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700000043

第43章 千古权谋名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3)

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取关中,于是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这么大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关中,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县东)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于是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迅速被刘邦占领了。

刚愎自用,未肯用命

【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释义】意思是倔强固执,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解析】公元前597年春,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跪地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国大将先縠和荀林父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

楚国军队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楚国大将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所以,这一仗,晋军必败。”于是楚王进兵,果然打败了晋兵。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出处】出自《礼记·杂记下》

【释义】只有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劳有逸,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

【解析】孔子的学生子贡随孔子去看祭礼,孔子问子贡:“赐(子贡的名字)也乐乎?”子贡答:“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孔子说:“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里的“文武”指善于治国的周文王、周武王。整段话的意思是: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这样做的;只有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劳有逸,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处】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释义】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解析】原文是,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尚书》中也说:“民为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

这句话在明朝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故事。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翻阅《孟子》,其中的这句话让他感到越来越不舒服,他把书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当时正赶上对古代先贤哲人的祭祀活动,朱元璋当即下达旨意,取消对孟子的配享和供奉。朱元璋担心大臣们会反对这一作法,又明告群臣,有敢劝谏者,以“大不敬”论罪处死,“命金吾射之”。当时的刑部尚书钱唐,明知劝阻皇帝有杀头之罪,仍然具本抗旨劝谏,并命役人抬棺随己上殿,“袒胸受箭”。他说:“臣得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朱元璋看钱唐“情辞剀切,为之感动”,急忙命令太医为钱唐治疗箭伤。过了不久,诏告天下,赞扬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子的地位。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出处】出自东汉·王符《潜夫论·明暗》

【释义】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

【解析】全句为:“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后来唐朝的魏徵也引用过这句话。唐太宗问宰相魏徵:“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徵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词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徵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徵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而这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徵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的。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出处】出自《论语》

【释义】君子不只凭一个人的言论来提拔人才,也不因为某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建议。

【解析】关于这句话,在唐朝还有一个故事。唐宣宗时,令狐绹也引用过这句话。那时令狐绹任宰相,他向唐宣宗推荐李远,因为唐宣宗听了别人的话,死活也不答应。令狐绹认定李远有真才实学,对宣宗说:“我们不能因为谁言辞动听而提拔他,也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啊!”唐宣宗听从了令狐绹,后来派李远去治理杭州,他把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出处】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

【释义】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说将才难得,形容对人才的重视。

【解析】关于此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楚汉争霸时期,刘邦急需要一个大将军,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刘邦之前并不认识韩信,认为他只是个无名小卒,无足轻重,拜完将后,刘邦和韩信有一次谈话。

刘邦坐下来以后,就问韩信,萧丞相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寡人推荐将军,那么请问将军准备用什么东西来教导寡人呢?也就是委婉地说,你到底有什么本事呢?韩信说,先谢谢大王对韩信的信任,韩信想问问大王,当今和大王争夺天下的是不是就是项王呢?刘邦说是的。韩信接着说,好,那么请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就个人能力和自己集团的力量和势力而言,大王您比得上项王吗?刘邦一下子答不上来了。司马迁曾写道:汉王“默然良久”,最后说了三个字,“不如也”。于是,韩信跪下去拜了一下,说恭喜大王,大王说得非常对,就是我韩信也认为大王你比不上项王,无论就个人能力、魅力而言,还是就我们整个集团的实力而言,都比不上,但为什么要祝贺他呢?因为他发现刘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韩信最后说了一句话: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就是说你要发一个战书过去,三秦地区马上就是你的。刘邦一听,我打仗这么多年来,没听到哪一个人有这样的清晰的对整个局势的分析,于是对韩信说,哎呀,寡人真是相见恨晚啊。后来,韩信的表现确实印证了萧何“非此人无以取天下”的话。

强将手下无弱兵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题连公壁》

【释义】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

【解析】原句是:“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英勇的将领手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明朝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中也有此语:“强将之下无弱兵。恁样的姐姐须得恁样的梅香姐,方为厮称。”

南宋著名的将领岳飞背刺着母亲期望着的“精忠报国”,心怀着收复中原的赤胆忠心,带领着他的岳家军,打得金将闻风丧胆!正是由于岳飞的优秀与强干影响了整个岳家军的每一个士兵,岳家军中强兵满盈。善于用强者才是更强者,他们那里才真正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当然,这个“强将”也是相对而言,并非什么都强,“善将将”者即是,如刘邦,而刘备、宋江在团结强者、使用强者方面的做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是《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将军。王近山将军曾经指挥中野六纵参加定陶战役,部队主攻大、小杨湖。王近山请战时说:“六纵是年轻部队,让我们上,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当班长,都打光了,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句句掷地有声,绝对是强将的风范。那么战役后,六纵一战成名,荣升为主力部队。

六纵曾经与黄维十二兵团八十五军血战。八十五军的一个团长在望远镜里看了六纵五十四团的一场血战后对他的部下说:“弟兄们,不打了,投降吧。”

王近山将军打仗凶猛,麾下猛将如云,如解放战争时期他手下著名的“三剑客”:十六旅旅长尤太忠(后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88年晋升为上将;十七旅旅长李德生(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总政治部主任,1988年晋升为上将);十八旅旅长肖永银(后任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此外还有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马宁(解放战争中为六纵五十团团长)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出处】出自《论语·泰伯》

【释义】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解析】原句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在政治上是一种美德,但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不在其位,却干预朝政的例子。

同类推荐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热门推荐
  • 血战九天

    血战九天

    陆锐身遭变故,被众人唾弃,然而意外之中他因祸得福,两灵魂融合,开启了自己新的命运,武魂觉醒,燕都峰修炼大道,修为连续晋升,强者的道路由此展开,神魔无惧,皆斩脚下,踏着神魔尸体步入巅峰。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梦续红楼之盗玉

    梦续红楼之盗玉

    金玉良缘宝钗侧,白首双星金麒麟,只留下木石盟空空泣血纤纤弱质逃出威赫赫荣国府,面对背叛,面对滔天权势玉簪抵在颈项,宁为玉碎…“如果你们再走近一步,我就血溅当场!”他策马扬鞭掠人而走,只为那一抹决然…“从现在开始,她就是我的人,没有人能够抢了去”她是名门闺秀,他是江湖侠客,他们会有怎样的交集?她是伶仃弱女,他是当朝王爷,他们会是怎样的纠葛?这是林妹妹又一个故事,看她如何得到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年,他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在父母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非凡的想象力。他在家中搭起了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他还阅读所有能借到的戏剧剧本。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的那一点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尽管安徒生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着远大的理想。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他终于踏进了文坛“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 红绿盘

    红绿盘

    小股民成了任人鱼肉的牺牲品,在以逐利为目标的股市中,股市内顿时硝烟四起。金融机构和庄家之间尔虞我诈。本书不仅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票战,一个海外归来的神秘人物带着大笔资金杀入国内股票市场,也融入了作者对当今股市内一些不正常现象的思考。,为获取暴利不惜坑害散户。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被忽视
  •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宠爱之暖妻难违

    宠爱之暖妻难违

    她本是富家千金,生活无忧无虑,却一日之间,从天堂到地狱,一无所有。爸爸跳楼自杀,死在她面前,妈妈病重急需手术,债务人逼债上门。她四处求人,却没有一个人肯伸出援助之手,冷漠以对。只有他肯帮她,只要答应他的条件,成为他的女人…他是盟焰堂的少主,杀伐无情,狠毒冷血,为了权力与父翻脸,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温柔缱绻。为了得到她,他暗中筹划,耍尽手段,只为留她在身边。即使她恨他,也在所不惜…安暖暖原以为,只要她能挣到钱,等妈妈出院,她就可以摆脱他,重获自由,找到她以为的爱情。却发现,无论怎么样,她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片段:宝宝篇】萌宝宝蹦蹦跳跳的跑过来,搂住暖暖的腿,奶声奶气的说,“暖暖,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叔叔,他跟我长的好像哦。”暖暖蹲下来,摸摸宝宝的头发,“宝宝是不是看花眼了?”“才没有。”宝宝撅嘴,“我就知道暖暖不相信我。呐呐,我把他带回来了,你看吧,像不像?”暖暖抬头去看。一个男人,带着清风而来,在灯光之下,唇角勾出浅浅的笑,“暖暖……”