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50

第50章 历史剧意味深长(1)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两千多年历史有不间断的文献记载的国家,这也就是说中国历代政府组织编写的或认可的“正史”是后人了解前人的“可靠”资料。为什么中国历朝历代都要大修史书?为什么中国的史书能保存完好?那是因为我们的先人很清楚历史是最好的借鉴。官府为了资治,不忘历史;民众则从自己的角度咀嚼历史,他们要从历史中找寻自己学习的榜样,要从历史获得经验、勇气和力量,他们要用历史借古讽今,要用历史抒发自己隐微的情感。所以中国戏曲历史剧最多,成就也最辉煌。历史剧就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创作题材的戏曲,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历史剧是历史事件的重现或为历史人物画像作传。戏曲家写历史剧不过是取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躯体,其灵魂则是戏曲家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戏曲家追求的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所以不能把历史剧当成真正的历史来看,正如历史小说和历史教科书完全是两回事一样。所以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不同戏曲家的笔下可能差别很大,但是那些不同的剧作可能都会意味深长。

一、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

元杂剧是历史剧作丰收的年代,几乎大部分元曲家都创作有历史剧,而且这一时期的历史剧寓意十分深刻。首先就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民族意识超乎一般的强烈。这大概就是因为那时的汉民族处于从来没有过的低下的社会地位,汉人的民族尊严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汉人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卑视。汉人要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要捍卫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要让落后的统治者懂得汉文化的可贵,要用自己的文化去征服、同化统治自己的那些野蛮民族。所以,几乎每一个元杂剧作家都自觉地把这些目标当成自己的使命。

元代戏曲第一大师关汉卿所作的历史剧有《单刀会》、《双赴梦》、《哭存孝》等。这些历史剧并不是严格按照历史事实进行敷衍,而是深深融入作者的主观认识,体现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历史剧虽然写的是三国事、五代事,但是却明显烙有作者时代的印记。这些历史剧中的主人公关羽、张飞、李存孝都是历史人物,也是民间传诵的人物,关汉卿将他们的事迹一一编成戏曲歌唱演出,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民族情绪,这种情绪和当时民众不甘屈辱反抗暴政的精神息息相通。

《单刀会》演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后,鲁肃奉命向刘备讨要荆州。临行前他去请教乔国老,乔国老劝鲁肃还是打消念头,因为关羽神勇,不可能归还荆州。鲁肃又去请名士司马徽帮忙,司马徽不但拒绝与他同往,而且也劝鲁肃不要自取羞辱。鲁肃听不进人劝,派人约请关羽过江赴宴。关羽的儿子关平等都以为鲁肃不怀好意,劝关羽不要赴宴。关羽豪情满怀,明知危险却依然乘一叶扁舟过江赴会。他说他去单刀赴会“如千里独行,五关斩将”。饮酒时,鲁肃向关羽强索荆州。关羽则明确告诉鲁肃,荆州本来就是汉家土地,说不上什么归还问题。鲁肃要用武力胁迫关羽,关羽早有准备,抓住鲁肃,拉着他到江边,在关平等接应下,登船扬长而去。临走关羽不无嘲讽地对鲁肃说:“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

该剧热烈歌颂了关羽的英雄气概,他单刀赴会气势超人,说:“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献帝将董卓诛,俺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他历数汉家江山传承有自,痛斥他人凭什么来侵占,实际是满腔义愤,话里有话,意在言外。该剧通过关羽这个英雄人物表达了作者热爱本民族的深情,并用这一形象去鼓舞当时的民众——绝不可丧失民族的尊严。

该剧气魄豪迈,其中《新水令》、《驻马听》两曲尤其突出表现了关羽的英雄气概,历来被人称为千古绝唱:

〔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双赴梦》则写关羽、张飞被害,但其精神不死,雄心不灭。他们身为英雄却被懦夫小人害死,令人无限惋惜,抒发了英雄壮志难酬的悲哀和遗恨,也写出关、张死后做鬼也要报仇的坚定意志。其第四折曲词尤其令人回肠荡气,如:

〔滚绣球〕俺哥哥丹凤之具,兄弟虎豹头。中他人机彀,死的来不如个虾蟹泥鳅。我也曾鞭督邮,俺哥哥诛文丑,暗杀了车胄,虎牢关酣战温侯。咱人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壮志难酬!

〔倘秀才〕往常真户尉,见咱当胸叉手,今日见纸判官,趋前退后。原来这做鬼的比阳人不自由。立在丹墀内,不由我泪交流,不见一班儿故友。

《哭存孝》剧更改变史实,将存孝之死写成被小人陷害所致。剧作深意乃在于对豺狼当道小人弄权的不满。

关汉卿作历史剧,目的就是以古喻今和借古讽今。写剧为今人,这是关汉卿明确的思想,这从他任何一本剧作都可以得到证明。

二、汉元帝在诉说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昭君、貂蝉、玉环是历代文学艺术不断歌咏描画的对象,尤其她们的人生遭遇一个比一个令人同情,她们的爱情悲剧令人无限叹惋,所以中国诗文小说戏曲就将她们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加以演说。这里只说昭君的故事。

根据《汉书》卷九十四记载,昭君姓王名嫱,是汉元帝宫中的一个宫女。当时汉朝力量强大,多次击败匈奴的挑衅。于是南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亲自来到汉朝国都长安,请求汉元帝赐婚。于是元帝册封昭君为公主,将她嫁到匈奴。昭君担负了和亲使者的重任,从那时就结束了匈奴与汉朝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而后《后汉书》以及《西京杂记》都记述了昭君的事迹,民间传说也一次又一次创造和丰富着昭君的故事。故事大体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不断加强和亲使者的形象,把昭君出塞说成是她主动请求深明大义,并且在匈奴生儿育女;另一方面则把故事向人生悲剧发展,把昭君出塞演说成是被迫无奈的行为,最后昭君竟自杀而亡。

到了元代,不少杂剧作家对王昭君的故事都产生了兴趣,纷纷将其演绎成活生生的舞台形象。这其中元曲四大家之一、当时人称“曲状元”的马致远,就作有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剧情是说汉元帝选宫女,画工毛延寿负责画像呈进。因为王昭君没有给毛延寿贿赂,毛延寿就把王昭君画得很丑。王昭君在宫中弹琵琶消遣,被汉元帝遇见,元帝对昭君极其爱幸。毛延寿畏罪逃奔匈奴,调唆匈奴向汉元帝索要王昭君。汉元帝无可奈何,只得答应。汉元帝亲自送别,两人在灞桥依依不舍,悲痛不已。昭君走到番汉交界投河自杀了。匈奴闻讯把毛延寿送回了汉朝。汉元帝日夜思念昭君,连梦中都想念不已,天天面对昭君画像悲叹欷歔。正好毛延寿押到,于是汉元帝杀死了毛延寿祭奠昭君。

熟悉汉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汉宫秋》演的并不是历史事实,因为据文献记载昭君与汉元帝没有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她是自愿出塞,更没有自杀,她做了单于的妻子并生儿育女。马致远采用的是另一种传说,而且变换角度,把汉元帝作为故事的主要角色。马致远以前的诗歌说唱文学中以王昭君其人其事为题材的作品不下百千,这中间比较著名的有庾信的《昭君怨》,石崇的《王昭君辞》,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的《王昭君》,王安石、陆游的《明妃曲》,还有唐代《王昭君变文》等,但是大体都是诉说“昭君怨”,马致远却一反往常惯例,在写“昭君怨”的同时,更大写“元帝怨”,在剧中以汉元帝为剧中主人公并担任主唱。他正是要从汉元帝的无能、奸佞的嚣张来表现在强大外敌面前汉元帝的无奈。在剧中汉元帝所唱《牧羊关》曲道:“兴废从来有,干戈不肯休。可不食君禄,命悬君手。太平时,卖你宰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你们干请了皇家禄,着甚的分破帝王忧?”他沉痛地诉说:“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哪一个与我退的番兵!”以至他不胜悲哀道:“我哪里是大汉皇帝!”这里汉元帝满腔悲愤地诉说着他在强敌面前的屈辱,诉说着满朝文武无能的悲哀,诉说着他自己的不幸和无奈!

这里,马致远实际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为的就是表达他对现实中蒙古强权政治的不满,抒发他对中原君臣软弱无能的愤懑。所以说作者虽然是写历史戏,但剧中汉元帝的诉说表达的完全是马致远个人的情绪。马致远对时代的不满还可以从他另外一些曲作中得到证明。比如他在《荐福碑》剧中借书生张镐之口道:“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涂越有了糊涂富。”在散曲中他甚至称自己是“断肠人在天涯”。这是马致远的悲叹,也是当时许多汉人共同的悲叹。该剧正是通过汉元帝无力捍卫江山、无力保护自己的所爱,来表现一个民族的沉痛和哀思。该剧反复拈出“汉家”、“汉皇”、“汉主”、“大汉皇帝”等词语,用意深刻含蓄,当时却起着极大的调动民众民族情绪的作用。王昭君伤心辞汉主,望南奠汉家,是当时民众对大汉政权丧失的祭奠,也是表明民众对大汉政权的尽忠、热爱和思念。

马致远的《汉宫秋》创作成功,引起当时与后世许多人的共鸣。特别是其中汉元帝所唱的两首哀思曲几百年来一直为人激赏:

〔梅花酒〕呀,俺向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以此题材写作元杂剧的还有关汉卿的《汉元帝哭昭君》、吴昌龄的《夜月走昭君》、张时起的《昭君出塞》等,他们剧作立意与马致远大同小异。到明清传奇写昭君故事,因为时代不同,所以作者写戏的意旨与马致远也有所不同。像明代陈与郊所写《昭君出塞》只写到昭君出关,不涉及她是死还是嫁。清代尤侗所写《吊琵琶》虽然关目一本马致远《汉宫秋》,曲调则因蔡文姬吊青冢而更加悲凉,这实际也是尤侗身处异族统治之下,与马致远类似的民族情绪的一种发泄。薛旦所写《昭君梦》则写昭君远嫁,却又思念汉帝,梦中得仙人指引逃回了汉宫,实际也是作者在异族统治下思念汉室情感的写照。

三、有仇不报非男儿

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和《晋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大臣赵盾忠诚无私,清正耿直,他与性格奸诈、心地险恶的屠岸贾不和,卑鄙的屠岸贾向晋灵公进谗言,污蔑赵盾谋反,想夺取王位。晋灵公宠信屠岸贾,于是赵家三百多人惨遭杀害,最后只有赵盾之子驸马赵朔留下一个遗腹子赵武。公主将孩子生下后,屠岸贾要斩草除根,处心积虑要把襁褓中的赵武杀死。他命令将军韩厥把守宫门,准备截杀婴儿。民间的医生程婴看不惯屠岸贾的凶残,他利用进宫给公主看病的机会,将孩子放在随身的药箱中带出。将军韩厥在程婴正义行为的感召下,放走程婴和婴儿,然后自刎身亡。

屠岸贾发现赵氏孤儿已被人救出宫,就狠心要诛杀天下小儿。于是程婴将自己出生不久与孤儿差不多大的亲生儿子送到他的朋友公孙杵臼家,然后他却又向屠岸贾举报自己的儿子就是赵氏孤儿,结果假的赵氏孤儿被杀,公孙杵臼也因窝藏罪被害死。程婴强忍着悲痛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并让赵武认屠岸贾为父,由屠岸贾教授赵武。二十年后赵武成人,文武双全。程婴向孤儿讲明事情真相,于是赵氏孤儿杀死屠岸贾报仇雪恨。

根据这一历史事实元代杂剧家纪君祥创作了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形象地再现了当年那场触目惊心的血腥案件,展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挽救全国幼儿生命的大智大勇的斗争,塑造了一批忠臣义士的英勇形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义士程婴。他本来是因为感激赵家对他不错,出于报恩想援救赵氏孤儿。可是待他得知屠岸贾为杀害赵氏孤儿竟然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放过一个,要把全国小儿统统杀死,他不由得义愤填膺。为救天下小儿,他决心舍弃自己亲生儿子的性命;而他告密、棒打好友,以及投靠屠岸贾又遭到世人唾骂,一忍二十年,普通人难以忍受的悲痛屈辱他都忍受了。这是一个令人敬仰的高大而真实的形象。

当然程婴的斗争不是孤立的。韩厥、公孙杵臼等侠义之士的行为也极其感人肺腑。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一本大悲剧?回答只能是回忆历史必得要关照现实。元代社会像屠岸贾那样的凶神恶煞之人实在太多了,作者在剧中一再强调“赵家枝叶千年永”、“替赵家出力做先锋”,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就是回应当时社会“存赵孤”的口号。因为宋朝皇帝姓赵,他们为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立过庙,加过封,宣称他们是赵氏孤儿的后裔。在南宋末年还曾号召臣民学习忠臣义士程婴等人,为宋王朝尽忠。现实中的宋朝民众也的确把程婴等人当做楷模学习。像辛弃疾《六州歌头》即写道:“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所以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获后还写诗说:“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那么《赵氏孤儿》剧作不就是号召人们发扬英雄救赵的精神与当前凶恶的统治进行斗争吗?所以该剧的深刻含义正在于它的民族自强、民族奋斗的精神。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坟(鲁迅作品精选)

    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象形

    象形

    本书(川上主编)收录了《志向》、《历经火与水》、《狂躁》、《奔丧》、《暗锋消失》、《明迪——红草莓,蓝草莓死神》、《陷阱》、《光阴》、《移动的标本》、《太阳花》、《黎衡——凌波门》、《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油漆绿》、《生命的放映机》、《别后》、《陈均——生活史的形状》、《箱子》、《给另一个人》等文章。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至尊凰妃

    至尊凰妃

    一朝国破,她被迫逃亡,因缘际会,成为敌国女相。帝王愿以天下为聘,娶她为后,她不愿。邻国太子为了她愿终生不娶,亦不能使她动心。外臣妒之,内宫祸之,阴谋陷害,接踵而至。但,几次命悬一线,总有一个男子立于她身前,保她无恙,护她周全,为她出生入死!
  • 气冲星河

    气冲星河

    中国古武界史上最年轻的大宗师武星河,重生在异世界一个下等贵族少年身上。再次开启他武道追求的颠峰之路.不依阿权贵,不妥协豪门,哪怕你火海焚身,自有两只铁拳打出一片清朗乾坤;哪怕你刀山盖顶,自有一口真气喷上九霄气冲星河!身似蛟龙,到哪都能翻江倒海;心如猛虎,何处不可傲啸山林欺山赶海,不参仙佛,不拜鬼神,未惧这处处地网天罗轮回十世,上凌九霄,下踏黄泉,只为那一刻气冲星河
  • 嫡女策-盛世女相

    嫡女策-盛世女相

    “姐姐可知道,功高震主之说?”“姐姐可知道,后权大于帝权,就再无夫妻之名?”“姐姐可知道,从你得受万民敬慕的那一天开始,你的夫君,南衡的皇帝,就已经成了妹妹我的裙下之臣?”“姐姐你样样都胜于我,可独独在最后这一刻,还是我赢了。”战场征战之时,她被十二道加急皇令急召回宫,却怎么也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无尽的地狱。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帮着她征伐天下的兄弟,却最终一个个的死于非命。而她,最后却被自己心爱的夫君和最疼爱的妹妹一起设计背叛。一杯鸩酒,让她带着满腔的恨意与不甘,奔赴黄泉之路!一朝睁眼,却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了曾经被她重创的敌国北流朝的丞相嫡女,从小就是痴儿的墨流卿的身上。这一世,她势要为曾经的恨与怨做一次了解,为了曾经的兄弟,为了她曾经的有眼无珠,她绝对会全部讨回!从相府痴儿,到朝廷权利巅峰,从北流皇朝,到四国鼎力的整个天下,她一步步踩着鲜血踩着白骨走来,而她的身边,慢慢的开始聚集各色完美而出色的男人。【精彩片段】“这里是什么?”某个男人摸着她平坦的肚子,淡淡的问道。“肚子!”女子冷冷的说道。“哦?你还知道这是肚子?好稀奇,竟然还是肚子!”男人衣服惊讶的样子,眼底却带着深深的笑意,嘴角噙着戏谑的笑,声音低沉温润。“......”女人恼怒渐渐的从眼底呈现,这个该死的男人,不只在朝堂上和她作对,私底下更是不饶人,整个人整张嘴就钉在她的身上,却让她打不得骂不得。“哟,墨相这是恼羞成怒了?”男人一副很体贴的样子,上前轻笑的揽住她的肩,轻声的在她的耳边说道:“既然墨相知道这是肚子,就应该知道其作用,要不我们就在这肚子里种个娃娃玩玩,怎么样?”种个,娃娃,玩玩!!!!女人眼底渐渐聚集风暴,精致绝伦的脸上却反而露出绝美的笑容:“既然想玩,那就用你的肚子去种个玩玩好了!如此,我很乐意效劳!!”男人一阵沉默,好半天才幽幽的说道:“也好,我们试一试,看看娃娃到底是比较喜欢我的肚子,还是比较喜欢墨相的肚子,我想,这样的话,墨相应该会觉得比较公平吧!”女人:“......”【本文一对一,喜欢的亲收藏哈!】☆☆☆推荐☆☆☆墨的未来玄幻异能文:【星际女王-首席指挥官】好友君残心的古言穿越宅斗文:【丞相夫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酒魂

    酒魂

    小说通过描述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纷争,来表述亲子,爱恨之痛。感情的纠葛,在情义之中的轻重,如酒之魂让人迷醉。通篇以酒言情,言人生,言不能言语的悲痛和愤慨。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分难解,诉说人生历程中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曾经,以及灯火颓靡的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将人带入到醉与醒的边缘,撩起现实社会的痛。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做人处事全书

    做人处事全书

    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本选题献给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们,献给看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父母们,献给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的父母们,本丛书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