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700000006

第6章 千古养性名句——德不孤,必有邻(2)

【出处】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

【释义】正在流动的水,是无法照出任何相貌的;但是静止的水,却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虚心坦白地接受一切事物。

【解析】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浮躁占领了我们的整颗心。我们都是现代人,现代人惯于为自己做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但是,我们唯一忽视的,便是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容易使人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不能以宁静的心灵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动。

养心,当此心如水,止水澄波,倾听自己的内心,选择我们最想要的。

养心莫善于寡欲

【出处】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卷七·尽心下》

【释义】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解析】人对于物质生活不要过分奢求,要过得清简朴素一些;心理上尽可能排除个人的杂念,少些私心。人生在世不为个人私利操劳所累,把志向与事业融合在一起,心胸就会开阔起来。生活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一些外界因素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向前、向前、再向前。这样,才能根上时代的脚步。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人就都以谁的欲望多、占有多为最终的评定标准。不然,就认为这个人很落伍,跟不上时代。成功的人会有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累。他们拼命工作,却忘记去观赏沿途的风景了。这样的成功又有什么价值呢?与此相反,一些人欲望不高却很实际,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注重留意身旁细微的快乐与幸福。他们比成功人士获得的无形却有意义的东西会多很多。

养心莫善于寡欲,但寡欲并非无欲,只是将心中的欲望减至最低,使心绪保持在平衡状态。因而,古时候能有庄子这样的圣人,吃不好、穿不好却自得其乐,而且修养极高。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出处】出自战国·荀况《荀子·修身》

【释义】君子修养身心,没有比诚信更好的了。

【解析】君子修养身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用真诚来要求自己。真诚是修炼一切品德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品德修养的境界。

因为真诚,我们就不能为了继续得到提升,或者为了在岗多干几年,随心所欲改年龄;因为真诚,我们就不能为得到一个好工作,或喜欢一个人,办假文凭、假学历;因为真诚,我们就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业绩,虚报成绩。

真诚,让我们的心胸坦荡,让我们的心灵平静。

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

【出处】出自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

【释义】心神平和,少有非分之念,恬静无忧虑,可先免去扰乱心神、违逆人性的一些麻烦事。

【解析】养心首先要有“心”。“心”就是思想、观点、态度。这需要常年对科学、哲学、人生等众多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学习、观察、交流和总结。养心就是充分理解人生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等,让自己的精神更加充足、高尚,让人生更有意义。

养心,我们应多阅读各类书籍,开阔视野,多学习他人长处,多与别人交流。从精神上充实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心常空空的,意常淡淡的,对一切不执著,是最好的养心方式。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

【出处】出自唐·黄檗希运《禅诗三百首》

【释义】此心如同大海无边无际,(我们)要好好地爱护身心,不能允许五欲六尘玷污我们的身心。

【解析】人的心真如大海一般,谁也无法看见它的边际。所谓人的佛性,也不过是说,人的心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总会有觉悟的时刻。那觉悟的灵光就像一根草,你抓住了就可以得到拯救,而如果弃如敝屣,则只能在尘世中不断沉沦。应该还给心灵一份清净。纯净与污浊相对,美好则与丑恶相对。如果认识到了现实不够好,则应和现实保持距离,或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身心纯洁。对修炼的人来说,应该让自己的心比整个世界更美好纯洁才对。

大多数人活着,都被外面的力量支配,或者外面的东西染脏了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成了丑恶现实的同谋。修炼应牢牢抓住自己心里最美好的部分,用最积极的态度面对世间的一切丑恶。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出处】出自唐·白居易《不出门》

【释义】平静内心就可延长寿命,不贪求就精神旺盛。

【解析】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势利就是一种欲望。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人心不足蛇吞象,想想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钩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少一些机心,活得潇洒一些,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珍爱。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出处】出自《论语·颜渊》

【释义】君子只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解析】孔子所说的“成人之美”即成全他人的好事,这种成全不仅包含与人为善,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还包含要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甚至要有一种“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成人之美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君子风范。它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与人为善的心态。对于别人遇到的好事,要极力给予支持和赞赏;对于别人遇到的坏事,不要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那些患得患失、一切都要算计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的人,是无法做到成人之美的。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出处】出自《论语·卫灵公》

【释义】君子于困境中能够固守理想,小人遇到困难就无所不为了。

【解析】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沉重的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社会的每个角落。面对压力,君子有“固穷”的胸襟和气度,既来之,则安之。然而小人在遇到困难时却是盲乱的,常常胡作非为,铤而走险或投机取巧,甚至变节,苟且偷生。

潦倒时,小人将不满发泄于社会,仇视和嫉妒一切比自己优越的人,并不能走出困境,倒不如学君子“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气度,反而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出处】出自《论语·述而》

【释义】君子心胸广阔,小人忧心忡忡。

【解析】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在行动上能表现出“君子坦荡荡”的气度,实在是一种境界。例如我们有的时候难免会说错话、做错事,君子会该承担的就坦然承担,该道歉的道歉,该纠正的纠正,该赔偿的赔偿。而小人则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在作怪,且还缺乏一种承担的勇气,甚至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断地踩别的同事,在上司面前说他坏话……

面对小人,君子坦坦荡荡;面对君子,小人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出处】出自《论语·述而》

【释义】赤手空拳打虎、赤脚过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解析】真正的勇者懂得将自己勇力和胆识用在需要的地方,而不是逞一时血气之勇,为了表现自己就徒手搏虎。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只是屠夫;拥有勇气、智慧的人才是勇者。勇者有自己的气度。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希望能够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不顾客观实际,逞一己之能,刻意表现自己,效果可能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好。但是没有人愿意与总想成为核心、想成为焦点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应该想到别人也有表现自己的需要。

遇到困难,与其要表现一己之强、之能、之智,不如争取团结一切力量来共同应对危机。

居移气,养移体

【出处】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释义】环境改变气度,供养改变体质。

【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影响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一切,其中就包括气度。

也许当事人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周围的朋友却能明显地感受到他的变化:居于高位的人,下惯了命令,尽管朋友不在他的管辖范围,尽管他没有用看下属的眼神来看待朋友,尽管他不一定一身名牌穿戴在朋友面前,但朋友依然感受到一种抽象的气度,觉得这个人已经升迁了不少。虽然如以前一样和和气气地谈笑,但气度是无法用言语来掩饰的。

居住环境、工作职位、交朋友……都可以影响人的气度,左右人的气质。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出处】出自《尚书·秦誓》

【释义】看见别人有本领,就像自己有一样。

【解析】每个人都有嫉妒心,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但是不同的人面对嫉妒总会有不同的举动。有气量的人,将别人的成绩定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将别人的看家本领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他总在欣赏别人,学习别人。而没有气量的人,总是处处挤兑他人。

生活中有些人容人之短易,容人之异也不太难,最难的是没有容人之才的气度。你有短处,我优秀,我可以包容你;你很另类,与我格格不入,我虽然不高兴,但还可以与你相处;然而你有才华,比我的本事大,这叫我怎么可以容忍呢?总有一天你会超过我的。于是,卑劣的嫉妒心来了。

嫉妒转为欣赏,便是一种坦荡;嫉妒转为恶魔,便是一种狭隘。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出处】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二》

【释义】君子即使与朋友绝交了,也不说对方坏话。恶声:伤害、诋毁的话。

【解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与某个人或团体产生矛盾,当这些矛盾发生之后,有的人便能以一种平和的、积极的心态来处理问题;而有的人则常常撕破脸皮,恶语中伤对方。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总是觉得既然已经与对方“交绝”,那么出些“恶声”以泄心头之恨对自己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朋友分手后,若是咒骂对方,只会显示自己品格的低下。因为别人都会认为你们是志趣相同才走到一起的,若对方品格低下,你能好到哪儿去呢?若是你辩解自己当初没有看清对方的真面目,别人就会怀疑你是否有识人之明。何况,于背后批评或口出恶言,让对方知道后,必然加深双方的隔阂,而惹来对方的报复。

朋友不成仁义在。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交绝”之后,不出有关对方的“恶声”何尝不等于在出自己的“美声”呢?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出处】出自唐·李义府《度心术》

【释义】没有嫉妒心的人很少,能宽容他人的人可消融愤恨。

【解析】嫉妒是宽容的大敌,如果能用平生的勇气浇灭妒火,就一定会行进得异常轻快从容。当然,宽容不是纵容,宽容并不排斥批评,更不是鱼龙混杂是非不清。宽容更多存在于生活交往的细节中,是处在原则之外的一种涵养和禀性。

在一起共事,相互之间难免发生摩擦或矛盾,别人会有意无意伤害到自己。这些大都是为了工作,或者是生活中的小事引发。“退一步海阔天空”,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不怨恨别人,和别人之间的怨恨也就会消失,不然的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出处】出自唐·杜牧《题乌江亭》

【释义】战争的胜败是很难预料的,能够经受失败、挫折等羞辱的考验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解析】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辱的胸襟气度。项羽遭遇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到死,他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这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真正的强者并不一定体现在表面上。生活中,外表上装模作样,恃才逞强,处处锋芒毕露,时时刻刻咄咄逼人,未必是真的强者,未必能成就大业。能忍受一时的屈辱,是胸襟开阔的表现,这才是成就大业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出处】出自《增广贤文》

【释义】将相的头顶上可以走马,公侯的肚子里可以撑船。

【解析】有一个笑话说人最不喜欢的是什么,答案是“吃亏”。确实,没有人喜欢被占便宜,被人欺负。但恰恰这时最能体现你的胸襟,你的气度。

真正做大事业、有大成就的人,都需要有宽大的胸襟和容人的雅量。不但能包容各种人,还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功、容人之过。刘邦因为有容人之量,而能统领天下;李世民因为不计前嫌,宽恕他人的过错,才能成为一代明君。今天的领导者气度愈宽大,越能使众人归心,为己尽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大能小,能高能低。即使在交往中吃点小亏也无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难道自己的心胸小得连一个针头也插不进去吗?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处】出自元·王冕《题墨梅》

【释义】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就可以了。

【解析】全诗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全诗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自我价值不是靠别人的评价来实现或者证明的,就是说“不要人夸颜色好”。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要做到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用别人的评价,自己仍然可以放出光彩,流出清香,就是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同类推荐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三字经心解

    三字经心解

    贯通古今,拌落七百年的历史尘埃,融汇历史,汲取五千年的人文精粹。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在我国古代礼仪典籍《礼记》中有道:“礼之以和为贵。”作者也一向认为:讲究礼仪,意在善待别人;推广服务礼仪,意在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 神之契约

    神之契约

    龙腾大陆,一个拥有很多《魂之契约》的大陆。当那传说中战神与杀伐神的《魂之契约》出现在萧玉龙身上时,他又将面临什么样考验,与妖兽与仙界,神界又会有什么样事情发生,让主角一次次陷入危机,其看萧玉龙怎么化解危机,而走向真正强者之路。
  • 开店必赚72招

    开店必赚72招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厌倦了朝九晚五生活的上班族,不妨开店去!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不想再做上下级之间“夹心饼干”的部门经理,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刚走向社会,但早就有创业志向的大学毕业生,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赋闲在家,但仍雄心不减当年的退休者,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任何阅历,且求职无门的失意者,同样,不妨开店去!
  • 网游之盘古

    网游之盘古

    人生虚如梦,飘渺逝百年。陈罗迷幻象,剑指天地间。一款惊天动地神话网游,一幕幕虚拟真实的传奇,游戏、现实、修仙、魔法、斗气、内功、玄幻的完美结合,这里有现实中各种各样的都市生活,游戏中令人沉醉的神话任务,千军万马浴血沸腾的战争,梦幻神奇的创造空间。
  • 玉漪碧水续红楼

    玉漪碧水续红楼

    因为喜欢红楼,所以才提笔来续红楼。希望我的这一部新文,能够得到大家的喜爱。这一部文里面写的是:金玉缘成,黛玉走出荣国府,准备回苏州故乡,在回去的路上巧遇到了北静王爷水溶,因此而又引发出了一系列的缠绵荡气的爱情故事来······片段一:水溶没好气儿的向龙泽说道:“太子表哥,你又来了!谁是林黛玉?谁知道她长得是高是矮,是美是丑。我连她长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哪里来的纳妃一说。总之,爱谁谁!这个林黛玉和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这件事情,太子表哥以后不要再提起了!”片段二:龙泽的心里不禁默默的说道:不管怎么样?溶表弟,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那我只好说一句对不起了,我的太子妃的人选一定是她!无论如何我都一定要争取一下的!片段三:眼前站着的这个男子,黛玉不是感觉不到水溶对自己的关心,自己对水溶似乎也不反感。而且每次只要一看见水溶,自己的心里就会不由自主的砰砰乱跳。这种感觉就连自己看到宝玉也是没有过的。可是那又怎么样?他是高高在上的王爷,自己只是一个孤女,两个人之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的,因此自己又何必自寻烦恼呢!向大家推荐我已经完结的作品:《续红楼之潇湘情缘》《续红楼之水润玉心》《续红楼之玉水情》强烈推荐好友:人幽若兰的连载文《一水溶玉梦红楼》长河晨日的连载文《红楼逸梦潇湘情》夏轻尘的连载文《红楼之潇湘辞》鹤梦竹影的连载文《鸩妃》纳兰蝶儿的连载文《红楼之禛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刺杀李鸿章

    刺杀李鸿章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1896年,李鸿章应邀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此行实为商谈《中俄密约》,达成中俄联盟,以遏制日本在远东势力的过分膨胀。临行前夕,李鸿章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自己深陷狼群,四面楚歌。大清外交官陆云起受命先行前往俄阔,为恩师李鸿章扫除危险与障碍,却不幸遭人嫁祸,陷入绝境,受到狼群与俄国警方的双重追击。在他逃亡与追逐的途中,各方势力交错对抗,一个隐藏在西伯利亚深处的狼人帝国,一个刺杀李鸿章的阴谋赫然浮现。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健康新知:吃出免疫力!

    中医中有一句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的就是人体的免疫能力。意思是,正气盛的人,抵抗力强,就不会生病,所以,中医养生贵在长养正气,正气强,精气神就强,就能战胜邪气,当然,就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我们的身体与生俱来有着一种非凡的自我康复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免疫系统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