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400000035

第35章 著名专家学者(18)

小学中学都不错

任继愈出生在山东省平原县一个殷实的军官家庭——“父亲是国民党少将,保定军校毕业的,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继愈’这个名字是入学时老师给取的,取‘继承韩愈’的意思,希望我将来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没想到我日后走偏了这条道。”

据任继愈回忆,从识字到上正规小学,换过很多地方,主要是在鲁南一带读书,而毕业则是在山东济南贡院墙根的“省立第一模范小学”(现大明湖小学)。

有一次,班级老师曹景黄,布置大家以清明节植树为题写一篇文章。任继愈作文中一段“吾乡多树,每值夏日,浓荫匝地——以待行人憩焉”,令曹老师大加表扬,认为他的“焉”字用得非常好,有文言文的语感。这让任继愈颇为自得。后来,他在一篇《追求》的文章中写道:“我读《四书》是在小学时读完的,小学老师曹景黄先生给我打下了阅读古汉语的基础,是我永远怀念的一位老师。”

他说:“无论从小学到大学,我的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属于‘中等偏上’,考试分数不是很好。但是我考完以后,总要自己检查检查错在哪里;就像下围棋复盘,哪一招棋是误算或是昏招一样,这是我的一个习惯——所以我所得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比考100分得到的少。”

任继愈的中学,是在北平大学附属中学读的。在这里,他遇到了几位对他国文产生深远影响的语文教师:任今才、刘伯、张希之。有意思的是,这些让他感激一辈子的恩师,几乎都是从北大中文系或哲学系毕业的。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开始阅读胡适、梁启超、冯友兰等人的著作,接受更深层次的思想启蒙。

虽然北平大学附中只办了4年,但在任继愈的心中,有着很重要的分量。

更让任继愈难忘的是,北平大学附中不提倡“读死书,死读书”,而且对学生的爱好不加限制。

北大何谓“大”?

任继愈自1934年考入北大哲学系学习,到1964年创建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并任所长,前后共30年。但他调离北大以后,仍在北大兼任教学工作。这样算来,他与北大同忧戚、共浮沉,已有54个春秋,对北大的学风知之甚深。

据任继愈回忆,北大前校长蔡元培先生曾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我国承数千年专制之积习,常好以见闻所及,持一孔之论。”这里提出了破除数千年专制之积习,防止“持一孔之论”,容纳不同观点的学说,给各家以争鸣的机会,无疑起了繁荣学术的作用,给“五四”新文化运动开辟了一条通路。

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巍峨、校园广阔丰富,而是学术气度广大。这一无形养成的学风,使北大的后来人能容纳不同的学术观点。

任继愈进北大时,蔡元培校长已离任多年,但当年的学风还在。形形色色的教授中,有衣冠楚楚的,也有衣履邋遢的;有口才便捷的,也有语言不清的;有学历头衔的,也有没上过大学的;有新人物,也有老秀才。北大教师的总体阵容是壮大的。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更是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这里有利有弊,不可一概而论),北大的教师队伍打破了各校长期隔阻、南北不通气的格局,促成了新社会的新校风。

人们在众多流派中各自汲取其要汲取的,取精用宏,不名一家。北大这个“大”的特点,谁能善于利用它,谁就能从中受益。肯学习,就能多受益。不能说其它大学不具备这种“大”的特点,似乎北大给人的印象最深。不知这里是否杂有任老先生自己个人的偏好?

青年时代的偶像

任继愈也有自己的偶像:“我一生最佩服两个人,一是鲁迅,一是居里夫人,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有高尚人格的人。”任继愈至今仍记得,自己在高中时听鲁迅演讲的情景。在北师大的操场上,鲁迅站在方桌上讲演。刊物上有反对鲁迅的人发牢骚说他又“卷土重来”,鲁迅回答道:“大家不喜欢我没有关系,我还会卷土重去。”

“我佩服鲁迅不是因为他的才华,而是因为他的人格。看到不合理的现象敢于指出,不妥协,不和稀泥,这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所缺少的。居里夫人是难得的可以克服困难、又可以经受成功考验的人。成功、名誉都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内心。她是卓越的科学家,又是很好的妻子和母亲。她时刻不忘祖国,将自己发明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任继愈这样评价他心底里的两位“明星”。

一次“小长征”

1934年,中学毕业的任继愈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西方哲学,可谓顺利。唯一让他感到略微不安的,是不知道自己读完哲学以后,应该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读哲学是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职业的。

可能是年轻,慢慢地,他也就不怎么把找工作的事放在心上了。但对于其他进入北大哲学系的学生来说,读哲学怎么盘算都是前途渺茫,于是半途就“打道回府”了。任继愈说:“当时进哲学系的一共有十几个人,最后只剩下3人,我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国难当头,象牙塔内也不可能风平浪静。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大、清华、南开3所高校奉当时教育部之命,南迁到湖南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半年之后,因南京失守,又奉命迁往云南蒙自,继而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正在哲学系读四年级的任继愈,报名参加了由长沙出发步行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团”。200多名师生在经过体检、填写志愿书、打防疫针等一系列程序之后,开始了这次“小长征”。此次旅程历经60余天、3000多里路。从未走过远路的任继愈,像不少同学一样,开始几天脚上磨出了血泡,走得很辛苦。很多同学和老师爬山时,经常还要借助木棍或竹竿等做的临时手杖。但当脚上磨出茧子以后,就轻松了。

任继愈在回忆录里说,湖南西部的风景自是美不胜收,还不乏新奇的发现;沿途有红军长征留下的标语,有徐霞客留下的诗篇。学美术出身的闻一多教授,随身带着画笔,一路上写生。

尽管步行艰苦、风餐露宿,湘西一带还经常有土匪出没(所幸的土匪看他们是清苦的知识分子,也并不为难他们),但这次旅行对于任继愈来讲,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态度。中国农村的荒凉破败、农民的贫穷困苦,强烈地敲击着这位年轻学子的心:“最底层的人民承受着战争的苦难,却依然坚贞不屈。中华民族有非常坚定的信仰,有很强的凝聚力。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持她?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他在《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写道:“作为一个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不了解中国的农民,不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不能理解中国的社会;不懂得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农村,就不可能懂得中国的历史。”于是,任继愈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应如何与眼前的农村现实发生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从研究西洋哲学转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脚步从未停止过。

国立西南联大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位于抗战大后方,聚集了中国一批知识精英,学术气氛浓厚。当时西南联大条件虽差,但很温馨。任继愈读研究生时,师生共处在一栋三层楼的宿舍里,天天见面,朝夕相处。

联大生活最让任继愈怀念的,是学校风气比较开放,民主气氛浓厚。每天晚上都有学生组织的各种学术报告,讲文学、讲政治等,还有话剧团、诗朗诵。“很多从国外归来的各界人士都经过昆明,在此讲学。徐悲鸿曾经在西南联大讲过他的俄国之行,杜聿明将军讲在缅甸攻克密支那城消灭日军的经过,也有一些外国教授如牛津大学的道济教授来这里介绍牛津。学生们在正规的课程以外,不断吸收书本以外的知识,开阔视野。”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任继愈以后的学术研究和知识结构的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名家小传】

任继愈(1916—2009),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专家,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

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毕业。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大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教授,攻读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194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1942—1964年在北大哲学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佛教著作选读”、“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中国哲学史”课程。1955—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编辑。1956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副博士研究生。

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1978年起招收宗教学硕士生、博士生。1985年起与北大合作培养宗教学本科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宗教学研究人才。曾多次在国外讲学并进行学术访问。1987—2005年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王羲之艺术研究院学术顾问。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医院逝世。

王利器在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文科所:师教生学,名家高徒

王利器是标准的民国大学教育体制培养起来的学者,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巨匠。他曾在四川大学跟随众多名师学习;后作为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研究生,接受了正统的学术研究的培养与训练,并正式走上治学之路。他一生留下了40多种享誉中外的专著。他整理、校勘出版的中国文献古籍,总字数逾2000万,海内外传媒称其为“两千万富翁”。

一副对联获名声

王利器出生在四川江津(今属重庆)的一个富裕家庭中。父亲王章可是前清官员,参加过四川保路运动和反对洋教活动,一身正气,在乡里颇有威望。老人家性喜读书,在家里购置了不少书籍,如用有光纸印刷的洋版书,如赫胥黎的《天演论》等;用毛边纸印刷的土版书,如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钟云舫的《振振堂集》等。王利器从小就在父亲的藏书楼里游玩、嬉戏,耳濡目染之下,不仅激发了一生不懈的读书心,也培养出高过同辈的不凡手眼。

王利器的启蒙老师,是清代秀才刘昌文先生。从9岁开始,在刘老师那里,他从《四书》、《五经》学起,到《古文观止》、《声律启蒙》、《幼学琼林》、《赋学正鹄》、《白香词谱》,后来又学习《纲鉴易知录》、《文选》、《古文辞类纂》等。先是死记硬背,等上了路,就开始试着提笔做文章,学习对对子、做诗、做四六、做律赋……1934年,22岁的王利器谢师而去,考入江津中学,开始正式接受现代教育。然而,正是这13年的私塾教育,为王利器日后的治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入学之初,三年级一位同学去世,学校举行追悼会。王利器代表一班新生送去一副挽联:

逢君却又别君,叹砥砺无缘,红树青山人已去;

相见争如不见,恨文章憎命,素车白马我方来。

这副挽联文字典丽、对仗整齐。当时追悼会上送挽联者不下100余副,多有大人、先生之妙作,但相形此联均略有不及,一时竞相传诵、声名鹊起。

王利器三年级时,适逢巴蜀旧学名家吴芳吉到江津中学当校长。吴芳吉是个非常勤学的人,每天早晨3点钟就起床读书,也要求全体学生同时起床自习。正是这样的严师督导,培养了王利器后来每天工作10个小时、积年不缀的审慎态度。

当时,吴先生的校长办公室兼寝室,正好就在三年级学生寝室的对门。王利器经常和同学们过去请益,发现吴先生案头总是放着两部书:一部《淮南鸿烈集解》,一部《杜诗镜铨》。受其影响,王利器也买了一部《淮南鸿烈集解》来读,自己试着用水彩画红色来断句。

成渝得遇众名家

初中毕业后,王利器进入重庆大学高中部,授课老师都是大学本科的教授:向宗鲁先生讲《清儒》,陈伟谟先生讲英文,郭坚白先生讲代数,何鲁先生讲几何。当时在文教界,何鲁、文伯鲁、向宗鲁3人很是有名,人称“三鲁”。“三鲁”中就有二鲁在王利器所在的高中班上授课,使王利器受益良多。

不久后,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北大、清华、交大受时局影响,都没有在重庆设考区。王利器于是西上成都,1937年考取四川大学中文系。川大前身为著名的尊经书院,名师宿儒,汇聚一堂,蔚为蜀学中心。中文系以张颐先生为首,有龚向农先生讲《三礼》,林山腴先生讲《史记》,周癸叔先生讲《词律》,向先樵先生讲《楚辞》,祝屺怀先生讲《资治通鉴》,李培甫先生讲《说文》,赵少咸先生讲《广韵》,庞石帚先生讲《文心雕龙》,萧仲纶先生讲《诗经》,曾宇康先生讲《文选》……王利器游艺于众多名师之间,崇其所善,如鱼得水,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治学。

大学三年级时,向宗鲁先生从重庆赴四川大学任教。师徒相逢,又是一番别样的琢磨情谊。向宗鲁是一代名师,曾在成都存古学堂与蒙文通、彭云生、曾宇康诸先生共同学习,他对王利器的帮助很大。

后来战事日深,四川大学为避敌机轰炸,迁校峨眉。向宗鲁安排四年级学生写毕业论文。王利器基础牢固,勤奋探幽,毕业时撰写出了《风俗通义校注》一文,被学校推荐参加国民政府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会考,以满分公布为“荣誉学生”。此一专著,不仅反映出他此时业已熟识校勘之法,具有了很丰富的典籍知识,而且也标志着他慢慢走上了校勘、考释古籍这条艰苦的学术道路。

师从傅斯年治学

其时,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在重庆招生。王利器接到考试通知时,却已误了考期。他奔赴重庆,找到所长傅斯年。傅斯年对他单独进行考试。当时敌机来袭,王利器第一场英语考试还没完,就躲避了轰炸7次。中午,傅斯年招待王利器吃饭时告诉他:“你明天回江津去。敌机滥炸很危险,不要考了。你早就取了,还准备给你‘中英庚款’奖学金。你去昆明,还是去李庄?随你选择。昆明有联大,有教师;至于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那里,有书。”

后来王利器就到了李庄,成了傅斯年亲自指导的研究生。据说,西南联大某教授曾自荐担任王的导师,被傅严词拒绝了。回忆那段岁月,王利器写道:“李庄,古六同地也。历史语言研究所在离李庄10来里地的板栗坳。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在那里设有办事处,由邓广铭先生负责。其时,文科研究所的同学王明、任继愈、马学良、刘念和、逯钦立、胡庆钧、王叔岷、李孝定诸人已在那里。……我和任继愈、马学良、李孝定同住一屋,是书斋和寝室合为一体的。傅先生时常下来检查我们的工作,逐事加以具体指导。”

同类推荐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正妻攻略

    正妻攻略

    红云想尽了办法也不能逃过这一劫,她跟这货前世好似怨家不清不楚,如今才导致两人是纠缠不清。豪门恩怨事非多,婆婆是填房,小姑是阴毒,小叔又风流……总之这是小家碧玉如何成为一位豪门小霸正妻的故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兽宠天下:异界全能召唤师

    兽宠天下:异界全能召唤师

    【带着兽兽闯异界】风靡全国的全息网游《天下》,楚言三年建国,三个小时毁灭。开国女王楚言带着系统神器暗黑神戒穿越到风华大陆,成为楚家废柴嫡女。意外获得家族暗黑传承,自此与黑暗为伍,以血为祭,以咒为启,召唤神戒之中的的召唤兽,驾驭一切暗黑系魔兽。三阶到十阶,应有尽有;卖萌到耍酷,层出不穷……欠我的,我会一个一个拿回来!曾经天堂是你们的,但不好意思,今天起一起体味地狱滋味吧!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 极品夫妻

    极品夫妻

    如果一对才貌双全而且事业如日中天的男女结为夫妻的话在家里是谁说了算啊?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而且这一对夫妻都是娱乐圈里最只是客人的当红偶像,而且属于不同的公司,而且还要隐婚,常年聚少离多,感情能够长久吗?她与他是娱乐圈里面最火的当红偶像,相识相知,相恋,结婚,可却无奈选择了隐婚,在外人面前他们依旧是独立的,事业要顾好,而且还得防止小三入侵,日子过的的确是艰难,某天小三真的来了,他们又该如何?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九岁傻妃

    九岁傻妃

    晋国公主古一一是个傻子,年纪尚幼镇日疯疯癫癫成天喜好追逐男色,宫卫太监一个都不能少,心智未开却花痴无度受尽天下人的耻笑。傻子是可怜的,好色的傻子是可恨的,集万千宠爱的好色傻子是注定炮灰的。九岁不到的公主就被当今圣上强行塞给一代天骄的晋国王爷。天底下最聪明的男人娶了个天底下最大的傻子,公主和王爷的成亲之日,多少妙龄姑娘学会了打小人,多少娇艳少妇咬碎了手中丝绢,多少男人欢喜的肝肠寸断。傻公主一夜成为傻王妃,有谁的婚礼比她壮观,诅咒漫天飞舞,看衰纷沓而至。嘤嘤哭泣为乐,封封血书为媒。傻王妃福泽堪厚却命比纸薄,深更半夜偷看自家夫君被酱油家丁一闷棍敲晕,就此香消玉殒。所以说:自己的男人如果想看,请记住,一定得光明正大。~现代宝空空:双重间谍。演戏是她的义务。精分是她的权利。吐槽是她的爱好。死于胃癌是她始料未及。穿越她是毫无概念更别说穿成人见人厌的傻子公主。所以说:吃饭一定要准点儿。~再睁眼,明眸璀璨,锋芒毕露。快看,十里长街上的金银珠宝,是她家夫君送给她当玩具的。八百里加急运来的价值连城神海夜明珠一大箱,是她家夫君知道她怕黑用来照明的。九千工人连夜赶制的绫罗绸缎,是她家夫君担心她受凉穿上御寒的。成亲后的一天之内娶进七名美妾,是她家夫君怕她寂寞与之相伴解闷儿的。……只有傻王妃想不到的,就没有晋国王爷做不到的,他被美誉为是世间最宠爱夫人的男人,她被病垢为天下不耻的蠢物。公主、王妃、七小妾。人傻、钱多、遭人恨,夫君啊,你到底是爱我呢,还是想我死呢?所以说:天干物燥,小心诡计。一对一,诙谐幽默,绝无虐女主情节,从互相争斗到互相扶持。【片段】“胸大往右,腿长往左,腰细対直,妖娆在后。”风厉阎端正落座面目凛然,一本正经的对古一一说:“我喜欢you齿。”……【片段二】“你就是我新娘吗?”“你就是小人国来的王爷?”听说王爷已经二十多岁,这个头还真是玲珑别致。“我不是王爷,我是贝勒,看来你真的很傻。”小鬼一脸早熟的惋惜。“王爷是你爹?”“王爷不是我爹,是我二伯,不过二伯不让我叫二伯,所以我都叫本该叫二伯的二伯叫爹,这事你都没听说吗?看来你真的受大家的排斥。”小鬼一脸少见多怪的表情。“看你这么可怜……”宝空空曲着手指对着小鬼额头弹断了他的臆测,弹出一声哀嚎。“你打我,从来没有人会打我,我喜欢你。”
  • 冒牌女友从天降

    冒牌女友从天降

    她是学校出了名的坏女孩,有着淑女的名字却是一个女汉子,他是万众瞩目的校草,一日偶然,他在校园里走着,她像只八爪章鱼一样从天上掉下来,这邂逅,好奇葩!他居然还是她的同桌,更可恶的是,他太过自信,居然和她赌她一定会爱上他,太自恋了吧!可是往后的生活谁也料不到。
  • 重现杀机

    重现杀机

    自从他的妻子死后,詹姆斯·邦德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变得异常颓废,虽然身为特工人员,却没有个特工的样子。他自己和同事正处于危险的境地。M不愿失去这么好的朋友,因此最后决定送他去日本,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当他到达日本之后,却被带到了一个神秘的住处,那里被称作死亡城堡。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年迈的敌人。所有的征兆都预示着邦德这次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