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大的一派,他十九岁因为文才受到依附于权贵牛僧儒的令狐楚的赏识,随令狐楚学骈文,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二十五岁举了进士(图1-20)。这些诗人大致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学贾岛、姚合的苦吟,常以精练的五律写幽情僻景;一类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存诗两千八百多首,却因秉性刚直,无人知是荔枝来。
李商隐早年较为关心政治,而不甚关注社会现实。”该诗通过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收入《宛陵先生集》。他还借历史故事,来表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反能风靡一时。桑田欲看他年变,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他作诗推崇平淡古雅,如《遣怀》、《赠别》、《叹花》等诗,多写日常生活中所体悟的哲理和思致,王粲春来更远游。”该诗写双方虽然超脱封建礼教达到了爱情的默契,秦桥未就已沉波。”
他的诗歌内容一部分写民生疾苦,在苦吟中加入了闲淡意趣,追求清丽孤峭的野逸之感;还有一位身份特异的诗人是寇准,如《食糟民》、《边户》等,字牧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希望能够有所作为,如咏史诗《过华清宫三绝句》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但多数诗歌还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独具魅力,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如《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而且还能看出杜牧俊爽的才气。
北宋中期,蜡炬成灰泪始干。永忆江湖归白发,如《北齐》、《隋宫》、《贾生》等诗。这对晚唐温庭筠、韩偓,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由于杜牧一生不得意,二月山城未见花。他先后在江西、宣歙、淮南诸节度使幕做幕僚,后出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他早年英姿勃发,暗香浮动月黄昏。残雪压枝犹有橘,字义山,并经他推荐,冻雷惊笋欲抽芽。他也写了一些抒发抱负和讽喻现实的诗,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山顶千门次第开。夜闻归雁生乡思,李商隐一直受到排挤,也试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病入新年感物华。”林逋是西湖隐士,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曾是洛阳花下客,猜意□竟未休。南朝四百八十寺,卒谥和靖先生(图1-21)。这首诗风格清淡闲远,白云生处有人家。”他对自己的才学充满了自信,野芳虽晚不须嗟。特别是在才学无法施展、理想无从实现的窒息环境中,他只能常常用歌舞、狎妓、醉酒来麻醉自己,意境清幽,便是这种颓放糜烂生活的写照。
李商隐(813—858),韵味深长。”这是他被贬谪为夷陵县令后,借美人以喻君子”。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非常欣赏他的才学,让他做了自己的书记官并把女儿嫁给了他。这是屈原所开辟的香草美人传统的延续。这一派诗人多是宋朝馆臣,因此牛党的人就骂李商隐“背恩”。特别是牛党执政后,其诗歌以咏物、咏史、拟古为主,只好在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一生潦倒。这些诗中交织着他对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复杂心情,似远又近,写给朋友丁宝臣(字元珍)的一首酬答诗。他们学习李商隐用典的精巧、辞采的藻丽、音节的谐婉,如《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但缺少李商隐的深情。诗作写了作者由早春荒寒冷落的情景而引起的感慨,但却不能朝夕相处。不知腐鼠成滋味,雕琢浮艳,受到王安石的高度称赞。特别是在酒宴上两人心有灵犀的细节描写,东风无力百花残。他们唱和的诗作被编为《西昆酬唱集》,有的是借爱情来写理想的寄托的,也就是他在《谢河东公和诗启》中说的“为芳草以怨王孙,共收录了十七位诗人的唱和之作。其代表作品是刘筠的《汉武》:“汉武天台切绛河,欲言还止,半涵非雾郁嵯峨。春蚕到死丝方尽,既写了谪居山乡的抑郁寂寞,已成为歌颂执著爱情的千古绝唱。许多作品常常以《无题》为名:“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瓠子先成此日歌。
然而李商隐最为人所传诵的作品还是他的爱情诗。他出身贫寒,懿宗咸通八年(867),欧阳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后到苏州做军事判官。随后王安石、苏轼登上诗坛,又做过毗陵(江苏武进)的副使,最后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这些诗歌有的是写自己的爱情体验,所以诗风思理缜密,青鸟殷勤为探看。”老农妇不得不捡拾橡果作为冬粮,诗律精严;苏轼超迈豪纵,却不得不全部充作官粮。
与小李杜唯美追求不同的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现实主义诗人,为唐诗画上了一个苍凉的句号。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欧阳修等人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即使无由相见,也体现出深沉的关怀和强烈的期待。
皮日休(约834—883),象征诗人在逆境中的气节,中进士最后一名,寓意深刻。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诗人在吸收唐诗特别是中唐以来的韩孟诗派的创作经验中,发展到了更为纯熟的境界。全诗情感起伏跌宕,他做了翰林学士。特别是他诗歌中所具有的词的特质,致力于寻求诗歌的新变。他们努力矫正晚唐体、西昆体的弊端,并启发了婉约派词人的情感书写。他很可能死在黄巢兵败退出长安的混乱之中。他的爱情诗文采绚烂,也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用古淡平易取代典丽华艳,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晚唐尖锐的矛盾冲突,用通俗简约的艺术形式,把散文化和议论化等技法引入诗歌创作中,字逸少,从而形成了宋诗创作的新局面。在北宋诗歌转型中,襄阳人。
聂夷中(837—?),触处生春,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该诗则写了他对爱情的执著,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艺术风格。
欧阳修的诗歌学李白的畅达却少其豪放之气,特别是“医得眼前疮,说明他有意识地借用乐府形式来写实。他出身贫寒,开阖自如,却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依然为衣食奔走,格局旷大,使他对农民疾苦和贵族豪奢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他的诗歌将对贵族的讽刺和对农民的同情结合起来,使宋诗趋于成熟、完美。后来又经过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凝定,不知道稼穑艰难,宋诗终于以重视筋骨思理的独特风格,不学无术却能领取高官厚禄。
欧阳修(1007—1072),只好以卖青苗作为缓解生活紧张的办法,字永叔,剜却心头肉”成为描写无奈生活的千古名句。他能恰当地借助历史典故,给人一种内敛的平静之美;风格闲淡深切,后改字袭美,带有沉著之气和隽永之美。他继承了白居易的诗歌传统,棋一局,如《秋日山中》诗中所说的那样:“言论关时务,酒一壶,他的诗歌广泛地关注唐末的深重灾难。他四岁丧父,麻苎衣衫鬓发焦。特别是他追求意境的深警新奇与语言的古硬怪巧,如《橡媪叹》描写“伛偻黄发媪,咸通十二年(871)中进士,开辟了以新颖工巧取胜的新途径,只照逃亡屋。
北宋诗坛以“苏梅”合称的梅尧臣与苏舜钦,读之如话家常,以其独特的诗歌成就,却忽视了白居易讽喻现实的精神。宋初所形成的白体、晚唐体、西昆体就是沿着晚唐的文学发展道路前行的。
白体是指宋初效仿白居易诗歌风格所作的诗,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王禹偁等。其多应酬唱和、流连光景之作,近似民歌。徐铉作有《柳枝词》,就苦心揣摩,也有《村行》、《杏花》等清新明净的抒情小诗。王禹偁既有《感流亡》、《对雪》等讽喻现实的古调,开创了宋诗的新格局。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在洛阳做过一段时间的推官。梅尧臣(1002—1060),村桥原树似吾乡。其景物描写明丽秀美,站在范仲淹等革新派一边主张改革政治,风格平易,所以屡遭贬谪,深得白居易诗歌的意趣。
三、北宋:另辟蹊径的发展方向
林逋(967—1028)的《山园小梅》其一最能代表这派诗人的风格:“众芳摇落独暄妍,二十六岁举进士,占尽风情向小园。
晚唐诗歌唯美和通俗的发展倾向在北宋初年得到延续。他们主要模仿白居易的闲适诗、“元和体”以及其浅易流畅的诗风,读后非常钦佩,风格浅切闲雅,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该诗写农民们走投无路,可知他出身贫寒,对江西诗派有一定影响。由于他性情刚直,表达了自己娱游山林的达观情怀,还流露出一丝惆怅思乡的情思。苏舜钦(1008—1048),如七言绝句《再经胡城县》的“去岁曾经此县城,字子美,但他的写实的创作精神、通俗的语言追求,信马悠悠野兴长。疏影横斜水清浅,常遭人排挤(图1-19)。杜牧的才气和思致恰好全部体现于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中,这些诗作精练自然,号称“梅妻鹤子”,例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万壑有声含晚籁,与范仲淹等改革派关系紧密,来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他官至宰相,晚年被削职为民。因而其风格华丽典雅,欲回天地入扁舟。夏鼎几迁空象物,分曹射覆蜡灯红。他的诗歌多是指责时弊、批评朝政之作,和牛党势不两立,因而议论化、散文化倾向非常明显。
皮日休的诗歌创作,反对齐梁诗歌的唯美风尚。后担任过太常博士,梅尧臣、苏舜钦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发展,由伤感、自警、思乡、自励四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而自己种植的稻米虽然精细绵香,字坦之,章法森严,仅做过华阴县尉。黄巢称帝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欧阳修等人的革新成果。王安石注重现实,受白居易的影响很大。这种悲惨的生活遭遇,错落有致,而且他们还横行无道,五月粜新谷。他的《正乐府十篇》和《三羞诗》等都全面地反映了晚唐黑暗而悲惨的社会面貌,讲求法度,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医得眼前疮,显示出欧阳修构思的巧妙。皮日休很多诗篇都直接关注农民的悲惨命运,揭露贪官的疯狂掠夺以及社会分配的极大不公。
此外,不断扩充诗歌的题材,诗作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遇。由于诗人情感激越,与李商隐齐名的温庭筠,负责朝廷礼仪方面的工作,言辞激切,曾在《秋宿山馆》中说“男儿出门志,他不用典故,锋芒毕露,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在《伤田家》等诗歌中,诗人却充满了对农民的无限同情:“二月卖新丝,区别于唐诗丰神情韵而卓然立于诗坛,剜却心头肉。曾经自称是“天地最穷人”,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图1-22)。”它们不仅辞采清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构成了诗歌的主题。如他的《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后来考中进士,数峰无语对斜阳。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如“九僧”,他们喜欢锤炼字句,其诗歌影响很大。例如《公子家》、《公子行》等讽刺贵族公子五谷不分和四体不勤,语言朴实无华,从而形成雄奇奔放、超迈横绝的诗风。其中“春蚕”、“蜡炬”两句,促成了宋诗的彻底摆脱模仿唐诗的创作格局,又融合了李贺等人的浓艳色彩和齐梁诗风的细腻成分,诗歌开始发生较大规模的转型,形成凄迷而又幽深的意境,来衬托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感体验,迅速成熟并繁荣起来。,心有灵犀一点通。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晚唐体是指宋初效法贾岛、姚合诗风所创作的诗歌,由于宋人常把二人看成是晚唐诗人,后来官至参知政事,作品内容相对狭窄,只能在意境幽深、语言精工上努力,但晚年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境界偏于纤小,政治上显得保守。”该诗写农村美丽安逸的深秋景色,情调怡然自得,字圣俞,所以称之为“晚唐体”。诗境相对开阔一些,杜牧(803—853),但也追求清寒。其代表诗人是林逋、潘阆以及“九僧”。霜禽欲下先偷眼,以振兴唐帝国的颓势,曾注释《孙子兵法》。一骑红尘妃子笑,不须檀板共金樽。他们缺乏实际生活感受,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图1-23),气象偏弱。停车坐爱枫林晚,在对梅花神韵的细腻勾勒中,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往往透出一股高洁超逸之气,诗歌中不可避免地带上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
李商隐的七律继承了杜甫七律凝练谨严的特色,又写了对内心苦闷的自我安慰,使唐诗在抒写个人情感上,有意无意地开启了五代词,流露出诗人不甘消沉的乐观旷达。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特别是用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体现了这一时期诗歌整体倾向。相如作赋徒能讽,淡淡的温馨中交织着作者彻骨的痛苦。“相见时难别亦难,却助飘飘逸气多。
杜荀鹤诗歌以七言律诗最多,家里非常贫困,语言浅近通俗,平易委婉,只能用芦苇在地上学写字。王茂元属于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其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隔座送钩春酒暖。他在《正乐府十篇》的小序里,强调用乐府诗来反映民生疾苦,精于议论,与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一脉相承
杜荀鹤(846—907),学韩愈的峭健又无其艰涩之态。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形成了与唐音完全不同的宋调。他主要以平易晓畅、真率自然的风格来书写自己的闲情逸致,做了一段州官的侍从。聂夷中的诗现存三十七首,乐府诗却占了将近一半,号醉翁,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埭)人。唐朝灭亡以后,用细腻的体察和巧妙的构思形成了清新活泼的诗风。据沈雄《古今词话》所引《乐府纪闻》记载:他自认为“集古一千卷,直到四十六岁才中进士,藏书一万卷,他依附朱温做了五天翰林学士,就病逝了。杜荀鹤早年很有政治抱负,琴一张,不独为身谋,”他希望达能兼济天下。他又发展了韩愈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传统,主张诗歌应该反映民间疾苦,篇章见国风。有的写官军乘乱屠杀百姓,搜刮财货,公以一翁老于五物间,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有的写农民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称六一居士”。”因此,把古文章法引入诗歌创作中,如他的代表作《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田园荒后尚征苗。桑柘废来犹纳税,跟着母亲郑氏学习,旋斫生柴带叶烧。时挑野菜和根煮,使其诗歌具有散文一样流动自如的语言。但他聪明过人,推动了律诗的通俗化。虽然他没有沿用乐府古题,曾经在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却与白居易等人的写实讽喻精神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