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900000022

第22章 “80后”的审美观

很多人认为,“80后”,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或许很难获得老一代人的认同。尽管许多“80后”现在已逐步在社会主流群体中占了一席之地,但他们的审美观却一直受到上辈人的指指点点。比如,他们喜欢超女快男,上辈人看都不看,他们喜欢周杰伦,上辈人听都不听。这种审美观的形成,自有其内在的道理。

耐克,just do it!

年轻人一直是耐克创意的主角。这则广告有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一个不相信年轻人的社会注定要失败的,或者,甚而言之,是一个残缺的社会。”“80后”的出生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也使得“80后”近距离接触耐克产品创造了机会,因此,耐克的所代表的坚毅、反叛、青春与活力赢得了“80后”的好感。

1997年耐克推出了一系列广告,其中有一组黑白广告深入人心。这是用一组年轻人的特写,刚毅的面庞、冷峻的风格,通过文案阐述了对社会、失败、人生等不同事物的看法,暗喻耐克坚毅、反叛而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品牌个性。just do it(放心大胆地尽管去做吧),突出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强调运动本身,将进取精神放在第一位。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条件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80后”的消费形式不再仅是以填饱肚子或买衣蔽体般的简单形式为目的,他们开始追求时尚、个性,他们也因此而产生了消费的欲望。耐克的目标客户,正是针对这些喜欢运动的年轻人。

一直以来,耐克产品都特别彰显它的“钩形”品牌标志,同时发展出“Just Do It”传播主题,伴随着“以你的方式去赢”的广告口号,由世界顶尖的运动巨星代言背书,很快地就掳获了全球青少年的心。耐克的产品并不便宜,在美国一双运动鞋的卖价可飙到100美元。

耐克的营销策略,体育明星代言并试图以产品联系偶像与球迷。强调竞技方面技术先进性。符号化产品品牌。耐克产品在社会与年轻人之间用思想搭建起了桥梁,让品牌具有思想,具有不同于循规蹈矩的认识,这是耐克精神之一。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四年前雅典奥运会之前,耐克公司为刘翔量身订制的广告。

起跑线上,准备动作,亚洲肤色的小腿肌肉……随着一连串起跑动作,字幕打出:

定律1:亚洲人肌肉爆发力不够?

定律2:亚洲人成不了世界短跑飞人?

定律3:亚洲人缺乏必胜的气势?

──镜头拉开,刘翔一路领先,把对手抛在身后。字幕打出:定律是用来被打破的。

2004年8月24日,雅典奥运男子110米栏预赛前一天,这个广告开始在全国播放,并与耐克国际版本广告在时段上平分秋色,8月27日起,耐克全部换上刘翔广告。

2004年8月27日至29日,耐克请相关公司对三大城市1500个消费者样本做市场调研,结果显示,体育类品牌中,被调查者对刘翔的这则广告印象最深。刘翔为耐克讲述的故事,不只在体育领域得到广泛共鸣。

2004年8月28日凌晨,当刘翔越过最后一道栏时,守在电视机前的耐克主管和负责该公司广告的JWT公司客户总监兴高采烈。他们立刻打电话给对方,但拨不通,因为对方也正拼命拨电话,大家要“第一时间分享惊喜”。

与此同时,刊有“28号,黄道吉日”的刘翔大幅海报已经覆盖了上海凡是出售耐克产品的所有店铺橱窗。这些海报出自JWT为耐克设计的平面广告“黄道吉日篇”。据透露,“黄道吉日篇”实际上设计了三个版本:金牌版本,银、铜牌版本和无牌版本。决赛一结束,负责JWT媒体购买业务的传立媒体立刻通知在京沪穗三大城市选定的五家报社广告部,当天投放金牌版本庆贺广告。

这次市场整合营销配合得非常完美,刘翔一鸣惊人,使不少人称羡耐克此番押宝成功。不过,耐克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潘建华则认为:“这绝对不是偶然事件,任何一个完美的市场行销,都不是凑巧。”

这就是耐克,你怎能让“80后”不去喜欢?“我的耐克,我的梦想”已经成为不少“80后”的口头语,他们越来越在乎产品的质量,这点要求比他们的父辈,比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强烈得多。尽管他们喜欢求新,品牌忠诚度不高,但在长期被灌输品牌概念后,他们的品牌意识的确强得多。

有记者曾在广州一所中学校门口对一群放学学生做了一番观察,虽然校服是统一的,但脚上穿着名牌运动鞋的学生,至少有2/3,这其中最显眼也是最多的品牌是耐克。事实上,耐克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消费对象都是16~20岁的年轻人,他们占了总消费者的80%以上。2000年,耐克的销量比1999年增长了10%,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增长率,因为中国的消费者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动成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一年的增长就好比五年。”

耐克中国公司市场总监温立明说:“对男孩来说,好的运动鞋像成年人对车一样。如果奔驰是一个男人的梦想,那么,耐克是一个18岁男孩的梦想。”然而,这个市场上还有微软、肯德基、TCL、Hello Kitty、可口可乐、李宁、索尼……它们不也带给“80后”许多梦想吗?

从减肥到瘦身

如果说拥有一双耐克鞋是每个“80后”男孩心中的梦想,那么拥有一副好身材就是每个“80后”女孩心中最真实的渴望。什么是好身材,这实在难以定义。不过,如果你要认真观察过“80后”女孩的表现就会发现,她们以“瘦”为美。

小边读大一的时候,是一个矮胖矮胖的女孩子,一付娃娃脸和一身婴儿肥,坐小边前排的一绰号“土匪”的男生经常挖苦说:“你活像一个足球。”

有一次,小边陪妈妈去买裤子,挂在架子上的一整排裤子,且不说长度,就只是试腰围和臀围,没有一条能塞下小边胖乎乎的身材。小边的妈妈是那种生了两个孩子,三十几岁依然杨柳小蛮腰的人,每每这时,她就会惊呼:“啊呀,你的腰围怎么这么胖,比我还胖多了。哈哈”语气里满是骄傲和炫耀,于是整个店的人都会齐刷刷地看过来,让小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了,真不明白妈妈是想帮小边买裤子还是拉小边去做陪衬。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小边都拒绝和妈妈去逛服装店。

20岁的小姑娘,心里是很敏感的,小边开始懂得注意男孩子,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长得不美。小边知道自己不漂亮,所以心无旁骛地读书去了,当然,深深埋在心底的是一丝自卑。

大二的时候,小边做了两份家教,经常跑很远的路去搭公车。学校在郊区,地广人稀,从宿舍到公车站疾走也需要20分钟的路程,每天一个来回,一共40分钟,累得够呛。大二的那个寒假回家,妈妈又兴致勃勃地说要陪小边买衣服,她习惯性地把最大号的裤子拿出来给小边试,一直从最大号试到最小号,最后发现小边真的变瘦了。聚会的时候,那个高中时候经常嘲笑小边是“足球”的男生,看了看说:“小边好像比以前漂亮了。”这顿时让小边有一种丑小鸭变身的感觉,并为自己连续三个月疯狂地减肥而庆幸。

对于众多的“80后”来说,“减肥”正在谢幕,现在的流行语是“瘦身”。从取向看,“减肥”是以“肥”为敌,而“瘦身”则是以“瘦”为友。“瘦身”有憧憬、有希望、有轻松、有快乐;而“减肥”好沉重、好渺茫、好枯燥、好无奈。崇尚“瘦身”的女人,绝对是时尚虔诚的奴仆,虽然她们明知道效果都是一样的。下面就是一个“80后”女生从“减肥”到“瘦身”的苦难经历。

曾经,我一度疯狂减肥,把身体体制搞的乱七八糟,直到内分泌紊乱。那时候,我减的很极端。就是绝食,什么也不吃,只喝水。 很痛苦,但很有效。最狂的一次,半个月减了30斤……

可一恢复饮食,哪怕是吃的很正常,我还是很不幸地反弹了,并且反弹到比原先更肥的模样。从那以后,我失去了信心。一个女孩子,当她失去了勇气和决心,那就只能下地狱了。 我疯狂地吃,吃一切我能想到的美食,想借食物来安慰自己的痛苦。 这样恶性循环了几个月,当我站在镜子前,我忽然就大哭起来……

148斤!我最肥的时候。没有肌肉,浑身都是松松的肥肉,很恐怖。 我的胸大得简直像个奶妈。腰上的肉都横着冲了出去。腿也粗到不行。 那种丑陋的模样,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整个人因为笨重看上去很蠢。我是那种一吃就肥的体制。我恨自己的软弱,恨自己的颓废……

唯一让我欣慰的是,我的男朋友并不嫌弃我,相反,他还很心疼我。好朋友也开始帮助我减肥。她很瘦,163厘米才82斤,非常好看。我半信半疑地又开始去减肥,说真的,当时一点动力也没有了。后来的几个月,我的男朋友开始做我的思想工作,解开我的心结……

我开始重新拾起信念,并开始健康而明媚的生活。当你调整好心态,认真地面对自己的一切时,你就会有了明确目标。曾经我很馋,哪怕不饿也会想去吃点什么,这是很不好的恶习。 后来我开始说服自己。我最大的敌人就是我自己,我要战胜!坚持,在你最痛苦的时候要忍耐,并期盼自己瘦下来后的美丽模样。我就是这么一点点地恢复,一点点地做到。从煎熬,到麻木,到接受。真的,当你开始看着自己慢慢瘦下来,甚至以惊人的速度时,你会感动。三个月下来,让我从地狱进入了天堂。让我从肥婆变成了时尚美女。我不用再“减肥”了,我以后可以瘦身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苗条的曲线给人舒服的视觉效果,所以时下“80后”的减肥女性绝大部分是为了拥有美好的身材。不过现在已经摆脱了以往单一的减肥模式,不需要再为了减肥而委曲求全,把自己饿个半死甚至闹出些莫名的病来,或者吃大把大把的减肥药每天窝在家里希望能立刻变瘦,即使“80后”的女孩再爱美,她们也不会愿意在损害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减肥。

超级女声

上世纪80年代出生者,因为受到“文化冲击波”的影响,所以他们具有其独特的审美角度和价值观,和父母等上一代的审美已有较大的不同,多数“80后”觉得自己的父母很“老土”。比如在着装上,他们不排斥“性别反串”,对男生佩戴耳环、女生打扮成男孩模样早已司空见惯;包括染发、纹身等讲求“个性”释放的东西。

无论“80后”们是否真的喜欢还是出于模仿,大多长辈都表示不能接受或不愿接受。身处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80后”有机会接触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各种新事物,备受新事物的吸引和冲击,但他们乐于接受这些东西,而且适应能力很强,于是很容易跟思想保守的父母产生代沟。

在关注“80后”的成长过程中,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从2004~2006年连续三年,由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活动。它已经由一个单一的娱乐活动演变为一个社会事件。

虽然在超女风靡的同时我国也还有许多青少年参与的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知识竞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等知识性节目和“非常6+1”、“梦想中国”、“莱卡我型我秀”等展示青少年才艺的娱乐节目。但是,他们都没有如此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的言行。因此,“超级女声”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无疑是折射当前青年文化新特征的代表。

2005年5月的成都,“超级女声”如一阵超级旋风刮向这座城市。在主办方的严格控制下,成都赛区的总报名人数达到4万人。报名开始后,数万女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名,报名现场几乎天天能看到长达两三公里的长队。据调查,报名女生中,在校中小学生占了80%,其中不乏高三女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逃课来报名的。报名第一天,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四川女孩的狂热感到吃惊,接下来的局势,令他们难以控制,近万人拥堵在现场,情况一度失控,周围的交通也受到影响,报名不得不几次中止……据当地记者现场随机采访报道显示,100名女生中,81人为初中、高中或职高在校生。许多女生以生病为由请假,逃课赶来报名。由于人数太多,很多人要站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才能拿到报名表。“超级女声”给了任何选手展现自己个性的舞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满足了每个女孩心中的梦想和童话情结,这是这档娱乐节目对社会明显的积极意义。

就“超级女声”而言,它首先完成了基础性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在矿泉水瓶子里装上了健康而可口的液体,而且价廉物美。作为一档娱乐节目,这个责任感是什么?那就是让人快乐。正如有评论指出的。“超级女声”以“草根”精神,以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行为,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来自邻家、发自心底的娱乐方式。这一点似乎没有人能够否认。

这股比“麦莎”还更具威力的娱乐台风并没有因“众神狂欢”式的总决赛落下帷幕,而是带着它不可估量的影响,进入了后“超级女声”时代:终极PK、歌友会、各地演唱会……接连涌出,仍在持续演绎着它的娱乐神话。一出超级女声,音乐家听出了“海豚音”,商人看到了金钱,社会学家看出了“中性化”,政治家看到了民主。数以亿计的普通电视观众则从中得到了快乐。这一由商家和媒体“导演”的持续发生影响的娱乐浪潮实现了青少年要释放完整人性的需求,成为主流价值观以外又一根新的“指挥棒”。

无论“审丑”还是“审美”,无论是庶民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垒,“超女”确实引发一场“娱乐地震”。作为大众狂欢的一个娱乐节目,由“超女”引发的诸多娱乐事件,也不再是普通的新闻,这些事件的台前幕后更耐人寻味,更为“80后”的审美观添加了诸多话题,如卞之琳的那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同类推荐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
热门推荐
  •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风风火火的去接人,被少爷欺负就算了,吃了豆腐又诋毁的路人甲竟然还是黑老大?少爷忙着充当交际花,忙里偷闲还专门‘需要’她,“吃完要买单!”这边冰山黑老大同样闹开了花,手捧鲜花,上交信用卡,拐弯抹角说要嫁给她……
  • 假爱真做

    假爱真做

    她叫傅染,他叫明成佑。傅染不知,爱情是债,有借必有还。那个名字使得她前半生错了位,竟还要颠覆她的下半辈子。
  • 小镇奇遇

    小镇奇遇

    这个故事还要从现代说起,话说四个外出写生的大学生,无意中找到一个荒芜人烟且风景绝佳的地方,由于贪恋美景,不知不觉中天色将晚,恰逢天公不作美,瞬息之间乌云四合,眼看一场大雨即将倾盆而下。仓皇之中,一行四人踏入了一座不知荒废了多少年没有人居住的村子。从此就拉开了整个恐怖源头的序幕。一夜之间,先后两人以一种离奇的方式死于非命,死状说不出的诡异狰狞。然而两个人的死亡并没有使悲剧结束,反而是一切恐怖、死亡的开始,恐惧像影子一样笼罩在和这件事情有关联的每一个人身上,让他们饱受着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直到死去!
  • 神箭诛日

    神箭诛日

    脚踏潇洒的舞步,吟唱死亡的战歌,一柄弓,一支箭,非凡节奏的背后,演绎传奇的人生!主角说:“其实上面的简介都是扯淡,这就是一个很神很射也很日的故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重生之极品恶妇

    重生之极品恶妇

    柳家长房嫡出三姑娘死后二个月诡谲的复生在二房五堂妹柳玉研身上。母亲因她的逝去而缠绵病榻,不治而亡。而她却连送最后一路的机会都没有!娇儿被害,五年的良人一朝得势为了权势联合逼死了她,祖母和父亲为了权势准备再一次把她送入虎口,当这一切再无法可转转圜时,当她发现母亲的死竟是被人所害时,当祖母再次为了权势牺牲她时,小绵羊终于变成了大灰狼,拍案而起——“下跪者何人,所告何事。”“小女国子监柳司业之女,所告者乃当朝通政司副使柳言柳子轩,柳府老夫人,宠妾灭妻,枉顾法纪执法犯法,纵容家人欺压百姓谋夺她人家产,草奸人命,为了自身权势谋杀亲女…”十条罪名字字杀机句句惊心,上头端坐的顺天府丞听的眼角直抽。这也罢了,可是这柳司业之女,那不是柳副使的侄女?侄女告伯父…堂上堂下一片人倒抽气声。*“哭什么哭,大不了小爷娶你。”男人挤眉弄眼笑的好不销魂潇洒,可惜在女人看来只觉得像抽筋脉。“你家里女人一大堆,我就是要饭也不嫁你。”“那,要不,你娶我吧?”“呸,你做梦。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纨绔不良,我不嫁一个小白脸。”上辈子嫁了一个被害了,这一辈子死也不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孟获立志传

    孟获立志传

    梦想成为小霸王孙策的主角,不幸变成了小蛮子孟获,由此展开了号称史上最衰之穿越的悲情旅程……
  • 女人细节全攻略:注重细节的女人最幸福

    女人细节全攻略:注重细节的女人最幸福

    国哲学家罗素说:“一个人的命运就取决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细节。”细节很小,因此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其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女人对细节的把握是一种气质的凝聚,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更是女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一种有力的资本。本书将告诉女性朋友如何通过你的一颦一眸、一举一动去彰显你独有的女人魅力,如何把握住爱情中、婚姻中、职场中、社交中的种种容易被你忽视的细节,从而成为一个独立、快乐、自由、幸福的都市小资女人,过上让人称羡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 武印乾坤

    武印乾坤

    大千世界,神乎其神。世间修炼,无穷无尽,皆为踏足巅峰。诸神天明,唯江河在奔腾;浩荡劫难,独陵天霸世界!荒域少年江陵,为觅真正的自我,报血仇,寻真爱,以杀意启程,征服群雄,争霸大陆,在这个你死我亡的时代亡命挣扎。为亲情,他可不顾生命;为爱情,他能放弃世界!他,只是一个人,不是神,但在这诸天浩劫的地域,他却能一步一步的走向傲视群雄,群芳环绕的人生……
  • 校草和我结婚了

    校草和我结婚了

    【正文+番外已连载结束,新文《拽丫头杠上恶魔校草》也已完结】在第十一次被学校开除后,林依依被自家度蜜月去的老妈安排进了一所私立贵族学校,还被迫和全校排名NO.1的校草大帅哥同处一片屋檐下。明明全校女生眼里又拽又酷的超级大帅哥,为什么到了她这里就成了超级任性,霸道又爱吃她豆腐的幼稚小男生,不仅对她又搂又抱,还老是掐断她的桃花,威胁那些和她告白的男生,搞得她很郁闷。“校草大人,求求你放过小女子吧,你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成么。”你没看见身后那群如狼似虎的女生那恐怖的眼神,恨不得就要将她撕成碎片,某女生表示很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