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21

第21章 词曲与诗歌的一段纠葛(4)

马致远的散曲,语言清新俊丽,精练流畅,既有洒脱本色的一面,也有典雅清丽的风格,体现了元散曲语言由俗向雅转变的轨迹。《天净沙·秋思》和《夜行船·秋思》是他的代表作。《夜行船·秋思》被周德清《中原音韵》称为“万中无一”。该曲写人生虚幻无常,万事皆空,不如抛弃名利,以绿水青山为伴,及时行乐。而《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它写了一个漂泊的游子在秋日余晖中思念家乡。作者用十个不同的意象组成四幅画面,一层层加深了游子的伤感,形成了萧瑟清冷的意境。这首词是元散曲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马致远也因此被誉为“秋思之祖”。

张养浩(1270—1330),早年因直言敢谏而获罪,辞官归隐,晚年一度出仕陕西,死于任上。他的散曲集为《云庄休闲自适小乐府》,有小令161首,套数两套。这些作品多数写隐居农村轻松愉悦的闲适生活,风格兼有豪放雄浑、飘逸秀丽。其代表作是《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聚”字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动感,突出了潼关的险要,又用“怒”字所赋予的生命力来概括黄河巨浪翻滚、奔腾咆哮的气势,意境广阔。接着写关中大地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辉煌的历史在兵火中全被瓦解,历代王朝兴衰变化,带给百姓的不是幸福,而是一如往旧的痛苦。该作品立意高远,精警深刻,闪烁着强烈的思想光芒。

睢景臣的散曲保存下来的只有套曲三套和残句四句。《哨遍·高祖还乡》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的代表作之一。这套曲子描写刘邦平定天下后荣归故里的场面。正史所记载的当时刘邦及其随从的辉煌场面和宏大气势被作者抛弃,而是以一个熟知刘邦底细的老乡的眼光,来把这场盛典描写成充满讽刺意味的一场闹剧。套曲先写准备接驾,社长亲自出马,说皇帝回来了,大家一起收拾打扮,装成大户人家的模样。然后写刘邦的车马进村,那些仪仗在村民眼里全变成滑稽的事物:“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胡芦。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然后写刘邦装模作样的架势让人看了生气,乡民把刘邦早年干过的缺德事一件件写了出来:“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该曲泼辣尖锐,自然生动,妙趣横生,体现了元散曲通俗活泼的艺术特质。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流寓杭州近四十年,生活艰辛。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今存小令近两百首,套数十余套,风格婉约清丽,情怀质朴自然。他的《山坡羊·冬日写怀》写自己:“离家一月,闲居客舍,孟尝君不费黄齑社。世情别,故交绝,床头金尽谁行借。今日又逢冬至节,酒,何处赊?梅,何处折?”孤独、辛酸、悲凉溢于言表。他的代表性作品是两首《水仙子·寻梅》和《水仙子·重观瀑布》。前一首写寻梅的情趣来表达自己的失意怅惘,后者比喻贴切,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想象奇特,气势壮大。

张可久(约1280—1348)是元代后期专写散曲的作家,今存小令885首,套数九套,是元散曲家中保存作品最多的一位。散曲集有《小山乐府》、《苏堤渔唱》、《吴盐》、《今乐府》等。他的散曲多写景言情,咏物赠答,怀古伤时,注重形式格律,常采用诗词句法入曲,风格典雅清丽,代表了元代后期散曲远离通俗而入于典雅的趋势,意味着散曲开始雅化。例如他的被明人李开先誉为“古今绝唱”的《一枝花·湖上晚归》中的一支〔梁州〕曲:“挽玉手留连锦英,据胡床指点银瓶。素娥不嫁伤孤零。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卿?东坡才调,西子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诗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上风生。可憎,有情,捧红牙合和伊州令。万籁寂,四山静,幽咽泉流水下声。鹤怨猿惊。”曲中大量熔铸诗词典故,字句雕琢,风格清远典雅,与早期的俚俗气质截然不同。

元代散曲的形成,标志着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自觉发展。虽然随着明清科举制度的完善,文人更多通过考试进入到官僚阶层,他们较多采用诗词来抒情达意,对散曲这种通俗的文体注意不够,从而导致了散曲的衰落,但民间的艺人们将文学通俗化的趋势,引入到小说、戏曲等创作之中,形成了明清相对繁荣的市民文学。而诗词,则又一次进入到明清文人的视野中,他们一边创作,一边总结,形成了古典诗歌回光返照式的又一次繁荣。

余话:诗歌的暮年情形

宋元以后,小说和戏曲成为了文学的主流,也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诗歌开始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不再如唐诗、宋词、元曲那样特点鲜明,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

元代尽管诗词作家不少,但却无杰出作品可言。这与当时作家的分布和诗歌的倾向有关。元代的诗人多数居于高官显宦,他们养尊处优,缺乏深刻的关注情怀,只能模仿唐宋诗歌的样式,缺乏创新精神。而其余居于下层的文人,受民间散曲和杂剧的吸引,把精力投注到了元曲的创作中,分散了他们对诗词的注意力。这就使元代诗词的题材狭窄,格调纤弱。只有刘因、赵孟□、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王冕、杨维桢等少数作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刘因《渡白沟》、赵孟□《岳鄂王墓》、王冕的《墨梅》等,情感率直真诚,语言质朴自然,有模拟唐诗的倾向。这对明代诗歌影响很大。

明代诗人众多,作品数量不少,但成就远不如唐宋。明代诗歌的贡献在于继承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传统,突出强调情感在诗歌表述中的基础性作用,因而总体上以宗唐为特征。

明初诗坛代表性的诗人是高启。高启(1336—1374)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明初“吴中四杰”,才华横溢,他众体兼长,诗风雄奇豪放,不拘格套。乐府诗开阖自如,写景诗形象鲜明,怀古诗气韵沉郁,叙事诗形神兼备,有力地扭转了元代纤丽卑弱的诗风,却开启了明代拟古风气。永乐以后,诗坛上出现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他们都是台阁重臣,生活富足而悠闲,因而作品雍容典雅、空虚乏味,却因他们的地位而使这种诗风成为诗坛的主流和正宗,极大地约束了明初诗歌的发展。明中叶以后,诗坛开始分流,拟古与反拟古开始成为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倾向。

以李东阳(1447—1516)为代表的茶陵派,为了矫正台阁体的空虚平庸,主张宗法杜甫,讲究格律声调的追求,创作了《拟古乐府》一百首,试图通过模拟杜诗来恢复诗歌的元气。受他创作的鼓舞,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前七子发起了文学复古运动,提出了“诗必盛唐”的主张,推翻了台阁体长达数十年的统治地位。嘉靖年间,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后七子继续提倡汉魏、盛唐古诗传统,创作直面社会现实、关注百姓疾苦的诗歌,形成了浓厚的拟古诗风。尽管他们廓清了台阁体的影响,但由于盲目尊古,用模拟代替创新,导致诗歌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成为一堆毫无生机的假古董。

与此同时,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所形成的“公安派”开始猛烈批评前后七子拟古诗风,提倡文学因时变,不应该贵古贱今,诗歌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讲求语言的自然清新,情感的真实感人。但三袁的作品多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很少关注现实,因而格局狭小,诗境不够开阔。而以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也反对拟古,提倡诗歌抒写性灵,但他们喜欢用简单古朴而稍显滞涩的语言,来表现幽深孤峭的意境,虽然脱离了模拟,但却把诗歌引向了脱离生活的狭窄道路。

明代末期,由于抗清运动的兴起,出现了一些以诗歌抒发报国情怀、表现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的诗作,如陈子龙(1608—1647)、夏完淳(1631—1647)等,诗风激昂悲壮,充满乐观的战斗精神和浩荡的民族正气,体现了明诗少有的劲健之气。

清初的诗人多数来自晚明,他们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为遗民诗人,如黄宗羲、顾炎武、钱澄之、屈大均、吴嘉纪等,诗作多抒写民族感情,苍凉慷慨,风格遒劲,继承了晚明抗清诗人的创作风格;另一派是仕清诗人,如钱谦益、吴伟业等,他们的诗风多样。如钱谦益(1582—1664)主张“转益多师”,认为诗歌应该性情和学问兼备。他的诗歌辞藻华美,才气纵横,带有模仿宋诗的特点。而吴伟业(1609—1671),则是尊唐派诗人领袖,他的诗歌直面现实,婉转清丽,情韵悠然,富有时代感,特别是《圆圆曲》,以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故事为线索,展现明末清初的广阔历史画卷,寄托兴亡之感,风格沉郁,气势奔放,语言生动形象,体现了宗唐诗派的特点。

钱谦益、吴伟业分别开创的宗宋、宗唐诗风,成为清代诗坛的两种倾向。

王士禛(1643—1711)的神韵说,主张诗歌追求神情韵味,尤其提倡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言的“冲淡”“自然”“清奇”等境界,认为诗歌的创作和欣赏,全靠着“妙悟”、“兴趣”,所以他的讲求诗歌创作的灵感,认为“兴会”“神到”之时,便能创作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好诗,但这种强调诗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却把诗歌引入到一种追求虚无缥缈境界的创作中,具有明显的缺陷。沈德潜(1673—1769)的格调说,也是主张诗歌效法汉魏盛唐,提倡诗歌讲究格律声调,同时要表现温柔敦厚的性情,内容要正统,诗歌要写得含蓄蕴藉,把格律和内容结合起来。这种观点实际是对神韵说空泛诗风的补救,也属于宗唐派。翁方纲(1733—1797)的肌理说,认为作诗不必追求,而要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学,把学问作为诗歌创作的根底,要讲求内容质实,形式典雅,虽然意在矫正宗唐的浮泛,却把诗歌引向“考据入诗”的死胡同,因而他的诗歌成就很低。

乾嘉时期的袁枚(1716—1797),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存诗四千多首。诗歌讲求情感意味,风格清丽灵巧,语言流转自如,如《沙沟》、《马嵬》、《湖上杂诗》等,都可以看做清代诗歌的代表作。他提倡性灵说,认为诗歌应该直抒胸臆,语言要自然,技法要有独创性,既反对神韵派的浮荡,又反对格调派的正统,也抨击肌理派的陈腐,提倡一种打破传统,追求创新的创作意识。尽管袁枚的诗论较为辩证合理,但他的诗作多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缺少饱满的气象和充实的力量,最终不可避免地落到了性灵有余、局面不足的尴尬境地。

从数量上来看,明清的诗歌远远超过唐宋。仅就清代而言,徐世昌《晚清诗汇》中收录的诗人达六千一百位之多,人数比《全唐诗》多三倍,诗作达27600多首。由于明清诗歌多在宗唐、宗宋中徘徊,大体不出唐诗、宋诗两种体式,诗派也因而分为宗唐派和宗宋派,虽然偶有一些诗人独立当时,但远不能和诗词鼎盛的唐宋相比,诗歌创作仿佛夕阳落晖,再不能成为具有鲜明特征、独立一代的文学样式了。词也不出宋代豪放、婉约、格律三大体系,因袭多而创新少,因而只能为唐诗、宋词、元曲的余绪,而不能代雄。

由于明清是中国诗歌的总结期,这一时期出现众多的诗歌理论著作和诗词选集,对中国古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如王士禛《渔洋诗话》,沈德潜《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说诗晬语》,袁枚《随园诗话》等,不仅选辑、保存了大量的诗词,使我们能够去芜存菁地阅读诗词的精华,而且分析了中国诗歌独到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技法,有助于我们明晰中国诗歌的艺术范畴,懂得如何去体味那一首首摇曳着性灵和才思的诗词。

清代的词学有所复兴,出现了大量的词作家,叶恭绰所辑的《全清词钞》,就收了词集五千种,选词3196家,尚不十分完善,数量远远超过宋词。但明清时期的诗词过分模仿学习唐宋,虽然有时语言更加精工,音韵也更加和谐,但在气韵上缺少唐诗宋词那样的灵动,毕竟赖以产生唐诗宋词的时代过去了,那种时代孕育出的文人气质也难以被明清时期的文人模仿,因而这一时期的词,读起来总觉得有些隔,缺少唐宋作品那样刻骨铭心和身同体受的感觉,其中好多语言似乎总在哪里见过,意境也没有更新鲜的创造。这就造成了明清词虽多而著名的词作少之又少。

不过在这夕阳返照的余晖里,却有陈维崧、纳兰性德为之一振。陈维崧才志高迈,却无由实现,只能如辛弃疾那样慷慨托怀,感叹身世:“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离人发,家何在?在天末。”(《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而纳兰性德天资颖慧,为康熙时首辅明珠之子,生活优裕,生性敏感,三十岁便早逝,因而诗作多写离愁别恨,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有南唐后主遗风。如《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虽能卓立于清代词坛,终不能越唐宋名家。

清代是词学的总结期,有很多词话、词集却值得一提,如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周济的《介存斋词话》、谭献的《复堂词话》、万树编的《词律》等。张惠言的《词选》、王鹏运所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彊村丛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各有特色,为后代读者所推崇。

同类推荐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热门推荐
  • 尤物前妻

    尤物前妻

    订婚前夕,他如同一个兵临城下的王者,以不容抗拒的姿态走进她的生命里。那一夜开始,她成了他的奴,被他以各种屈辱的姿势侵占。痛苦、绝望,在无尽的残酷中渐渐转化为颤抖的承受…“求求你…放过我…我是你弟弟的女人…”然而,这句话之后,她却成了他的女人!他笑如鬼魅:“记住这一刻的感觉,它会时刻提醒你,你是谁的女人!”泪水顺着她的眼角滑下,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他就是一个魔鬼,一旦惹上,穷极一生都无法摆脱。-白天,她是其貌不扬的职业白领。夜晚,她却是他身下性感娇媚的妻子。“你别忘了,你是唐家大少奶奶。”知道她背着他出去工作,甚至还引来不少‘狂蜂浪蝶’,他莫名的感到愤怒。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男人呐!永远都是那么自私!当她独自在冰冷的电视机前看着他的花边新闻时,他可曾想起她?当她被情敌设计摔下楼梯,因为小产而生命垂危时,他可曾想起她?-------------------------推荐朋友的文《蛇后妈眯万万岁》《正妃》《狂妃宫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郎来啦

    郎来啦

    师傅拣到的狼孩却丢给她来养,天知道她一个小女子养着一个狼一样的酷小鬼是个什么滋味!教他怎么做回普通人也就算了,教他一些武功也就算了,她什么时候教过这个小鬼扭过头来倒咬一口,将她也吃干抹净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为了家人被迫嫁与知府家的三公子,可谁知这个三公子却是个不受宠的。从此,家事国事江湖事,事事烦心!孰料,小郎君不简单功夫还了得,比她厉害就算了,尼玛,还有个无比强悍的身世。正牌公公找上门:“你不配做我儿媳妇。”她哼了一声:“姐才不稀罕”挺着肚里的小包子决然离去。日子就是你追我逃……“呔!前面的那个大婶放开那个俊后生!让他来给我肚子里的娃娃当爹刚刚好...”
  •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在晴朗的夜晚,当你抬头注视星空世界时,你可曾想过,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揭开这个千古之谜,天文学家们费尽了心机,希望找到人类的天外知音,哪怕是原始生命也好。这样,人们很自然地就把目光集中到地球的近邻——火星上了。
  • 飞上枝头是乌鸦

    飞上枝头是乌鸦

    问:宅斗的要义是什么?大丫:阴谋诡计。二丫:扮猪吃老虎。三丫:嫡女不用斗。四丫:安分守己。五丫:呃,坑蒙拐骗外加搅稀泥,欧耶!这是一只大智若愚的“乌鸦”打败凤凰女,飞上枝头的奋斗史。
  • 无颜禾倾城

    无颜禾倾城

    她是现代的精英白领,独自旅游,却被神秘古树带到古代。一睁眼,就遇见龌龊男想侵犯自己,拼命逃出,被同村的魏家二少爷所救。细细观察,她不但貌若无盐,身上还背负着自家藏宝图的秘密。来到京城,她的身世更是掀起波澜。宝藏、天下,众多男子为此争抢,而她,该如何分辨真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