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200000005

第5章 1879~1898年:萌芽(3)

圣约翰大学拥有许多著名的校友,都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影响,知名校友包括顾维钧、林语堂、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荣毅仁、刘鸿生、邹韬奋、严家淦、经叔平、贝聿铭、周有光、成幼殊、黄金祺、陈成达、何占春、曾楚霖、潘序伦、施肇基、王正廷等。他们大多出身显要、富裕家庭,成就则远超父辈。

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她被拆散并入其他多所高校,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并入复旦)。

1967年,台湾的圣约翰大学校友为延续圣约翰精神,原本打算在台复校,但受到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政策的影响,私人仅能开办专科学校,遂成立新埔工专,目前已升等为圣约翰科技大学,未来将恢复为圣约翰大学,成为一流综合性大学,光耀圣约翰光芒。

圣约翰校友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支持,于该校设立专为研究生而设的圣约翰学院。据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沈鉴治所言,虽母校不能在中国大地上重现,但这已是复校的第一步,故这所学院得到不少校友支持。

[附文]林语堂的慨叹

林语堂后来回忆自己在圣约翰的学习和生活:

“我很幸运能进圣约翰大学,那时圣约翰大学是公认学英文最好的地方。由于我刻苦用功,在圣大一年半的预备学校,我总算差不多把英文学通了,所以在大学一年级时,我被选为ECHO的编辑人而进入了这个刊物的编辑部。我学英文的秘诀就在钻研一本袖珍牛津英文字典上。这本英文字典,并不是把一个英文字的定义一连串排列出来,而是把一个字在一个句子里的各种用法举出来,所以表示意思的并不是那定义,而是那片语,而且与此字的同义字比较起来,表现得生动而精确;不但此也,而且把一个字独特的味道和本质也显示无遗了。

“我在圣约翰大学将近二年级时,学校又增加了一块私产,与原校产相接,有乔木,有草坪,极为美丽。我就在此美丽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时光。倘若说圣约翰大学给我什么好处,那就是给了我健康的肺,我若上公立大学,是不会得到的。我学打网球,参加足球校队,是学校划船队的队长。我从夏威夷的男生根耐斯学打棒球,他教我投上弯球和下坠球。最出色的是,我创造了学校一英里赛跑的纪录,参加了远东运动会,只是离获胜还远得很。学校当局认为这种经验对我很有益处。”

但这个学校也有明显的问题,即教会学校的只重视英语和西方文化,却忽略了中文和中国文化。林语堂说:“我曾经说过,因为我上教会学校,把国文忽略了。结果是中文弄得仅仅半通。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大都如此。……不仅是我的学问差,还有我的基督教教育性质的影响呢。我过去受限制不得看中国戏,其实大部分中国人都是从中国戏里得以知道中国历史上那些名人的。

林语堂(1895~1976年),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32年主编《论语》。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著作《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此外还有《苏东坡评传》等著作。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3、1872/1902年:莫非她才是真正的第一?

齐鲁大学是1904年至1952年在中国山东省办学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当年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14所教会大学之一。她由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三国的14个基督教教会组织共同筹款联合开办,其前身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1904年由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合并而成。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齐鲁大学的渊源可上溯到19世纪60年代,是由最初的一个规模很小的教会学校,经过长期经营扩充,逐渐发展起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齐鲁大学最盛时号称“华北第一学府”,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南齐北燕”之称。

虽然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同处在山东,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也就是1901到1949年,这两所著名大学的关联并不多。齐鲁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教会大学,她与山东大学是两所不同性质、不同风格、不同命运、相互独立的大学。与山东大学相比,齐鲁大学的历史要悠久和复杂得多。齐鲁大学校长、毕业于美国哈佛的刘世传,曾不无自豪地说:“正如我的另一个母校,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老的大学一样,齐大是中国最老的大学,绝对没有一个中国大学能在这一点上赶上齐大!”

所以也有人认为,真正中国最早的大学应该是齐鲁大学,而不是圣约翰大学。

19世纪60年代,来自美国北部的美国北长老会差会在山东登州府城(蓬莱)建立了在中国北方的第一个传教基地(后来山东省一直是美北长老会在华最重要的传教区)。1864年,美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1836~1908年)到登州(今蓬莱),在城里一所叫观音堂的破庙里办起免费义塾,起名蒙养学堂;1872年取“以文会友”的意思,学堂正式定名为文会馆。登州文会馆是中国境内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这是齐鲁大学的重要萌芽和发端。

文会馆大学部的课程主要有两大类:圣道文学、天化格算。具体是:四书五经、策论经义、中国史记、万国通鉴、福音合参、天道溯源、省身指掌、救世之妙、是非学、心灵学、富国策、圆锥曲线、微积分、天文学、代数学、地理学、地理志、地石学、测量学、数学、化学、乐法、体操。在教学实验设备方面,锅炉、蒸汽机、柴油机、电动机、发电机、铣床、电镀设备、磨光机、螺丝机,化学药品、瓦斯灯、烧焊用具、各种电池、显微镜、望远镜等一应俱全。当时在整个中国也没有几处设备这么先进、齐全的学校。也正是在登州文会馆时期,狄考文和教师邹立文合作,最早将阿拉伯数字引入中国。

在山东省传教的另一个重要差会是英国浸礼会。1875年,英国浸礼会将传教基地从烟台迁到青州。1884年,在青州创办了一所广德书院。义和团运动之后,英国浸礼会和美国北长老会决定合办大学。1902年在青州开会,通过合办“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决议,将文会馆与英国浸礼会在青州办的广德学堂合并,取两校名的头一个字,起名为广文学堂,后称广文大学,首任校长为柏尔根。

所以,如果说文会馆是一所大学的话,则她(即后来的齐鲁大学)就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如果文会馆不算是正式的大学,广文学堂才是正式的大学,则圣约翰大学才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1890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济南设立教会医院,附设医道学堂。1906年青州医道学堂并入,称为济南共合医道学堂。

1904年,广文学堂校址迁至潍县东郊的乐道院,与青州的神学堂、济南的共合医道学堂并列,分别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文、理、神学、医学4科。

1908年,英国传教士卜道成,在济南老城区西南南圩子外名为永租实为强行购置土地545亩,开始筹建大学,到1911年校舍落成并招收新学生,这就为日后结束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四科三地的局面打下了基础。济南当局为方便学校和已建医院的交通往来,在南圩子城墙上新辟城门一座称“新建门”。

1916年,在北京的美国“罗氏竹花医学社”,将北京协和医院的3个班的学生转到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并带来15万元的“协款”。

1917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迁至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结束了1904年以来四科三地的分散局面。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的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两校师生也并入济南共合医道学堂。

为适应学校扩充需要,学校筹巨款200余万元,在当时济南市南关新建门外,建筑校舍,创办新校,正式定名为齐鲁大学,对外和在教会内部则仍称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英国人卜道成便成了第一任校长。

1917年9月,齐鲁大学正式开学,设文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文理科为四年制、医科为七年制,共有学生277名,教工53人,其中外籍教职员工36 人。此时的校长为英人布鲁斯,经费由英、美、加等国教会支付。学校逐步设立文科、理科、医科、神科、社会教育科、天文科、农科和国学研究所。有一段时间还将广智院也包括在学校编制内。学生来源非常广泛,国内各省市、社会各阶层、信或不信基督教的都有。

这时的齐鲁大学,已发展成一个校园面积达800亩(其校址包括医学院、附属医院,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西校区、齐鲁医院,曾历经山东医学院、山东省立二院的变迁),规模庞大,科系繁多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山东省内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并在加拿大立了案。她的最高管理机构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在英国的伦敦和美国的纽约也设有分部。她已成为帝国主义教会在中国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堡垒。

齐鲁大学成立后,采用西方教育模式,办学质量优良,校长、系所主任及教授大部分由外国传教士担任,大多数采用英语教学,其教学水平“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

抗战前的20年(1917年~1937年)是齐鲁大学历史的主要时期。学校在创办后的十几年间,异常复古与守旧,宗教气氛十分浓郁,校政大权一直掌握在神职洋人手里,学生几乎也是清一色的基督徒,入学不入教要受到歧视。

1929年10月底,齐鲁大学的学生掀起反对教会奴化教育,争回教育权的学潮。

同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与大学规程,要求所有民办大学一律立案纳入管辖,并冠以私立两字,其校长必须由中国人但任,外国人在学校董事会中的名额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1930年,孔祥熙任董事长兼名誉校长,首任华人校长由当时的国民教育部长朱经农担任,宗教色彩日渐淡化,不入教的师生数量也大幅度增加,礼拜堂也改为大礼堂。

1931年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派王慎明视察文、理两学院,尹莘农视察医学院,均认为合格,遂于12月终被南京政府教育部核准立案。立案之后,齐鲁大学虽然在名义上受到了中国政府的控制,但其管理实权仍掌握在教会手里。校长、教务长等职务,名义上由中国人担任,但实权仍在外国人手中。

在时任齐鲁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林济青接任校长期间,创新办学思路,广泛延揽人才,创办国学研究所。齐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声誉鹊起,学界有“南齐鲁、北燕京”之说。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如老舍先生、历史学家顾颉刚、墨学大师栾调甫、戏剧学家马彦祥等纷纷到此执教。1930年,老舍先生来到齐鲁大学文学院任院长,住在南新街58号(原54号)的一个四合院里,距离学校仅有一箭之遥。在这段日子里,老舍的创作也进入了爆发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0月,日军逼近黄河,学生无心读书,学校停课。除留下部分员工留守外,大部分师生及主要教育教学设备迁往四川。翌年秋天,在成都华西坝借华西协和大学的部分校舍复校开课。留驻济南的师生,在抗战的前几年尚能“平安”。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齐大,外籍教工被押往潍县乐道院关押,其他人解散,学校教学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齐大师生陆续返校,经过整修,学校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在济南复校。1947年上半学期在校学生为442名,其中文学院105名、理学院123名、医学院203名、医事检验技术专修科11名,教职员工70人。1945年经费3亿元。

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极少数人的操纵下,齐大曾将部分师生和教学物资南迁,先后落脚于杭州、福州,及至建国以后。

1948年,一大批优秀人才走出齐大校园,如医学院的病理科主任侯宝璋、化学科主任江清、皮肤科主任尤家骏等。但是,齐大初建时,招生和毕业的学生很少,1917~1931年毕业生只有438人。究其原因,一是招生条件过高,高中必须毕业,还要通过党义、国文、英文、混合算学、中外历史、科学等6门考试。历史政治系前四届每年只招三四名学生。二是学费过高,学生要向学校缴纳10项费用,每年高达140元,其他杂费还要20多元。也有其他原因,像一个时期的收回教育权运动,长期未能在中国政府立案,影响了学校的扩张。

济南解放后,1951年学校被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被解体撤销,其原有各个学院分别并入专业相同的专门学院——神学院和国学研究所撤销,文理学院所属系科,划归青岛山东大学(今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和济南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农业专科划归济南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保留其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学院,校址由山医接收,今为山东大学西校区。

齐鲁大学之所以被撤销,主要因为是一所教会大学。该校由登州源起直至最终定型于济南,便迎合了西方列强不断深入侵略山东的势头。但是,齐大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政策,改善管理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使学校的教育目标能与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相符合。她不仅为近代山东的新式高等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参照,而且较为广泛地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向社会输送了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仅齐鲁大学医学院,就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医护人员——包括一批医学名家在内,为山东及其他地区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

同时,她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对推动山东乡村向近代化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全国各地一系列的实验,乡村重建的思想发展为全国性的重要运动,齐鲁大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无疑具有开创意义。

所以,齐大已融入中国学校教育系统之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同类推荐
  •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堪称宋代艺术特色的代表者,本书对其进行研究,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较高出版价值。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前苏联红军不但把东北交给了国民党军队,而且还向中共发出了最后通牒。抢地盘蒋介石空降十几万大军,摆脱逆境毛泽东转攻东北中小城市。三年磨砺解放军终于强大起来,林彪最终打败了杜聿明……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文明之旅

    文明之旅

    本书是余秋雨亲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发源地和主要宗教发祥地,直面穿越千年的人类文化,以冷静疏朗的笔触描绘古老文明的昨日与今朝,辉煌与衰落。此次行程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一行人走过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众多异域国度,最终回归中华故土,虔诚寻访雪域高原和中原古都,倾听历史亘古悠远的声音。
热门推荐
  • 种田种出幸福来

    种田种出幸福来

    楼梦汐,一边看着自己喜欢的随身空间文,一边做梦;没有想到惊喜就这样出现了,而且还不是一个,想要知道緈諨是怎样种出来的,就进来看看吧。
  •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本选题献给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们,献给看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父母们,献给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的父母们,本丛书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首席未婚妻

    首席未婚妻

    新坑链接:《盛宠豪门妻》苏静缓,高干子弟,校花一枚,却因一次相亲打乱了单纯的生活。一夜缠绵,醒来时,他无情的离去,留下的只有噩梦。绝望之时,谁伸出援手?【四年后】重归故土,她的身边多了个粉妆玉砌的小公主,苏亦浅。再遇,他与她只有一步之遥,可她已是别人的未婚妻。面对他的再次追求,她该在他们中间做出怎样的选择?【片段一:】“缓缓,三个月,你会是我的!”他优雅的挑起她的下巴,俯视她眸的深邃。“三个月?叶总,你是否太自信了些!”苏静缓摇着高脚杯,轻嗤他的自负。从此夜起,一场披着羊皮的狼立志将慵懒猫咪扑到的游戏,就此拉开序幕…【片段二:】“静缓,我爱你。静缓,我要你!”意乱情迷,他的口腔里卷着浓浓的酒味,有些苦涩。身影交叠,彻夜狂欢,以至于次日早上,他看着床单上的一抹殷红而乱了方寸。自责的罪恶让他逃走,一去不回。“混蛋!吃干抹净就想跑!”当苏静缓醒来,枕边的男人早已离去,愤怒地吼了出来,眼泪却不争气地从眼眶滑出。【片段三:】“妈咪,那几位叔叔都说是浅浅的爹地!”天使眨着漂亮的眼睛,抱着苏静缓的腿。“那你怎么说的?”苏静缓摸了摸女儿的头,淡淡的笑着。“哼,那些叔叔都是坏银,在骗浅浅!浅浅已经把他们打发走了!”苏亦浅微嘟着嘴,嚣张的神情让苏静缓恍惚看到曾经熟悉的影子。她蹲下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浅笑的眼底划过一丝黯然。读者群:12482651敲门砖为文中任一男主女主,或男配女配的名字。◆◇◆◇◆◇◆◇◆◇◆◇【相关说明】◆◇◆◇◆◇◆◇◆◇◆◇◆◇文的内容会比片段精彩,人物再更新当中。亲们若想知道文的后续发展,请进入正文部分。PS:1.本文是高干+豪门的言情文,YY成分居多,为了情节需要,不严谨之处切勿追根寻源。2.喜欢本文的亲们,顺手点个收藏吧!表当书霸王,偶尔冒个泡让妃见见亲们,别让咱的留言区和荒岭一样寂静。~最新出炉领养名单~:苏静缓【‘白伊蕊’妈咪;‘苦笑’妈咪;】艾锦【‘长夜墨墨’妈咪;‘素小丫’妈咪;‘白伊蕊’妈咪】叶城【‘夜七少’妈咪;】俞仲卿【‘南南风’妈咪;‘长夜墨墨’妈咪;】俞季帆【‘夜梦无边’妈咪;】陆潇恒【待领中…】林黯狂【待领中…】苏墨轩【‘紫砂萍’妈咪;】苏亦浅【‘白伊蕊’妈咪;】还未位出场的帅哥美女,熟男熟女开起预领养窗口……
  • 小偏方治百病

    小偏方治百病

    偏方,指医疗价值极高,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它虽取自民间,却是历代相传,经久不衰的中华医学瑰宝。它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你相信吗?一根大葱就能治疗鼻渊,一块生姜就能防治感冒,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刚摘下的绿叶就能使痫证患者马上苏醒……可见,偏方虽“小”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许多偏方甚至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本书收录偏方几百条,可治疗不同病证近百种。每种病证,均有数条偏方,无论你有无医学知识,一看就懂,一用就灵,人人读后都可成为“家庭养生保健师”。
  •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跟我回去吧。”“错了还了不起,那边凉快那边去。别挡我嫁人的道。”“你以为你嫁的出去?”“等着娶我娘的人排成队,真不成就嫁给皇帝老爷也不错啊,至少我也弄个公主郡主来当当。呵呵.”“小凤儿,你最好搞清楚你是谁的女儿?谁的种!”“谁的女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给我好处,我就上谁的道,啊.别揍我,这是我娘教我的,啊.”六年半的时间让她终于抬起头,不再自卑,曾经的终身一跳,她跳出了自己应该沉默的生活,从知道他活着,他找了她四年,可是找到了她,当初对他唯唯诺诺的她告诉她,她不要他,可是他从不知道伤她多深,只是他不知道他怎么做才能让她带着女儿回家柳思南部分最多几章便完,实话对不住大家了,柳思南篇的,写的差劲,绿杨这儿说对不住了。绿杨开了新坑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调教堂上夫娘子不回家之叶晚秋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天下掉下一个秦仙女两朝皇妃指尖红袖推荐朋友佳作:再嫁为妾(十字家的猫)血红装嫁衣染血,孤女含恨!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及美国总统的摇篮耶鲁大学中学子聆听的人生哲理,现在,你也可以与他们共享。
  • 哲理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哲理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