅齐鲁大学医学院,就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医护人员——包括一批医学名家在内,为山东及其他地区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

同时,她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对推动山东乡村向近代化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全国各地一系列的实验,乡村重建的思想发展为全国性的重要运动,齐鲁大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无疑具有开创意义。

所以,齐大已融入中国学校教育系统之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同类推荐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热门推荐
  • 许我一世纵容

    许我一世纵容

    两个应该敌对的笨蛋相爱了,却是次次错过。我喜欢你,你不能爱我。你爱我,我无可奈何只能利用你。你带着你的野心高飞,折了翅膀的我遥望,一如既往地对你自卑。我是固执的白痴,你是傲娇的黑马。混蛋!我逆了时间的洪流来到你身边,你就不能纵容我的小脾气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毒夫难驯:腹黑公主很嚣张

    穿越成了公主?公主府居然蓄了七十二侍从?府中蛇蝎毒夫皆是狠角色!醒来后,云浅歌发现周围的人视自己若猛虎。原来那个残暴无度、面容可怖的公主是自己?不行!她要恢复容貌!她还要找回自己的名声!当她荣华归来,便倾覆了世间光华。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之前,是谁用匕首抵上她修长秀美的脖颈:“云浅歌,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每当午夜梦回,又是谁在她耳边轻语:“歌儿,你若要这江山,我便为你杀出一条血路。”美人如斯,江山如画,是谁为她倾了天下?又是谁陪着她行走天涯?
  • 无价庶妃

    无价庶妃

    尹若颜,嫁入王府成为王妃,不到一月从王妃贬为庶妃,接而被小妾活活打死。死后却迎来一个全新的她。“尹若颜,你再对本王这态度,信不信本王杀了你,别以为本王不敢。”走到墙上取下剑,扔到他的面前,淡定的看着他说道,“杀一个给我看看?”看着地上的剑,某男的脸被气得一阵青一阵白。过了良久良久,“既然不敢,那以后对我的态度客气点,若是再敢对我出言不逊或者没事找事,就别怪我剿了你王府,明白?”
  • 大皇后

    大皇后

    “大、小皇后?”闻言,纳兰砚抬眸看了一眼坐在她对面的男子,嘴角是一抹细微的笑。从来她都只听说过东、西宫太后,至于这大、小皇后,她还是头一次听。这男人,果真是······“一切但凭皇上做主,臣妾无异意。”低眉,话里诚恳,她将自己的的万般情绪都掩埋在那一弯浅眸之下。其实,在这个宫里,谁人不知,哪人不晓,她纳兰砚只是个挂名皇后,至于是大皇后还是小皇后,又有什么关系呢。“皇后你已为后三年后,不管是在资质上还是在阅历上都胜迎妗一筹,所以这大皇后之位还是由皇后你担任吧。”“臣妾遵旨。”君无戏言,就这样,她成了这沧寒国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大皇后。而她纳兰砚,也开始了她既传奇又心酸的一生。“寒沧笑,没有想到吧?”可是谁又曾想到,她想要的,从来都不是这皇后跟大皇后之位!注:这是一个关于被爱人背叛、被朋友伤害、被亲人抛弃的女子的复仇故事,本文斗女,但更斗男,虐身但更虐心,希望亲亲们能喜欢。内附详细简介!
  • 毒后不好惹

    毒后不好惹

    眼见男朋友与其他人翻云覆雨,悲痛转身,却一朝穿越成为当朝皇后。过往的画面历历在目,高高在上的人…..原本深情已掷的君,将她打入冷月宫,受尽了屈辱!当她昂首挺胸地从冷月宫跨出,一切都已经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新娘(完结)

    豪门新娘(完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寻寻觅觅,她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相貌英俊、脾气温和、勤奋能干,更重要的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打工者,没有复杂的身世背景,不用担心会被卷入什么绯闻纠纷中,绝对是个极品老公。好不容易挤走他的千金女友(事实上是那千金自动放弃),成为他的另一半,她才发现他好像比她想象的要复杂。没想到那个小丫头竟然敢*****他,不要以为他性情温和就好欺负,要是发起火来他可是六亲不认的。相恋多年的女友的突然背弃让他一时沉浸酒精,竟糊里糊涂要了那个小丫头,深思熟虑之后他打算娶了那个小丫头,没想到婚姻生活比想象中的有趣。可是没想到那个老头会找上门,那个小丫头还不知死活劝他回家。好,他就听老婆大人的话回家,不过产生的后果要她自己负责。##推荐好友作品##邪恶总裁缠上完美秘书文/絮风0379http://m.pgsk.com/a/100758/
  • 办公室里的美人心计

    办公室里的美人心计

    能在同一岗位坚守五年的并不多见,而技术部就有两个,一个是主管邓涛,另一个就是颜如玉。主管当然不便总是随便更换,但是颜如玉就有些不同了,她自己说是因为胸无大志,不喜跳来跳去的,但是也不排除她是为了……
  • 仙途遗祸

    仙途遗祸

    五百年前,灵气日渐稀薄的修仙界再遭重创——法则改变,仙路断绝!庸碌众随波逐流,醉生梦死;精英群各展奇谋,博一线仙机。貌似穿越而来的水馨抚剑而笑——与其和无数人一起,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不如执剑逆行,另开仙路!只是……逆流而行的人,似乎也不只她一个?PS:第一卷算是前传,画风有点不大一样……群号:480560950,欢迎加入沙丁鱼群讨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逆世重生:绝代丹符师

    逆世重生:绝代丹符师

    叱咤风云,神界第一女神——是曾经!风华绝代,超卓绝女特工——是过去!缺魂少魄,凡界无根废才——属现在!人道说,灵根毁即修真无望,大道三千,从无一道可以让人重铸灵根!她笑吟,从无不是等于绝无,大道三千,玄之又玄,内中丹符玄奥一道,你们皆不懂。玄时,魂魄重聚,强心智、增阅历、长本事,所向披靡,可瞬间秒杀数万强敌!奥时,神兽为宠,困大能、夺敌命、破阴诡,人为丹炉,能顷刻惊退上万狗眼!她,重生,求仙问道,求的是同符合契,手眼通天,惊天一指,便可虚空现符封锁三界之能!她,归来,修仙证道,修的是金丹换骨,妙手丹青,焚天一怒,即令三界众生莫名颤抖之力!【坑品保证,放心跳坑】【独家群号:27412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